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游戏满级后(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71

  这是李命为前些天在这黑石城里显圣的新圣准备的。他受了学宫里大圣人的起召令,找寻新圣,但如今并无收获。即便他不清楚叶抚到底是不是那新圣,但是他觉得仅凭叶抚那一番教育理念,足以担当得起“圣人”二字。
  李命不禁感叹,百家之人,皆以为他儒家圣人迂腐陈朽。而他自己所看到的也是如此,老一派的人总是很难以听得进去新的道理,以至于立圣时总是要看是否如何他们那一套规矩道理,落得如今的儒家已有千年未出圣人,所以前不久黑石城显圣才在天下造成了那么大的影响,门内大圣人也发出了起召令,要寻找这个圣人。
  然而在李命看来,所谓“圣”,应当是大功德大道理大修为之人。他觉得仅凭叶抚那一番教育理念就足以称得上大道理。如今显露疲态的儒家,正是需要这样的道理。
  所以,李命才有了先前那一礼,才有了现在这赠送文牒的行为。
  叶抚接过文牒,想了想然后说:“多谢长山先生邀请。”
  李命摇了摇头,说了翻作别之词,就此离去。他觉得这次来,收获了许多,不论是那一句“大多数人以为的就是对的吗”、还是那句“要看学生最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能教什么”、亦或者“实质总是要高于形式”,都是简单却又很有道理的道理。
  只是,他依旧没能想通那茶水里面那份奇异到底是什么。
  叶抚看着手里文牒。神秀湖观潮,那又是怎样的景观……良久之后他把这文牒收进怀里,转身问秦三月:“刚才那位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秦三月想了想说:“我觉得挺好的,只是吧,感觉有些……”她在构思形容词,过了一会不太确定地说:“固执吧。”
  叶抚想了想,不禁感觉有些好笑,“总结到点子上了。”
  秦三月傻笑了一声。
  “收拾一下吧,该做饭了。”叶抚站起来伸了伸手臂。
  秦三月点头,收起茶杯,然后颠了颠茶壶,里面还剩了不少,心想,下次那位长山先生再来可以少泡一些,免得浪费了。收拾好,然后踩着轻巧的步伐进了后屋。
  望着秦三月清瘦的背影,叶抚不禁有些郁闷,心想自己做的饭菜味道没什么问题,营养也是均衡的,怎么这丫头还是那么瘦呢,都快两个月了。只是比起刚开始,皮肤红润了一下,不再是先前干巴巴的样子。
  秦三月很懂事,基本上不用叶抚多担心。现在跟着读书了,也看得出来她学习做事都很刻苦认真。她跟胡兰不一样,不是天赋型的学生,是个实在的努力型学生。
  都说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但是秦三月运气偏偏就很差。生来便没有丹田经脉,全凭一颗七窍玲珑心吊着性命,因此,修仙一事注定与她无缘。她以前和叶抚说起过她右眼上面那道疤的来历,说起的时候她没有悲伤怨尤什么。但是叶抚无比清楚,那一道疤截断了她的命门紫府,让她与神魂修炼断了缘分。因为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便是修炼肉体也做不到,因为这颗心根本就承受不起炼体的强度。
  总而言之就是,这修仙界里能够有的修炼方式她一样都没法。如果非要走上修行之路,只有逆天改命。逆天改命以叶抚的能力不是做不到,但是他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生无脉”、“命门断”、“玲珑心”这三样对于修仙者来说是绝体的东西全部都搁在了秦三月身上。
  叶抚可以一眼看穿秦三月的前世今生,但却没有找到这三样绝体都出现在她一人身上的原因。就好像,秦三月她就只是运气差才会三样绝体都占据了。他有想过干脆就逆天改命让她重新生出丹田经脉来,然后重新给她立一座命门,但是都被他自己给推翻了,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话,秦三月她就并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以后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魔障。
  所以,叶抚就暂且把秦三月的修行之事给搁置了。他觉得,以后一定会有适合秦三月的修炼方式。
第二卷
长宁
第九十五章
文人多吃货
  李命的出现就只是三味书屋里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带来多少,没能改变多少。这里的一切都还是一如既往。
  虽说叶抚说着是曲红绡出门修行了,自己任务也就轻松了一些,然而实际上,就只是在本来就很闲的基础上再闲上几分。
  等待着酒发酵好的这几天里,叶抚出门串门的次数比之前多了不少,跟周围的街坊邻居关系打的不错,没少从他们那里收一些腊味、卤味之类的东西,也算是在伙食这方面省了一些钱。
  一日三餐、课堂授课、闭目养神、串门,然后就是常常被李四邀请过去,试吃新品种新口味之类的。李四经常都会在他试吃完毕发表评价后感叹,整个黑石城十多万人就只有他一个人懂这份味道,或者说懂他的味道,虽然说得有些歧义。但叶抚也还是理解,李四他是把自己当作知音了,在这里的话,可能叫“知味”要更好一些。每每于此,叶抚也就只好在心里面想,若是让天朝那一摞子人尝到这味道,怕是要穷尽毕生所学来“吹爆”。
  渐渐地,味道飘得远了,名声也就传开了,随着第一批专门从隔壁城组织在一起来吃火锅的“吃货”们的到来,这黑石城的“李记火锅”火了。
  历今,不管是怎样的时代,文人大多“吃货”,一旦吃到感动他们的美味,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吟诗作对以来吹捧。而正好,赶着过来的“吃货”有不少的文人,于是乎,在那么一段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律诗、绝句、辞赋铺天盖地般传到更大的一些城里。如果说这些诗词大多都只流行在“吃货文人”这个圈子里的话,但是某个人某一天突然造访李记火锅,一两个时辰的品味过去后,一首诗快马加急,被传进了叠云国皇宫里以“吃遍天下美食”为目标的六皇子李泰然的寝宫里,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那个写诗的人叫袁守季,叠云国出了名的大诗人,喜好吃,而且对吃特别考究,不仅考究,每次吃完一样美食,吃得舒服了,就必定得作一首诗,因其才华横溢,所以他诗里对美食的描写不可谓不生动,常常叫一些人看得食指大动,有条件的快马加鞭便要去求来诗中美食,没条件的若是有机会路过也定然不会错过。久而久之的,袁守季变成了“美食代言人”,叠云国内,一样食物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美食,得他吃过后才知道。
  也正是因为袁守季这份名声和才华,深受当代六皇子李泰然的喜爱,与其有着颇深的私交。于是乎袁守季对美食的评判便更加具有权威了,不少店为了他一首可以当做招牌的时,想法设法做迎合他口味的东西。但或许袁守季真的有“吃”这个天赋,做美食的人是否用心了,他一尝便知。
  而今天,袁守季路过黑石城这边,听闻了许多对“李记火锅”的吹捧后,便亲自来尝一尝。一个多时辰后,他深深地知道,做这火锅的人的确是用心了。吃完后,叫小二拿来纸笔,吃的有多酣畅淋漓,写诗就有多酣畅淋漓,一撇一捺之间,一首诗成了。
  “赤似炉灶清如烟,椒麻落舌町长甘。
  洛河稻下洛河水,洛河水下荇菜鲜。
  膏肥汁美谈神仙,料想不知火炉前。
  守得鲈荞滚油香,只叹仓海一粟田。”
  诗成之后,这位袁大家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要将这份美味分享给还在深宫之中的六皇子李泰然,招来随性书童便催促其去驿站,打上“皇印”,拟作宫廷之信,快马加急,将这首诗送往叠云国都城。
  袁守季为人大方,向来不吝啬自己的诗被众人传阅,就在这书童把这首诗送往驿站的途中,便有不少人提前知晓了这首诗。袁守季关于美食的诗向来备受关注,又在这“李记火锅”的火头上,自然是很快便形成了一股风,吹往四面八方。
  为了照顾那些看不懂诗的起兴之人,很快地便有吃过李记火锅的人做出一篇简译文,随着这首诗一起流传开了。
  “这锅里的汤底有清、红两种,红汤像火炉中的火一般炽热,清汤像是清晨的雾气般清新,浅尝一下,花椒、青椒的味道吃进嘴里,却意外地有一丝甘甜。问过之后,才知是用了洛河稻米来熬汤调味,刚好点的菜里有洛河之下生长的鱼尾菜,配上洛河稻米的甘甜,便更是觉得鲜。各种各样的大鱼大肉下肚后,不由得乐滋滋地想那天上神仙,定然不会知道这李记火锅火炉前的这份美味。看着一样又一样菜在油汤里面翻滚着,却只好感叹,人的肚子为什么就那么一丁点大呢。”
  一句话总结,“吹爆”。
  李记火锅的名声被这一首诗再次提高。只是辛苦了李四,这些天一直忙得焦头烂额。
  在李记火锅二楼的一间包厢里。袁守季做完诗后,意犹未尽,不由得找来了老板李四。
  李四刚出现在包厢门口,袁守季便抖了抖嘴巴上的八字胡,开门见山问道:“掌柜的,我想问一问这汤底……”
  说着,他觉得这般问容易引起误会,恐让人以为他在打探秘方,便换了个说法,“我这油碟里面,有一种涩香之味,闻起来郁香浓浓,但是混合了肉菜进嘴后,却稍微有一种刺激之感,不知这是何种调味品?”
  李四听着袁守季的描述,一下子就知道了,说的是叶抚建议他去找的一种叫“香菜”,但是他没找到,就用一种名为“烟木果”的水果果皮代替的调料。他正想说时,却又觉得这是先生告诉他的秘料,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应该不能随便说出去,便随意捡了样东西说:“那是用藿香经过陈酿熬了一夜熬出来的。”
  “藿香……陈酿……”袁守季细细地念一遍,然后笑着说:“掌柜的,不瞒你说,我觉得这火锅的味道真的是独树一帜,绝对可以改变这大半个叠云国人的饮食习惯。掌柜的能做出这番美味,当真是把勺堂里的大师。”
  听着这番到了极高程度的夸赞,李四虽说心里颇有些自豪,毕竟他本就对自己研究的这火锅自豪至极。但是转念便想到,其实袁守季如今吃到的这份火锅味道,是他依据叶抚的不少建议作出的几多改良之物,若是将这番赞誉全部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下,他只觉得惭愧。
  念念之间,李四不由得再次怀疑,叶抚他的本职到底是不是教书先生,怎么对着把勺之事通晓到这般地步,仅仅只是吃过两边火锅,便能做出他这大厨怎么都想不到的改良建议。
  袁守季又跟李四聊了一些,然后意犹未尽的走了。
  李四想着如今火锅店的空前盛况,却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自家的火锅越是受欢迎,他的压力也就越大,不仅仅是应对这么多客人的压力,主要还是在“火锅”这样一种食物的名分上。他一面想火锅能够登上大宴,又一面想着能够进入每家每户的饭桌,一时之间矛盾至极。
  思考不出个结果来后,他便打算今天早些打烊,去三味书屋拜访先生,请教一下。
第九十六章
李掌柜
  望了望头顶的月亮,李四心里不禁有些唏嘘。
  这是他来到黑石城看到的第二次圆月了。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总是趁着你不注意的时候,从各种地方以各种方式溜走。
  今天因为袁守季的原因,火锅店的客人实在是多得不得了,店门前那半条街都站着慕名而来的人,他们原本大都是来看一看袁守季的,但是袁守季那首诗传了出去后,这些人难免想要试一试味道是否真的和诗里面一样。
  但人越是多,李四心里就越是不太舒服,以着“食材没了”为借口,提早地就打烊了。收拾好店里的一切,李四便提着两条鱼赶往三味书屋。他想着,有事去拜访别人,总不好空手去,又不知道该送些什么,便提了两条鱼,其间没什么寓意,就是单纯的两条鱼。
  出了门,李四才意识到,自己都跟叶抚认识了个把月了,还经常邀请他去店里试味,然而却还没有正儿八经地来这书屋拜访一次。念此,他不禁觉得有些惭愧,于是乎加快了步伐。
  穿过几条街,过了曲径之后,便看到了“三味书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落在李四眼中的瞬间,李四便不由得缩了缩眼瞳,心道,叶抚是位真正的先生,是位正儿八经的先生……
  敲门。
  不消半刻,秦三月打开了门。
  李四和气地笑着问:“先生在吗?”
  秦三月点点头,然后转身冲着正屋喊:“叶老师,火锅店李掌柜找你。”
  “就来了。”叶抚在里面应了一声。
  秦三月让开身子,轻声说:“李掌柜进来先坐着吧。”
  李四一步迈进门槛,顿时感觉这里边儿的气息要清新不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将手头的两条还在动着尾鳍的鱼提了起来,然后笑着说:“这是送给你们的。”
  秦三月愣了愣,眉毛立马就弯了起来,语气轻快地说:“谢谢李掌柜。”说着,她从李四手里接过鱼。
  李四一直觉得秦三月是个干干净净的姑娘,瞧着她脸上一副纯粹的高兴笑容,心头阴霾都少了一些。他指着鱼说:“这是黑盘鱼,离了水也还可以活半天,现在还是活的,找个有水的器具放进去就可以活蹦乱跳了。”
  “黑盘鱼,好贵的。”秦三月下意识地就说了这么句话,说完立马意识到不妥,尴尬地再次道谢后,提着两条鱼就跑开了。
  李四看着秦三月的背影,眼角皱纹挤了挤,不禁笑着自语:“年轻的气息,真让人舒心。”
  之前每次邀请叶抚试吃的时候,李四都是叫店里的伙计去帮忙喊一下,以至于现在是他第一次来到三味书屋。想到这儿,他不禁觉得很惭愧,心道先生帮了自己那么多,而自己却还那样没有诚意。
  走进院子,李四的目光瞬间就被梨树的满树梨花给吸引了。他不是没见过梨花,但是这般长势的梨花他是第一次见。隐隐之间,他觉得这梨花闪烁着莹莹辉光,就是不知是天上皓月洒下,还是这梨花本身比较特殊,在闪烁莹莹之光。
  驻足观赏之间,叶抚从正屋走了出来,他看着李四站在院子里发呆,便喊了声,“李掌柜。”
  李四回过神来,连忙笑着说:“先生晚上好。”
  叶抚摆了摆手,指着石凳子说:“李掌柜请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