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815

  而且他这里还没有监军,完全可以自己决定进军时机,他当然不会傻到着急送死去。
  大势如此,他尚且还要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带兵直接反戈一击杀回眉县和西安,把刘光国和谭希思包括蜀王一举擒拿,那样的话,给萧如薰应该是个不错的见面礼。
  他正在思考和纠结的时候,牛秉忠找上门来了,李如樟很惊讶,见面一聊,就更惊讶了。
  李汶完了,镇南军决定北伐,希望他能配合一下,不要继续打了,大家都是武人,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李汶都完了,关中和西北肯定是镇南军的,沈一贯已经完了,现在是押宝萧如薰的时候。
  你我都一样。
  李如樟思考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和牛秉忠握手言和。
  说白了,他连一秒钟的思考都不需要就能决定,但是多思考一会儿,能给人忠义的看法,不是那种舔着脸求抱大腿的人。
  杜松对于这种情况是完全没有准备的,听到李如樟宣布大军直接回身反戈一击攻取眉县的消息的时候,杜松感觉自己幻听了,直到李如樟宣布这是真的,他才真切的意识到李如樟没有说谎。
  李如樟是真的打算投靠萧如薰反戈一击了。
  他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被裹挟着从善如流了。
第九百零一章
螳臂当车
  李如樟这边顺利搞定,而在另一边,杜桐这边搞定的也挺顺利的。
  和麻威他们猜测的一样,杜桐也根本没有拼命交战的想法,当进兵到了一半多的路上的时候,天寒地冻,河道上冻,而且后方军粮出了问题,杜桐借机停止进军,打算回去查看情况,但是被监军阻止。
  监军强硬的要求杜桐加快进军速度,杜桐烦不胜烦,直接下令亲兵把监军五花大绑关了起来,下令军队停止进军,自己回军去“查看情况”。
  造成他们粮道出了问题的自然是如神兵天降般的白杆兵,马千乘和秦良玉接到麻威的命令之后,立刻就去行动了,他们兵分两路,翻山越岭去执行自己的任务,并且十分完美的执行了任务,促成了宁夏兵的兵变,也促成了杜桐的投诚契机。
  杜桐听说李如樟投诚之后,装作为难的思考了两炷香的时间,然后“艰难”的决定投诚,决定加入镇南军的大家庭为北伐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三万固原兵也不用整备了,直接调转枪头直接往回走就可以了。
  拿下天水,给大军打开局面,然后往固原走。
  身为固原总兵的杜桐对这条路不要太熟悉了,带路带的无比顺畅,刘綎一路上没遇到任何阻碍,走了十多天就抵达了天水城下,顺利进占天水城。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十日了,就在同一日,麻威和王辉率军抵达了大散关,大散关不战而降,直接献出了城池,李如樟那边也差不多,眉县对于突然回来的李如樟没有任何防备,轻轻松松就被李如樟拿下,等邓子龙率军走出褒斜谷道的时候,热饭热汤已经准备好了。
  李汶南征汉中的十万军队主力全部投降了镇南军,掉过头来龙精虎猛的打了回来,西北四镇的精锐兵马大半集中在这里,剩下的分散于各地根本不成气候,而且失去了三边总督的统一指挥,各地巡抚没有任何防备只能各自为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倒霉的刘光国,没了李汶在前面顶着,他手上没多少兵马可以调动,而且大多数集中在眉县给李如樟转运粮食,结果轻松的就被李如樟收编了,他几乎成为了光杆司令。
  李如樟拿下眉县之后等邓子龙抵达,然后和邓子龙商量如何进兵,最后决定分兵两路齐头并进。
  李如樟带领自己的部下进攻扶风、武功、兴平和咸阳,然后准备进攻西安,而邓子龙顺着渭水东进,攻打周至县,然后直抵西安府,顺便还要求李如樟派出精锐骑兵绕道星夜兼程进攻潼关,把刘光国和谭希思这个逃跑大师给堵住,不让他们逃出潼关。
  李如樟奉命行事,进展迅速,一路上没有人可以阻止他,邓子龙的进攻更快,因为一路上也没什么阻碍,顺着渭水东进,连阻挡的兵马都看不到,只有沿岸生活的百姓吃惊地看着这支数目庞大却军容严整的军队。
  刘綎是在略阳憋坏了,一仗都没打,一点功劳都没有,抵达天水之后,立刻决定要狠狠的进攻,他也是和杜桐兵分两路前进,杜桐走庄浪,隆德,然后进抵固原镇,而他走清水、华亭和平凉府路线,然后进抵固原镇。
  总而言之,把这个西北军事枢纽给打掉,基本上西北攻略就完成了,剩下的,只要传缴而定就可以。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达云所在的甘肃镇,达云一早就被叫到京师去负责守卫了,现在甘肃镇只有巡抚坐镇,若要拿下,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
  不过刘綎就很高兴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可以打仗了,跟着杜桐攻击固原镇几乎就是一路顺风顺水没人会抵抗,毕竟杜桐就是固原总兵,但是去打甘肃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会遇到抵抗。
  但是也没关系,甘肃镇没有粮食来源,不投降还能如何?活生生饿死?
  刘綎十分得意。
  另一边,麻威和王辉的军队出大散关拿下宝鸡之后,就要进军凤翔府,然后也是往东进,向西安府靠近,与李如樟邓子龙所部会师,商量下一步行动。
  至于宁夏镇和榆林镇,就需要牛秉忠和李如樟费心了,宁夏巡抚朱正色貌似并不反感萧如薰,眼下似乎还能争取,而榆林巡抚也就是延绥巡抚王建贾可能需要一番周折。
  但是也没关系,大不了战斗一场,或者直接用兵变搞掉,反正之前数次都是如此。
  解决掉巡抚之后,各镇也就稳定了,安排好边关防务,一切照旧,麻威和王辉就能带着大军东进山西大同,越过紫荆关进入京畿地区,经过北虏肆虐的山西和大同没有任何可以阻碍他们的地方,他们只需要继续往前进就可以了。
  整个战略已经清楚,大西北和关中已是囊中之物,些许的抵抗不过是螳臂当车,强大的军队浩浩荡荡的碾过去,任何阻碍都会被碾成碎片。
  当然,愿意抵抗的螳螂并不是没有,李如樟和邓子龙都遇到过愿意抵抗的螳螂,声嘶力竭的叫骂,说他们不忠不义是造反的叛逆,要代表朝廷诛杀他们,可是口号喊的响,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可见嘴炮高于火炮是他们的一贯传统。
  很可惜,在战场上,嘴炮还真没有火炮好使,诸葛孔明也没能骂死王司徒,人活得好好儿的,高官做着厚禄拿着,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曹睿继位后寿终正寝,封了兰陵侯,女儿嫁给了司马昭,生了司马炎。
  对,皇帝的外公。
  由此可见,嘴炮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幸萧如薰手下的将军们乃至于文人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都在脚踏实地的做事情,比起那些只有嘴炮没有行动的清流,显然是有用多了。
  否则,也不会让他十万军队就打下了大半个大明朝,现在两路夹击之势已成,很快,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就要云集在京师城下,送给沈一贯一份久别重逢的见面礼。
  说实在的萧如薰很想知道自己再一次和沈一贯面对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说起来,萧如薰也就和沈一贯见过几次面,还就是在他发动兵变之前那段时间,两人见过几次面,还十分友好的做过同僚,只是很显然,翰林进士出身的大老爷不屑于和他这个丘八为伍,于是动用其他丘八的力量把他赶走了。
  也就是他命大,撞上了刘黄裳愿意帮他,否则,还真就要死在京城了。
  既然没死,萧如薰当然要给沈一贯准备厚重的回礼,否则怎么对得起沈一贯的情深意重呢?
第九百零二章
第一份见面礼
  萧如薰觉得,要送就送大礼,送给沈一贯的第一份回礼一定要份量足,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诚意。
  所以在十一月十日,江大海率领陆战水师五千和步军一万在大沽口登陆,消灭了微不足道的守军之后,直接冲向天津卫,天津守军大约有五千多人,可见沈一贯等人并不是没有防备萧如薰会直接用水师登陆某地,但是很显然,他低估了萧如薰的海船的运输力以及他的决心。
  十一月十一日,一万五千名士兵在江大海的率领下第一轮进攻就把猝不及防的天津守军给打得大败,守军兵败如山倒,各地防线迅速失陷,江大海率领军队长驱直入直捣天津卫所。
  天津守将虽然拼死守卫,急忙向京师告急求援,但是没能等到京师的援军抵达,天津卫就被江大海攻占了。
  十一月十三日,江大海进占天津卫,然后迅速扫平周边卫所军事设施,然后派军队南下进占静海,然后向京师方向派出哨骑探知情况,然后准备向武清和通州方向发起进攻,震慑沈一贯。
  同一日,萧如薰已经拿下了徐州,正在继续往北进发,进展已经很快,若不是他刻意放慢速度,进展会更快,不过他现在并不需要那么快的进展。
  江大海带领一万五千陆战士兵也拿不下京师,最多只能给他们以震慑,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和他们的弱小,从而加快他们内部的分裂和矛盾激发,总有一些事情是萧如薰希望沈一贯去做的。
  坐收渔翁之利是最好的。
  所以萧如薰给江大海的命令就是拿下天津卫做基地就可以,保持试探攻势,但是不要过分进军以免过度刺激到京师,那样的话江大海甚至会有危险。
  只要待在天津,江大海就算是个足够的威慑,告诉沈一贯,萧如薰回来了!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显著,十一月十二日晚上,京师就得知萧如薰的军队在大沽口登陆并且进攻天津卫的消息,人数约有两万,天津守将火速求援。
  刚刚平定内乱稳定物价的沈一贯真的大惊失色了,赶快下令达云率领两万军队前往天津卫支援守军,第二天中午,他得到了达云的消息。
  天津卫已经被攻破,萧氏叛军进占天津卫,他镇守在武清,询问沈一贯下一步该怎么办,是不是需要夺回天津卫。
  沈一贯沉默了许久,然后无视了萧大亨力主收复天津卫的意见,选择了刘黄裳的意见,下令达云固守武清,与此同时派出京营兵三万进驻通州,固守通州。
  “天津乃京师门户,怎能落于敌手?敌军不过两万,我军若全力一战,完全可以打败他们夺回天津剪除侧翼威胁,若是现在不剪除侧翼威胁,难道要等萧贼大军抵达我们两面受敌吗?”
  萧大亨竭力争取。
  奈何刘黄裳使劲儿的反对。
  “现在我们手上的精兵只有达云的三万和京师内的一万,剩下的全是卫所兵,根本不堪一击,即使现在加紧操练也没什么用,聊以自慰罢了,现在把精兵用掉,等萧贼来了,一样无可奈何!”
  “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吗?!”
  萧大亨愤怒的吼叫着:“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守,等萧如薰大军来了,我们就真的完了!首辅,请立刻派兵夺回天津卫,然后南下剿灭萧如薰贼军,如此我们才能胜利!”
  萧大亨这种做梦一般的说法让刘黄裳想笑,但是无奈,他还就是说出来了,这是何等的可笑?
  沈一贯思虑良久,依然否决了萧大亨的说法。
  “现在是要集中力量保卫京师的时候,不能把精兵外派作战,只能固守,不能主动作战!我马上把山西和大同的人马叫来,或者榆林和固原的兵马也能叫来!总而言之能叫来的全叫来!老夫要在这里和萧贼决一死战!”
  沈一贯似乎下令了决心,然后就要写手令,拿起笔蘸着墨汁,下笔写字的时候,手却在不停的发抖,以至于字写的歪歪扭扭的,一张不满意,撕了再来一张,又一张不满意,撕了再来一张,结果还是不满意,继续撕,继续撕。
  全都不满意。
  “啊!”
  沈一贯大吼了一声,把手中的笔和砚台狠狠的往地上摔,看上去极其恼怒。
  萧大亨看着沈一贯的所作所为,眼中流露出了一丝绝望。
  刘黄裳看着沈一贯的所作所为,眼中流露出了一丝嘲讽。
  似乎,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兵力枯竭,粮草枯竭,被萧如薰打到了家门口却不敢进攻夺回门户,只能收缩兵力防守,半年前还占尽优势,怎么半年之后情况就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