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763


第四百三十一章
好客的夷人
  “闹鬼?”吴中元转头看向于清都,“于族长何出此言?”
  众人此时正位于东侧城墙的城楼上,听得吴中元言语,于清都伸手东指,“早些年有族人出海捕鱼,坏了桅杆被海浪卷入大海,随波逐流漂浮了许多时日,期间他们曾见到过大人所说的那处岛屿,据他们所说,那处岛屿萦绕黑雾,阴森恐怖,白日鬼哭。”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吴中元追问,老瞎子虽然知道龟岛的具体位置,却并未亲自登岛,不过老瞎子倒是提到过龟岛周围有雾气萦绕。
  “当有三十多年了。”于清都说道。
  “当时船上有几个人?这些人还在不在?”吴中元追问。
  于清都尚未接话,一旁的黄悠云接过了话头儿,“有三个人,都已经过世了,其中一个是我的叔叔,关于龟岛的情况,他曾经跟我说过几次,我知道的比较于族长他们要详细一些。”
  “有劳黄族长。”吴中元说道。
  黄悠云依靠着巨弩回忆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他们当年并没有登上那处岛屿,只是自岛屿南面漂过,由于岛屿周围萦绕着黑雾,岛上的情况他们也看不真切,只是看到岛上好像有残破的城池,还隐约听到了厉鬼的哭笑和诡异的琴声。”
  “他们自岛屿附近漂过的时候是一天之中的什么时辰?”吴中元追问。
  “是中午。”黄悠云说道。
  “有没有见到岛上的人?”吴中元又问。
  黄悠云摇了摇头,“没有,只是听到了厉鬼的哭笑。”
  “哭笑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是男声还是女声?”吴中元再问。
  “是一个女子的声音,难辨年纪,”黄悠云言罢,又补充道,“时哭时笑,诡异瘆人。”
  吴中元没有急于再问,他需要时间理顺杂乱的线索。
  老瞎子早年云游各处的时候曾经自东海见过一个可以幻化形体的黑衣男子,此人的本体是只飞禽,幻化形体的时候可以连兵器一并幻化,此人就住在龟岛上。
  老瞎子也没有登上那处岛屿,却知道岛上有种神奇的果实可以将身外之物一并幻化。既然老瞎子没有登上岛屿,那就说明这些事情除了他本人的见闻,其中还掺杂了一些道听途说。
  不过老瞎子虽然提到岛上有个可以化身黑衣男子的飞禽,却没有提及岛上有残破的城池,也没提及岛上有女子。
  沉吟过后,吴中元出言问道,“关于那座岛屿,你们还知道什么?”
  黄悠云摇头说道,“我们虽然世代居住在海边,却很少往深海去,海中多有风浪,我们的舟船太小,耐受不住。”
  黄悠云言罢,于清都点头附和,“是啊,当年他们漂浮了十多天才去到龟岛附近,若不是期间下了几场大雨,最后又突然变了风向,他们怕是已经葬身大海了。”
  “你们对鲛人了解多少?”吴中元又问。
  “不多,只知道它们凶戾好斗,现任头领名为逐浪,”于清都摇了摇头,“它们少往岸边来,与我们没什么交集。”
  于清都言罢,黄悠云接口说道,“鲛人活动的区域在此处东北方向,它们与鸟族有些来往,大人若是想知道它们的情况,可以去鸟族打探。”
  吴中元点了点头,实际上他知道鲛人活动的大致区域,但见鲛人并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而且鲛人活动的区域与龟岛也不在同一方向。
  “大人去龟岛做什么?”黄悠云有些好奇。
  “去找一样东西。”吴中元随口说道。
  黄悠云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众人知道吴中元对他们的弓弩很感兴趣,也不曾藏私,不但带他参观,还安排了试射,弓弩威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弓弦的张力,用龙筋绷缠的弓弩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射程是普通弓箭的三倍以上,大型座机主要分为投石和箭矢两种,可细分为十几个不同的型号,其中威力最大的有两种,一种名为天罡弩,比后世的诸葛连弩威力还要大,一次可以射出三十六支巨型箭矢,主要攻击大型目标。还有一种名为地煞弓,可以射出七十二支小型箭矢,扇形笼罩大片区域,主要用来攻击群体小型目标。
  虽然威力惊人,但制作成本也很高,木头主体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力道,大部分部件都需要用金属铸造,而此时金属很是贵重,制造天罡弩和地煞弓的成本都很惊人,任何一件最少也得两千斤金属,此前他曾勒索了太平寨一万斤铜铁,全部用上也只能打造五架,这也注定天罡弩和地煞弓很难大量普及。
  参观了弓弩,于清都等人又带吴中元参观城中石塔,他们不知道的是吴中元此前早就来过,但吴中元也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来过,只能随着他们一层一层往上走,石塔共有七层,除了大量的油脂和龙筋,此前晾晒在外面的皮子也都硝好搬了进来,蛇皮蛟皮用处也很大,不但可以用来制造软甲,还可以用来造鞋子,这时候的人所穿的鞋子分为三种,草鞋最多,普通族人穿的多是草鞋。皮鞋次之,这时候的皮鞋跟现代的皮鞋不是一个概念,又可以称之为皮绑,所有的动物的皮子都可以用来制作皮绑。最少的是布鞋,是用麻布一层一层缝制的,多为王族所用。
  油脂的用途也很广泛,不但可以用来冶炼金属,还可以用来照明,蛟油跟普通的动物油脂不同,它们更耐燃烧,亮度也更大。
  夷人的城池很大,参观一圈儿耗时颇长,参观完了之后吴中元主动提出去山洞祭拜一下夷人祖先,此举亦非惺惺作态,而是图个心安,这个心安也不是他的心安,而是让于清都等人心安。
  于清都等人亦有此意,只是不便言明,见吴中元主动提出,便顺水推舟遂了他的心愿。
  祭奠自然要有悼词,吴中元是学考古的,学考古的人都懂历史,而懂历史的人最不怕的就是类似的事情,首先陈述事实要清楚,说白了就是来道歉的,陈述为什么要取走引魂灯,然后给夷人戴戴高帽子,最后是下下保证,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会与夷人同舟共济,努力护卫夷人周全。
  没文化就不会说话,会说话基本上就是有文化,而有文化的人不管在哪朝哪代都被人高看一眼,听得吴中元念诵悼词,于清都等人对他多有敬佩,不愧是金龙转世,出口成章,淡定从容,大有君王之风。
  此时天色已晚,吴中元起身告辞,夷人热情挽留,这时候的热情可不同于后世的客套,而是直接拽着不松手,拖着不让走。
  吴中元想了想,决定再留一晚,虽然他可以夜间视物,也不畏惧神鬼,却也没必要深更半夜的赶到龟岛,龟岛的情况比较诡异,还是大白天去比较妥当,至少光线比晚上要好。
  不过很快他就后悔留下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夷人还没有劝酒,但到了晚宴就开始劝酒了,夷人酒风彪悍,劝酒劝的也厉害,直接端着大碗就来了,先干为敬,然后站着等他喝,他不喝对方就不走。
  便是有灵气修为,也耐不住这么个喝法儿,这时候的酒度数低,估计也就二十度左右,但度数再低也是酒,下面的人不算,九个族长一人一大碗也把他给喝迷糊了,接下来再有人来敬,打死也不喝了。
  夷人有个奇怪的规矩,吃饭的时候只有男人上桌,女人都自一旁站着伺候,这个规矩也流传到了现代,直到现代这片地域的妇女也是不上桌的,而吃饭的时候男人会主动将饭菜留一半给妇人,而且只多不少,吃鱼也只吃正面儿,不翻,剩下的端下去给女人吃。
  眼见男人敬酒吴中元不喝了,呼啦来一群女人,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足有二三十,穿的很隆重,都戴着各种首饰,敬酒的时候也不用碗,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海螺。
  吴中元原本就没打算再喝,一见敬酒的时候用的是特殊的器皿,唯恐中套儿,一律拒绝。
  见吴中元推辞,九位族长各自接过其中一位女子手里的海螺,代替她们敬酒。
  见他们来了这么一出儿,吴中元更是打死也不喝了,这分明是要跟他和亲。
  夷人以高为美,这些大姑娘一个个身高都在两米二三以上,而他不过一米七五,也就到人家胸脯,虽然说真正的男人不怕吃肥肉,但是这肉也太大了,这么大块儿怎么吃得下。
  眼见吴中元拒绝,九位族长又分为三帮,每三人共举一碗酒相赠,言下之意是给他三个女子。
  僵持到最后,他还是没喝,也不管夷人失不失望,有些时候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还是让给别人吧。
  虽然和亲在古代很正常,或许夷人只是为了表达好客之风,但吴中元却很厌恶这种行为,总感觉有点儿慈禧老娘们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才味道,一个民族如果沦落到用本族的女人去巴结外国人,这个民族就真的有问题了。
  说是晚饭,直接吃到下半夜两点多,眼见那一群花姑娘始终围绕在场外不肯离去,吴中元也不敢留宿了,收拾东西,逃也似的跑掉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心月神宫
  由于时辰尚早,也不忙往东海去,先自海边转了转,这时候赶海的人少,恰逢落潮,海滩上留下了大量海货,夷人只吃鱼和贝类等少数几种海鲜,螃蟹他们是不敢吃的,没人抓,数量就多,碗口大的螃蟹随处可见,见到人也不跑,而是竖起大钳子示威。
  昨晚的晚饭虽然丰盛,吴中元却没吃多少,光喝一肚子酒了,撒几泡尿就没了,感觉饿了就抓了几只螃蟹,没锅就直接用火烤,螃蟹自然不会老老实实被烤,剧烈挣扎。
  感觉太残忍,便换了个做法,用草绳儿捆了,埋在沙子里,自上面烧火,这个办法好,能烤熟。
  螃蟹本来就好吃,烤的比煮的更好吃,不过海鲜还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痛风。
  吃饱了就想上厕所,在回归之前他也很好奇古人都是用什么擦屁股的,回来之后才知道古代也有草纸,麻叶晒干之后跟现代的手纸差不多,但使用前得揉一揉,揉的时候还得加少量的水,不然容易碎。
  能不能擦干净,能,很干净,倒不是麻叶的质量好,而是这时候的人饮食和作息习惯都很好,食物中植物纤维比较多,不像现代人吃的那么油腻,而且这时候的人还不熬夜,熬夜也不是个好习惯,肠胃功能会严重紊乱。
  吃饱喝足睡一觉,日出时分召来青龙甲,披挂穿戴,动身出发。
  他不是头一次飞过大海了,但之前与黎别赶来此处时飞过的只是渤海湾,此番是往深海去,要说忐忑,也不是非常忐忑,毕竟他对大海也不是一无所知,东海的大致情况他还是了解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岛在哪儿他也知道。要说完全不紧张,也不是,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紧张的,毕竟他所了解的是现代的东海而不是五千年前的东海,这时候陆地上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大型生物,海里的未知生物肯定更多。
  得稍微飞高点儿,离海面太近可别被什么海怪给冲出来吞掉了。
  这时候也没有地图,老瞎子提供的参照物是时间和位置,老瞎子当年乘坐飞禽自龟岛往西飞,飞了两个时辰赶到的入海口正南二十里外,此番他就自入海口正南二十里外往东飞,由于不赶时间,飞的也不是很快,只维持在与禽鸟大致相等的速度。
  飞出几百里,也没发现海里有什么大型海怪,不过看不见不表示没有,毕竟海怪都是生活在水下的,不可能有事儿没事儿跑到海面上来蹦跶。
  四面八方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在这种环境下人是会生出孤独和恐惧的,吴中元也不例外,心里没着没落的,发虚。
  恐惧源自趋吉避凶的本能,只有傻子才不知道害怕,但面对恐惧,人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躲避,还有一种是反击,前者是懦夫,后者是勇士,吴中元自然属于后者,察觉到心中生出恐惧,便散出灵气,向下疾速俯冲。
  他穿戴了青龙甲,青龙甲有辟水之能,以他目前的能力修为,青龙甲可以辟出九丈方圆的海水,由于俯冲速度太快,很多海鱼没来得及游走,海水退走之后,自干涸的海底乱蹦。
  与内陆河流和湖泊不同,海底淤泥很少,踏脚很松软却不下陷,吴中元站在海底仰头上望,发现上面的海水已经合拢了,青龙甲辟水的范围是九丈方圆,前后左右能辟开九丈,往上也只能辟开九丈,超过这个范围,海水就会自动合拢。
  感觉有趣,玩心大起,催动青龙甲,自海底往东疾掠,海里的地势其实跟陆地上很相似,也有高低起伏的平原和山岭。
  不过跑出没多远,他就停了下来,不怕事儿也没必要惹事儿,这么搞跟哪吒闹海没什么区别,扰乱人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实属找茬儿。
  此外,青龙甲辟水是要消耗灵气的,奔跑的速度越快,灵气消耗的越严重,与自陆地上凌空飞渡所消耗的灵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是几倍几十倍的差别,而是几百倍的快速消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是因为水的阻力比空气要大得多,那可是八百倍的差距。
  出水的同时大致估测海水深度,应该在三十丈左右,这个数据跟现代的数据差距也不是很大,四海之中南海最深,以千米计。东海次之,两百来米。黄海再次之,不过几十米。最浅是渤海,也就十几米。
  未知会孳生恐惧,有些人之所以怕黑,只是因为不知道黑暗里有什么,知道海底是什么情况,吴中元也就坦然了,辨明方向,直线向东。
  禽鸟飞行主要依赖磁场导航,飞的基本上都是直线,所以飞掠之时吴中元也力求飞直线,误差肯定会有,但能减小还是尽量减小。
  海里也不是到处都有海鸥,只要看到大群的海鸥,周围肯定会有岛屿和礁石,沿途也没发现太大的岛屿,小岛屿和礁石倒是见到几个,环境跟现代差不多,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
  上午巳时,吴中元赶到了目的地,平心而论,他多少有点意外,他没想到能这么顺利的找到这处岛屿。
  龟岛的形状的确酷似乌龟,所谓酷似就是不是一般的像,岛屿由一大五小六部分组成,有四足,有头颅,有甲壳,大致估测占地约有两百亩,算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岛屿。
  岛屿四周萦绕着浓重的雾气,类似于烟气,实际上是有毒的瘴气,他虽然百毒不侵,却能感知到毒气的存在,这种瘴气是他此前不曾遇到过的,应该是自海底发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