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815

  为了避免和才子佳人们产生冲突,所以武将们还是拖家带口的往西郊狩猎场而去,很多人都喜欢在那里狩猎,更有甚者直接带着厨子过去,打着野味就直接叫厨子做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非常有情调。
  如今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山林里面到处出没些野兔野鸡野猪什么的时候,这些动物也过了一个冬天,正是要出来觅食养肥自己的时候,肉可香了,以前萧文奎跟着一些好朋友来过几次,后来事情多了就没来过,现在一家子人难得聚在一起,大家可要好好儿的玩一玩。
  萧如薰一听觉得很好,野味也很适合给现在的杨彩云补充营养,杨彩云怀着孕,肚子里的孩子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萧如薰也打算将在朝鲜练就的烤肉的本事施展一下给家人尝尝鲜,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每次有肉吃的时候,一众武将都很渴望吃到萧如薰的手艺,不仅是荣耀,更因为萧如薰烤出来的肉很棒,外焦里嫩的相当好吃。
  这时候的北京城还没有几百年后那弥漫在上空的雾霾和随时可能大驾光临的沙尘暴,周围一片青山绿水,有些地方的景色不亚于江南,是文人士子所最爱去的地方,留给武将用来打猎的深山老林也不见得就差了,环着一处深山,周围是一圈翠绿的草地,看着绿油油的十分喜人,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穿过,河水清澈见底。
  萧家一家子选好了一个地方就开始安营扎寨,把东西都放着开始准备,萧文奎迫不及待的要去打猎,一展身手,老二老三也跃跃欲试,萧如薰打算留下来看着杨彩云,然后准备一下野餐需要用的东西,萧如兰一看萧如薰不去,也就觉得自己作为大哥就也不去了,留在这里帮帮忙。
  萧文奎便带着萧如芷和萧如蕙还有三四个家丁冲进了深山老林里面打猎,萧如薰和萧如兰带着剩下的家丁们和侍女们开始张罗东西。
  把大锅啊大碗啊还有其他的一些做烤肉需要用到的厨具全部搬了出来,把萧如兰和一群女眷看的傻了眼。
  “老四,你什么时候学会厨子了?”
  萧如兰看着萧如薰磨菜刀,一脸懵逼。
  “以前在家里在宁夏都没功夫,然后到了朝鲜战场上的时候,那些糙老爷们儿做的饭菜实在是有点倒胃口,打仗的时候勉强吃吃应付应付肚子,打完胜仗打算大快朵颐的时候,还是那个味儿,就实在是扫兴了,而且军队里面各个地方的兵都有,大家吃不到一块儿去,难免心里有怨言。我就想着,闲时也罢了,行军打仗是要命的活计,总要让士兵们吃好喝好,不然士兵们有怨言,打仗的时候不出力、不听我这主将的命令,那就不好了,所以我就带着火头军到各个军营问他们的口味,然后按照这些口味,每次大军打了胜仗,就给他们做和他们口味的东西吃。平常就吃正常的战饭,但是多给他们吃点和口味的家乡的东西,士兵就能感激你,给你效力,这过程间,我就跟着火头军的那些老火头学了不少东西,还改良了一下战饭,弄了一种大油饼,吃起来又香又脆,不仅北兵喜欢,有些南兵也喜欢,吴总兵留在倭国的时候还跟我讨要了做大饼的法子,说好吃,不贵,还方便。”
  萧如薰一边磨菜刀,一边笑呵呵的讲解着。
  萧如兰做到萧如薰的旁边也拿起一把菜刀磨了起来。
  “这倒是稀奇,大明军队建立以来,吃东西都是一样的,年景好的时候吃干饭,年景差的时候喝粥,早些时候还能吃饱,后来就变了,有些丧尽天良的还给士兵吃草根树皮野菜粥,饥一顿饱一顿的,至于下饭菜能有些盐菜和腌菜都是最好的了。我还听说有些坏心眼的给士兵吃盐水拌饭,士兵都给整的面黄肌瘦的,当年东南平倭的时候,有些部队不是不能打,就是硬生生给饿垮了,那些卫所的军官直接克扣粮食卖钱,你说东南能不跨吗?”
  萧如薰笑道:“所以说民以食为天,军队也是以食为天的,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军队根本无法打仗,就更不用说什么战胜了,整个朝鲜大军的军费,有一半都用在了保证士兵吃饱喝足上了,所以,我不敢说自己带出来的部队是大明最能打的一支,但是我至少能说,这支部队是吃的最好的一支。”
  “哈哈哈哈!”
  萧如兰被萧如薰逗的大笑起来,萧如薰把菜刀磨好了,就开始招呼亲兵们淘米,整整一缸子白米让两个卫兵去河边淘洗,另外两个卫兵去砍柴火,萧如薰招呼着萧如兰一起把煮肉汤的大锅给扛了下来,然后用支架吊了起来。
  “老四,用那么大的锅吗?我觉得咱们根本用不到那么多肉汤和米饭吧?她们女人家吃的很少的,就咱们几个大老爷们儿也不至于吃掉一缸子饭菜吧?”
  萧如兰看着这大缸子,表示懵逼。
第二百九十五章
萧如薰的威势
  萧如薰大笑道:“大哥,你且等着,待会儿真吃起来,就这些汤这些饭菜搞不好还不够,打仗的时候,我每每叫火头军烧一缸子饭,然后烤肉烧肉汤下饭,五六个人愣是能把这些东西一扫而空,说我做的好吃,火头军做的都是猪食,叫我也是哭笑不得的。”
  “你堂堂一个国侯,一个主将,亲自下厨做菜,有失身份和体面的。”
  萧如兰好心劝慰道。
  “给战友做饭,给家人做饭,那是袍泽之情和亲情,为战友和家人做饭菜谁能说个不是?我就不信了!来,大哥,把那两只鸡拿来,刚才叫厨子杀了,炖一锅鸡汤给彩云补身子,也给嫂嫂们补补身子,话说大哥,你早我六年结婚,怎么还没有孩子?是不是军务太忙了所以?”
  萧如薰一脸鬼鬼的笑意,萧如兰顿时想起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一巴掌拍到萧如薰的脑袋上,佯怒道:“你小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你还小的时候,父亲忙不过来,连给你洗衣服都是你大哥我干的!现在就敢翻天了不是?”
  萧如薰忙做出一副怕怕的样子:“别别别,大哥,别打了,人家都说长兄如父,我可记在心里呢!”
  “这还差不多!”
  萧如兰心里高兴,起身弄鸡去了,萧如薰把一些香料和盐备好,把一块大案板弄好,萧如兰把鸡弄来了,萧如薰就拿着菜刀duangduangduang几下,把这些英年早逝的土鸡给切成大小不一的块,刀法略显生涩,但是显然是练过的,不是新手,三下两下,两只整鸡就给切成了鸡肉块拼盘。
  那边,几位嫂子围着杨彩云,瞧着萧如薰凌厉的手法,有些惊讶地询问萧如薰在家里面是否做菜,为何如此熟练。
  “之前是没有的,回来以后倒是弄过些清粥小菜,说是在朝鲜战场上闲来无事和军队里的火头老军学的手艺,说做给家人吃就该自己下手什么的。”
  言语之间带着些小儿女的调侃味道,但是浓浓的幸福的感觉如论如何也挥之不去,能让身为侯爵的大将军丈夫亲自下厨做菜,杨彩云自己都觉得幸福的无边无际,更遑论嫂嫂们了,他们瞧着萧如薰的熟练手法,又瞧了瞧杨彩云高耸的肚皮,又瞧了瞧自己瘪瘪的肚子,尤其是老大媳妇萧李氏,顿时感觉压力大的不是一点点。
  不行,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否则长时间不生孩子,丈夫纳妾进家门自己都没有理由阻止,还得陪着笑脸咽苦果,这年头,生儿育女延续香火比什么都值得重视。
  亲兵护卫们把砍好的柴火和淘洗好的米给弄来了,这米不是北地产的麦子,而是江南出产的水稻白米,萧如芷从更南方带来的,说这个白米煮粥养人,正好给四弟妹养身体,结果来的时候因为这些白米耽误了些时候,现在正好用上。
  搭造炉子,点火,然后架锅,就开始煮米饭,然后萧如薰把切好洗干净的鸡肉丢进一整锅水里面开煮,加入各种香料,还有些滋补的东西比如枸杞之类的,让它慢慢炖着,就和萧如兰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一边处理着一些通过特殊渠道得到的牛肉还有一些羊肉用来烧烤,顺便等着萧文奎他们弄野味回来。
  大约快到中午,萧文奎和萧如芷萧如蕙带队回来了,扛着大小不一的各种猎物,一看就是满载而归,还有和离开的时候不一样的是,和他们一起回来的居然还有麻贵和麻虎,还有一群麻家小子,这让萧如薰有些吃惊。
  “提督!”
  麻家一群武将丢下猎物就兴冲冲的冲过来给萧如薰见礼,用的还是朝鲜战场上的称呼,虽然萧如薰现在也是提督,但是并不管辖回归属于宣大军区的麻家军,他们这样做,只能说对萧如薰心悦诚服,佩服到了一定的程度。
  尤其是麻贵,在宁夏战场上还和萧如薰兄弟相称,到朝鲜战场上就变了,现在私下里两人还是兄弟相称,但是明面上麻贵佩服萧如薰佩服得紧,一口一个提督喊得比谁都勤快,弄得萧如薰都有些不好意思。
  “别这样别这样,各位兄弟,咱们一起战斗过不假,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也不是管着你们的提督了,而且咱们现在都在休假,就是普通的朋友,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的,还有你,麻老哥,多大的人了,一口一个提督也不嫌丢人,当初我可喊你老哥的!”
  麻贵哈哈大笑,毫不在意这里面的差别,只和萧如薰恢复了兄弟称呼,一口一个老弟别提多亲热了。
  萧家兄弟们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还是有些惊讶的,惊讶于麻贵方才说的话的确是真的。
  他们在打猎的时候遇到,萧如芷和麻虎争抢一只肥硕的野兔,两人争抢不休,互相报姓名的时候,麻虎就愣住了,因为这个名字实在是和萧如薰太相似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萧如薰的兄长,后面那个老头子还是萧如薰的父亲,顿时就给吓得不轻,连忙道歉,麻贵紧随其后上前道歉,然后提出要一起来见见萧提督。
  这很不寻常。
  戚继光死后,萧如薰横空出世之前,大明军界最出名的双子星是东李西麻,李就是李成梁李如松,麻就是麻贵。
  麻家军在宣大的赫赫声威也是传遍了大明军界的,相当有名,但是现在萧如薰横空出世,这个声威居然让桀骜不驯的麻家小子如此乖巧老实,不仅双手奉上野兔,还把一些别的猎物相赠,还要一起跟来给萧如薰赔罪,足以见识萧如薰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什么样子的。
  一战之威,居然到了如此地步,就算是老到的萧文奎也不免暗自心惊。
  自己这小儿子收拢人心的手段是很厉害的,战时能得军心,战后还能有如此威势,让麻家的小老虎们心悦诚服的认怂,不得不说,这小儿子以后绝对是个军神一类的人物。
  只是这样的人物足够光宗耀祖,足够让武将集团兴奋,却不一定能让文官集团接受,他们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如果因为萧如薰的强势崛起而受到威胁,难保他们不会对萧如薰进行某些见不得人的私下操作。
  此时此刻,萧文奎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些文官急着把萧如薰调离京师,让他去南边打仗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甘的李成梁
  望着麻家一群龙精虎猛的壮实小伙儿围着萧如薰,一声不吭老老实实的,这般场景任何一个武将瞧见了都能吃惊不小,人家东李西麻是大明军界的闪耀双子星,虽然是武将,但是武将和武将之间也是有差别的,李成梁之前是大明武将的翘楚,能和李成梁家族并列,麻家自然有本事。
  这般的一群人能心悦诚服的对待某位将领,那本身也不是什么寻常的事情,而是可以说,大明的军界终于要出现一位能够让所有人都心悦诚服的人物了,这般的人物若要出现,可绝对不简单,要知道,上一次出现的这等人物,还是徐达。
  萧文奎这几日在京城听着些风声,说以前大明最能打的两大将领是麻贵和李成梁,双子星,但是这场牵动全国之心的东征朝鲜之役打完之后,过于辉煌的战果一经公布,立刻就引起了好事者的关注,更有好事者按照本次战争里的武将功绩,给大明平定出了五位顶级武将,参考三国演义里的说法,为大明的五虎上将。
  哪五位?
  东李,李如松,虎父无犬子,李如松继承父业,领辽东骑兵纵横驰骋,大破倭寇数次,声威赫赫。
  西刘,刘綎。
  参战虽晚,战绩不小,麾下川军多国部队战力凶悍,擅长攻坚,多破坚城,俘获甚众,杀的倭寇心惊胆战,强悍。
  南吴,吴惟忠。
  戚继光将军留给大明的财富,率领当年的抗倭铁军远征倭国,战力丝毫不减当年,戚家军鸳鸯阵重现世间,将倭寇打的屁滚尿流,麾下南兵乃是斩首第一功。
  北麻,麻贵。
  打蒙古人是一把好手,镇守宣大多年,干倭寇也是一把好手,麻家子弟兵纵横沙场所向披靡,倭寇闻之,夜不能寐也。
  最后一个,也是牛最厉害的一个,萧如薰。
  东征主将,出道晚,资历浅,但是天纵奇才,主导两场大型战役,大小数十战未尝一败,全战全胜,面对哱拜叛军和蒙古铁骑不落下风,斩首蒙古铁骑三千,使之闻风丧胆不敢进犯,面对倭寇更是以四万破二十万,拿下辉煌战果,其余四人皆是在其麾下拿下如此大的战功,作为主将,第一功当之无愧。
  好事者声称,此五人当为大明的五虎上将,以后大明若有战事,使此五人出征作战,则大明无忧矣。
  当时萧文奎还在心里有些担忧,觉得儿子资历浅,却被好事者如此吹捧,难道不是捧杀?难道不会使得那些资历比萧如薰老但是排名却在萧如薰后面的将领们心生不满?尤其是东李西麻,就不会不满意?
  现在一看麻家子弟们的做派,一个个的乖巧的跟什么似的,很显然,是被萧如薰折服了,这个时候,萧文奎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忧有点多余,这觉得传出如此消息的人是弄巧成拙,反而帮了自己的儿子一把。
  对于佩服的人,能和他并列,难道不是一件荣幸的事情?
  望着坐在中心笑呵呵的捣鼓着手里的野味的小儿子,萧文奎明白了——儿子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自己担忧的混小子了。
  自然,有高兴的,就有不爽的,李成梁的府邸里,刚刚因为儿子得了伯爵的爵位,一门父子两伯的事情而高兴的李成梁,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者的传言给弄得郁闷不已。
  “呵呵,这些好事之人还真是有意思,看三国演义看得入迷了吧?还给大明弄五虎上将,那不是把咱们的陛下比作刘备吗?五虎上将,名声是好听,但是,还是没能帮着刘备一统天下啊!”
  李如松得知了这个消息倒是乐呵呵的,没说什么,李成梁看着李如松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还笑!四十多岁的人了,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小毛孩子给比下去,成了人家的属下不说,连民间排名都排不上号,你还好意思笑?!”
  李成梁怒其不争。
  李成梁好强了一辈子,因为不愿意屈从于命运,甚至自己读书考了秀才的功名,做了武将之后,也是力争第一,人生信条就是武将虽然是咸鱼,但是就算是咸鱼,也要做最咸的那条,所以就算是张居正的门下走狗,他也要和戚继光争着做第一,张居正死了,他又去抱别的大腿,总而言之,是铁打的成梁流水的阁老,他不倒。
  但是戚继光是为了麾下军队可以过得更好而忍辱负重,李成梁却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所以就算他成了万历以来第一个军功封爵的武将,也没有成为武将领袖,被大部分武将所厌恶,他麾下的辽东系武将更是被全国大明军队所排斥,纵使战斗力强,也很不受人待见,处处被孤立。
  但是他依然很要强,非常要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以前他是最强的,现在他不是了,萧如薰后发制人,被封平虏侯,爵位的称号不好听,但是却已经是个侯爷了,而他李成梁七十了,还是个伯爵,这辈子也触碰不到顶级勋贵的门槛儿,他如何能甘心呢?
  而且更关键的是,本来大家一起做咸鱼,但是你现在居然有咸鱼翻身的迹象了,那让别的咸鱼怎么看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