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815

  于是萧如薰将他们拆分送到各个军队填补空缺,不让他们凑在一起,还把戚金调到了自己的亲卫军当中任职,这才解决了戚金所部戚家军余部抱团的问题。
  而另外一支戚家军的余部一直都在日本,为了防备日本,萧如薰一直不曾动那支军队,不过现在有机会了,借着使用计谋的机会,正好将这支军队送回家想去探亲,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家人在大秦的照料下过得有多好。
  然后,他们会被分别送到不同的军队里面,若是有不想当兵想留在家里种田的,也可以,做工的也随便,但是他们唯独不能再次聚集在一起成为一支军队了。
  戚金和吴惟忠都是良将,是戚继光给华夏留下的珍贵遗产,他们为了保护华夏神州纷纷竭尽了全力,他们值得尊重,所以,萧如薰会继续留用他们,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带领“大秦的”军队,继续征战沙场。
  这批南兵会分批离开石见镇回到他们的家乡,而石见镇那边,会让吴惟忠继续带领一万大秦精锐盯着,然后撤往对马岛。
  他们必然还会杀回来,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撤走,因为萧如薰会把石见银山交给德川氏,交给德川家康,而不给丰臣秀次。
  这是萧如薰给刘黄裳的建议的补充。
  与其让他们自己去协商,最后弄个勉强能接受的局面,让大秦下不来台,那还不如直接还给其中某一方,让另外一方什么都得不到,自然而然的眼红,然后产生战争。
  后者比前者更能引发战争,要是再能顺便死几个人,发生一些小摩擦,战争就稳了。
  萧如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以萧如薰选择把石见银山“归还”给占领土地面积较小且军队人数没有丰臣氏那么多的德川氏,从容吸引内部矛盾比较严重的丰臣氏主动进攻。
  这比操作德川氏主动发起进攻要简单多了,德川家康是忍者中的王者,龟缩之王,指望他主动进攻?
  那要等他临死之前。
  还是指望丰臣秀次咽不下这口气主动进攻比较好。
  只要他们打起来了,萧如薰就能坐山观虎斗,然后得到渔翁之利。
  以他现在的实力,直接碾压过去也并不难,但是那消耗的兵力和财力物力实在是太大了,平定一个日本岛的耗费绝对不比西南播州之役要少,能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五年计划还在那儿等着用钱呢。
  让他们打,让他们斗,斗到双方的实力都消耗了一些,锐气也消磨了一些之后,再出兵兴师问罪。
  那个时候,刚刚经历过血战的他们,还能精诚合作吗?
  他们内部或许也有人可以看穿萧如薰的谋划,没关系,看穿就看穿好了,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座银山放在那里白白的被交给了竞争对手。
  眼看着竞争对手得到大量的经费越变越强,自己却得不到经费步履艰难,看着对手不断变得强大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换作是你,你慌不慌?
  这就是阳谋的力量,阴谋不敢说出来,就怕被拆穿,但是阳谋不会,阳谋是“你尽管拆穿,算计不了你算我输”。
  萧如薰就有如此的自信,他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是不缺钱的,有钱肯定要,而且比一般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一旦这个消息传到了丰臣氏的耳朵里,他们一定要爆炸。
  萧如薰在京城里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对日作战,而正如他所预料的,随着大秦使臣抵达德川家康的老巢名护屋将这个消息宣布,刚刚平静下来没有多久的日本再起波澜。
  这次的波澜起的还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大秦居然要归还石见银山给日本……阿不,不是还给日本,准确的说,是还给德川家康。
  大秦皇帝表示会逐渐把军队撤走,命令德川家康在大秦军队撤走之后直接接管石见银山,不得有误。
  德川家康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或者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直到他接了大秦皇帝的圣旨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才确定,他的耳朵没有问题,他也没听错,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了。
  不过结果让他很为难,要么就是大秦皇帝的脑子出了问题,要么就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一起失明了。
  显然,这两个答案都有点不太可能成立。
  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大秦皇帝要把石见银山交给德川家康。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冷静,大概是一天左右的冷静,德川家康终于意识到了这可能是大秦皇帝的计谋,说是要归还石见银山,但是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打算的,只是想借这样的机会挑起他和丰臣氏的战争。
  对,没错,一定是这样!
  德川家康很笃定的认为,对他的家臣团也是这样说的,对其他的大名也是这样说的。
  绝对是计谋。
  然后七天之后,石见镇的秦军有两千多人乘坐一支船队的船只离开了日本,向大秦方向驶去。
  这下子整个德川势力的人都慌乱了。
  大秦……来真的?
  秦皇……来真的?
  他们莫不是傻子?
  德川家康不愧是老狐狸,在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情况之后,即使剩下的那个再怎么荒谬,那也是事实。
  事实就是,大秦国内出了乱子,还不是什么小乱子,是比较大的大乱子,大到了需要抽调驻守石见的军队回国的地步。
  然后,秦皇害怕日本趁机作乱,所以才将石见银山作为挑动双方矛盾的导火索,试图挑起丰臣氏和德川氏的战争,让后院安稳。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真是好恶毒的阴谋
  当大秦决定归还石见银山给德川家康的消息传到京都的时候,也就是距离大秦撤军开始还有两天的时候。
  这个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丰臣氏的势力直接就爆炸了。
  一大群一大群的家臣和大名冲到了丰臣秀次的府邸内,强烈要求丰臣秀次出兵威慑大秦和德川方面。
  不能放任大秦把石见银山交给德川家康,他们必须要得到石见银山的银子加强军备扩充军队,否则德川方面会越来越强,强到失去控制为止。
  自从日本被强制东西分治以后,德川方面的发展就始终让丰臣秀次如锋芒在背,每每听到关于德川方面某些更加强大的消息传过来之后,他总是忧心忡忡。
  他很想在三年前就发动战争消灭德川势力,不仅为丰臣秀吉报仇,也好统一日本,重新发展自己,以期将来向萧如薰讨回血债,重新恢复丰臣氏的荣耀。
  但是丰臣秀次的想法却被前田利家和石田三成强烈反对。
  前田利家和石田三成都是丰臣秀吉十分信任的人,其中前田利家更是威望和实力并重的大佬级人物,是连德川家康这种老狐狸都要退避三舍的人物。
  可以说,丰臣秀吉死后,只有他才能稳住丰臣势力,让自己平安即位,稳住局面。
  前田利家的贡献实在是很大,大到了丰臣秀次自己都知道如果没有前田利家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德川家康手上就是死在其他某个野心家的手上,反正一定会死。
  但是前田利家挺身而出,为他制止住了行将分崩离析的丰臣势力的崩溃,稳住局面,立足京都,供奉天皇,得到大义名分之后,面向天下宣布正统,强行将德川家康逼入了尴尬境地。
  正是因为这样一系列的政治动作,在政治上,丰臣氏得以重新立足,重新发展,而顺利度过了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除了前田利家,丰臣秀吉死了以后的丰臣势力当中没人有这种威望。
  德川家康很明显对这种情况没有应对之策,只能退避三舍,龟缩在西日本发展自己。
  但是德川家康的内政能力毋庸置疑,就算得到的是残破之地,他强行使用商业手段开源,对内使用廉政手段节流,得到足够的经费发展自己,一步一步倒逼丰臣势力。
  前田利家应对自如,用各种手段稳住丰臣,打压德川,劝课农桑,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让丰臣氏的家底子也渐渐的厚实起来,毕竟丰臣氏的人口和土地都在德川氏之上。
  有了前田利家这尊大神的坐镇,德川氏拿丰臣氏没有任何办法,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危险的,德川家康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丰臣氏的命门,那就是前田利家的健康问题。
  事实上,在大秦归还石见银山给德川家康这件事情传到京都的时候,前田利家已经抱病告假十多天了,病体依然不曾康复,还躺在床榻上休养,政务已经由石田三成辅助丰臣秀次亲自抓起来了。
  前田利家的病重毫无疑问是尾张派武将的机会,他们大多数都是主战派,之前被大秦吓坏了,可是得知大秦要撤军归还石见银山的消息之后,久违的勇气再次提起来了。
  他们几乎是一股脑的冲到了丰臣秀次的府邸里向丰臣秀次进言,要求丰臣秀次允许出兵对德川氏作战,干掉德川氏,拿回石见银山,重新统一日本,分封天下。
  说实话,丰臣秀次要是不行动是不可能的,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大秦过于强大的军力,他怀抱着深切的忌惮和恐惧,因为大秦的有效震慑,他并不敢妄动。
  “秦军传出这样的消息,尚且不能证明是真假,如果这是假的消息,是秦军试图引诱我们去攻打的消息,那么哪一位愿意出兵攻打石见呢?”
  丰臣秀次没说话,看了看石田三成,石田三成会意,开口一番话把武将们噎的说不出话来。
  谁不怕秦军耍诈就是为了多杀他们几个人,之前那突然的一战让出云国的大名损失惨重,却只敢哭诉不敢妄动。
  真的是有点怕,不是假的。
  所以没有人敢及许多嘴了,只是尾张派武将对石田三成的不满更加严重了。
  随后几天,丰臣秀次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五天以后,最新的消息传来了。
  秦军大约有两千人马乘船离开了石见,向大秦本土方向驶去,这是千真万确的消息,几十个探子一起目睹,绝对不可能有错。
  这下子尾张派武将们的暴动就不可遏制了,因为这个消息有了实锤,千真万确,连丰臣秀次和石田三成自己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但是这个事情却是真的发生了。
  “不可能,秦国国力强盛,石见银山年产百万两白银,他们为什么要放弃这百万两白银?事出反常必有妖,殿下无论如何都不能轻举妄动,这件事情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对待才可以,千万不能轻率的出兵!”
  石田三成十分诚恳的建议丰臣秀次。
  丰臣秀次表面上不动声色,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询问道:“会不会是因为秦国国内发生了什么突然事件,导致秦国不得不抽调海外兵力回国平定事件?”
  石田三成一愣,不得不认为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有可能。
  但是抽调兵力回去正常,把石见归还给德川家康,这就太不正常了,这肯定是阴谋。
  “抽调兵力回去是正常的,但是归还石见绝对是不正常的,那么多银两说不要就不要了,秦国未免也太慷慨了,而且既然要归还,不还给天皇陛下,却要给德川家康那叛逆,这里面,殿下就不觉得有问题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