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15

  萧文奎一脸的信誓旦旦。
  萧如薰笑了笑,开口道:“爹,大哥二哥三哥,咱们不用争论,等去吃的时候,叫他们的掌勺大厨出来看看,那要是个阉人,就真的是御厨,要不是,那就是假货,咱们的陛下现在吃的东西都是身边的亲信太监安排下去的,从采购到做成御膳给陛下吃,那全是太监系统在负责,要真是御厨,可不就是个阉人吗?”
  那边父子四人愣了一下,然后齐声哈哈大笑起来。
  这般笑着,几道肉菜也端上来了,萧如薰大吃大喝了一番,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萧如薰打算把事情给说出来,让父亲和兄长们知道。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次凯旋封赏,我不仅给封了侯升了官儿,还得了一个差遣。”
  萧文奎闻言停下了话茬儿,开口问道:“差遣?什么差遣?得个差遣好啊!你之前是宁夏总兵,立了那么大的功,不说别的,蓟镇总兵也是要有的吧?那可是拱卫京师的最重要的军镇。”
  三位兄长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萧如薰。
  萧如薰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都不是,是提督云南广西等处御边平南总兵官,南边洞武国犯镜,朝廷派我统兵南下,征讨洞武国。”
第二百九十二章
特务国家
  朝廷派我南下统兵征讨洞武国。
  一句话,让原本和谐的餐桌氛围变得奇怪起来。
  安静了好一会儿。
  “什么?一个半月?南下征讨洞武国?不是,老四,你不是才打完倭国才回来吗?怎么又要走?”
  “对啊!老四,你这边刚刚打完胜仗凯旋归来,朝廷也不是无将可用,为什么只给你一个半月的假就又要统兵南下了?而且还是那么南的地方?这不合规矩啊!大将统兵归来就没有立刻再统兵南下的规矩啊!”
  “是啊老四,朝廷是怎么个说法啊?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啊!四妹她还怀着身孕,眼看着就要临盆了,朝廷总不至于让你连孩子的满月酒都办不了吧?那朝廷给我们三个月的假期干什么?咱们回来就是为了一家团聚的,要是一家人团聚不了,还要这个假期干什么?”
  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很生气,为萧如薰打抱不平,只有老爹冷静一些,一拍桌子,叫兄弟三人安静下来了。
  “住口!朝廷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就是圣旨,作为武将,我们必须遵守陛下的旨意!这是规矩!要是毁了这个规矩,咱们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以后不管是在明面上还是在私底下,哪怕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为父也决不允许你们说一句陛下的坏话!听清楚没有?!”
  萧文奎前所未有的严肃着,萧如薰认为他严肃的非常正确,因为在这个特务国家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身边是否有专门服务于皇室的锦衣卫或者东厂密探,哪怕就在现在的萧府内,就真的没有皇帝的密探或者某位大人物的密探吗?以萧如薰现在的地位和处境,这种可能性并非不高。
  明代初期,朱元璋搞肃反杀的红了眼,群臣人人自危,平常在家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那个时代的锦衣卫就和蟑螂一样无孔不入,那个时代才是真正需要谨言慎行的时代,然而时代不同,情况也不同。
  和明初不同的,是皇帝对国家对臣子的掌控力,这取决于皇帝手中握有的实力和权力,朱元璋几乎掌握了一切,所以他大杀特杀手下的功勋臣子,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反抗,朱棣也几乎掌握了一切,所以即使他诛了方孝孺的十族,即使他五征漠北,他的江山依然稳固,但是再往后,皇帝们就逐渐失去了对臣子的控制。
  土木堡之变是一个转折点,预示着明朝皇帝开始无法掌控手下臣子的势力膨胀,皇帝赖以对抗文臣的枪杆子被文臣抢了去,景泰皇帝面对于谦像一只乖巧的小鹌鹑,之后无论是英宗复辟还是新帝登基,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一直到嘉靖皇帝用大礼议事件夺回了部分权威,才能重新压制臣子。
  然而这种压制也因为嘉靖帝没有及时扶持和文官对抗的势力而失效,嘉靖帝厌恶宦官,不给宦官实权,不喜欢兵事,也没有给武将翻身的机会,所以文官不过迷茫了二十年,二十年一过,嘉靖帝的套路被摸清楚之后,文官们再次开始反击了。
  这一次,就连锦衣卫都被渗透了。
  岌岌可危之际,张居正这位驯兽师闪亮登场,没错,他是文官,但是作为最近接宰相甚至超越宰相的极品文官,本该是文官盟主,却因为厉行改革而成为绝大多数文官的死敌,所以他也是皇帝天然的盟友。
  他帮着皇帝夺回了锦衣卫和部分权威,只可惜小万历被文官洗脑的很成功,把张居正的努力几乎全部毁掉,等醒来的时候追悔莫及,手上也只剩下了锦衣卫和东厂两只力量。
  所以现如今,文官们几乎不担心自己会被锦衣卫监控,而武将们担心的也不是锦衣卫,而是文官们的眼线,那些无孔不入的家伙们虽然不是锦衣卫,却干着和锦衣卫一样的事情,压制武将,却也担心某些过于强悍的武将冒头出来,有抢夺权威的可能,所以要提前压制。
  现在他们最忌惮的人已经不是李氏父子了,而是萧氏父子,如此将他们父子团聚起来,怕也是有着别样的心思。
  萧文奎在京师里面厮混了数十年,个中门道一清二楚,他还亲眼见到定国公家的人把一个给不知名的人做事的内奸揪出来活活打死,杀鸡给猴看,但是除了五个顶级门阀之外,就再也没有武将敢这么做了。
  如今大明的武将,也不比宋朝的武将好到哪里去,区别只是程度的深浅和传统看法而已,当然,还有那么几家有那么一点点的颜面。
  萧家兄弟都不傻,看到父亲挤眉弄眼的样子,顿时恍然大悟,每个人都老实的闭上了嘴,窝囊的坐了下来,虽然如此,但是一肚子的火气是不知道往哪里发泄的,只是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又觉得这件事情并不是坏事。
  “对于我等武将而言,有仗可打是最好的事情,没有仗打,我们武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有仗可打总比无仗可打要好。”
  萧如芷如此说道。
  萧如兰却不那么想:“有仗可打的确是好事,但是也不带这样做的,之前可没有这样的先例,这边刚打完那边就又要打,大明朝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先例了,而且两次都用同一个主将,期间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除非整个南疆都在告急,那紧急启用大将还有情可原,可现在不过云南一省之事,我都更是听都没听到,这就证明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此急切地要老四南征所为何事?”
  萧如蕙冷声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是我们不说而已,若是说穿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说完,萧如蕙看着萧如薰道:“老四,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无法挽回,你还是去和四妹说说吧,这些日子四妹是最苦的,而且不过一月半,你又要远征,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这一去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于情于理,你都该多去陪陪四妹。”
  萧如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会去和彩云说清楚的,只是有个事情我想和兄长还有父亲商量一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夫妻重聚
  萧文奎闻言开口道:“你说。”
  “我打算等彩云生产过后,叫彩云去南京和泰山大人一起住一段时日,彩云留在京师,我始终觉得不妥,京师局势不妙,父亲已经是快要退下来的时候了,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此时不应该再为儿子的事情担忧,而且儿子这一去,极有可能就要在南方任职,不再回京师,所以,儿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该把彩云送到南京去,有泰山大人看着,或许会更安全一些。”
  萧文奎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那也好,在南京有你三哥,还有你泰山大人,也更安全些,能保得彩云母子周全,你泰山大人这几日也就要到京师了,为父与他说一说,应该没问题。”
  说定了这件事情,萧文奎便站起身子,开口道:“那咱们去瞧瞧彩云吧!她们女人间的话也该说的差不多了,让季馨和彩云多待一会儿,多说说话儿,这些日子最难熬的就是彩云,你们娘亲怀孕的时候,为父尚且能陪着,而季馨却陪不了,女人家心里未尝没有些别的想法,季馨,走吧!”
  父子一行便往杨彩云的安胎房前去,临近安胎房的时候,房间里传来阵阵女人的笑声,萧文奎笑道:“看来她们妯娌间相处的也算不错,季馨啊,这回子让你三个嫂嫂一并前来,也是要多沾沾彩云的孕气,好早日怀孕,人家家里都是老大最先生孩子,到咱们萧家却反过来了,老大,你可要抓紧啊!”
  萧如兰一脸苦笑,感觉无话可说。
  走到门前,萧文奎敲了敲门。
  门很快打开,开门的是个清丽的妇人,萧如薰不认识,也没什么记忆,只是闭口不说,而这清丽的妇人却一眼扫到了跟在萧文奎后面的萧如薰,以手掩口惊呼道:“四妹!你快瞧瞧谁来了?四妹!”
  杨彩云听的这样的呼喊声,心中已有预料,等萧如薰跨步进入房间时,见着日思夜想的夫君出现在自己面前,杨彩云直接愣住,然后眼泪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一点儿都止不住,萧如薰看着半靠在床铺上挺着大肚子的杨彩云,一时间也愣住了,好一会儿竟然一步路也迈不开。
  萧文奎悄悄招呼着三兄弟和三个妇人离开了房间,一句话也不说,悄悄的,把空间留给了久别重逢的夫妻两人。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算起,八个月的分别,叫萧如薰几乎都快要认不出来如今杨彩云的模样,临别之时,杨彩云怀孕不过一月有余,小腹尚未鼓起,还是个苗条靓丽的女子,而如今,肚子挺的老大,和她纤瘦的身姿极不协调,脸色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有些苍白,只是脸蛋尚且圆润,显示出她并不匮乏营养,也有按时吃饭,并没有亏待腹中的孩子。
  只是她的精神状态实在是算不得好,一直往下掉落的泪珠叫萧如薰看得无比心疼,他知道自己是个失职的丈夫。
  “薰……薰郎……”
  一声轻轻的呼唤,把萧如薰唤醒,萧如薰眼看着似乎想要下床走过来的样子的杨彩云,连忙快步上前按住了她的肩膀。
  “别,彩云,别下床,在床上坐着,你现在需要休息,需要养精蓄锐,绝对不能累着。”
  萧如薰坐在了床边上,还没坐稳,杨彩云便紧紧抓住了萧如薰的胳膊。
  “薰郎?真的是你吗?我没有做梦吗?薰郎?”
  “是我,彩云,我回来了,我今天到的京师,凯旋仪式结束以后我就往家里来了刚才和父亲他们说了一会话,这就来看你了,彩云,这些日子,你还好吗?”
  萧如薰伸出另外一只手按在了杨彩云的手上。
  “嗯,我很好,很好,肚子里的孩子也好,你看,他都长这么大了。”
  萧如薰看着杨彩云高高隆起的肚皮,轻轻伸手抚摸了一下,感受着自己的骨血的韵律,萧如薰忍不住的流出了泪水。
  “这是……我们的孩子?”
  “嗯,薰郎,这是我们的孩子,他很快就要出来了,你很快就能看到孩子了。”
  杨彩云笑的很美丽,甚至有几分骄傲,只是她很快又带上一丝担忧的开口道:“只是不知道这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
  萧如薰握紧了杨彩云的手。
  他想起了去年来到京城以后萧文奎向他絮絮叨叨的那些往事。
  “女孩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我们萧家就是男丁太多,我这一辈四个兄弟,一个姐妹都没有,父亲从小把我们四个顽猴拉扯大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功夫,尤其是母亲去世以后。那个时候,父亲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仕途,亲自监管我们兄弟四人,请先生教我们读书习字,他在一旁监督我们,我们长大以后,还给我们张罗娶了好媳妇儿,尤其是让我娶到了你,可想而知父亲到底费了多少功夫。”
  这般说着,杨彩云的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意。
  “所以啊,像我这般军务繁忙,还都是真刀真枪的上战场搏杀的武将,真要是家里全是儿子,那我又如何管得过来呢?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为了培养我们四个儿子是竭尽全力,我们兄弟四人才能人人有出息,而我又要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呢?所以说啊,虽然生个儿子继承家业和我的爵位是延续家族的必要,但是打心眼儿里,我想要个女儿。咱们女儿要是生下来,肯定和你这般温柔,善解人意,知道心疼自己的父亲,不会像儿子那般吵吵闹闹顽皮可恼,也不要花多少工夫把他培养成才,也不用把他带上战场去厮杀,免得你这个当娘的担惊受怕,你说是不是?”
  杨彩云靠在萧如薰的肩膀上,轻声道:“可是妾身还是希望能给薰郎生个儿子,薰郎是侯爷了,有爵位了,是要生个儿子来传承爵位的,萧家也要传承香火,传宗接代,薰郎这个儿子可是跑不掉的呢。”
  “是啊,这儿子是跑不掉的,不过彩云,你千万不要担心,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就算这一次生的是女儿,下一次我们在生个儿子就是了,只要你还在,只要我也在,只要咱们夫妻都在,一切就都很好。”
第二百九十四章
踏青野炊
  四月中旬的京师地区已经过了咋暖还寒的时候,小冰河期虽然正在逼近却还没有带来数十年后赤地千里的效果,温暖的春风裹着些许的水汽将京城周围滋润了一遍,看这架势,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萧家一家子人就在这般明媚和煦的日子里出了北京城,往郊外的踏青胜地而去,萧文奎带着四个儿子骑马,四个儿媳妇和萧文奎最宠幸的妾侍分坐在两辆马车上,还有几辆牛车载着不知道是什么器具,七八个护卫和五六个府上的丫鬟一起随行,十几二十号人的队伍在这个踏青的时节并不算显眼。
  萧如薰在家里陪着杨彩云腻歪了两天以后,觉得杨彩云始终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现在春光明媚空气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便和萧文奎商量着,一大家子一起出去踏青游玩,萧文奎一拍手掌——好啊!
  但是单纯的踏青,萧老爹是不满足的,他整了几张他收藏的好弓,带上些家伙事儿,告诉儿子们——京城西郊有一处狩猎圣地,很多武将都喜欢在那里狩猎游玩,咱们和文人玩不到一块而去,要是往东郊去,全是文人,一水的才子佳人看的酸溜溜的可难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