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815

  至于其他九千人,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同样的饮食,还能得到额外的赏赐,就是不能亲自参加献俘仪式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
  朝廷在这里准备了热饭热菜和热水,让长途跋涉而来的将士们吃上热饭菜,还能洗个热水澡,洗掉一身的疲惫,换上新的衣服,然后准备参加后天正午举办的献俘仪式。
  萧如薰等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些军士的待遇,内阁和六部也是经过了一番争吵的,因为开支不小,哪怕是被沈一贯掌握了绝对主导权之后,针对此番开支,朝廷内部还是起了很大的争执。
  有些人认为快十万两银子的待遇支出已经很多了,不要说后面还要犒赏三军,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没几十万能拿得下来吗?能让那些大头兵满意吗?结果你们居然还要让他们吃肉!
  有人则认为将士们苦战半年归来,一顿肉都不给吃,显得朝廷是如何的凉薄?岂不是凉了军心吗?军心一旦失去,那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震动?
  更关键的是,萧如薰会怎么想?他看到朝廷连一顿肉都不给那些士兵吃,他会怎么想?你们不考虑士兵,也要考虑一下萧如薰吧?人家马上就是秦国公了!
  反对派就在争吵——银子呢?银子从什么地方来?
  支持派的人也吵——抄家抄了那么多银子,你们随便拿个几十万出来不就行了?
  反对派大怒——你们怎么不拿?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吃下去多少!
  支持派也大怒——好像你们没有吃一样是不是?你们的肚子都快给撑破了吧?!
  两派人一看就快要打起来了,沈一贯一拍桌子,霸气外露。
  “都闭嘴!什么时候了?还在折腾还在吵?火烧眉毛的事情!这个事情都办不成,你们让陛下怎么看?怎么想?!”
  沈一贯第一次发那么大的怒,不少人都被吓到了,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过还有一个人不认怂,低声道:“让陛下出一点内帑不就好了,陛下的内帑少说几百万两银子呢!”
  沈一贯顿时就瞪着那个家伙。
  “你,上表给陛下,让陛下出内帑犒赏三军!马上就上!”
  此人立刻缩着脑袋不言不语了。
  沈一贯重重的叹了口气。
  “国家艰难,我知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是越是艰难的时候,就越是要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之前那批银子,你们每人拿一万两出来。”
  这下可好,要了老命了,沈一贯这话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阁老,这是什么意思?”
  “国家庆典哪有让我等臣属出钱来办的?”
  “国库里也不是没有银子啊!”
  “我等的银子为什么要拿出去给那些丘八?”
  官僚臣属们七嘴八舌埋怨起了沈一贯。
  直到沈一贯一拍桌子开口:“不出钱可以,脱下官帽官服,明日一早递辞呈,离开这里,否则,休怪我沈一贯翻脸不认人!”
  沈一贯用自己阴狠的目光扫视着所能看到的每一个人。
  所有人都想起了沈一贯是如何顺利翻盘干掉沈鲤和余继登还不断扶持自己人的,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出声了,但是要他们出钱,还真是有点难度。
  大明朝的文官吞钱容易出钱难,官场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要他们出钱,就和要他们的命一样。
  此时此刻,需要一个表率出手占据道德高地,胁迫剩下的人。
  于是石星站了出来,掏出一万两银子的银票放在了沈一贯的面前。
  “兵部尚书石星,捐献银两一万,助朝廷兴办此大典!”
  宋应昌叹了口气,也拿出了一万两银子的银票。
  “刑部尚书宋应昌,捐献银两一万,助朝廷兴办此大典。”
  接下来赵世卿和萧大亨紧随其后,各自掏出了一万两银子,上面人已经做出了榜样,下面人要是再不跟上,恐怕会被穿小鞋。
  不管多么不甘心不认同,他们还是要出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官位,钱,还是有的。
  只是看着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离开了自己,那心啊,就疼的和被活生生撕下一块肉一样,疼得抽搐,疼得滴血!
  没办法,他们只能屈服于沈一贯的强权,顺带着狠狠地咒骂萧如薰。
第七百五十二章
此人,极度危险!
  为了不让人诟病自己,更为了做个最大的表率,沈一贯自己出了五万两银子。
  这下子,所有“募集”而来的银子加在一起,沈一贯一共得到了六十万两银子,随即,沈一贯让赵世卿从户部国库走了个账,六十万两银子瞬间干干净净,跟一朵白莲花似的,转眼间就变成了国库支出用来办理献俘仪式的专款。
  萧大亨想起那几天朝野内外的浓浓怨气,深深的为沈一贯的果决和手段感到折服。
  而这一切当然是以萧如薰为首的有功将士们所不了解的。
  将士们跋涉数日,疲劳不已,纷纷开始享受起了朝廷给予的优待,而萧如薰则带着萧大亨去看明日献俘仪式上将会献给皇帝的一百二十六名北虏首领级俘虏。
  之前献的十个被急需发泄的朱翊钧下令活剐了,现在这一百二十六个,估计是难逃一死的,也难怪,土木堡之后,大明再也没有在对北虏作战中俘虏过那么多部落首领级别的有地位的俘虏。
  可以说萧如薰这一战就把好几十个部落给打残了,对于人口不多的北虏而言,这是极其惨痛的损失,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北虏也会为此心惊胆战远离长城,不敢继续南下。
  所以北疆必将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这对于急需休整的明军而言实在是太珍贵了,尤其是残破的山西和大同,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应对哪怕是一场微小规模的战争。
  “这些只是活捉到的,将士们杀敌的时候,不可能总是关注哪些是有地位的哪些是没有地位的,有心的士卒就将之活捉,杀红了眼的直接剁掉,这一类也很多,这些人严格说来还算是幸运的,至少还没死。”
  萧如薰和萧大亨漫步在关押俘虏的木笼子旁边,这些俘虏被一字儿排开,里头的人早就被明军每日鞭打辱骂给打怕了,打疯掉的也不少。
  “原来如此,那么多首领啊,可想而知,此战的战果到底是多么惊人啊!萧镇南,你这一仗几乎把靠近大明九边重镇的北虏部落一扫而空啊!”
  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懂军事的人,萧大亨还是激动的。
  萧如薰笑了笑,摇了摇头。
  “不至于,只能说以土默特为中心的,一定距离之内的一大批西边北边和东边的北虏部落被扫空了,但是更北边,更西边和更东边一样还有北虏在活动。简单来说,也就是宣大所直接面对的那一批北虏被扫平了,更北边我不清楚,更东边有李将军的辽东军震着,不敢乱来,现在也就更西边的可能还有南下的实力。不过我已派人在草原上筑起了二十多座京观,只等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些北虏也不知道是否有胆量继续南下,但是即使南下,也不会是大举南下,最多是前来做试探的小股部队,九边镇守军可以应付。”
  萧大亨点了点头。
  “这样就已经非常好了,真的非常好了,萧镇南应该不清楚,每年朝廷为了九边的军费支出到底有多么烦恼,为了防御九边,朝廷真的是殚精竭虑,掏空国库啊!”
  萧如薰抿了抿嘴唇,略微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道:“其实解决的办法是有的。”
  萧大亨顿时来了兴趣。
  他很想听听这个大明最强的武将是如何看待九边边患问题的,虽然是敌人,但是同样作为军事方面的人才,萧大亨对此很感兴趣。
  “愿闻其详。”
  “很简单,若要改变如此局面,上策是弃九边,练骑兵,依托城堡,主动出击,以战养战,直捣漠北。”
  萧大亨一愣。
  这可不得了。
  当初曾铣只是想要收复河套,就被斩了,现在萧如薰更干脆,直接要求放弃九边,大举编练骑兵,然后主动出击,直捣漠北,这分明是汉武帝的战略,全面开战啊这是!
  “那中策呢?”
  萧大亨想听完萧如薰的全部策略。
  “中策是弱九边,战线全面北移,占据北虏南下各个交通要点,修筑城堡,编练精锐之师,恢复洪武时期大明北部防线,为主动出击打下基础,最不济也能扼守住要道,要道不失,北虏无法继续南下。”
  这也不得了,洪武?
  萧大亨感觉自己的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那,下策呢?”
  萧如薰笑了笑。
  “不瞒萧侍郎,眼下九边之策就是下策,将百万兵力分散于一条防线上,看似固若金汤,实则漏洞百出,一边破则全破,北虏已然杀入内地,其他八边守的再严实又能如何?”
  “这……”
  萧大亨不得不承认,萧如薰说的是有道理的,这一点,朝廷内部也有一些知兵的文人提出过九边之策的弱点和愚蠢之所在,但是很可惜,这些人都被斩了,意见也被消灭了。
  来自内地的文人们只是凭借想象,就认为缩小防线的规模,减少占据的土地,就能减轻军费的负担,从而有更多钱来发展自己,后来变成了有更多钱可以来让自己变得更肥一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往后退,战略上就越是被动,北边的敌人越是猖獗,军费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增多了,这让江南水乡滋润出来的文人大老爷们更加不解了。
  萧大亨不知道该怎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