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763

  待吴中元适应了水下的环境,王欣然拉着他向不远处的吕佳慧走去,吕佳慧此时正在用特殊的工具清理石像上附着的青苔。
  吕佳慧擅长的是水下考古,相应的工具自然齐备,在她的清理下,一尊石像很快露出了本来面目,这是一尊中年男子的雕像,身穿汉服,头戴冠冕,腰上还配着一柄长剑。
  与常见的雕像不同,这尊雕像不管是举止和神态都显得很怪异,确切的说也不是怪异,而是与常见的严肃雕像不太一样,这是一尊写实的雕像,雕像头是歪的,右眼是闭着的,左手的食指放在鼻下,仔细看,竟然是在挖鼻孔。
  待得看清这尊石像,吴中元和王欣然面面相觑,雕刻这么大的石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怎么雕了个挖鼻孔的姿态。
  吕佳慧也很意外,但她更多的还是激动,古代等级鲜明,连穿戴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这尊石像头上戴的是九旒冕,这是诸侯才有资格佩戴的冠冕,如果能确定此人的身份,就能彻底还原出此人的真实样貌,这可比头骨还原精准多了。
  学考古的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仔细,吕佳慧也不例外,清理的很仔细,见此情形,王欣然上前打断了她,指了指其余的那些,示意她再去清理那些。
  很快,第二尊石像也清理了出来,这是一尊中年男子的坐姿石像,石像坐在一辆石头雕刻的木车上,木车的样式有些像现代的轮椅,车上的男子翘着二郎腿,一把羽扇放在膝上,双手捏着两根竹签子,竹签子上插着一条鱼。
  如果说第一尊石像给二人的感觉是疑惑,那这尊石像给二人的感觉就是震惊了,木车羽扇是诸葛亮的标配,这尊石像雕刻的无疑是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在历史上是个神仙一样的存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忠君爱国的楷模,但这尊石像雕刻的也太不严肃了,好好一个传奇人物怎么能是这种形象。
  不过要说是恶意丑化,貌似也不是,因为石像的五官俊朗脱俗,有飘逸风骨,虽然拿着鱼,却没有即将大快朵颐的垂涎,而是静思深远的凝重和忧虑。
  就在此时,张书凯自北面游了过来,冲王欣然做了个手势,示意北面确有入口。
  王欣然正在看那石像,抬了抬手,示意张书凯稍作等待。
  张书凯又做了个手势,这个手势吴中元没看懂,但王欣然看懂了,随着张书凯往北去了。
  此时吕佳慧已经开始清理第三尊石像,照例还是先清理头部,这是一尊年轻女子的坐姿石像,石像的头上戴着宫中后妃才会佩戴的凤冠,衣着华贵,美丽雍容。
  起初吴中元还以为这尊石像比较正常,但吕佳慧清理到下半部分时,他发现自己想多了,这尊石像非常的不正常,确切的说是非常的不正经,因为这位年轻女子屁股下面坐的并不是椅子,而是马桶,这尊石像雕刻的竟然是后妃出恭。
  就在吴中元愕然瞠目之际,王欣然回来了,看到这尊石像,免不得目瞪口呆。
  短暂的愣神之后,王欣然冲吕佳慧招了招手,然后拉着吴中元往北游去。
  北面的断崖下的确有入口,是两扇高近两米,宽约五尺石门,石门是开着的,上面长满了青苔,这说明石门不是人为推开的,而是本来就没关。
  此时张书凯不在门外,王欣然拖着吴中元游进石门,石门内部是上行台阶,共有十八阶,“爬阶而上”只见里面是处无水石室,石室呈方形,约有五十几个平方,内部腥气浓重,散落着一些动物骸骨,由此可见那条黑蛟先前就盘踞在这里。
  石室正上方镶嵌着一枚鹅蛋大小的绿色珠子,发出的荧光照的石室惨绿森森。正北方向有一面石碑,石碑北面是一道半开的石门。
  “他们还在里面。”王欣然手指石室东北角,那里堆放着几套潜水装备。
  吴中元点了点头。
  “他知道我们会来。”王欣然说道。
  “谁呀?”吴中元不明所以。
  “左慈,”王欣然手指北面的那座石碑,“石碑上已经写了……”
第九十三章
八门
  吴中元疑惑的走向石室北面的那座石碑,这座石碑高约两米,宽一米二左右,上面密密麻麻的刻满了文字,字体是汉代末期和三国时期通用的隶书。
  隶书和现代的繁体字有七成相似,连王欣然都看得懂,吴中元自然也看得懂,碑文的第一句是:‘我知道你要来,回礼已经备下了,进去拿吧。’
  看罢这句,吴中元疑惑皱眉,他疑惑不是因为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是想不通左慈为什么用‘回礼’这个词,回礼通常指接受他人礼物之后给予的回赠,他们又没给左慈送礼,左慈回的哪门子礼?
  不过这句话本身非常的口语化,倒也符合左慈放荡不羁的性格。现代人对古人的语言习惯普遍存在误解,都以为古人说话全是之乎者也,其实不然,之乎者也属于官话,是上层人士说的,普通百姓平日说话非常随便,不会咬文嚼字。
  再往下看,碑文写的是,‘美人不知道你是哪个,我却知道,可惜我大限将至,等不到你来,不能跟你谈古论今,推经断纬,真是遗憾的紧,好在我心智过人,闪念之间便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与你相隔阴阳谈理论道,往前有遁甲八门,每门都有机关变化,试你灵光天赋,考你心性德行,胜我一局,有馈赠,我胜一局,有小惩。呃,险些忘了自述生平,我乃乌角先生左慈是也,人称左仙人,我本不是池中之物,而立参悟天道,不惑练就神能,体察人世悲欢疾苦,感受黎民喜怒哀乐,踏足五湖四海,云游天下九州,白日把酒君王诸侯,夜里流连香闺温柔……’
  接下来的那些文字都是左慈在吹牛逼了,说吹牛逼好像不太精准,应该说是王婆卖瓜,什么时候跟哪个皇帝喝过酒,什么时候跟哪个神仙下过棋,还说吕布曾经请他做军师,大乔曾经冲他抛媚眼,又说孔明向他请教奇门遁甲,曹操请他推演国运等等。
  吴中元在查看石碑上文字的同时,王欣然等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看完石碑上的文字,四人的表情惊人的相似,都是尴尬的皱眉。
  四人其实并不尴尬,是在替左慈尴尬,这得多不要脸,才能留下这样的文字。
  王欣然先说话,“呵呵,我现在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杀他了。”
  吴中元也回了个呵呵,左慈喜欢戏弄人,越是身居高位,平日里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男人,他越喜欢让对方出丑。越是平日里惺惺作态造作装纯的女人,他越喜欢让对方丢人,用现在的话说这属于严重的纠错强迫症,见到有人装逼,他就跑过去打脸,就这么个不怕事儿的老愤青。
  现在有句话叫有钱就任性,这老愤青是有本事就任性,倚仗着自己会法术,目无王法,放肆浪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此人好奇心很重,还很喜欢观察别人,有时候是光明正大的观察,有时候则是无耻偷窥,外面那尊出恭的后妃石像,无疑是此人暗中偷看所记下的情景。
  王欣然尝试与总部联系,以获取更多关于此人的历史资料,但身处水下石室,手机没有信号儿。
  在随后的五分钟里,四人都没有说话,思考的可能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左慈的这种性格,可能会在随后的八道关隘里搞出什么妖蛾子,先进去的赵颖等人又会有怎样的经历。
  沉默由王欣然打破,王欣然指着石碑冲吴中元问道,“这上面的‘你’指的是不是你?”
  “如果石碑上的‘美人’指的是那位女勇士,那他说的就是我。”吴中元说道。
  “他为什么说美人不知道你是谁,但他知道?”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没有接话,这个问题也在困扰着他。
  王欣然又问道,“为什么他想跟你谈古论今,推经断纬?他好像对你很好奇,哪怕死了,也想跟你较量一下。”
  吴中元缓缓摇头。
  “前来找你的人不知道你是谁,他却知道你是谁?这又是什么逻辑?”王欣然自言自语,之所以说是自言自语而不是发问,是因为她很清楚这个问题吴中元肯定回答不了。
  吴中元果然没有接话。
  王欣然疑惑的看着吴中元,“你到底是谁呀?”
  “不知道,”吴中元摇了摇头,“不回去我永远不知道我是谁。”
  想不出所以然,王欣然只能放弃,将潜水装备放置一旁,拿出手枪检查弹夹,“你懂不懂奇门遁甲?”
  “听师父说过,会一点儿,算不上精通。”吴中元说道。
  “奇门遁甲到底是什么法术?”王欣然追问。
  吴中元回忆了一下,然后说道,“奇门遁甲不是法术,而是一种占卜预测的方法,奇是指三奇,也就是丙乙丁三天干,门指的就是生死休景等八门,对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位。遁甲的意思就是推六甲之阴而隐遁,说白了就是通过预测前瞻,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虽然吴中元讲说力求直白,王欣然还是似懂非懂。但吴中元也没有再做解释,他刚才说的已经是最直白最浅显的了,实际上奇门遁甲非常复杂,比微积分还难懂。
  王欣然也没有再问,绕过石碑,来到半开石门的左侧,探头向里张望。
  张书凯和吕佳慧也走了过去,分居石门左右两侧,二人手里都拿着手枪,虽然吕佳慧的特长是水下考古,但她既然就职于十八分局,自然也会使用枪支。
  通过石门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是一处与四人所在的石室一样的石室,里面有光,跟外面一样,都是惨绿色的光亮。
  在石室的地面上,貌似散落着一些金属器物,形状比较奇怪,不是兵器,也不是生活器皿,倒是有些像盔甲的碎片。
  石室北面也有一道石门,不过此时那道石门是关着的。
  “他们在不在里面?”吴中元随口问道。
  “应该在,”王欣然推弹上膛,“捂住耳朵。”
  “你想干嘛?”吴中元问道。
  “告诉她,我来了。”王欣然说完就开了一枪。
  吴中元没想到她说开枪就开枪,没来得及捂耳朵,石室相对密闭,回音震的他脑袋发懵。
  开枪过后,王欣然推动石门进入里面的石室,环视左右,确定没人,石室里除了散落在地上的盔甲碎片,并没有其他事物。
  吴中元第二个进入,进门之后弯腰捡起一片金属事物,这东西的确像盔甲的一部分,看颜色应该是铜制,年久受潮,表面隐约有些泛绿。
  盔甲的主体散落在石室的右下角,定睛细看,发现那并不是一套盔甲,而是覆盖着盔甲的人形器物,由于表面的盔甲部分脱落,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貌似有不少金属零件儿。
  “机器人?!”吴中元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东西。
  揣着疑惑走过去细看,竟然真是一台机器人,里面有很多金属零件,不过与现代精密的零件相比,这些零件显得很是粗陋,徒有其表,内部也没有复杂的线路,只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齿轮儿,这东西的工作原理应该跟钟表差不多,很可能是上弦的。
  看到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吴中元也就不感觉惊诧了,这台机器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而是与木牛流马类似的机械工具。
  在吴中元检视那台粗陋的机器人时,王欣然和张书凯自石室的地面上捡起了一些弹壳儿,弹壳有二十几枚,为同一型号。
  这二十几枪是造成机器人散架的原因,根据机器人的内部结构以及地面上并没有发现兵器这一细节来看,这个机器人好像并不具备攻击能力。
  “你之前见过类似的东西吗?”吴中元看向吕佳慧。
  吕佳慧此时正在检视石门下方,以确定有没有顶门暗石,听到吴中元问话,抬头说道,“类似的东西在考古发掘上并不罕见,不过像这种全部以金属打造的还从未有过出土记录。”
  “能不能确定这东西的用途?”吴中元问道。
  “我尽量。”吕佳慧走了过来,蹲下身仔细检视。
  此时王欣然正在尝试推开第二道石门,石门很重,但勉强可以推动。
  “别着急往前走,先搞清楚这里的情况。”吴中元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