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35

  郭宋走了几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独孤家族或许会成为我的助力,但将来恐怕会有麻烦,我主要担心将来家庭不宁。”
  “这就取决了你自己,如果你意志坚定,任何人都左右不了你的决定。”
  沉思良久,郭宋终于点了点头,“我可以娶她!”
  “那就好,我得写封信,你派人替我送去成都。”
  郭宋点点头,又笑道:“颜公就留在张掖吧!”
  颜真卿笑道:“我留在河西做什么,你让我当长史吗?”
  “颜公年纪大了,做长史太耗精力,就做河西的阁老,地位崇高,有什么事情不对的,颜公及时指出来,另外大家也可以向颜公请教政务。”
  郭宋是想把颜真卿留下来做顾问,用他的经验来帮助河西。
  颜真卿微微一笑,“你既然想赏我一口饭吃,让我晚年不再受奔波之苦,我当然求之不得,行啊!我就赖在张掖了,总算有个躲避兵灾的地方。”
  郭宋大喜,“我去安排官宅!”
  颜真卿摆摆手,“你先等一等,我还有重要的事情对你说。”
  “颜公请说!”
  颜真卿缓缓道:“我在删丹县南面的税卡遇到一件事,一群商人买了几百匹马,他们在税卡补税时,用的是魏博藩镇铸的钱,但税吏比较精明,不肯收他们的小钱,他们只好拿出真正的开元通宝来付税。”
  颜真卿取出一枚钱递给郭宋,“就是这种小钱,我在删丹县找到一枚,你看一看。”
  郭宋接过钱细看,半晌道:“这钱含铜量很低啊!”
  “这就是劣钱,甚至比巴蜀从前铸造的铁钱还要差,现在有商人用这种钱来大量购买河西的战马、羊皮,你不觉得后果很严重吗?”
  郭宋吃了一惊,“这种钱市面上很多吗?”
  “张掖有没有我不知道,但删丹县有,我在删丹县住了一夜,客栈掌柜就有不少这种钱,至少十几贯,那别的商铺呢?使君,这等于是用垃圾来换取你们宝贵的资源,另外战马我劝你不要对外卖,那几个买马商人恐怕就是从河北过来的。”
  郭宋神情变得严峻起来,立刻吩咐外间从事道:“速去把六曹参军、潘长史和张录事参军一并请到议事堂,现在就去!”
  两名从事分头去找人了,颜真卿笑道:“使君不亲自去市场上了解一下吗?”
  “我会去的,但事情得布置下去,最近来张掖买马的人忽然变得很多,我怀疑就和此事有关。”
  郭宋带着颜真卿来到议事堂,一众官员已经到齐了,郭宋给众人介绍道:“这位老前辈便是颜老相国,大家见礼吧!”
  颜真卿微微笑道:“老夫颜真卿,已经不是相国了,退仕三年,就是一介小民。”
  众人听说这老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顿时肃然起敬,纷纷起身行礼,潘辽激动道:“老相国还记得我吧!”
  颜真卿看了他片刻,忽然道:“你是小潘县尉!”
  “正是卑职!”
  颜真卿笑着对郭宋道:“广德二年,我出任朔方行营宣慰使,在途经乌兰县时遇到一群盗贼,抢走我一箱行李,我就把当地县尉狠狠斥责一番,就是这位小潘县尉,他刚上任,知耻而后勇,带一帮衙役去把盗贼全部抓捕了,我又夸奖他一番,结果我离开时,发现被追回来的行李里面全部是钱,应该全部是书才对,我又回去把这位小潘骂了一顿,他才告诉我,他就找到一个空箱子,东西都没有了,只好把盗贼的钱都塞进去赔罪,这件事过去二十几年了,我印象深刻啊!”
  潘辽也感慨道:“老相国当时教训卑职做人要实在,不要自作聪明,卑职铭记于心,终身难忘。”
  郭宋又对众人道:“以后老相国就留在张掖,作为我们节度府的阁老,发现不对的事情,随时会教训我们,也包括我,这是老相国在提携我们,教我们处政之道,这个机会大家一定要珍惜。”
  众人一起施礼,“愿意虚心接受老相国监督批评!”
  郭宋摆摆手让众人坐下,他取出铜钱道:“这是颜阁老给我们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大家看看这枚铜钱。”
  郭宋把铜钱传了下去,潘辽眉头一皱,“这钱好像不对啊!太小太轻了,就像假钱一样。”
  颜真卿缓缓道:“这是魏博镇铸造的钱,叫做魏钱,长安叫做小钱,但长安的小钱不止魏钱,还包括淄青镇的齐钱,卢龙镇的冀钱,还有李希烈的淮钱,他们都私下铸钱,外形大同小异,在长安被统称为小钱,现在朱泚也开始铸钱,外形虽然和开元通宝一样,但含铜量少了很多,长安百姓把它叫做新钱,他们铸造铜钱没有节制,流通量非常庞大,在长安,三文小钱或者三文新钱才能兑换到一文老钱,老钱就是从前的开元通宝。”
  大家都听懂了颜真卿的话,有点坐不住了,这个情况他们不知道,都是按照一比一来做交易的。
  郭宋道:“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把情况摸清楚,然后采取措施扭转这种被动,现在大家分头去查,潘长史,你来安排,从不同的行业调查,后天一早拿出调查结果来,我要知道,张掖城内到底有多少这种劣质小钱和新钱。”
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
  颜真卿毕竟年事已高,一路跋涉而来,明显有点疲惫了,郭宋便让杜嗣业送他去好好休息,郭宋换了一身便服,带着两名随从前往市场巡视。
  郭宋非常感激颜真卿的提醒,在大量劣质钱涌入这个问题上,他们确实有点忽略了,根本解决办法在于自己铸钱,把这些劣质钱隔绝在外面,不能让它们来掠夺河西的实物。
  思路已经很清晰,关键要摸清楚市场上的情况,这些劣质钱到底有多少?
  这时,郭宋看见了一家柜坊,雷氏柜坊,这是张雷在河西开的店,填补了河西汉人柜坊的空白。
  河西有不少粟特人开的邸店,也是兑钱存钱的铺子,但汉人开的钱铺还没有,张雷发现了商机,去年便开出了第一家,现在河西几乎每个县都有,张掖更是有三家之多。
  郭宋走进柜坊,掌柜是今年才从中原请来的,还不认识郭宋,掌柜很客气,站起身躬身道:“客官要我们做点什么?”
  “我想兑五贯钱!”
  郭宋把五两银子往柜台上一放,掌柜犹豫一下道:“如果五两白银都兑钱,那可以兑六贯钱,小店收银子的价格是一千二百文钱兑一两银子,这是行价,整个河西都是这个价格,黑市价稍微再贵一点,但不安全。”
  “那如果你们向外兑银子呢?又是什么价格?”
  “这个.....小店只收不兑。”掌柜不好意思地笑道。
  郭宋暗骂一声张雷,便道:“那就六贯吧!”
  “客官稍等,我们鉴定一下白银。”
  掌柜稍微鉴定一下,银子是真的,品质还不错,他便签单收下了,取出六贯铜钱,放在箩筐里递出,“这是六贯钱,请客官过目。”
  郭宋拾起六贯钱细看,钱还不错,都是黄澄澄的老钱,这时,亲兵提起一串钱道:“使君请看这一贯!”
  这一贯钱的颜色有点斑驳,有的黄,有的发黑,大概有三四百文钱发黑,这是含铜量不足的表现,虽然外形和铜钱完全一样。
  郭宋立刻意识到,这就是颜真卿说的新钱,朱泚铸造的钱。
  “掌柜,这一贯钱有点问题,里面的钱品质不一。”
  掌柜点点头,“这里面有三百文是新钱,也是朝廷铸造的,不是小钱,请放心使用。”
  “这种钱品质有问题,能一文顶一文用?”
  “客官有所不知,现在张掖市场只是小钱不承认,大家不收,但这种新钱毕竟是朝廷铸造的,基本上还是承认的。”
  “你说小钱不承认,市场小钱多吗?”
  “之前有过一阵子,不少人损失惨重,主要是粟特人不认小钱,说是烂钱,大家都不肯收了。”
  郭宋点点头,“那好吧!我去试试看。”
  郭宋走出柜坊,把三百文钱取下来,交给两名亲卫,“你们去花掉它,吃饭、买东西,看看大家的接受程度。”
  “那使君去哪里?”
  “我回府了,用完钱后,回来向我禀报。”
  “遵令!”两名士兵匆匆去了。
  郭宋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向自己府宅奔去。
  ........
  回了府宅,郭宋在大堂坐下,让侍女去请夫人过来。
  不多时,薛涛匆匆走来,“夫君找我有急事?”
  郭宋取出小钱递给她,“咱们府上有这种钱吗?”
  “怎么会没有?”
  薛涛没好气道:“这种小钱有三十几贯呢!用不出去,就丢在库房里了。”
  “我们怎么会有小钱?”
  “说来话长,这种小钱是今年二月份出现的,你刚出征没多久,有人拿这个钱兑换银子,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五百文,一般市价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二百文,我们府上有几蠢丫头都高高兴兴跑去拿银子兑钱,很快店铺里都不收这种小钱,她们都傻眼了,跑来我这里痛哭,我见她们可怜,就用好铜钱把她们的小钱换回来,一共三十三贯小钱,就丢在库房里,算是我的损失。”
  “那这种新钱呢?”郭宋又取出一枚新钱给妻子看。
  “这种新钱也有,但不多,零零散散的,加起来十几贯左右。”
  薛涛不解道:“这种新钱有问题吗?”
  郭宋点点头,“官府准备下令,不准再流通这种新钱了,百姓手中的新钱官府回收。”
  “那咱们官府自己要铸钱才行,要不然铜钱不够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