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之王(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他有点郁闷。
“我妈妈没说过,但我妈妈告诉我,女人只有多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男人的附庸。”米伦的脸上一脸的自豪——但是她很聪明的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追问下去。
第190章
简单粗暴
“孙寿彭同志是吧?”
虽然这个时代的模拟通信技术导致语音失真的厉害,但是电话里的那个声音,却并没有因为声音失真而影响到他半分的危险——这可是来自嘉陵厂的主管部门:一机部的电话啊。
“是的是的,我是孙寿彭。”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孙寿彭的心都提了起来:难道又要让我白等一天?
“是这样,”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一股子高高在上:“陈耕先生下午两点以后有空,你们可以过去和陈耕先生谈谈……”
“好的好的。”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孙寿彭忙不迭的点头:“下午两点是吧?我们一定准时到。”
孙寿彭和从程兴明两人来首都已经好些天了,但一直没有得到和陈耕面谈的机会,不是他们不去找陈耕,而是作为主管部门的一机部不允许他们去找陈耕。
一机部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是有自己的考虑在内的:相比于与嘉陵厂的合作计划,一机部更看重的是陈耕提出的那个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配件的计划。
这年头,能够出口创汇的中外合作项目本身就自带光环加成,虽然嘉陵厂的这个摩托车项目也能出口创汇,但与陈耕之前提出的那个汽车配件出口美国的合作计划相比,嘉陵厂的这个合作项目就相形见绌了:这些汽车配件,可是全部出口美国的,每年能够给国家带来至少几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投资项目都要给这个项目让步,哪怕嘉陵厂的这个同样能够给国家带来外汇收入的项目也一样,要说区别,大概唯一的区别就是等汽车配件的项目完成之后就轮到嘉陵厂了。
“等我说完!”
电话里的声音显然对孙寿彭打断了自己的话有些不满意,不过他也知道嘉陵厂的这个项目的分量,倒也没有过分说些什么,只是稍稍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之后就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见到陈耕先生之后,你们顺便打听一个事……”
…………
这年头的电话,声音都大,虽然没有免提,可却是自带免提效果,电话那头提出的要求,一旁的程兴明听的清清楚楚。
挂了电话,孙寿彭和程兴明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有些苦笑,程兴明首先开了口:“上面给咱们找了个大麻烦啊。”
“谁说不是呢。”孙寿彭跟着苦笑。
昨天陈耕在去他的汽车拆解厂的时候,对工厂组织人手欢迎他的举动大发雷霆,这件事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了首都各部委以及有资格知道这件事的群体热议的事件,不客气的说,是上了某个高度以上的层次的热搜。
对于陈耕突如起来的发飙,有人深思,开始反思这种形式主义到底有没有必要;但同样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陈耕是在借题发挥——至于到底是借这道题发挥什么,一时间还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但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有一点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公认的,即这件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陈耕发飙的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两人以为上面早就猜透了,没县南干道上面也没有搞清楚,竟然要让自己来向陈耕试探,一时间,两人也不知道是该荣幸还是该郁闷——但不管是荣幸还是郁闷,对嘉陵厂来说,这终究是个好的开始。
………………………………
“所以,嘉陵厂对我们的这两款发动机以及产品还算满意?”听孙寿彭和程兴明说明了他们迫切的想要跟费尔南德斯公司正式就双方合作的细节进行讨论之后,陈耕谦虚的问道。
“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一说起这两台发动机和那几款车,孙寿彭就高兴的合不拢嘴,他不是非常满意,而是满意的没法再满意了,一台350cc的并列双缸发动机,油耗只有长江750的一半不到,动力却比长江750还要强出来一大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甚至在孙寿彭看来,那台350cc的并列双缸发动机的功率有些过分的强了,
“你们满意就好,咱们之前已经就合作框架进行过讨论了,对于这次可以嘉陵厂的合作,费尔南德斯公司非常有诚意,”陈耕点头,他也没有绕关子,不等孙寿彭开口就主动打开了这个话题:“在双方的合作上,我就提两点意见。”
“您说。”孙寿彭连忙说道,同时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这次的合作,大致的合作框架是你们出场地出人,费尔南德斯公司出技术、出产品、出管理,并且承担这几款产品在国外的销售工作,销售方面贵方是不怎么需要担心的,我要求贵方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决的将‘质量’这个理念贯彻到这个合作当中来,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现场生产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决不允许出现凑合、将就这一类的想法。”
陈耕正色道:“我们给出的管理流程、技术规范、生产工艺是怎么样的,贵方就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生产工艺来执行。我们会给出惩罚措施,如果期间有出现违规的情况,我们会严格按照惩罚措施来进行。”
“没问题!”孙寿彭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下来,他现在也只有一个问题:“陈先生,只要您能让我们生产出跟你们一样质量的发动机,怎么惩罚我们都没有意见!”
在对费尔南德斯提供的这批车和发动机进行长途测试回来之后,回来翻看测试日志的时候,这批车和发动机的质量和可靠性给孙寿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但印象最深刻的,则是这批车回来之后,嘉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将所有的发动机进行拆解、对发动机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和计算,但当将发动机重新组装之后,嘉陵厂震惊的发现,被重新装配之后的发动机,性能比拆解之前下降了一大截!
孙寿彭震惊坏了,他发誓要生产出一样质量的发动机。
程兴明则是小心翼翼的问道:“陈先生,您说的惩罚措施……是什么?”
“罚钱!”
陈耕的措施极其的简单粗暴。
第192章
嘉陵厂的野心
“罚钱?!”
孙寿彭和程兴明心里头颇是不以为然:以为你还有什么高招呢,原来就是罚钱?
用经济手段来处罚不听话的员工,这可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专利,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也一样不会手软,就算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不能开除职工,但按照规章制度罚你一点钱根本不叫个事。
但陈耕终究是嘉陵厂的技术和管理提供方,孙寿彭只能委婉的对陈耕说道:“陈先生,我们嘉陵厂也有类似的惩罚制度,不过……嗯,效果不怎么好。”
“那是你们的收入低,”孙寿彭的话一出口,陈耕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笑着摇头:“你们嘉陵厂的工人,人均月工资也就是40多元吧?一般情况的违反规定能罚几个钱?五分钱顶天了,如果我说我们的合资企业成立之后,工人的人均收入水平能够翻一翻,但工人的罚金直接以‘元’为单位起步,你认为工人们还会随便违反纪律吗?”
什么?!
孙寿彭和程兴明顿时就是一惊。
罚金直接以“元”为单位起步?两人不由面面相觑:这也太狠了吧?下面的工人还不得骂成一片?
“只要工人们严格按照我们给出的工艺流程生产、组装发动机,就一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只要工人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难道工厂还能把白的说成是黑的、故意罚工人的钱不成?”陈耕淡淡的说道:“反过来,如果有人就是不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工艺来生产,被罚钱那也是他自找的,像是这种骨子里就准备挑衅工厂的工人,不但要罚款,如果屡教不改,直接送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去深造也是应该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对那些犯了错的工人的姑息、放纵,就是对那些遵守要求、章程的工人的犯罪。”
“……”
程兴明和孙寿彭无言以对。
陈耕的话虽然不好听,可仔细想想,他的话却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不遵守工厂的规定,就就活该被惩罚——他倒是忘记了,就在前一刻,自己还信誓旦旦的对陈耕表示“你怎么惩罚我们都没意见”。
不过跟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资本家讨论这个问题,程兴明和孙寿彭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孙寿彭连忙岔开这个话题:“陈先生,您说要提两点意见,那第二点意见是什么?”
陈耕:“第二点,我希望嘉陵厂能够多与配套企业、尤其是多与接下来即将承接出口美国的汽车零配件的企业合作,而不是想着什么东西都由自己来生产。”
孙寿彭心里设想了各种可能,但唯独没想到陈耕居然要求嘉陵厂多与其他企业合作,顿时愣了一下:“陈先生,这个……不合适吧?”
“哦?”陈耕扬了扬眉毛。
“所有的零部件都由我们自己来生产,才能最大程度的控制生产成本,”孙寿彭给陈耕解释道:“如果让更多的配套企业参与进来,这些配套企业也是要赚钱的,最终的生产成本一定会比我们自己生产的还高……”
程兴明一脸赞同的点头。
孙寿彭会有这样的看法、观点,陈耕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个时代的国人就是这么看待配企业之间的配套和协作的,在他们看来,只有一切都是由自己来生产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任何将某一项或者某几项配套零部件交给其他企业生产的行为都是在增加成本,除非是自家实在没办法生产,否则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将自家能够生产的零件外包给配套企业——很可笑的观点,但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主流观点。
陈耕微微一笑,没有给两人解释这其中的辩证关系,而是用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问的两人哑口无言……
“孙先生,程先生,你们认为是美国的商业发达,还是华夏的商业发达?”
“当然是美国的商业更发达。”程兴明不假思索的说道。
孙寿彭也跟着点头。
虽然这个事实让他心里不怎么舒服,可美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强大的经济体系和实力冠绝全球,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很好,”陈耕点点头,再次问道:“既然美国是世界上商业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美国采用的是主机厂与配套厂商合作的模式,而不是一家主机厂生产所有的零配件,再自己组装起来?”
孙寿彭:“……”
程兴明:“……”
两人同时愣住了,是啊,作为全世界商业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如果华夏的这套商业理念真的那么先进、一家企业尽可能多的生产自己所需要的零配件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成本,商业更发达的美国应该早就采用了才对,而不是与其他配套企业分工写作。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如果华夏的商业方案更正确,那么华夏的商业体系应该比美国更发达才对,但很显然华夏的商业不如美国,也就是说,华夏现在的这套“大包干”形式的商业方案其实是不如美国的……
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自己竟然从来没去想过?
“陈先生,这是为什么?”孙寿彭直直的望着陈耕,希望陈耕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陈耕给他解释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就做过精辟的解析,叫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西方的商业理念中,认为一家企业专注的做一件或者某几件产品、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所以在实际当中,这种‘大协作’模式其实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成本的;至于你们想要什么都自己生产的想法,我觉得华夏老百姓的一句老话特别适合你们:‘贪多嚼不烂’。”
“术业有专攻?”
“贪多嚼不烂?”
脑海中仿佛一道光闪过,以前一些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在一瞬间清澈无比:
为什么嘉陵厂为了安置家属而办的暖瓶厂,生产出来的暖瓶比市暖瓶厂生产的暖瓶的质量差、成本还要高?就是因为嘉陵厂不是专业生产暖瓶的,作为一家厂办三产,他们不懂如何管理一家暖瓶厂、不知道如何降低暖瓶的生产成本;
为什么费尔南德斯先生的汽车改装厂只有那么一点大的地方,年产能却是占地规模是他们好几倍的魔都汽车厂的几倍?
术业有专攻,贪多嚼不烂,这话说的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