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明(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陆缜回头看了乔六一眼:“你平日里颇为粗鲁随意吧?”
“啊?”乔六有些不解地看着陆缜,不明白他为何会有此一说。而陆缜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昨日去庄家查访时,我发现屋外被人仔细清理过——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心虚了——可是在他家里的堂屋内,却留有一口尚未消除的痰渍。”
“痰渍?”赵乙颇有些怪异地问了一声,他实在有些想不明白那玩意儿和案子能有什么关联。
“你没留心,那痰渍离着一边的桌椅足有数尺距离,若是庄氏坐在椅子上,是断没有把痰吐到那个位置的可能。可要是换了一个男人,要做到这一点便不是太难了。”陆缜说着一顿,又看了面色越发难看的两人一眼道:“当然,那痰也可能是庄氏站在原地时随口吐下的,所以我才诈了她一诈。以案情另有问题为借口,只说要开棺验尸,如此一来,若她真在外有男人,则必然会想法通知,商议着如何应对。这便是做贼心虚的道理了。”
赵乙几人听得目瞪口呆,实在没想到陆缜居然只靠着这一口痰渍便在一夜间把庄强被杀一案的凶手擒获,什么叫一叶知秋,什么叫见微知著,这便是了吧。
当然,陆缜能这么坚决地做出这番布置,关键还在于他早就有所怀疑。从叶大友口中就已问出案发当晚的古怪,那时他心里就隐隐有了猜测,觉着可能是庄强妻子勾结奸夫害死的自己丈夫。再在其家中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一切也就水落石出了。
这一番解释,直说到三名差役心悦诚服,一路上着实说了一箩筐的尊敬之辞。当他们回到府衙,陆缜把一切都报上去后,他们三人更是把他的神奇表现在同僚中间活灵活现地表演了一番,于是陆缜这个并无官职的师爷在衙门里的地位更是得到了一次提升,再没人敢小瞧他,更没人再会因为之前的那场流言而对其说三道四了。
康思川和李显风也没想到陆缜只去了一趟北岗村居然就把案子给迅速告破,甚至连真正的凶手都给带了回来。这让两人对他更是刮目相看:“陆先生果然手段高明,叫人佩服。”
陆缜忙拱手谦虚了两句,随后才道:“大人,既然真凶已经拿获,那关在牢里的叶大友就是被冤枉的了,可否将其无罪开释?”
“那是自然。来人,速将叶大友从牢中带出来,这就把人给放了。”康思川立刻从善如流地吩咐下去。这人也不是他下令捉拿的,自然不会有任何的为难了。
过了一阵,被除去刑具,却依然浑身无力,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行走的叶大友才被人带到了几人跟前。此时,他已知道自己将被开释的结果,来到房内,便有些激动地跪了下来:“草民见过三位大人!”
“叶大友,本官已经查明庄强被杀一案的真相,你确实是被人冤枉的。”康思川缓缓地说道。
“谢……谢青天大老爷为草民做主!”叶大友身子一颤,有些激动地砰砰冲高坐上位的康知府磕起头来。他确实是发自本心,因为本以为自己这回是再无希望幸免了,现在官府能还自己一个清白,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罢了。你也在县衙吃了不少苦头,这样吧,本官做主,就赔给你十两银子作为汤药费吧,如何?”康知府摆了下手,又商量似地问了一句。
叶大友如何敢不从,纵然心里有再多的委屈,此时也只能忍受下来:“谢大人,草民答应。”
“唔,如此甚好。对了,这次你所以能沉冤得雪,还是靠的陆先生他勘破凶案真相,你可不能把他忘了呀。”康思川倒也没忘了陆缜的功劳,顺水推舟似地一指身边的陆缜。
陆缜正在那儿感叹呢,要是换了在几百年后,出了这等冤案,被冤枉之人是一定要找相关单位索要巨额赔偿的。但如今这个时代,府衙却只拿十两银子就把人给打发了,而受冤者还得对官府感恩戴德。
直到叶大友转过身来冲自己磕头,他才迅速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弯腰将他搀住了:“不必多礼,你既然是冤枉的,我们府衙就有责任为你洗冤。”
在说了好一番宽慰的话后,陆缜才将叶大友送出门去。而后,又若有所思地看向了康思川:“东主,在下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康思川隐隐已猜到了他想说什么,但还是点头道:“但说无妨。”
“在下以为,在此番案子上,县衙典史廖审言的做法实在很不可取。他为了能尽快给官府一个交代,居然如此草率就定人之罪,嫌犯不肯招认,他更是直接施用酷刑,致使叶大友不得不屈打成招,差点变成一桩冤案。如此行径,道他是草菅人命都不为过了。”
“唔……”康知府未置可否地应了一声,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
陆缜的话却尚未完呢:“另外,这次在下前往北岗村,更曾受到村里众人的阻挠和反对。而就村人里正所说,他们也是受了廖审言的挑唆,这才会干出这等糊涂之举来。”
“此话当真?”这一回,康思川的脸色是真的变了。他确没想到那廖审言一个小小的县衙典史的胆子竟大到如此境地,居然会为了遮掩自己的过错而用此等手段来阻挠府衙查案。
陆缜看出他已有些动怒,便继续道:“大人,这次在下还算运气不错,总算是查明了案情真相,从而也好对朝廷,对苏州百姓有个交代。可下一回呢?要是再放任廖审言如此胡作非为,到时恐怕连我们苏州府衙都可能要受他的牵连。还望大人明鉴。”
陆缜的心思,康思川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他这次所以努力说服自己去查这案子,就是冲着廖审言去的。
可是他的这番话却也颇为在理,有了这次的变故后,康思川也不由得开始担心起廖审言的能力以及做法来了。自己可不能受这么个家伙的连累哪,不然可就太不值得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康思川终于点头:“本官知道了,此事我自会处置。”
“是,在下告退。”见他这么说话,陆缜便没有继续试图把事情敲定,只是一拱手,便退了出去。
直到这时,李显风方才开口:“大人,真打算依着他的心意对廖审言下手?”
“这个廖审言,最近的胆子也确实太大了些,居然闹出此等事来。何况,此案影响也自不小,也确实该拿个人出来以堵悠悠众人之口。”康思川面色沉郁地道。
另外有一点,他却没有明说,这也算是对陆缜的奖赏了。这次把案子一破,功劳自然是府衙,尤其是他这个苏州知府的。而作为出力最多的陆缜,总是需要有所获得才成,不然难保他不会心生不满而离去,而康思川还需要用到他呢。
主意既定,府衙接下来的事情就办得很是迅速。
当天午后,便有衙门差役将庄强被杀一案的经过和真相如实张贴到了衙门之外,并向周围百姓宣讲起来——这是如今天下衙门都会办的事情,为的就是教化治下百姓,让他们莫要干出作奸犯科的举动来。而且因为此时百姓中没多少是识字的,所以不但要贴出相关榜文来,还得派专人在榜下仔细为百姓们作出讲解。
案情真相大白,苏州城内外的百姓自然对此议论不休,纷纷都在咒骂着那对奸夫淫妇该下地狱,衙门也趁机又宣讲了一番礼义廉耻等教化之事。
与此同时,康知府又行文南京吏部,狠狠地弹劾了吴县典史廖审言——虽然康思川是苏州知府,但他并无权力决定县衙官员的任免,所以只能给南京吏部上疏——说他为非作歹,横行乡里,草菅人命……这些个罪名扣在这么个小小九品典史头上,又是苏州知府亲自弹劾的,南京吏部自然不可能反驳一个四品知府的心意来保一个典史了。
于是,只用了不过十来天时间,南京吏部的一道罢免官员的命令就直接递到了吴县县衙……
随着廖审言被罢官,陆仁归在族中的声望也随之大减。当然,陆缜是不会去在意这等小事的,因为他此时的目光已投注到了那个比廖家更加庞大而难应付的家族身上!
第325章
要命的发现
一个在其他人看来很是寻常,但却惊得陆缜半晌没能回过神的消息突然传来——就在半个多月前,当朝高官于谦的父亲于彦昭因病去世。而此时还在河南巡抚任上的于谦当即向朝廷上表辞官丁忧。
陆缜之前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得知父亲死讯之后,虽然皇帝几番挽留,但于谦依旧坚持要回乡为亡父守孝。最终出于孝道考虑,朝廷暂时容许其辞去河南巡抚一职,赶回杭州治丧。
这个消息在官场中并没有引发太大的波动,因为对这个时代的官员或读书人来说,为逝去的双亲,尤其是父亲守上三年的孝乃是天经地义的,反倒是那些允许被天子夺情的官员,在他们眼中才是异类。
只有陆缜却是感到一阵阵的不安和焦虑。一旦于谦离开了官场,那等两年后那场浩劫降临时,北京城里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在无数大明文武精锐都葬身在土木堡之败后,又没有了于谦这根最后的顶梁柱,大明朝的天下都很可能就此崩塌!
但此时的他连官都不是,自然无法左右于谦或是朝廷的心意了,只能祈求老天能把一切重新导入正轨。
就在他为大明的将来忧心忡忡时,久未露面的清格勒在这天夜间突然就出现在了他的跟前。
当时,陆缜正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思索着是否可以给胡濙去一封信,请他出面让天子将于谦重新召回呢。不过这信该怎么写,却又让他感到为难了,毕竟这等朝中大事,可不是他这么个罢官之人能随便搀和的。
就在这时,呼地一声响,一条身影便敏捷地从墙外翻了进来,着实吓了陆缜一跳。直到看清楚来人正是清格勒后,他才松了口气:“你怎么来了?可是查到了什么么?”多日不见踪影的清格勒此时看着可比之前要黑瘦了不少,显然没少吃苦头。
“惊扰到大人了。”清格勒有些抱歉地一笑,这才点头:“正是,小人和林兄经过这段时日的明察暗访,终于查出了一些线索和证据来。”
“哦?说来听听。”陆缜顿时面露喜色,之前心里的忧虑便是一扫。如今他身在苏州,又无官身,朝廷里的事再担心也是于事无补,还不如着眼于自身呢。
既然之前埋下的伏子已起了作用,那便先抛开心事,全力对付严家吧!
原来,林烈和清格勒二人这段时日里所以消失,乃是乔装打入了运河边,和严家相关的产业之中,借以寻找他家中商行之类的把柄。
无论是穿越前对漕运之事的了解,还是后来在杭州任官时所听说的一些情况,陆缜都可以确信,和漕帮有着勾结的严家在漕运一事上除了合法的那些生意外,还有其他见不得人的勾当。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算是官场中公开的秘密了。因为官府需要漕帮和严家这样的地方势力帮着自己运送税款和货物,而后者也正好借此壮大自身力量,并捞取足够多的好处。
因为这是互惠互利的勾当,所以对于像严家这等人的做法,官府也多是睁只眼闭只眼,只作不见了。当然,这一切也是有个度的,一旦超过了某个度,又或是被有心人检举揭发,并拿出证据来,官府也就只能壮士断腕,弃卒保车了。
在转身回到自己房内,亲手为清格勒奉上一杯热茶之后,陆缜才再次开口:“你们查到了什么,赶紧说说。”
清格勒接过茶水,道了声谢后,方才说道:“大人,其实早在我们打入严家码头那里的商行后不久,就已觉察到他们平日里都在把没有上过税的货物,比如茶叶绸缎什么的夹杂在苏州府各衙门送往别处州县的货物里往外运出。不过,这些不光是他严家,其他和漕帮,和漕运衙门关系密切的商人也在做,即便拿到了证据也难以真正伤其筋骨,所以我便没有让林兄前来禀报。”
陆缜了然地一点头:“你做得不错。哪怕这事儿真能治他严家的罪,以如今苏州城里大小商人的情况,我们也不能揭发。不然,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他这话可不是假的,因为这等逃税的买卖收获颇丰,这让头脑精明的东南商人,但凡有点办法的,都会走这条迅速致富的道路。而且,这些人也必然早和官府勾结在了一起,若陆缜揭开这盖子,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个被罢了官的师爷,即便有官职在身,在坏了这么多人好事和前程的情况下,怕也会被这股庞大的力量反噬吞没。
见陆缜这么说来,清格勒心下大为赞赏,自己果然是跟对了人,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心思却颇为谨慎细密。随后才又道:“所以,我们便继续耐着性子寻找其他罪证。就在昨日,我们查到了一些更加要命的东西……”
“却是什么?”陆缜当即坐正了身子,有些关切地问道。他从清格勒的话里听出了事情绝不一般,心跳也骤然加快了一些。
“是盐,运去北方的食盐!”清格勒说出口的话虽然很轻,却一字千钧,直让陆缜都愣了好一会儿:“他们真这么大胆子?”
中原王朝自汉朝以来就施行起了盐铁专营的制度。当然,这制度里被朝廷规定了要严格控制,只能容许一部分官府承认的商人买卖的货物并不光只有盐和铁两项,比如马匹,比如茶叶,甚至到了宋朝时连酒都是要有官府批准才能出售的。
不过无论怎么变,这盐和可以制造兵器的钢铁就一直都是被官府严格管控着的。但朝廷对此越是掌控严格,其能产生的效益也就越高。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自然就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地铤而走险。
钢铁方面因为需求不是太大,且都是要和外族或是造反之人打交道还少有人去碰,但这食盐一物却是寻常人都缺少不了的东西。于是历朝历代,无论哪里都少不了私盐贩子的存在。
虽然各个朝廷都严格打击贩运私盐,尤其是大明朝,更是定下了一旦私售五十斤以上私盐便将获死罪的严刑,却依然难以禁绝这股风气。东南沿海,以及一些盛产井盐的所在,也总有人想方设法把盐带出去,售往北方。
而现在,严家居然也搀和到这等掉脑袋的事情里去了,这实在不由得让陆缜感到震惊。难道他们真已经无法无天到认为没人敢管他们了么?
只要这事一旦被人揭发,只要查有实证,那恐怕谁都救不了他们了。
在愣了半晌后,他才问了一句:“你们查明白了?真是私盐?”这么问并不是陆缜不信清格勒,实在是因为事情过大,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清格勒也慎重地回望陆缜,然后点头:“这错不了,因为我和林兄昨夜曾偷入了几艘船中查看,再三确认过了。那几艘将在后日离开苏州运河码头的商船,用来压舱的,便是私盐了。”
听了这话,陆缜再次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是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手笔哪!”
一般来说,大型货船出行江河湖海都会在底舱放上重物以保证自身的平稳。而压舱的,一般都只是颇具分量的石头罢了。有的商船走私,也有把未上税的货物代替压舱石的,只要官府不作严查,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严家居然胆大到拿私盐来压舱,那可不是寻常贩运私盐般最多只有百来斤的数量了。以严家商船的大小,几条船加到一起怕是得有好几千斤的私盐将就此离开苏州码头了。这摆在如今大明的法令面前,都够杀他们全家百来次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让严家做成这笔生意,他们就不再是寻常的私盐贩子,而可以称之为盐枭了。
感叹之后,陆缜又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么多私盐,他们却是从哪儿弄来的?”
“这个,我们却查不到了。我们也是在无意中发现了船上藏有私盐,这才查出这一情况。”清格勒摇头道。
陆缜也不再纠缠于此,只要把严家的船只扣下,查出确有私盐,那还怕无法从他们口中问出这些私盐的来历么?
想到这儿,他便举起了茶杯来:“做得好。这一回,你不单是帮了我,更是帮了官府大忙。若是这批私盐真被运往北方,势必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大人过誉了,这不过是小人两个运气好罢了。”清格勒忙谦虚了一句,同时也举起了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