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1130

  弗朗茨难以置信道:“俄国人要退出自由贸易体系,消息确定么?”
  法国人已经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了,合众国也退出了自由贸易体系,要是俄国人再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估计这玩意儿就要寿终正寝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点了点头:“确切的说,俄国人只是有退出的迹象,也有可能是沙皇政府打出的幌子。
  昨天下午,亚历山大三世召见了英国驻俄公使,就不列颠的粮食自足计划进行了商业,最后以不欢而散告终。
  今天上午,俄国外交部就向不列颠发出了照会,警告伦敦政府不要玩火,指责英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严重破坏了自由贸易体系。
  如果英国人不放弃粮食自足计划,那么俄罗斯帝国将对不列颠实施贸易制裁。”
  破坏自由贸易体系,大概可能有吧,反正这要看站在谁得立场上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英国人没有提高关税,靠行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而是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实现粮食自足计划,那就是附和自由贸易精神的。
  当然,抨击英国政府出资搞农业,干涉了市场正常发展,有违“自由”原则,也说得过去。
  毕竟不列颠可是标榜着“绝对自由”的,自己说出来的话,就要负责任。
  只不过这个问题上,也就俄国人可以说说,奥地利更没有发言权。
  从头到尾,弗朗茨都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过声。不是没有看出来,问题是奥地利做得更过分。
  不就是国有农场,那玩意儿奥地利还少么?真以为上一次农业危机中,奥地利粮食产能迅速降低,就是民众主动削减了粮食种植面积?
  太天真了!
  上千万农民,在政府号召下最多也就十分之一的人,削减了部分产能,剩下的还是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
  不是听不听话的问题,关键是不种粮食,让他们种什么?
  经济作物说起来简单,可那也是需要技术的。不是撒了种子,就一定有收获。
  粮食价格最多也就下跌,卖不掉还可以自己留着吃,或者喂牲口。
  经济作物,一旦判断失误卖不掉,那就只能烂地里了。
  政府的鼓励、推广,也就在城市周边地区推广一下蔬菜种植,偏远山区根本就顾忌不到。
  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关键奥地利是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政府也不知道市场上每一种经济作物的需求量。
  与其将决定权交给官僚,搞得天怒人怨,弗朗茨宁愿让民众继续种植粮食算了。
  大不了调节产能的问题,交给国有农场来干。实在是不知道该种啥,大不了让土地多休耕几年。
  思索了一会儿功夫后,弗朗茨问道:“英国人妥协的几率有多高?”
  好不容易才把英国人忽悠到悬崖边,就差临门一脚把他们踹下去了,弗朗茨可不想英国人又被拉了回来。
  别的不知道,只要英国人启动粮食自足计划,就要开启长年累月的亏损模式,比法国人亏得都要惨。
  受自由贸易体系限制,进口各国的粮食,不列颠都必须要一视同仁,并且还要延续现在近乎于零的低关税。
  这就意味着不列颠,不可能扶持一个小弟当粮仓,把奥地利农产品挤出市场。
  在殖民地开辟农场,看似对英国人来说没有难度,实际上成本却低不了。
  首先就是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区,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就算是机械农业,那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至少在兴修水利工程、改善道路交通之前,对劳动力需求量低不了。
  从国内招聘劳工,光人工成本就足以令英国政府肉疼,摊销到粮食生产成本上,那绝对是天价。
  没有壁垒,这种粮食是种得越多就赔得越多。估计赔上几年后,英国民众就会意识到种植粮食没有“钱途”。
  等反对党上台后,就会腰斩掉这种赔钱战略,留下一堆烂尾工程,以证明上一届政府的无能。
  当然印度人口多,并且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问题是印度人太多了一点,在这里发展农业,喂饱当地人都是一个问题。
  估计不等支援国内,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吃光了。优先满足国内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肚子饿极了,人家也是要造反的。
  前面种植棉花,都引发了一次大起义,现在还多了俄奥两个新搬来的邻居,这个时候英国政府绝对不敢胡乱折腾。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韦森贝格缓缓的回答道:“一半对一半吧!
  俄国市场虽然看起来很大,实际上的购买力却非常有限。这有限的市场,还被我们占据了近七成,英国人分到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
  就算是丧失了俄国市场,英国人的对外出口贸易总额,最多也就下跌一两个百分点,这点儿波动英国人还承受得住。
  但是英国政府并不热衷粮食自足计划,格莱斯顿将选择权交给了议会,内阁连立场都没有表明,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这个答案等于没有,一半对一半,这与其说是在分析判断,还不如说是在赌博。
  不得不承认,俄国人的手段虽然粗暴了一点儿,但效果却非常的不错。
  沙皇政府都让英国人有一半放弃的几率。正常情况下,奥地利再出点儿力,最后英国议会就否决、或者是无限期的搁置议案,事情也就过去了。
  一连几个方案,在弗朗茨的脑海中浮现,又被他给否决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已经不适合再做什么了。
  接下来,就看法国人的表演了,想必拿破仑四世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刚刚说完,弗朗茨就觉得不对劲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奥地利和敌人合作的时间,居然比和盟友合作的时间都多。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打开的操作方式不对,再这么下去,弗朗茨都要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分清敌友了。
  “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现在弗朗茨的做法,就充分阐释了这一句话。
第六十八章、最后的一击
  “唉!”
  重新回到开罗古城,阿道夫总督恍若隔世,心中的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了一声叹息。
  此刻的埃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这样的烂摊子,自然不会有人抢着上来背锅,所以阿道夫还是要继续履行总督职责。
  说是总督,实际上他的政令已经出不了开罗城。城外已经是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对外的联系早就中断了。
  自从战败的消息传来,原本车水马龙的总督府,一下子就沉寂了下来。
  即便是汇报工作,大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仿佛在这里多停留一刻,都会惹上瘟疫。
  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阿道夫疑惑的问:“菲多斯,你怎么来了?
  现在这里可不是什么善地,万一被牵连上了,你可别后悔。”
  这是真心话。虽然墙倒众人推,可作为一名总督,阿道夫还是有几个不离不弃的亲信。
  失去的时候方显珍贵,为了不把这些人脉关系全部搭进去,阿道夫主动和手下划清了界线。
  效果怎么样不知道,反正现在保住一个是一个。只要保下来的人中有一个肯领情,就不算亏。
  菲多斯苦笑着摇了摇头:“总督阁下,按照目前的局势,作为军事指挥官之一,你觉得我能够独善其身么?”
  这次战争败得太丢脸,即便是阿道夫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战争失败的责任,平叛大军中的其他军官也免不了被问责。
  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是退役回家,想要全身而退根本就不可能。
  既然躲不开,菲多斯干脆懒得躲了。反正被问责,结局也是退役回家,只不过狼狈了一些。
  包括战争的最大责任人阿道夫总督,军事法庭上走一遭过后,多半也是退役完事。
  本质上这次战败就属于意外,从逻辑上来说,他们在指挥上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阿道夫无奈的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只能祝你好运,愿上帝保佑你!
  现在先告诉我,你今天过来是为什么?
  千万别说是为了串门、看望我之类的鬼话,你应该知道现在我的心情非常糟糕。”
  菲多斯:“总督阁下,现在局势已经彻底糜烂了,敢不敢再赌一把?”
  阿道夫无奈的苦笑道:“都到了现在这一步,你觉得我还有什么不敢的么?
  反正埃及局势已经完全糜烂,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说吧,你有什么计划?”
  菲多斯:“城外叛军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就能够把他们击败。
  我计算过了,开罗城内还有三千多正规军、两千殖民部队,以及刚刚招募起来的四千青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