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63

  挖开坟墓之后,二人逐一打开了那些酒坛,发现大部分的酒坛都已经空了,没空的那些也只剩下些许浑浊的黑水,找遍墓室的所有角落,没有灵石的影子。
  找到吴陆的坟墓有很大的偶然性,说白了就是全靠运气,但是现在看来二人的运气还是不够好,好不容易找到了坟墓,坟墓里竟然没有灵石。
  在尸骨左侧,散落着一些指甲大小的珠子,这种珠子并不是白色的,而是蓝色,学考古的对这种材质的东西并不陌生,这不是和田玉,而是青金石,是一种产自阿富汗的玉石。
  散落在周围的青金石珠子共有十二颗,王欣然将其捡了起来,逐一打量,待得看到第三颗时,将珠子递给了吴中元,“这上面有字。”
  吴中元伸手接过,只见这枚珠子上刻着个小字,“云……”
第七十九章
挖人祖坟
  珠子上的文字是楷书,元朝的官方语言虽然是蒙古语,但是汉人使用的文字还是沿袭了宋朝的楷书。
  在吴中元看那珠子的同时,王欣然又递过来一颗,“这上面也有。”
  吴中元接过再看,珠子上刻的是个“上。”
  仔细检查之后发现十二颗珠子有四颗刻字,分别为“青云直上。”
  这四个字是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官场得意,步步高升。
  将珠子全部交给吴中元之后,王欣然继续自不大的坟墓里寻找可能存在的线索,但最终她一无所获,因为墓室里的东西并不多,除了一些酒坛和吴陆生前使用的兵器,没有其他陪葬品,而墓室里也没有发现记载墓主生平事迹的墓志铭。
  “上去之后,你要装作很高兴。”王欣然说道。
  吴中元歪头看她。
  王欣然解释道,“他们应该就藏在这附近,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咱们的表情。”
  “我懂你的意思了。”吴中元点了点头,王欣然是想误导对手,让对手误以为他们已经拿到了灵石,由此放弃对这颗灵石的搜寻。
  二人自坑底上到地面,快步走向远处的汽车,行走之时二人并没有喜笑颜开,而是表情凝重,行色匆匆,行走之时左右旁顾,上了汽车之后,王欣然降下车窗玻璃,扔掉了烟头儿,这一刻二人脸上是带着装出来的笑容的。
  王欣然升起车窗玻璃,汽车开动,王欣然命司机正常驾驶,不要开的太快,也不要开的太慢,开的太快就像在赶时间,开的太慢又显得有些刻意。
  汽车开动之后,王欣然与总部联络,请他们负责处理善后,随后又将相关情况与总部做了汇报。
  在这一过程,吴中元一直闭着眼睛,坟墓里找到的那十二颗珠子也一直握在手里。
  忙完琐事,王欣然转头看向吴中元,“你在想什么?”
  吴中元没有睁眼,“青金石产自阿富汗,而在元朝时期,阿富汗曾是元朝的附属国。”
  王欣然没明白吴中元想要表述什么,但她也没有追问,因为她知道吴中元会接着往下说。
  吴中元继续说道,“在古时候青金石很稀有,和绿松石琥珀一样,都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这种宝石在清朝是四品官员的顶戴花翎,而在元朝,还尚未成为官员的官方配饰。”
  “然后呢?”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说道,“吴陆是个粗人,他应该不喜欢佩戴这种首饰,即便佩戴,也不应该刻字,因为做官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我怀疑这串珠子是别人送给他的。”
  “既然青金石价值不菲,送他这串珠子的人就一定不是普通人。”王欣然说道。
  吴中元再度点头,“钱云志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钱云志是告老还乡的,我怀疑这串珠子是钱云志临走之前送给他做纪念的。”
  “我懂你的意思了,”王欣然说道,“吴陆身无长物,突然接受了老领导这么贵重的礼物,很有可能投桃报李。”
  王欣然缓缓点头。
  王欣然也不再发问,拿起手机向总部求助,请对方帮忙查找钱云志的故乡在哪儿。
  吴陆是个半道儿出家的和尚,出现在元朝时就已经是中年人了,与他不同,钱云志一直生活在元朝,告老还乡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关于他的事迹史料上多有记载。
  很快,总部的消息传来,钱云志的故乡是山东淄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淄博。
  钱云志告老还乡之后又活了十多年,死后埋葬在了钱家的家族坟地里。
  从大西北飞到山东境内用了三个多小时,飞机降落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在飞机上王欣然又得到了一些关于钱云志的线索,其中一条线索令二人忧心忡忡,钱家是多年的望族,在清朝时期还曾经出过武状元,他们的墓地一直保存的比较完整,但是在破四旧时期,钱氏祖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倒不是钱家出过汉奸或是坏人,而是钱家这个姓儿不好,钱什么钱,没信仰就认钱?资本主义的尾巴?砸了。
  虽然已经身心俱疲,二人却不敢耽搁,连夜自淄博赶去临淄,又自临淄赶去了有萍乡钱家庄。
  钱家庄是个大村子,有八百多户,全村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姓钱,这些人多是钱云志的直系或旁系后裔。
  中国现在没有族长一说了,村子里都是书记和村长管事儿,很多村子书记和村长都是同一个人,这个村子就是这样,现任书记姓钱,既是村长也是本族的话事人。
  早在二人赶到这个村子之前,钱书记已经在村口等着了,这家伙凌晨五点接到了上级的电话通知,有一项政治任务需要他全力配合。
  早上六点,二人和钱书记自村办公室喝茶,钱书记困的要死,二人也困的要死,泡的茶浓的发苦,不为好喝,只为提神。
  六点半,几个老头儿带着族谱来了,族谱并不是单纯记载了谁是谁的爷爷,谁是谁的孙子,还记载了很多族内发生的大事,通过查阅族谱,二人再度兴奋起来,原来当年砸钱家祖坟的红卫兵是一群正在念初中的半大小子,他们也只是砸了墓碑,并没有挖坟毁尸。
  钱家的祖坟位于后山,足足占据了半个山头儿,钱云志是钱家发迹的源头,也是钱家族谱记载的最早的祖先,他的坟墓位于后山山脚下,每逢清明中元,钱氏一族还会去后山祭祀以他为代表的一干钱氏先人。
  县考古队是上午八点赶到的,来了七八个,带着洛阳铲等考古工具。
  当着人家儿孙的面儿,挖人家的祖坟,换成谁也接受不了,单是做思想工作就用了一整天,晓之以情,动之以利,至于是什么利,二人不太清楚,好像是上级答应给村子搞个什么惠农的项目。
  钱书记的表情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心不甘情不愿,几个钱家的老人也是一副如丧考妣的嘴脸,又是烧纸,又是磕头,哭着喊着检讨“儿孙不孝。”
  太阳下山之后,挖掘设备调来了,还是挖掘机,只不过是小型的,这时候考古队已经确定了钱云志坟墓的具体位置及其大小规制,由他们指明具体方位,十分钟不到就挖到了墓室穹顶。
  在尽可能小的破坏墓室的前提下,考古队挖开了钱云志的坟墓一角,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地下水渗进了墓室,里面有挺深的积水。
  在此之前考古队就已经知道墓室里有积水,抽水设备早就准备好了,往下插抽水管的时候,墓室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噼啪声响,听那声音就像大鱼在水中起浪。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插管子的考古队员吓的扔了管子逃也似的爬了上来,“水下有东西。”
  不止是考古队员,就连吴中元和王欣然也被墓室里传来的声响惊出一身冷汗,密封的坟墓里怎么会有活物?
  不过钱云志的墓室并不大,里面即便有活物,个头也不会大的吓人,吴中元拉住了想要下去插管子的王欣然,自己跳下去将抽水管插进了墓室底部。
  抽水机开动,污黑的积水倾泻而出,与积水一同排出的还有浓重的腥味儿。
  有腥味儿就不对,里面不是鱼类就是蛇类,腥臭腥臭的,闻之欲呕。
  钱云志的墓室约有五十平方,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抽水机抽了半个小时,水流小了,墓室里面的噼啪声不绝于耳。
  听声音,应该是鱼,而且不止一条。
  吴中元拿了考古队的强光手电,跳到穹顶上方的缝隙往下照射,在照射之前,他暗暗做好了心理准备,尽量想象墓室里的东西骇人又恐怖。
  等到看清墓室里的东西,吴中元暗暗庆幸自己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墓室里的东西的确很恐怖,在五十平米的墓室里,有很多蛇形生物在蜿蜒盘绕。
  最初的视觉冲击平息下来之后,吴中元定睛细看下面的那些蛇形生物,发现这些蛇形生物并不是什么奇特的物种,而是些体形硕大的泥鳅和黄鳝,泥鳅是黑色的,数量较多,比常见的泥鳅要大好几倍。而黄褐色的鳝鱼较少,但个头儿更大,最大的那个目测有一米多长,足有手腕粗细。
  抽水的管子有十公分粗,一些泥鳅被吸进管子,又被抽水机的叶轮搅碎,出水管一端流出的就是红色的血水。
  这一情形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显得越发骇人,钱书记等人直接吓懵了,都吓的双腿打颤,面色煞白,就差调头就跑了。
  见此情形,考古队员便过去给他们进行科普教育,根据墓室所在的位置来推断,这片区域之前很可能发生过地震,地震震裂了岩层,一些能够自黑暗中生存的鱼类自裂缝里和地下水一起进入了墓室。
  这样的解释明显不能消除众人的惊慌和恐惧,但眼下也没工夫安抚他们,当务之急是尽快进入墓室,搜寻可能存在的灵石。
  这个工作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钱将军的墓是座合葬墓,墓室里除了他的尸骸,还有三具女子尸骸,应该是他的侍妾。
  由于进水时间较长,墓中的棺材已经腐烂殆尽,尸骸和陪葬品散落在墓室各处的淤泥中。
  经过一晚上的发掘,考古队自墓室里找到了少量的陪葬品,其中以金银为主,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唯独没有二人想要找的东西。
  在发掘后期,考古队发现了倒在墓室一角的墓志铭,由于墓室里光线昏暗,气味腥臭,王欣然便命人将墓志铭抬出了墓室,以清水冲刷干净,仔细阅读。
  所谓墓志铭,实则就是记载墓主人生平的石碑,这块石碑上密密麻麻的刻着数百字,吴中元也凑了过去,与王欣然一起寻找线索……
第八十章
寻找庶子
  墓志铭记载的是墓主人的生平,有些是墓主人生前自己写好的,内容比较写实,更像是回忆录。但大部分还是墓主人逝世之后,后人请文人帮忙书写的,这种类型的墓志铭往往比较高大上,赞美的言词用的比较多,更像是在唱赞歌。
  钱云志的墓志铭就是第二种情况,是死后由他人书写的,整个墓志铭有五成以上的文字是在歌功颂德,没什么实际意义,余下的那些记载的才是钱云志一生的经历。
  钱云志死的时候七十多岁了,七十多年的经历由短短百余字概括,可想而知何其简略。
  钱云志告老还乡之前的那些事情也没有深究的意义,如果真有线索,也一定会隐藏在此人告老还乡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上。
  与其他告老还乡的官员一样,钱云志退休以后也做了一些修桥铺路,赈济灾民的善事,这个人虽然是个武将,信奉的却是佛教,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吃斋念佛。
  不过信佛和当和尚是两回事,根据墓志铭记载,钱云志有两个儿子,一个嫡出,一个旁出,嫡出就是老婆生的孩子,这个孩子也是做官的。另外一个孩子乃是旁出,也就是侍妾生的孩子,关于这个孩子,墓志铭上并无过多记载,只说‘幼子病故,钱老悲哀伤怀,怏怏郁郁,短了天年。’
  看罢墓志铭,吴中元冲王欣然说道,“你去把他们的族谱拿过来。”
  王欣然也没问缘由,点头过后起身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