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763

  而且黎仕和黎非对局势前瞻明显不足,夷人是个多部落的联盟,于清都等人只是三个较大部落的族长,便是把他们三个全杀了,夷人也不会投降,他们还会继续抵抗,虽然最后仍然免不得被屠杀,但鸟族所付出的代价肯定会很大,绝不是黎仕和黎非所能承受的。
  吴中元虽然是旁观者,却并不希望事情闹的太大,大敌当前,不管是夷人的损失还是鸟族的损失,都是人类的损失。
  他虽然有扭转局势的能力,也有心出手阻止,却苦于不知道如何处置而迟迟不得出手,想要把黎仕和黎非杀掉很简单,但他不想那么做,如果真的那么做了,就是跟鸟族为敌,他虽然不怕鸟族,却也没必要去故意招惹他们,这事儿跟黎韬的那件事情不是一个性质,黎韬惹了王欣然,他不管怎么做,黎泰都不能说什么,但如果杀了黎仕和黎非,就有点儿欺负人了。
  不露面,用箭射杀?也不好,黎仕和黎非都是紫气高手,杀了他们对鸟族很不利,要知道鸟族虽然目前实力很强大,紫气高手也多,但封印消失之后他们应对的可是神族,连黎阳和黎韬计算在内,他已经杀了鸟族四个紫气高手了,再杀的话,黎泰便是不想跟他拼命,也得跟他拼命了,因为黎泰没法儿跟族人交代了。
  不行了,不行了,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先喊住众人再说吧。
  想到此处,收回箭矢,拿了黎仕和黎非的兵器飞掠而出,“别打了。”
  之所以没喊住手,而是喊别打了是因为底气不足,归根究底双方的矛盾是因他而起的,他才是偷走引魂灯的罪魁祸首,而鸟族众人只不过是个背锅的。
  双方都听到了有人在呼喊,但此时正是拼命的紧要关头,谁也没有理会他。
  眼见众人仍在血拼,吴中元只得提气再喊,“我乃吴中元,尽皆停手,违令者,灭族。”
  便是众人不停,他也不能真的灭族,但这时候不这么喊也不成,吓不住他们。
  还好,吓住了,都停手了,但鸟族众人的包围圈并未撤除,于清都等人仍然被困其中。
  吴中元飞掠而至,直接落于包围圈内,将那两件兵器扔还黎仕和黎非,“行了,别打了。”
  众人无不面露疑惑,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出现阻止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众人都看到了那两件兵器上的箭孔。
  “今天的事情到此为止,二位大人收兵回去吧。”吴中元冲黎仕和黎非说道。
  二人面面相觑,吴中元现在已经名声在外,对他们来说应该算是臭名昭著,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跟他们说话这么客气。
  吴中元又道,“二位的难处我也知道,这样吧,你们将此事告知黎泰,只说卖了个面子给我,不久之前我曾将雀凤刀送给了鸟族,投桃报李,他也应该给我点面子。”
  二人拿不定主意,便没有接话。
  吴中元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还愣着干什么,走吧,在此之前我还送了你们几十斤玄晶,这点面子都不给我吗?”
  人都是要面子的,吴中元并未以武力强逼,一直强调是卖面子,如此一来他们也算有台阶可下,短暂的沉吟之后,黎仕和黎非交代了场面话,扛死抬伤的撤走了。
  夷人是东道主,自然不会请他们进去吃了饭再走,但是对于吴中元他们却是感激非常,若不是吴中元仗义援手,夷人今天就有灭顶之灾,少不得千恩万谢,少不得欢呼簇拥。
  夷人越热情,吴中元心里越别扭,最终鼓起勇气冲于清都说道,“于族长,你们也不用谢我,其实我今天是来谢罪的。”
  于清都等人不明所以,疑惑看他。
  “贵族的引魂灯是我偷的……”
第四百三十章
扩疆
  吴中元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吴中元终于释然了,不管怎么说偷人东西都是不对的,如果再给自己寻找借口推脱粉饰,那就更卑劣了,偷了就偷了,偷了就得认。
  愣神过后,于清都最先反应过来,“大人说笑了。”
  “我没说笑,贵族的引魂灯真是我偷的,”吴中元正色说道,“大错已经铸成,我此番过来除了谢罪,还想与诸位商谈赔偿事宜。”
  吴中元言罢,于清都转头看向黄悠云,黄悠云皱眉说道,“分明不是大人所为,大人为何要承担此事?”
  “是我干的,”吴中元说道,“你们当晚看到的女子也不是黎非,而是鸟族贵人黎别,她虽然与我同行,却并不是我的同谋。”
  此言一出,气氛立刻变的很尴尬,众人原本还将他当成仗义援手的恩人,谁曾想他会是盗走引魂灯的贼人。
  于清都是大首领,别人不说话,他却不能不表态,尴尬笑道,“此事想必另有隐情,引魂灯乃祭祀之物,既然在大人手里,大人不妨将它还给我们。”
  “没有了,”吴中元摇头说道,“被我用掉了,我得到一块九天玄铁,寻常炉火不得熔化,引魂灯的灯油被用以加热升温,而灯芯则被用来绷拉弓弦。”
  听得吴中元言语,众人都将视线投向他身后的那张长弓,由于龙筋被烧掉了一部分,捆绑的时候长度就没什么剩余,被烧焦的筋头儿也没有被割掉,这成了夷人辨认的标记。
  吴中元说道,“诸位想必知道五道封印即将消失一事,我打造兵器,缠绷弓箭也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为了抵御外敌,护卫人道。当日为情势所迫,不告而取,亵渎了夷族先人,难辞其咎。但大错已经铸成,难得逆转,此番我就站在这里,要打要杀悉听尊便,若是诸位能够体谅我的难处,我愿意予以赔偿,诸位尽管提出条件,只要我能做到的,必不推辞。”
  事关重大,于清都等人拿不定主意,无奈之下于清都只得冲吴中元说道,“大人不告而取,确实有些不太光明,但敢作敢当却不失坦荡,此事非同小可,大人可否稍候片刻,容我等回城与长者商议过后再做计较?”
  “好,”吴中元点了点头,“诸位请便。”
  “大人请入城奉茶。”于清都邀请。
  吴中元摆了摆手,“我德行有亏,尚不曾偿还弥补,无颜进城,诸位自便,我自这里等着。”
  见他态度坚定,于清都等人只能由得他,自往城中急切合议。
  夷人共有九位族长,比较厉害的只有于清都,黄悠云,陆钧天,余下多是些棺材秧子,此事一出,可愁怀了众人,吴中元虽然说是认打认杀,但谁敢杀他?别说杀了,就是打也不敢打呀,三言两语就把黎仕和黎非打发走了,这样的人谁敢得罪。
  再者,就算吴中元偷走了引魂灯,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他救了夷人的事实,今天若不是吴中元出现,夷人就要倒大霉了。
  吴中元此时还在外面等着,他们也不能拖的太久,岁数大的人往往比较磨叽,喜欢推敲细节,但推来推去,事情就摆在那里,吴中元的确亵渎了夷人的祖先,但众人却不可能去惩罚他,要说一点不生气是假的,但生气又能如何,又打不过人家。
  黄悠云虽然是二号人物,却比较干脆果断,抬手打断了众人的牢骚,“别说他只是盗走了引魂灯,就算他把我们的祖坟给烧了,我们又能拿他怎样?”
  众人叹气。
  短暂的商议之后,于清都三人再度出城,没别的办法,只能装大度了。
  吴中元刚才说过为什么要盗走引魂灯,此番他们只能在这上面做文章,只说吴中元拿走引魂灯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祖先若是在天有灵,也定然不会怪罪。
  至于赔偿,自然是不能要的,其实也不是不想要,而是不能主动要。
  话既然说开了,接下来就好办了,吴中元受邀入城做客,却不说进城做客,而是强调进城是为了详谈赔偿细节。
  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宴席肯定要准备的,而且是最高规格,夷人住的地方靠近海边,有海鲜可吃,这时候可没有冰箱,海鲜是真正的奢侈品。
  酒菜上桌了,吴中元却迟迟不动筷子,他是真的想要给对方赔偿,这件事情谈不好,这饭没法儿吃。
  虽然夷人迟迟不说自己需要什么,但吴中元看得出来,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具体的什么东西,而是大敌来临之后的庇护。
  如果只是单纯的庇护也好说,但难的是夷人不想内迁,如此一来难度就大了,他的势力范围在中原南侧区域,而这里位于正东,离的太远了。
  此前回去他曾经看过老瞎子和吴荻绘制的地图,大致轮廓已经出来了,夷人所在的位置还在东关的东面,想要将夷人列入保护范围,整个战线都得拉长。
  稍微懂得点兵法的人都知道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多线开战是大忌,当年的日本鬼子和希特勒都犯了这个毛病。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将夷人列入保护也并不是只有坏处,这时候有很多无主的地方,九连城往东的大片区域都是无人区,如果将其全部占据,至少可以辟出两座垣城,如此一来也就能连上夷人所在区域。
  新辟出的两座垣城可以为内迁的那些部落提供栖身之所,可以强大己方势力,但缺陷还是战线拉的太长,战线拉的越长,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过将夷人纳入保护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夷人擅长制造强弓劲弩,在冷兵器时代,夷人制造的强弓劲弩威力惊人,等同重炮,是守城拒敌的利器。
  如果收纳了夷人,强弓劲弩就能够大量装配所辖的所有城池,此举会大大提升己方城池的防御能力。
  这时候五道封印即将消失一事已经彻底传开了,中土内外人心惶惶,夷人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恶劣处境,也知道吴中元已经猜到他们想要什么,见吴中元迟迟不表态,只能把话挑明,然后诉苦,阐述他们不能内迁的理由,他们跟其他部落不同,他们世代生活在海边,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跟大海有关的,若是迁入内陆,怕是无法维持生计。
  夷人把话挑明之后,吴中元也讲说了自己的困难,这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时候,必须让夷人知道他如果想要庇护夷人,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
  夷人也理解吴中元的难处,但他们已经把鸟族给得罪了,想要向鸟族寻求庇护已经不可能了,而牛族和熊族离他们也远,吴中元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寻求庇护就必须做出贡献,与隗城一样,夷人也囤积了大量的盐巴,还有龙筋蛟油和大量皮子,最主要的是他们会制造大型弓弩,这些他们都愿意与吴中元分享。
  有些时候想要面面俱到等同瞻前顾后,而当机立断也并不代表轻浮草率,夷人表态之后,吴中元也表态了,而他表态的方式也很特别,指了指酒宴,“余下诸事席间详谈。”
  这么说等同间接同意,夷人大喜过望,殷勤招呼,热情款待。
  接下来双方商谈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夷人不是吴中元收纳的第一个部落了,他很清楚对方最关心什么,首要问题就是政权的归属,说白了就是夷人城池以后由谁说了算,这个没有悬念,还是高度自治,充分放权,这跟后世的裂土封侯其实也没什么分别。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得到庇护的同时与其他垣城同舟共济,资源共享,夷人占据了海边,食物比较充沛,而且还可以晒盐,隗城虽然能带来大量盐巴,但那只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就没有食盐供给了,得两条腿走路,不能单靠消耗食盐储备,还得有新的补充。
  既是详谈,自然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与鸟族的关系,夷人很担心吴中元因为庇护他们而与鸟族交恶,吴中元也比较担心这一点,倒不是忌惮鸟族,而是夷人此前一直向鸟族纳贡,他这么做等同抢夺鸟族的殖民地。
  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也简单,所有有争议的晒盐海滩都让给鸟族,意思一下就行了,没必要再纳贡了,毕竟鸟族从未许诺过五道封印消失之后为夷人提供庇护。
  席间诸多琐事皆有提及,黄悠云身上多有烧伤,吴中元便随手帮其医治,饭后又随于清都等人前去医治此前受伤的夷人士兵,此举既是表达善意,也是展示能力,得展示玄奇法术,令夷人震服。
  吴中元对夷人的箭弩很感兴趣,于清都等人便陪伴他前去检阅,途中吴中元问起引魂灯的来历,于清都等人皆不知其详,只知道那盏引魂灯已经亮了数千年,至于具体是怎么来的,里面的油脂和灯芯属于何种龙形生物,他们皆不知晓。
  夷人住在偏远的海边,吴中元来到此处,于清都等人免不得询问他的去处,吴中元也不曾隐瞒,只说要往东海的龟岛走一遭。
  “大人所说的龟岛可是那处形似乌龟的岛屿?”于清都问道。
  “对,你知道那里?”吴中元点了点头。
  “那地方可万万去不得呀。”于清都连连摆手。
  “怎么了?”吴中元皱眉歪头。
  “那地方闹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