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15

  “滚!!”
  李成梁的威严在李如松看来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逾越的,所以,他认怂了。
  看着李如松慌乱离去的背影,李成梁哀叹一声,让手下人去把自己的几个得力幕僚请来,他要好好儿的运作一下,虽然主将基本没戏了,但是副将一定要弄到手,无论如何也要让辽东系在此战打一场翻身仗,否则,自己绝对无法交代!
  兵部的问话结果朱翊钧第一时间知道了,骆思恭的报告,结果让他很满意,尤其是萧如薰当着兵部那些个官员的面把李如松给耍了的这件事情让朱翊钧更觉得有意思,而当他听到李如松在兵部衙门前对萧如薰挑衅,还拔剑相向的事情,不满之色溢满了整个面部。
  “李如松也不是第一次如此嚣张跋扈了,但是以往都不是在京师,在京师里李成梁都要缩起尾巴做人,更何况李如松?由此可见李如松在地方上嚣张到了什么程度!”
  朱翊钧不满的看着骆思恭:“以后关乎到李家的这种事情直接告诉朕,不要当作什么不必要的事情不说,李成梁那个狗胆包天之徒居然敢无视了朕,现在连他的儿子都赶在京师撒野!简直目无君上!”
  朱翊钧可没那么宽广的心胸,李成梁无视他的示好之意死了心跟着文官走,让他十分不满,感觉作为帝王的尊严被蔑视了。
  “臣遵旨,陛下,关于李氏,还有一点事情。”
  骆思恭权衡了一下,决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
  朱翊钧皱起眉头。
  “讲。”
  “是!李成梁近日在朝中上下不断打点活动,似乎铁了心要把李如松送到朝鲜战场,为此不惜厚金赠与兵部的几个官员,让他们帮忙说话。”
  朱翊钧冷哼了一声。
  “哼!他刚刚给扳倒,辽东群龙无首,被郝杰宋应昌折腾的够呛,朝中朝外一起给他压力,他当然要打一场翻身仗!他打不了,就让他的儿子去打,要是他儿子也打不了,他李家在辽东的根基可就要动摇了,李成梁怎么肯?”
  “那陛下,需要臣做些什么?”
  “盯好李家,把和李成梁有来往的大臣给朕写一个名单呈上来。”
  骆思恭点头应诺:“臣遵旨!”
  骆思恭走后,朱翊钧盘算了一下各地驻军赶路需要的时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唤过了身边的张诚:“张诚,拟旨下发内阁及六部。”
  无数人都想趁着这一次的战争得到好处,而朱翊钧自然也不例外,他要利用这次战争扶持属于自己的亲信势力,在军队中掌握话语权,也增强自己的实际权力,更加剧烈的收权行动正在他的胸中酝酿着。
  那些打着祖制的旗号从大明历代皇帝手中窃取权力和钱财之人,他会一个不拉的全部收拾掉!张居正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你们……可真的别以为朕是一个糊涂蛋。
  历史从这里开始发生了剧变。
  万历二十年九月初三,朝堂上主战派的势力彻底压倒了主和派的实力,万历皇帝朱翊钧往内阁和六部下达了正式诏书,明确了自己的意见。
  日本入侵朝鲜,实为图我大明,保朝鲜实为保中国,日人挑衅大明国威,朕断断不能忍,着内阁和六部拟定宣战诏书,告知朝鲜大明即将派兵入朝作战,令其备好大军所用粮草、豆料。
  按照之前的套路,兵部尚书石星立刻回应了诏书,向万历皇帝上奏了早就研究好的兵部“对应策略”及用兵人数和指挥阶层人选。
  其中有备倭总经略宋应昌,以兵部右侍郎衔挂“经略蓟辽山东保定等处防海御倭军务”,位同总督,是此次入朝作战的主帅。
  以宁夏总兵官、平虏伯萧如薰为“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为此次东征朝鲜之主将,萧如薰还趁机召集了自己在宁夏的一批旧部,赵虎、王辉和陈燮三人榜上有名。
  以兵部员外郎刘黄裳与兵部职方主事袁黄为军中赞画,辅佐主帅宋应昌。
  以宁夏火器营五千、宣大弓弩手一万、山东枪兵一万、浙兵炮手五千、浙兵刀盾手一万共计四万余兵马组成东征朝鲜之军,各自限定日期于边境镇江堡集结待命,着工部发军械、鸟铳、火药于辽东镇江堡备用——朱翊钧点名兵部工部尚书亲自督造鸟铳,若前线传回鸟铳不可用、炸膛的消息,首先问责尚书!
  另有五军三营参将刘綎上书以四川兵五千请战,皇帝赞许之,有山西总兵李如松以辽东骑兵五千请战,皇帝以为不可,令辽东所部兵马严守驻地,以防蒙古各部趁辽东空虚偷袭辽东,另下令征召建州卫女真部首领佟奴儿哈赤以辽东副总兵之职集结女真骑兵五千备战待命,大胜之后许其龙虎将军职衔。
  李如松闻讯大惊,再三上书泣血请战,请为平壤一千忠魂复仇雪恨,帝许其忠勇,遂允李如松以总兵之职领佟奴儿哈赤所部骑兵五千入朝配合作战。
  诏书下达朝鲜,朝鲜大惊,忙遣使者请求大明不可使女真骑兵入境作战,为帝所拒,帝深责之,朝鲜王臣惴惴不敢言。
  大明天军再次入朝,遂不可逆转。
第二卷
帝国荣耀
第七十四章
大明劫
  女真骑兵入朝是萧如薰的手笔,他一力促成之事。
  那天去兵部问话以后,石星又召见了萧如薰两次,与萧如薰就朝鲜战况展开了深入交流,然后对大明出兵方略进行交流,经过商量,萧如薰提出以建州女真所部骑兵代替辽东骑兵出战朝鲜的建议,认为建奴毕竟不是汉人,非我族类,再怎么说也不能相信,不管他们有什么打算,消耗女真人的兵力总对我大明有利。
  石星深以为然,然后又问如果女真人暗藏诡计又当如何?
  萧如薰说,可以李如松为女真骑兵主将,以李如松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就算有什么鬼主意,也会被李如松给压制住,乖乖为大明流血牺牲,利用日本人的军力狠狠的削弱他们的实力,女真人近来有些崛起的势头,朝廷不可不防。
  这句话让石星下定主意,日后朝鲜请求不让女真人入境作战的消息传来之后,石星严辞拒绝,上书皇帝讲明利害,朱翊钧便下旨斥责了朝鲜王臣。
  出兵朝鲜已成定局,无论朝臣里还有多少认为此次战事兴起导致国本之争继续延续,都无法阻挡大明的脚步,这尊庞大的战争机器轰隆隆的转动起来,一时间传令兵四出,征兵之地一片忙碌之景,大量士卒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开赴战争之地。
  朱翊钧下令东征主将萧如薰尽快赶赴朝鲜与经略宋应昌还有朝鲜王臣会面,商讨战机,不要耽误了时辰。
  东征军主将萧如薰俨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人物,因为这一次,皇帝给他的头衔里加上了“提督”二字,他的官名全称是“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而大明从洪武永乐以后就是不给武官加提督衔的。
  他是武将衰落以后头一个得享这种殊荣的,这位平定宁夏之乱的首功之臣,现在又要奔赴朝鲜去和嚣张不可一世的恶邻日本作战,人们对这位年轻的主将充满了好奇之心。
  不过再好奇也来不及观摩偶像了,萧如薰接到皇帝的命令之后,匆匆准备了一天,就启程上路了。
  促使他如此干脆的离开京师的原因固然有初次担任主将的激动,然而其中更有自己即将有后代,而且希望可以赶上孩子出生之前结束战争归来的想法——没错,三个月的辛勤耕耘,杨彩云在八月初被查出怀有一个月的身孕。
  萧如薰的造人计划大成功,当时萧如薰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老爹跑到去世的母亲坟前哭了好久,然后还写信给三个哥哥,严厉斥责他们居然生孩子比弟弟还要晚,简直是不孝云云。
  也正是这个原因,萧如薰接到召令之后二话不说就打包走人,临走前许诺,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之前赶回来,按照常规推算,这个孩子是在七月初怀上的,那么最迟到万历二十一年的四月就要诞生了,这一仗虽说不是很难打,但是萧如薰想要做的事情还真不是一般的多。
  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李如松在得到出战资格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奔赴了辽东,据他分析应该是去自己的发小努尔哈赤那里调兵遣将去了,萧如薰也决定尽快奔赴辽东辽阳,和经略宋应昌打个照面。
  这场战争名义上宋应昌是主帅,但是因为自己是个有爵位在身的武将,所以只要强硬一点,相当程度上会有战争的指挥权和自主权,就好象原先的李如松一般。
  据他了解,宋应昌不是个软弱的主和派,而是个同样强硬的主战派,萧如薰不介意对他客气一点,只要他别抱着鄙视武将的传统眼光,如果当真是那样,萧如薰也不会害怕和他对着干,拥有爵位的萧如薰现在并不害怕和文官捉对厮杀。
  他的战略意图,是要把这批大约二十万的日本士兵和青壮完全留在朝鲜,因为从现在的状态看,他要是提出渡海彻底消灭日本是不现实的,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消灭日本的有生力量,让它自己乱起来,最差也要让它二十年之内喘不过气,这样,才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明缅战场上开疆拓土。
  一路奔赴辽东的路上,萧如薰就不断的和沿途的驿站人员打交道,询问当地的气候状况,这些久居当地的本地人就纷纷表示说,最近几年感觉是越来越冷了,往年开春早得很,入冬也挺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冬天来得早,春天来得晚,而且还格外冷,就像现在这个九月天,记得往年都还有点热,今年却已经有丝丝凉意了。
  不过他们都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辽东之地一向苦寒,人口也少,种地都是一年一熟,只要六七个月不是冬天,辽东都能活人。
  辽东是不怕啊,肥沃的黑土地自然能养活这少数的人口,可是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大部分作物还是一年一熟,少有一年两熟,全靠这些维持生死线的粮食产量支撑,小冰河期正在急速逼近,若是放任不管,再过最多二十年,恐怖的严寒就要降临在这片土地上,中原之地粮食产量锐减,甚至绝收,那大明依然逃不出那注定的劫数。
  到那时,大明劫,在劫难逃。
  不知道现在中华大地上是否有土豆的存在呢?
  萧如薰加快了奔赴辽阳的速度。
  九月初十,萧如薰日夜兼程赶赴到了辽阳,路上遇到了几拨来询问萧如薰日程的传令兵,打的是宋应昌的旗号,宋应昌催促萧如薰加快行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入辽阳,萧如薰便飞马赶赴经略府拜见宋应昌,到达之前,萧如薰都做好准备了,如果宋应昌要自己按照那种所谓的规矩拜见的话,他肯定直接闯进去不给他好脸色看,就像李如松一般,按照规定,萧如薰拜见宋应昌的话应该先穿戴好盔甲,在门庭处叩个头,然后出门换身衣服再说话。
  这不是糟践人吗?都封了爵了你还这样折腾人,简直是羞辱,所以萧如薰绝对不会接受,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经略府的门口居然有一个勾着身子的老仆正在等候他,看到一位将军飞马赶来,就连忙上前拜见:“将军可是萧平虏?”
  萧如薰下马,把马鞭丢给了亲兵,回答道:“正是。”
  “那太好了!”老仆再拜,开口道:“我家经略公等您很久了。”
  萧如薰奇怪道:“经略公等我很久了?怎么说?”
  “先请吧。”老仆引着萧如薰进入了府内:“我家老爷病了。”
  “病了?”
第七十五章
恩重如山
  听闻宋应昌生病的消息,萧如薰一愣,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战当前,主帅病倒,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弄不好还要出乱子,难怪宋应昌希望自己早点来,看来是想把军务托付给自己代为主持,而不是存着要打杀威棒的心思,这样一想,萧如薰的心里舒服了许多。
  老仆把萧如薰引到了一间屋子前,敲了敲房门,然后推门而入,一股浓浓的药味传来,萧如薰不免有些皱眉,一眼望去,看到了一个盖着被子躺在床上的面色苍白的老人——宋应昌今年应该五十六岁了,放到现代是高级官员雄心勃勃继续拼几年的岁数,而放到大明是不折不扣的老朽了。
  “老爷,萧平虏到了。”
  老仆在床铺前轻声唤醒了宋应昌。
  “扶我起来。”
  沙哑的声音传来,萧如薰意识到宋应昌的身体条件的确不太好。
  不一时,宋应昌已经半靠在了床铺上,萧如薰上前一步,抱拳行了个军礼:“属下备倭总兵官萧如薰拜见经略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