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之王(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看着陈耕勉力支撑的样子,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条干净的白毛巾的凯莉·希克斯一脸的心疼:“boss,您现在这个状态……要不您明天再和何先生见面?反正他也不能说什么。”
感觉清醒了些的陈耕摇了摇头:“没事,这点酒算什么……嗯,你去通知何凯先生吧。”
说着,陈耕端起一旁的醒酒汤一饮而尽。
来到陈耕的房间的时候,何凯看到的是一个虽然略有酒意、但整个人看上去依旧精神奕奕的陈耕,作为今晚宴会的亲历者,何凯是知道陈耕今晚喝了多少的,保守估计也要至少一斤半的白酒,可喝了这么多,这会儿他整个人看上去竟然还这么精神、神志还这么清醒,让何凯心中大为惊叹:这战斗力,真是不服不行!
在体制内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何凯,自然是知道华夏有个特殊的国情就是“酒量就是战斗力”,陈耕如此的海量,难怪他在与国内诸多的合作项目当中无往而不利,这可不是有钱就能行的。
一番寒暄之后,何凯主动说明了来意:“陈先生,是这样的,您能不能帮我们西飞与福克公司牵个线,请他们协助我们对运七进行改进?”
原来何凯是为了这件事!
陈耕心中顿时恍然。
运七是西飞的第一款针对民航市场、以苏联的安—24为原型逆向和改进而来的50座级的支线民用螺旋桨飞机,在今年年初才刚刚取得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许可证。
只是,虽然运七已经取得了适航许可证,可实际上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也因为这些问题还没解决,运七也算是创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例子:一款已经拿到了适航许可证的飞机,还在不断的进行试飞、修改,一直到1986年初夏才开始正式进入商业运营。
运七的问题也很明显,相比于西方同类型的螺旋桨支线飞机,它不但噪音巨大,舒适性比西方同类产品差了很多,此外在燃油经济性、易维护性、机身和发动机寿命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同类产品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而福克公司有着丰富的生产和改良支线飞机的经验,他们旗下的F27飞机作为50座级螺旋桨支线飞机当中的佼佼者,甚至被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以授权许可的方式引进了205架,其整体性能只优秀可见一斑。
福克F27是如此的优秀,西飞希望福克公司帮自己改进运七,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恍然归恍然,陈耕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改进运七?这是好事啊,不过你们想要请福克公司帮忙的话,没必要通过我吧?”
“这个……呵呵……”何凯忽然变的不好意思起来:“是这么回事,陈先生,这个……我们西飞没有什么外汇结余,所以您能不能为我们提供财务担保?”
我勒个圈圈叉叉!
陈耕没想到西飞居然无耻到了这个份上:想要请福克公司帮他们改进运七,可居然连钱都不想出?!
“何先生,这不好吧?”陈耕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种事情……您让我怎么说?”
“陈先生,您千万别误会,我们并不是让您帮我们垫付这笔钱,是……”何凯急忙摆手:“您也知道我们国家对外汇审批这一块卡的很严,请福克公司帮忙,我估计没有大几百那只上千万美元根本不可能,而这么大一笔钱……”
说到这里,何凯苦笑一声:“先不说国家能不能批准,就算能批准,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也别想批下来。”
“华夏的外汇结余不多,对大笔外汇的申请的手续比较严格,这个可以理解,”陈耕点点头,继续装傻:“但我没记错的话,运七今年才刚刚获得华夏民航部门颁发的适航许可证吧,按照民航飞机的一般发展规律,西飞似乎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就进行改进?四五年之后再针对当前机型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经济的方式。”
“……”
何凯张了张嘴,似乎是欲言又止,不过,想到运七当前的问题,他一咬牙:“陈先生,您说起来也是咱们华夏航空工业界的人,不算是外人,我就和您直说了吧……”
“嗯?”
“运七虽然在年初已经拿到了适航许可证,可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解决,所以……”
所以对于西飞来说,请有着丰富的支线飞机制造经验的福克公司伸出援手,帮西飞对运七进行改进,对西飞而言就成了一件极为紧迫的事情。
这就是何凯没有明说的意思。
陈耕的脸抽动了两下:“呵呵……也就是说,西飞的时间比较紧张?”
“确实……挺紧张的……”
变相承认了西飞在民航飞机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差距的何凯,一张脸都红了。
“……”
陈耕也是一阵无语,片刻后,他终于开口说道:“所以你们就想到了让我帮你们垫付资金的办法?”
“嘿嘿……”
何凯有些不好意思,但意思却是表达的清清楚楚:嘿嘿……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陈耕想了想,说道:“福克公司现在不但在研发全新一代的F28、也就是与我合作的F100,同时也在研发F27螺旋桨支线飞机的换代机型:F50,先不说这个时候的福克公司是否能够抽出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帮你们改进运七,就算福克公司肯帮忙,在当前华夏对外汇审批这么很严格的情况下,这笔钱你们又打算怎么还?嗯,不要告诉我你们打算从我这儿借美元,然后还我RMB。”
西飞还真就是这么想的,如果能够答应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了,了不起再加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就是了,可显然,陈耕的意思也很明确:如果你们打算借美元、还我RMB,那么不好意思,想都不要想。
既然此路不通,也就只能用plan
B了。
“那……算您入股我们运七这个项目的怎么样?”何凯试探着问道:“今后西飞生产的所有的改进型的运七,您都可以按照项目股份分红。”
陈耕沉吟起来。
何凯的意思是是入股运七这个民用螺旋桨支线飞机项目,而不是入股西飞,这一点他当然明白,陈耕也压根没想过能够入股西飞,但问题是,自己能够在这个项目当中占到多少股份?而且,运七系列总共生产了多少架来着?
运七系列到底生产了多少架,陈耕记不清了,但他知道运七的一系列改进型,其中包括运7—100、运7—200/B、新舟—60以及新舟—600,这么多的改进型,200架的总产能应该是有的吧?
既然如此……
第746章
老子管你们去死!
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陈耕没有一皱,向何凯问道:“何总,我没记错的话,运七使用的发动机是涡桨-5a,对吧?”
“是涡桨5A-1,”何凯不太明白陈耕为什么忽然说到了这个,但这并不妨碍他立刻说明这一点:“5A-1的动力从5A的2550马力提升到了现在的2900马力,动力储备强很多。”
“哦,”陈耕应了一声,随即反问:“这台发动机的油耗情况怎么样?嗯,我说的是与当前国际上50座级螺旋桨支线飞机上采用的最多的罗尔斯·罗伊斯‘达特’MK550、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地方PW125B系列相比。”
陈耕的话还没说完,何凯的一张脸就变成了一张大红布。
从绝对的动力性能来说,涡桨5A-1确实是比罗尔斯·罗伊斯“达特”MK550、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的PW125B要好一些,但在民用航空器领域,是否选择某台发动机不能只看这台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相比于动力,油耗水平、噪音水平、发动机寿命其实更重要,在这两点上涡桨5系列就差的太远了。
“这个……”嗫喏了两句,何凯强行辩解道:“涡桨5A-1的油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等级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确实是有差距,但买涡桨5A-1不用使用外汇啊。”
陈耕:“……”
好吧,不用花外汇这个理由确实很强大!
不过这也提醒了陈耕……
“何总,咱们现在谈论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太早了?福克公司是否愿意帮西飞这个忙,我们现在还说不准呢。”
“这个……嘿嘿……”何凯搓着手,那表情简直猥琐:“我知道福克公司现在正在同时进行F100和F50两款机型的研制,但陈先生您和福克公司的关系不一般,这个……”
陈耕这才搞明白何凯的小算盘:好家伙,你真把我当成是免费的劳力了啊?
不等何凯把话说完,陈耕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何总你可高看我了,我在福克公司可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嗯,我帮您问问没问题,但具体的价格,你们西飞自己去与福克公司谈。至于咱们之间的合作,等你们与福克公司之间就价格问题谈的差不多了,咱们再谈。”
这个结果不是何凯最想要的的,但也算是不错了,他点点头:“好吧,那就麻烦陈先生您了。”
说到这里,何凯顿了顿,忽然貌似不经意向陈耕问道:“陈先生,问一下,贵公司多长时间你能够实现MK650的完全国产化?完全国产化之后的价格大概是多少?”
嗯?
陈耕心中一动,同样佯作不经意的回答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彻底的国产化,这个不好说,要看国内相关合作企业的情况,不过如果一切顺利,从现在开始的五年内,基本上可以实现70%至80%的国产化率吧。”
“70%至80%的国产化率?您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之前签订的合同上,不是说在5年内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吗?”何凯对陈耕的回答似乎有些惊讶。
“五年完全国产化?呵呵……”陈耕意味莫名的笑了笑,向何凯反问道:“何总,当初西飞引进的‘斯贝’MK202也说了是从五年国产化,从75年年底正式签署合同到现在,这都差不多九年了,西飞的‘斯贝’的国产化率到了多少了?”
何凯的脸瞬间就绿了:你能不能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说起“斯贝”MK202的国产化,那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当初的合同上写定的是3年内,华夏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的材料、毛坯、成品和附件复制出与罗尔斯·罗伊斯原厂同等质量水平的“斯贝”MK202发动机;5年内,实现完全的国产替代,可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九年了,偌大的西飞集团总共生产了多少台“斯贝”MK202发动机呢?
四台!
是的,就是四台!
这四台“斯贝”就是1979年下半年,西飞发动机工厂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的材料、毛坯、成品和附件复制出的两批总计四台用于测试的“斯贝”,从那之后,西飞就再也没生产过一台“斯贝”MK202。
总共就生产了四台发动机,国产化率?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以目前国内航空工业配套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能够在五年内让‘tay’MK650实现百分之七八十的国产化率,我就已经可以偷着笑了,至于价格,嗯,单台发动机的价格大概在220万至260万RMB左右,”陈耕说到这里,话题一转,向何凯问道:“何总,您这是……”
言外之意,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何凯倒也利索,没有卖关子:“那我就直说好了,陈先生,如果您能不能卖我们几台发动机?当然,我们只付RMB。”
陈耕心里一哆嗦:卧槽!脸上却是一脸的平淡:“你说的是MK650?”
“肯定是MK650。”
“要几台?”
“4台,但不排除后期追加。”
陈耕心中的那个感觉越发的强烈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装傻:“可以,我们仓库就有一批罗尔斯·罗伊斯原装的MK650呢,你们什么时候要?”
“一切顺利的话,下个月应该差不多,”何凯给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时间,随即又问道:“对了,陈先生,听说你们接下来要在‘tay’MK650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推力更大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