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505

  否则他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拖不动如此庞大体量的帝国。
  现在他走的够远了,要停下来,等一等。
  所以在大开发的时期,各项大工程接连上马还没有完工的时期,郭某人还是决定停下来缓一缓,暂时不搞那么多的改革了。
  改革暂时不搞了,可国家不能停,新的搞不了,那就搞旧的。
  对外战争,反腐行动,这些都是旧手段,但却是保证国家不会继续腐化的好办法。
  没有正大光明淘汰官员的手段,就用反腐行动充当这种手段,干掉旧的,换上新的,还能顺带着震慑一批。
  总要让那群官员老老实实的有事情做,不能让他们没事情做,他们要是没事情做,百姓就要遭殃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皇帝,一个真正的君,郭某人需要为帝国的黎庶多做一点考虑。
  所以他还会继续折腾下去。
  一手反腐,一手备战,一手对内扫除米虫,一手对外扫除忧患。
  反腐行动已经在延德五年三月底正式结束了,结束的非常果决,没有留下任何尾巴。
  杀了一大批官员之后,郭鹏下旨吏部尽快选拔调派新的官员上任,于是吏部开始忙碌起来,而礼部也同样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家族的前途和未来,就算是许靖这种人也开始变得受欢迎起来,明里暗里想要和他接触的人不计其数。
  许靖尚且如此,那就更不要说张昭这个身家清白的人了。
  徐州人自然不必多说,荆州人,扬州人,益州人,豫州人,雍州人……
  反正至少不属于青兖冀三州的人士都在想方设法的和张昭拉关系套近乎。
  谁让张昭手上真的有那么多官员名额可供选择呢?
  不仅有地方的,还有一些中央职位,虽然职位不太高权力不太大,那也是洛阳官职不是吗?
  洛阳的官职永远是官员们的首选,能进入洛阳做官,哪怕只是做一个跑腿小官,都比在地方做官要好。
  全大魏的地方官员都在期盼着可以成为洛阳的官员呢。
  张昭烦不胜烦,直接闭门谢客,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然后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许靖也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尽管如此,这些如同苍蝇一样让张昭和烦不胜烦的家伙们依然围绕着他们,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
  这个消息也被郭鹏知道了,他饶有兴趣的观看着这样一场他亲手导演的大戏,看着这人间百态,为之感到愉快。
  他当然不会觉得天下英才都到了他的口袋里。
  在有限的一群人里选择,并不能选拔出多么优秀的大才。
  这种察举更像是一场游戏,哪怕被郭鹏限制住了很多很多的条件,依然是一场高级游戏,没什么好玩的。
  参与其中的人沾亲带故,一棒子打下去十个人里面八个都有亲属关系。
  这还玩什么?
  许靖和张昭都是明白人,面对这样的事情,先是闭门谢客,然后居家几天折腾一番,之后则带着一份名单去找郭鹏。
  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职位的备选名单,包括中央官职,郡守还有一些人口大县县令的备选名单。
  剩下的就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州郡府里的辅佐官吏的备选名单,也是掌握较为重要的权力的。
  他们询问郭鹏这样做是否合适,那样做是否合适。
  这种行为让郭鹏意识到他们是可堪一用的。
  而这次机会,也是扩大朝中第三方的势力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对于他们在其中多任用非青兖冀三州人士做官的行为,郭鹏表示了理解。
  “你们要多多选拔真正有才华有品德的人担任这些重要职位,让他们牢记之前那些犯官的下场,不要因为些许蝇头小利而失了气节。”
  失了【气节】的下场就是失掉性命,对于这一点,郭鹏感觉他们一定不会不理解。
  许靖和张昭按照郭鹏的期待,从不独断专行。
  这一点就和当初的程昱还有崔琰不一样。
  吏部和礼部的事务,在许靖和张昭看来,但凡涉及到官员选拔的事情,除开一些基层的村长乡长这一类的官职之外,州郡县三级官僚和中央官僚的名单都会上报郭鹏。
  他们会做好名单报备,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第一选择是谁,备选人是谁,还有出身籍贯之类的,都会完整的标注下来让郭鹏看到。
  郭鹏对他们的工作态度感到满意。
  他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最该做的事情,他们执掌这份权力唯一的原因就是皇帝需要。
  他们不需要向尚书令和尚书仆射负责,他们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就好了。
  没错,现在吏部和礼部的事务已经不再向尚书令和尚书仆射这一环节进行请示了。
  本来,尚书台八部的工作都要汇总到尚书令这里,由尚书令进行初步决断然后上报皇帝。
  但是经过之前的政治风波,吏部和礼部的控制权实际上已经从尚书令和尚书仆射转移到了皇帝这里。
  吏部和礼部已经开始在事实上直接向皇帝负责,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对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已经基本上不负有什么义务,更像是皇帝的直属部门内阁一样。
  而对此,程昱和田丰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可不敢让吏部尚书还有礼部尚书到自己这边来汇报工作而不是去皇帝那边汇报工作。
  原本程昱执掌吏部,田丰通过崔琰控制礼部,双方旗鼓相当,斗的有来有回,把持朝政大局,但是现在这两个部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他们彼此都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权力,不能继续掌握这样至关重要的权力,也无法对朝廷人事进行干预。
  许靖和张昭直接带着手上的权力向皇帝投诚,事事向皇帝直接汇报,绕过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就像他们完全不存在似的。
  尚书台八部里至关重要的吏部和礼部已经被皇帝直接掌控,这意味着皇帝对程昱和田丰不复之前的信任。
  皇帝通过许靖和张昭控制朝廷人事大权,牢牢把控住了大家的命脉,掌握了朝局风向。
  许靖和张昭也是没有气节的人。
  不按照朝廷规矩来,居然直接绕过顶头上司向大老板直接汇报日常工作,对于顶头上司只提交一份备忘录似的东西代表已经汇报过工作了,完全不把顶头上司放在眼里,这算什么?
  感觉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对这两个部完全没有任何管辖权一样。
  面对如此不尊重上官、蔑视上官的行为,尚书台内部尽管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没人敢公开谴责张昭和许靖。
  相反,还有不少人试图打通和张昭还有许靖的关系,进一步联通到皇帝那边。
  对于这样的现象,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时的惩戒。
  因为皇帝对程昱和田丰之前闹腾的不满,时间久了,吏部和礼部的控制权还是会交还给尚书台的,并不会改变目前的朝廷体制。
  也有人认为当今陛下权力欲望很强,对于人事大权这种事情可能会一直拿捏在手,不会轻易交付给其他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搞不好会永远失去掌握人事权的可能性。
  只有极少数人觉得现在的风向不太对劲。
  皇帝更可能是对尚书令还有尚书仆射的存在不满意,想的不是单独控制人事大权,而是控制整个尚书台八部。
  这就太危险了。
第1081章
天降猛男郭子凤
  跟随郭鹏时间比较长的人都知道,郭鹏是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皇帝。
  权力这种东西,能拿在手里的,他都会拿在手里,就算一时拿不到,要顾虑影响,那也会想方设法的设置障碍进行干预,绝对不会让这些权力真的旁落。
  这是郭鹏的执政风格。
  乾纲独断,不容他人干预。
  这对于臣子们来说非常不友好。
  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就会限制他们的权力,影响他们的利益,让他们不能愉快地提携后进,搞裙带关系,发展自己的势力,而要处处顾及到皇帝的存在。
  这样的事情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所以有些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皇帝的想法,这也是难免的。
  他们才会设想这样的一种可能。
  比如皇帝会架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让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变得徒有其表,从而绕过他们,直接让尚书台八部对皇帝负责。
  如此大大加强皇帝的集权。
  这样的行为,等同于消灭宰辅,不再设置宰辅。
  虽然可能性极其低微,但也绝对不是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