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8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0/1035

  胖大妇人眉毛一竖,着实有些不满道:“李东主说这话就有点昧良心了,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这么多代皇帝,哪个修建过丹灞道?他们根本就不重视,根本就没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心只想盘剥商人,我们心里都杆秤,谁好谁不好我们心里清楚!”
  李五郎没想到脾气和善,从不生气的田婶居然发怒了,他愣了半晌,打个哈哈道:“我知道了,以后我不再说让田婶生气的话,还有点事,我先回去了。”
  李五郎碰了钉子,悻悻地回店铺了,走进铺子,一名伙计跑来道:“东主,大管事来了。”
  李五郎脸色变得严肃,立刻向后院走去,来到后院,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正负手站在后院,李五郎连忙上前躬身道:“参见大管事!”
  大管事冷冷道:“你这个点最近表现得很不理想,远不如其他几个点,会主很不满,你自己心里有数吗?”
  李五郎连忙道:“大管事明鉴,最近两个月,我们在汉中的茶庄收养了二十名孤儿,我们茶铺受先天不足限制,不可能像武馆那样公开招募弟子,但收养二十名孤儿已经很不错了,何况.......”
  李五郎见大管事目光凌厉地盯着自己,他不敢再说下去了。
  大管事哼了一声道:“你还想说什么?”
  李五郎鼓足勇气道:“其实大管事应该知道,最近内卫查得很紧,卑职认为我们必须谨慎从事,一旦我们被抓,会主这么多年的心血都要付之东流了。”
  李五郎的话让大管事脸色和缓了很多,他点点头道:“你说的话也有点道理,最近我们失踪了一名弟兄,着实令人担忧,也罢,长安不要有什么动作,我去给会主说,你等候消息吧!”
  说完,大管事走出后院门,河边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带蓬的小船,大管事上了船,直接钻进蓬内,小船迅速走远了。
  李五郎站在码头上望着船只远去,他心中也有一种难以言述的不安,他不过是这个组织的一个小喽啰而已,他的任务是把每年赚取的利润上缴,并每年发展十个新成员。
  他们的组织非常神秘,不要说首领是什么人,甚至连这个大管事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李五郎都一无所知,而这个组织的其他触角,他只知道新丰县的一家武馆也是,他的几名伙计曾去那里培训武艺。
  至于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什么,是要成为天下最大的黑道,还是想造反成藩镇等等,这些李五郎也不知道,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蚂蚁,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毫无意义。
  李五郎又想起大管事的话,最近失踪了一名弟兄,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已经被内卫盯上了吗?李五郎一阵胡思乱想,忧心忡忡地走回了后院。
  .........
  内卫大牢内,一名内卫直长将一份口供放在王越的面前,“启禀统领,这是他的口供,三次口供都一样,应该不会有假!”
  王越仔细看了一遍口供,对他道:“把这个人先保护好,不要被人干掉。”
  “卑职遵令!”
  王越又看了一遍口供,着实有点心惊,立刻起身去向晋王汇报了。
  .........
  郭宋此时也在晋王宫麒麟殿和张裘安商议军情,郭宋刚刚接到消息,朱泚的特使已经抵达崤关,显然是想和长安谈判。
  张裘安微微笑道:“其实卑职能猜到朱泚的底线,他肯定是想用齐国三州换回崤函,但卑职觉得,齐国三州可以用豫州和颍州换给他们,殿下觉得呢?”
  郭宋点了点头道:“相国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崤函既然拿到了,就不可能再还给他们,最多把渑池县还给他们。”
  “其实微臣认为殿下小看了渑池县的作用,它虽然对我们意义不大,只是一座小县城,但它对朱泚施压更大,就像悬在洛阳头顶的一把刀,而且微臣认为,既然南方已经统一,下一步就该把绞索套在朱泚的脖子上,慢慢地加力绞杀,这次谈判不用再让步过多,没有必要了。”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来到地图前,望着墙上地图缓缓道:“齐国三州对朱泚已经是死棋,他若不放弃,三万军队必定要全军覆灭,但我听说齐国使者王崇信也在洛阳,朱泚会不会想用李纳来和我做交易?”
  张裘安抚掌大笑道:“殿下看得透彻,朱泚一向喜欢做无本买卖,他们肯定是想用齐国来做交易,殿下不妨把谈判拖上几个月,看朱泚怎么办?”
  郭宋呵呵笑道:“相国说得不错,先拖上几个月再说。”
  这时,侍卫在殿外禀报,“启禀殿下,内卫张统领有急事求见!”
  郭宋点点头,“让他进来!”
  张裘安也起身道:“时间不早,微臣也该回去了。”
  张裘安心知肚明,内卫是晋王直管,不像晋卫府,有时候还可以让潘辽过问,而内卫的事情都不会让其他大臣插手。
  郭宋也没有阻拦,张裘安起身告辞走了。
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会
  不多时,王越匆匆走上殿堂,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说吧!什么紧急情报?”郭宋淡淡问道。
  “殿下还记得上次让卑职调查隐藏的敌军势力吗?”
  郭宋顿时有几分兴趣了,笑道:“莫非你查到什么眉目了?”
  王越叹口气,“只查到一根眉毛,离眉目还远。”
  说完他将一份口供呈上,“殿下请过目!”
  郭宋接过口供细细看了一遍,眉头一皱道:“这个唐州商会是什么背景?和河北唐州有什么关系?”
  “卑职也不清楚,这个人知道的情报很少,他只知道每个月有个管事会和他联系,但这个管事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他都一无所知,他的任务就是挣钱上缴,然后每年发展十名会员,这个唐州会的名字还是管事无意中说漏嘴。”
  “那这个人是做什么的,你们怎么会抓到他?”
  “这个人叫杨平善,新丰县人,差不多四十岁左右,是一个行商,专门替人买货并负责运输,没有任何背景,他原本是个小行商,三年前,有人给他五千贯的本钱,他生意开始做大了.......”
  “等一等!”
  郭宋打断王越的话,“谁给了他五千贯的本钱?”
  “就是唐州商会,卑职特地调查,官府就没有登记这个商会,也没有商人听说过,它肯定还有个别的名字,但卑职暂时查不到。”
  郭宋点点头,“你继续说!”
  王越又继续道:“从前年开始,唐州商会给了这个人任务,让他每年发展十名会员,这些会员的条件是,必须仇视朝廷,或者是孤儿,比如说党项人,这个杨平善去年就发展了六名党项人,还有四名因为我们而失去土地的人。”
  “因为我们而失去土地?”
  郭宋不解地问道:“有这样的人吗?”
  王越点点头,“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还不少,当年朱泚将关中的庄园分赏殆尽,普通农民其实分得不多,主要是朱泚手下的将领、官员和他们的亲戚朋友,七成的土地都落在他们手上,后来我们重新清查土地,这些人的土地又全部被剥夺,这些人一直仇视朝廷。”
  “我懂了!”
  郭宋恍然,“发展会员的意思,就是把所有仇视朝廷的人聚拢起来,是这个意思?”
  “殿下说得一点没错,正是这个意思,这个杨善平之所以被抓,是因为他去年发展一名会员失踪,但他失踪前把杨善平的名字告诉了妻子,他妻子跑到官府告状,新丰县令把这个情况通知了我们,我们才抓住了这个杨善平。”
  “唐州商会?”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自言自语道:“很有意思,这到底是哪路大神?他们想做什么?发生政变还是干掉我郭某人?”
  “卑职打算先利用这个杨善平钓出他上的管事,然后再顺藤摸瓜!”
  郭宋摇摇头,“你这个方向错了,他们已经警惕,不会再给你机会,你应该利用杨善平钓出要杀他的人,把杀手抓住,然后再从杀手向上摸索。”
  “卑职明白了!”
  .........
  王越匆匆去了,郭宋回到自己书房,他刚坐下来,妻子薛涛便给他端来一盏参茶,指着窗玻璃笑道:“夫君发现没有,到夜里,窗玻璃就变成了镜子。”
  郭宋微微笑道:“想把玻璃做成镜子还不容易吗?后面涂一层银液,就是镜子了,比铜境好用多了。”
  “那....那可以试一试吗?”薛涛期待地问道。
  “这个稍微等一等,等玻璃大量制作出来,中等人家也能安装得起玻璃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其他用途了。”
  “夫君,还有什么用途?”薛涛好奇地问道。
  “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做器皿,做灯笼罩等等,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以后让能工巧匠们去考虑,这不是我该考虑的事情。”
  薛涛笑了笑道:“其实我更关心的不是玻璃,而是城儿,明天他就要开始科举了,假如他考上进士,夫君要封他官吗?”
  郭宋摇摇头,“他可以凭本事考上进士,给父母增光,但不可能再授官了,而且科举结束后,我也准备停止他去报馆做事,让进政事堂旁听,让相国们教他。”
  “我早就想说了,去报馆不安全,夫君总有仇家,万一被仇家知道了,就像敏秋兄长一样,那我真不敢想象。”
  郭宋心念一动,妻子倒提醒了他,他连忙对妻子道:“去把敏秋找来,我想问问她兄长之事。”
  薛涛点点头,吩咐侍女去找敏秋,不多时,敏秋快步来到书房,她发现大姐也在,心中的喜悦顿时消散了。
  “都坐下吧!”
  郭宋笑着让两人坐下,他对敏秋道:“我是想问问你兄长遇害的事情,一些细节我了解不多,你给我说说。”
  敏秋的兄长已经遇害一年了,嫂子也改嫁了大半年,敏秋内心早就平静如水,既然夫君想知道,她也照实说。
  “我最初是听大嫂说的,后来侄女告诉的事情,说大嫂说的有出入,大哥去太原后,变得很低调,完全不像长安时的高调了,他住在府宅里也深居简出,倒是大嫂和一个医师关系有点暧昧,这是我从小琴的只言片语中猜到,后来大哥发现后,大发雷霆,把医师赶走了,然后一个月后,大哥去商铺的时候,被人杀害了。”
  “是怎么杀害的?具体知道吗?”郭宋追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0/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