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似水青春(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1158

  “同意了?这可不是他的性格。”
  申大鹏和陈潇煋已经回到学校,陈潇煋因为晕车难受先回了寝室,而申大鹏正在松柏翠绿的树下小路散步。
  只可惜其他树木的黄叶已经落尽,只剩突兀的枝干夹带在周旁随风微晃,既不能挡风遮雨,也不能遮阳避日。
  “他虽然同意可以把小荷塘火锅做成全国连锁店,但是有一个要求!”
  “要求?唐老板可不像个会讨价还价的商人。”
  申大鹏虽然跟唐老板见面的次数不多,但短暂相交也能看得出唐老板并没有那种唯利是图的商人味道,也绝对是个相对简单的人,相比较谈条件多赚钱,他可能更在意祖传配方的味道。
  “也算不上是什么要求,而是保证小荷塘火锅味道的必要条件……”
  李泽宇把食材的条件大概说了一下,电话这面申大鹏倒是能够接受唐老板的绿色食材的想法,绿色、健康、无污染、无公害,毕竟这是后世很多连锁餐饮打造多年才形成的,非常成功的消费理念。
  “鹏哥,我真觉得这件事可行,小荷塘底料的味道你也清楚,只要咱有足够的绿色蔬菜和放养的食草牲畜,肯定能把小荷塘火锅的品牌在全国打响。”
  “听你的口气,好像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呵呵,还是鹏哥了解我。”
  李泽宇顿了顿,“咱们成宇地产不是有县里一些土地吗?咱可以跟周边乡镇的农民更换土地,或者实在不行,咱买一些靠近山坡的农田土地,咱自己种植蔬菜、养殖牲畜,这样不就解决了食材问题?”
  “解决个屁,我看你是疯了吧?就为了做个连锁的火锅,把好好的建筑用地拿去换农田?还要自己种蔬菜、养家畜,你去种啊?”
  申大鹏也不是生气,只是被李泽宇的愚蠢想法弄得哭笑不得!
  一块建筑用地的地皮盖成商厦或者高档小区所得的利润,就算是把小荷塘火锅做到几十家,那也是不可能够比拟的?
  “鹏哥,我真觉得……”
  “行了,你不用觉得了,就算你想做这东西,过两年也来得及,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公司的事情管理好,等公司的资金不再紧张,到时候我可以支持你去做餐饮行业,随你折腾。”
  一家火锅连锁店要从一家做到几十家所耗费的时间,估计几栋高楼大厦乃至一个小区都能够建成,并且收回成本和利润了,时间短、收益高、有银行贷款也能均摊风险,这些正是地产行业对比其他行业的暴利所在。
  申大鹏不会像某些商人一样唯利是图,他也想做一个造福社会根本,推动人们认知饮食健康的餐饮行业。
  但他想要完成跟曹梦媛的承诺,就必须要珍惜所有的机会,利用最低的风险、成本、时间,创造更多的利益,餐饮行业这种需要长时间来证明口味、口碑的行业,肯定不会成为他的首选。
  “鹏哥,我……”
  李泽宇还想再争取一番,可惜申大鹏已经挂断了电话,李泽宇不满的冲着电话嘟嘴,“肯定赚钱的东西都不让我做,你不同意,我找莹姐和小姨去,我不敢跟你争讲,莹姐和小姨可不会惯着你的……”
  申大鹏本来是想跟陈潇煋一起去食堂吃饭,不过想着陈潇煋晕车应该也没什么胃口,回到寝室发现唐魏和杜越峰两人也不在,一时间想要找个人一起吃饭都没有,又不想独自一人去食堂,就想着到超市买点东西糊弄一口。
  本来是想挑点面包和火腿肠,结果在货架上看到了莹莹同学的自煮火锅,再想起刚才李泽宇提到小荷塘火锅的各种食材和香辣味道,肚子里不禁馋虫蠕动,念着回味无穷的想起,咽了咽留在嘴边的口水。
  算计着从超市走回寝室要七八分钟的路程,外面那么冷,他可不想在寒风中回忆小荷塘火锅的美好,倒不如在这里对付一口,然后到比较近的图书馆看书。
  拎着自煮火锅和矿泉水结完账,就走到了摆放文具的玻璃柜台前面,几分钟以后把自煮火锅煮好,掀开盖子,阵阵熟悉的香辣味道扑鼻涌来。
  “哇,就是这个味。”
  申大鹏也不怕烫,油汤还在冒着泡,手中方便筷已经夹起一片牛肚塞进嘴里,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自煮火锅的味道随着腾腾热气飘满了并不算宽敞的超市,几个学生的味觉蓓蕾似乎也受到了自煮火锅的挑逗,忍不住对美食的欲望,纷纷买了几盒,不过并没有像申大鹏一样即时即刻的速食,而是结账就匆匆离开了。
  估计这是要留到晚上的时候,可以用来馋一馋寝室的室友,但有更大的可能是被室友一人一口就给吃的干干净净,美食,总是要分享的嘛!!
  或许对大部分人来说,自煮火锅的味道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但是对于在青树县尝试过小荷塘火锅店的申大鹏来说,自煮火锅还不能让他满足。
第六百二十一章
生态园区
  申大鹏也不得不承认李泽宇说的很有道理,虽然自煮火锅的底料配方没有变,但里面的食材经过加工,的确没有小荷塘店里的鲜美味道,可能市场购买来的食材也过于普通,没有唐老板购买的绿色食品那样新鲜、健康。
  但小荷塘火锅底料的麻辣感十足,倒也能稍稍弥补食材的不新鲜,申大鹏正吃得过瘾,手机铃声悠然响起,看看来电显示,不得不叹了一声。
  “喂,王姐姐,这么闲着给我打电话呢?吃午饭了没有?”
  申大鹏这是明知故问,李泽宇刚才打了电话提到小荷塘连锁店的事情,这才没过半个小时王雨莹又打来电话,估计90%也是为了此事。
  “天天为你的破公司劳心劳力,哪有工夫吃饭,我问你,李泽宇说要做小荷塘火锅的连锁店,唐老板好不容易同意了,你怎么又开始反对了?”
  王雨莹的语气冰冷并且充满了质疑,“自煮火锅的成功足以证明小荷塘火锅的味道,这还是快餐速食的消费,如果按照李泽宇计划的准备绿色健康食材,肯定也能成为连锁店中的一大卖点,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啊。”
  “王姐姐,你有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我不是不同意做连锁店,我是不同意现在做,尤其是李泽宇要拿着县里的建筑用地换乡镇农田,这不是拿着金疙瘩换个银元宝嘛,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说到底申大鹏还是觉得时机不对,绿色健康的确是未来食品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但至少要等到人均收入达到两千元左右,人们不必为了生活必需品而担忧以后的时间段,才会升起‘健康饮食’的想法。
  “现在公司还不错,工业园区的二期工程商铺和公寓已经售罄,高新科技园的一二期工程也在同期进行,小雨生态科技和食品厂的产品销量也在稳步增长,通过全国物流园的快速配送,也能做到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大面积铺货。”
  “咱们所有的公司都已经步入正轨,如果按部就班的确能保持稳定,但你不是说过要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吗?现在公司里面只有天雨电器超市和小荷塘餐饮管理公司的效益不太好,电器超市我就不说了,那是你坚持要做的,至于餐饮管理公司,好不容易想到了发展计划,我觉得很不错。”
  “你怎么不说话?平时你要做什么生意,大家可都是无条件支持你,像你弄得天雨电器超市,不赚钱我们也没说啥吧?怎么现在我和李大脑袋发现了赚钱的商机,你就非要拦着不让做呢?你这个独裁者到底是何居心?怕我们太优秀显得你无能?还是怕我们赚了钱不再替你做事?你这个小心眼的家伙……”
  王雨莹滴里嘟噜说了一大堆,根本就不给申大鹏说话的机会,直到一分多钟过去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太过着急,尴尬的咳了两声。
  “不说了?骂够了?”
  申大鹏假意生气的冷哼一声,“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觉得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大家终于可以好好休息,而且农副产品行业太辛苦,怕你们受不了那份罪!”
  “而且我已经跟李泽宇说过了,不是不做,只是还不到时候,做生意,就是要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予消费者最需要的,现在人们还在为了全家的温饱而拼搏,怎么会在意你的蔬菜是否绿色,肉类是否没喂过饲料?”
  “大鹏,我承认现在老百姓对这些不重视,但我们可以等啊,反正种植蔬菜、养殖家畜也要等到明年,并且至少一年才能见到成效和利润,我们先把土地的问题解决,明天开春直接可以大干一场……”
  “你们可以等,我等不起,就这样吧。”
  申大鹏自顾挂了电话,心里却有些烦闷,不管是他跟曹梦媛的四年之约,还是他对未来一切的规划,时间对于他来说都太过珍贵了,他是真的不想再浪费哪怕一丁点时间。
  看着余温仍在的自煮火锅,也没有了胃口,筷子往餐盒里随意一丢,扣上盖子扔到了门口的垃圾桶里,一抬头,不经意看到了挂在门口的报纸上印着几个身穿比基尼的妙龄少女,不由得拿起来多看了几眼。
  本以为是什么模特比赛,当看到‘北方的冬天,海南的夏天’这个标语,才明白过来是海南做的一个旅游广告,一边暗叹自己太过猥琐的看高挑美女,一边好奇的拿了一份报纸。
  现在全国的旅游行业还处于瓶颈期,大家出门旅游关注的还是那几个举世闻名的古老建筑,像京城的故宫、天安门、长城,长安大唐贵妃的华清池、强秦时期兵马俑,还有些‘山水甲天下’的名句,要不然就是三山五岳的叠峦高峰。
  而作为未来最大海岛旅游行业的海南,现在还处于半开发的状态,平均土地价格甚至比内陆的一些省份还要便宜。
  在第一批、第二批内陆商人进入海南做房地产和旅游行业之后,经过大肆的宣传和炒作,使得土地房屋价格十倍增长,也让他们在其中赚的盆满钵满,然后潇洒离去。
  不过这也是内陆省份房屋价格上涨,尤其是几个一线城市土地价格暴涨之后的大环境造成,否则以几个房地产开发商的能力,也不可能强行改变单独某个地区的土地价格和消费水平。
  这是国内一个时间节点的大环境所致,申大鹏虽然感兴趣,也知道其中巨大的经济利润,但毕竟离着太远,而且也是几年以后才会产生质变,所以他自然不会多想什么,一笑了之,报纸随意翻了翻,就要放回原处。
  可是手掌却突然间不听使唤,眼神也都聚集到了报纸第二页的头版报道。
  “h省红林市兴建生态园区,拟任曹新民同志为红林市委副书记、农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当地农业局表示,当地环境温暖,光照、湿度适中,事宜农作物生长,只是并非纯正的平原地区,而是有少部分山区、丘陵,所以并不能大面积种植。”
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个重要?
  “红林市旅游局发表长文配图,表示园区一期内包含省内著名的红石镇旅游景点,是亲朋好友、家庭旅行的圣地……”
  从看到‘曹新民’三个字,申大鹏就已经被这篇报道吸引了眼球,愣神似的站在门口把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报道全都看完了。
  作为地地道道的h省人,申大鹏非常了解红林市的情况,处在省里最角落的公路线死胡同,在h省的地级市里,经济收入非常稳定,永远是倒数第一,但是这并非各届领导班子不作为,而是红林市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红林市三面环山,唯独一面通车,就是距离省城四百多公里的方向,这一路上也只有几个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的乡镇归市里管辖。
  从整个h省的地理位置来看,红林市并不是最远的地级市,但却是唯一一个与其他地界没有国道相连的地级市!
  从红林市到其他地界,要么四百多公里到省城再转车,要么就走乡镇修的水泥路,再无第三个选择。
  经济不发达,道路不畅通,就不会有工业、企业入驻,如此几十年的往复循环,就造就了以种植粮食为主的贫困经济,在没有相应政策扶持之下,老百姓的生活说不上艰辛,但也并不富裕,地方政府的经济自然倒数。
  申大鹏眉头紧皱,有些想不明白,曹新民坐在省府副秘书长的位置,又有曹家和林墨寒在旁边帮衬,本应该接任秘书长的,如今怎么会被派到全省贫困市建立什么生态园区?
  殊不知,此时的曹新民也是憋着一口闷气,躺在沙发上揉着疼痛欲裂的额头。
  曹母就陪在旁边,不过她苏欣的名字却并不能让曹新民觉得舒心,看着丈夫烦闷的状态,她的心情也有些低落。
  “老曹,你是为了红林市生态园区的事情烦心吗?要不咱找找人,把这个差事推掉,反正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咱才不去做呢。”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这是省里的工作调动,怎么可能随意改变?更何况还有人在旁边等着看我笑话呢,这件事我必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今天回来就是跟你说一声,估计这段时间都要在红林市工作了,晚上就过去……”
  省府的老秘书长马上就要退了,盯着秘书长位置的人也不会只有曹新民一个,只要职位级别匹配,哪怕只有半点希望,谁又愿意放过。
  “我看啊,就是那个纠风办的吴副主任在跟你玩手段……”
  “别管人家玩不玩手段,没有那个资历,想玩也没有用!再说了,这都是正常的工作调动,他也没有那个能耐把我的工作调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1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