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657

  齐藤一劝诫道:“师父还在雷劫虚弱期,还是不要贸然解除阵法,多等几日再说。”
  “我已无甚大碍……”一眉道人摇摇头,颇为感慨道:“仙道茫茫,不索何获?”
  “接下来我等可要回山苦修,以求仙道?”有茅山弟子忍不住开口问道,这一趟滇藏之行,几乎所有弟子都是眼界大开,心中震撼,甚至更甚于当年东陵一战。目睹种种不可思议的仙家手段,众人求道之心已是前所未有的炽热,都是迫不及待地要提升自己。虽然大家很清楚仙道有成者,万中无一,但哪怕能够朝着憧憬中的境界更进一步,也是大慰平生。
  “天地之大,何处不能修行,一味清修,殊不足取。”一眉道人轻轻摇头,他的态度却与闭山的张氏兄弟不同,依旧提倡入世修行。事实上,若没有这一趟滇藏之行,众多茅山弟子也绝难有这诸多收获。相信此后不久,许多弟子都会有新的突破。
  忽然,只听齐藤一以神念传讯:“师父,弟子欲与人合作炼尸,还请师父应允。”
  一眉道人奇道:“喔,欲与何人合作,所炼何尸?”
  齐藤一依旧暗中传讯:“合作者乃白骨姹女许妙娃,欲将铜甲尸王鳌拜炼成旱魃。”
  一眉道人闻言瞠目结舌:“什么?!”
  ……
  通过虚空门户后,眼前环境又是一变,王宗超如同无形的神明从天而降,居高临下俯瞰众生,却只见那脚下所在,八座雄伟的雪山拔地而起,如一瓣莲花般盛开在茫茫苦海之上。山上黄金、琉璃、水晶等七宝遍地,神庙、色树、清泉、功德池、莲花等事物处处皆有,无数信众个个脸露笑容,气息泯然澄静,或诵念经文,或结印静修,或起居享乐,一派安详宁和。
  王宗超仔细看时,只见一处功德池中忽有白莲盛开,其中显出一名通体白净无暇的婴儿,见风即长,转眼间就长成一名大好少年,走出功德池后,随即五体投地拜倒,喜极而泣。旁边早有人走上前来,为他念诵经文,点燃焚香,并披上缀着璎珞的缕金天衣。
  “究竟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入转生于香格里拉?”目睹眼前情境,王宗超随口问了一句。
  “或顿悟佛法,觉醒伏藏者,或九世苦行礼佛而心中无怨无悔者,或洗尽宿业,功德圆满者,皆可入得香格里拉。”莲花生当即回道。
  王宗超淡然一笑:“也颇不易了!”
  莲花生也自笑道;“虽然不易,但除去密宗弟子外,藏地农奴入得香格里拉者,仍十中有一!”
  王宗超有些好奇:“那贵族呢?”
  “贵族反倒少些,百中或有一二人罢了,大都要在福报享尽后,受苦多世方才或有所成!”莲花生叹息一声道:“修持佛法,终究难在声色销骨之处有所成就。六道之中,天人一道福报虽巨,却反倒不如人间道适合修佛。”
  贵族大都穷奢极欲,压榨农奴,又自以为给寺庙捐赠财物就能死后转生极乐净土,却反而不如农奴坚持礼佛,用心淳朴,而且极易沾染业力,抵消福报,要转生香格里拉反而多了许多曲折。
  “然而终究很少有人愿意一直受苦……”王宗超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又问:“若有些人希望将整个藏区建设成繁华销骨之地,而且所有农奴也都乐见其成,大师又会如何?”
  莲花生却只是打了个哈哈:“若是如此,贫僧自不会妄逆人道大势,枉做恶人,招惹无穷业力!”
  王宗超听了,只是笑而不语,不作评论。
  紫媛却不关注两人对答,只是将目光投向环绕八座雪山的无边苦海。
  在普通人看来,苦海固然无边无际,极目难尽,但紫媛一眼望去,却是如反掌观纹般一目了然。
  在她的眼中,只见苦海一角,一朵种于妖魔头顶的红莲悄然盛开,业火燃起。
  虽是业火,但却犹如文火一般,并不猛烈。只见随着业火红莲下的妖魔躯体迅速枯萎,最终化为劫灰。红莲之上,一尊身高数丈,一身筋肉虬结,正面五眼怒张,发髻如怒狮,口中吞吐火焰,作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的四臂明王从中升起,飞在空中,直往八大雪山围绕的一座巨型宫殿而去。
  “莲师好手段!”
  紫媛一时看得微微动容,这种情形,也证明这些在苦海中沉浮的妖魔同样也都转世成人,直到修炼有成,洗去恶根之后,又重新转生香格里拉,舍弃妖躯,化妖力为佛力,成为佛家护法明王。
  再望向八座雪山围绕的无量胜乐行宫,只见其中佛兵、护法数目何止十万,金刚、明王也有数百之多,大都形象狞恶殊怖,面容忿怒威猛,身上装饰着人皮,手持毒蛇和人骨,无边佛力宝光中,又有掩不尽的熊熊恶煞冲天!
  虽然在紫媛看来,这些佛兵实力平平,勉强接近道家筑基期,即使是金刚、明王,也大都只有金丹上下实力,不过在末法时代,还能保留下这么一支大军,已是极为恐怖。而且这些金刚、明王、护法所拥有的法力大都是实打实的妖元转化,对香火愿力的依赖很低,即使出了香格里拉,实力也不会下降多少,若是各方大能都不出手,横扫世界,也不在话下。
  末法后期,诸佛入灭,佛信徒的私欲远大于纯净的佛念,那时候,所有借香火愿力的佛修都要受到反噬,不过这些由雪山妖魔转化的护法,却能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莲花生为应对末法到来,布局之严谨严密。
  王宗超忽然问了一句:“雪山妖魔转世后自愿皈依佛门者,又有几成?”
  莲花生稍为沉吟,最终还是如实道:“毕竟宿世恶根深种,桀骜难驯,故诚心皈依者,百中无一。其实沦为起尸者,前世也多为雪山妖魔。”
  王宗超皱眉看着巨大宫殿中无数散发滚滚恶煞的佛兵,一时不语。
  莲花生理解地笑了一笑:“莲出淤泥而不染,故苦海中借业火红莲转生净土之灵,也未必就是妖魔转世。”
  王宗超听得怔了一怔,片刻后才说了一句:“果然好手段!”
  莲花生言下之意,苦海中沉浮的妖魔其实只相当于用来栽种业火红莲的沃土,至于借业火红莲转生之灵,许多都并非妖魔转生,却也能借此获取绝大多数妖力,近乎夺舍妖魔,但又重塑形体,远比单纯的夺舍高明。
  事实上,藏密多种对外秘而不宣的修持法门,就不乏“以身饲魔,渡魔成佛”之法,修练者首先在意念中努力达到“空”的状态,在冥想中将自己的杂念、个性完全消失;然后修练者在意念里观想出某个确定好的神魔形象,想象其吞噬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取代自身,与自己的灵魂、思想完全合为一体。修持这种法门的喇嘛,最终目的就在于以这种形态转生香格里拉,成为拥有妖魔之力的佛门护法。其成功的效率,无疑远比直接渡化妖魔要来得高上许多。
  转眼间就到了宝光闪耀的行宫天顶,才一进入,便只觉一股如潮如海,庞大无边地佛力充斥在整座行宫之内,佛光如洗如炼,氤氲波动间,组合成一个又一个类似曼陀罗花的完美循环。每一轮波动过后,都让那些由妖魔转化的金刚、明王、护法身上的凶煞之气消减一丝,佛家气韵也相对更强一丝。
  王宗超看在眼里,忽然心头一动问道:“这道佛光可是化凶祟为祥和的未来星宿劫外道显圣大圆满佛光?”
  莲花生闻言欣然道:“施主果然大有慧根。其实此光不仅仅能化凶祟为祥和,还能以次催动几乎一切佛法,还能善于推算万事,修炼出应劫御敌分身。”
  “不是什么慧根不慧根,只是我刚好有以为朋友修炼《未来星宿劫经》罢了。”王宗超摇摇头,正色向莲花生问道:“有光《未来星宿劫经》的修持诀窍,大师肯否指教一二?”
  “施主若有心向佛,无量胜乐行宫之内一切宝典佛藏,皆可任由观阅!”莲花生俨然一名热情推销员,忽然将手一招,一朵金莲于掌间盛开,五片莲瓣上密密麻麻的无数经文画像遍布,越是加以关注,越是有海量信息无穷无尽衍生出来。
  “《未来星宿劫经》以及一切相关法门皆在其中,此外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曼陀罗大咒》与《三十二相真经》,参详辅修,自有奇效……施主既为武修,想来对《龙象金刚法身》、《力士移山经》也有些兴趣,不妨一阅。”
  王宗超听得发怔,真不知这位藏密教主哪来的那么大的热情,不过毕竟伸手不打笑面人,稍为犹豫后,还是点头称谢,双手接过金莲。
  紫媛则面色漠然,对于佛家宝典秘藏丝毫不感兴趣。
  转眼间,三人已穿过金碧辉煌的宏伟行宫,来到行宫正中一座黑黝黝的十九层铁塔之前。
  表面上看,只是一座粗朴无华的铁塔,但是距离越近,越是给人一种明亮透彻之感。
  并非单纯光线变强的那种明亮,而是另一种更加玄奥神奇的感觉。若要勉强形容,就是越接近铁塔,就会越感觉铁塔四周的一切,无论是宏伟行宫还是巍峨雪山,以及无边苦海,都在变得越来越趋于虚无缥缈,渐渐淡去。众人的目光,也得以勘破一切虚妄皮相,洞悉世界真实。
  屹于塔下,回首往去,王宗超的目光已直接穿透了整个香格里拉,甚至穿透现实世界,从一个难以想象的至高视角漠然俯瞰浩渺宇宙、茫茫虚空、多元时空。
  如果说整个大千虚空是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而多元宇宙,恒河沙数般的位面、神域则是大海中的一个个大陆、岛屿、礁石,如今这座供奉了佛祖舍利的南天铁塔则相当于一座海上灯塔,不仅仅照亮了所在岛屿,还照亮了一大片海域以及周边岛屿。
  借着这座“灯塔”,王宗超终于洞悉了自身所在位置,也彻底明白了“末法”的阵阵意义。
  如今他所在的宇宙,就是一方孤岛,一方即将迎来规模空前绝后的海上风暴的孤岛。
  这场风暴,其实是仅仅肆虐于大千虚空的时空风暴,若是不进入大千虚空,老老实实呆在这一方宇宙中,也就构不成任何影响。正如海上风暴到了,老老实实呆在岛上也就是了。
  不过对于各方大神域来说,时空风暴一至,也就意味着它们与这个孤岛搭建起来一切“桥梁”都会被摧毁。而原本依附于岛上的小神域,就如码头上停泊的船只,如果不在风暴到来之前逃离风暴笼罩的区域,又找不到一个好的避风位置,且绑得不够牢固,就难保不会在超强风暴中倾覆粉碎。
  由于风暴到来之前,总有一段“暴风雨前的平静”,位于风云世界的“九空武界”就是正好借着这段空隙才搭建起一条桥梁,不过等到风暴一至,照样会被摧毁殆尽,彻底失去联系。也难怪紫媛觉察中洲武神的神力跨界后一副不以为然,因为这原本就是在做无用功。
  至于孤岛上的修行者们,要么在风暴之前自己游泳、或者乘船、过桥离去,要么就只能一直呆在岛上。事实上,自己游泳离去的要求已是颇为高端,鬼仙起码要到六劫才能单以神魂撕裂空间,进入大千虚空,而地仙以色身横渡大千,要求还会更高许多。
  若是不离去,一直呆在孤岛之上,也有诸多弊端。首先在大千虚空风暴肆虐的情况下,许多像遁入虚空、咫尺天涯、制造洞天的手段都不能施展,绝大多数空间法术只要稍为不慎,就会被从大千虚空漏入的时空风暴吹成劫灰。而且也再难看清过去未来,正如风暴之中,能见度自然越来越低,登高望远遭遇的危险也会更大!
  这样一来,修行者所有涉及空间、时间领域的手段几乎全被废去,仅仅剩下力量强大罢了。而更要命的是,时空风暴还会使得修真者渡劫相比以往十倍艰难,源于大千虚空的天劫会变得加倍恐怖。到头来,所有留下的修行者都相当于断绝前途,坐困囚城。毕竟这场时空风暴可不会仅仅延续数天而已,起码也会维持几个世纪,甚至数以千万年计!
第六百一十一章
神佛之争
  雪山荒谷,人烟绝迹,在一处积雪处处的险峻山崖上,一名棕发白种青年闭着双眼,手上结印,盘膝而坐,气息泯然,若有若无,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佛韵。
  在他面前的千丈深谷上方,忽然“嗡”的一声,一线白光出现在空中,然后中间拉开两条弧线,变成一个椭圆形,中间涌动着白色波浪的空间门。
  一个身形佝偻,手中举着一根白金权杖的人,从这个空间门中走了出来。
  只见他身材佝偻,身上穿着一件暗红色欧洲僧侣的修道士长袍,遮住了他的面容和皮肤,只有他握着权杖的手上龟裂苍老的皮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老人。
  “虚空使徒,请告知香格里拉的空间方位。”
  “看我双眼!”
  随着这一句话,棕发青年双眼睁开,看向老人。
  只是一对深褐色的眼眸,但所视之处,一切事物的色彩都在渐渐褪去,转眼间已经只剩下黑白两色,而且还在继续变浅、变淡、变模糊,如梦幻泡影般逐渐远去、淡去……
  现在渐渐淡去,然而许多原本存在于过去的场景却一一回溯,重现于眼前:茅山派的法阵、四大活佛的出手、王宗超的现身、通向香格里拉的虚空门户……
  陌生的衣着与外表,运用的却是熟悉的能力,此人显然正是在之前的藏密与王宗超等人一战之中神秘始终的闭眼护法。
  只是一眼,随着棕发青年双眼重新闭上,一切都恢复如初。
  “很好,至高的主一定会对于您的贡献感到喜悦!”仿佛从对视中获得什么重要信息,手握权杖的老人欣然说道。
  “我已完成了约定,请不要忘记之前的承诺,教皇猊下。”
  寥寥几句对答之后,老人重新走入空间门内消失不见,而青年也起身离去,消失在风雪之中。
  ……
  难以言喻的宏大,无法形容的壮阔,永无止境的深远,凭着源自佛祖舍利的无上佛光,王宗超的目光已超乎一切星球、超乎一切宇宙、超乎一切能量与物质之外,洞悉世界真实,触及到构成这个世界的本源之海。
  相比此时此刻视野之广博,仅仅局限于单体宇宙,甚至地球一偶的目光,仅仅如同坐井观天一般。
  仅仅仔细观摩一番,王宗超心头便浮现出一系列难以言喻的深刻感悟,体内的混沌原力也出现一系列微妙的演化。虽然并非什么立竿见影,翻天覆地式的变强,但这种高屋建瓴式的开阔眼界,对王宗超的世界观,以及未来道路的影响却是无比深远,其收获不可谓不大。
  不过,这也绝不意味着任何人站在南天铁塔之下都会有这样的收获。大千虚空、多元宇宙的盛景,其实已经超乎普通人的理解、感知范畴,正如一只蚂蚁即使被老鹰带上高空,它也无法拥有老鹰的视野,无法理解它所看到的意味着什么。要不是王宗超曾拥有成神、升维、漂流于大千虚空、力抗多元时空之劫等一系列经历,如今即使沐浴在佛光之下,也无法拥有这种水到渠成的收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