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451

  先锋大将尉迟宝林亲自带了三千突击队突入城中与波斯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结果三次被打了出来,杜荷大怒,亲自披甲上阵,带着自己的亲卫突入城中,结果险些被不要命的波斯政府军打出来,杜荷感到无比的震惊,在他看来,这支波斯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及大唐军队,可是他们的精神,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却让他感到震惊,他亲眼目睹一个肠子都流出来的波斯军咬断了一名大唐士兵的脖子,然后力尽而亡。
  这些波斯兵到底是什么部队的?这一定不是一般的波斯军,定然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主将是谁?他们的统帅是谁?他们到底来自哪里?
  百战百胜从未有过一次失败的大唐安西军在这里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挫败,五支大军的三支九万人集中在这里,却被人数不足两万的波斯残军挡住了整整五天,直到最后一个波斯兵力战身亡,大唐损兵八千九百余,这是安西军自成立以来单场战役最大的一次战损,在兵力占优形势下最大的一次战损,看着已经被完全毁掉的要塞,杜荷神情凝重。
  这些波斯兵到底怎么了?
  这种疑虑和不祥的感觉在杜荷亲眼看见那一股浓浓黑烟的时候,更是强烈,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城内的波斯守军一定是趁起义军没有防备,突然袭击,使用火攻打了起义军一个措手不及,要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还好,起义军完全就是乌合之众,情报里面还说起义军内部还有大量的人数比战斗兵员还要多的家眷,老弱病残等等,这是军队吗?
  这种军队一旦被火攻,就算是军队不乱,那些老弱病残和女人小孩都要崩溃吧?女人小孩子一旦崩溃,男人们能不慌乱?还能接受主将的指挥有秩序的抗击?那肯定是一溃千里,就像当初陆逊火烧联营一般,皇帝刘备亲自统领的训练有素精干的蜀兵尚且崩溃,更别说是这些乌合之众了。
  当机立断,杜荷立刻命令先锋大将尉迟宝林率领五千轻骑火速赶往事发地点支援那些波斯起义军,虽然他们都是乌合之众,但是利用得好,大唐军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灭亡波斯政权,否则要是大唐军队亲自攻击,估计结果就不太喜人了,刚刚遭遇了两万多波斯残军的誓死抵抗损失严重的唐军,不适宜立刻进行一场硬仗。
  但是已经晚了,尉迟宝林在火速前进的路途中遭遇了伏击,不知哪里来的波斯军队以弓弩强袭大唐轻骑军,大唐轻骑军猝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二百多骑兵,尉迟宝林当机立断率领骑兵火速撤退,敌情未明之下不可妄自前进,这是杜荷确立的安西军法,哪怕是撤退都没有罪,贸然前进就算是战胜也有罪。
  退到了安全的地方,尉迟宝林下令骑军组织哨探再一次摸过去,查探情况,之前因为着急,所以没有派出斥候探路,结果遭遇了伏击,这一次就不会了,尉迟宝林让斥候先行,自己带着主力部队在后面跟进,训练有素的斥候在道路两边的密林中前行,很快发现了波斯伏兵的位置,绿色的信号弹冲天而起,尉迟宝林立刻下令骑兵下马变作步兵,拔出近战短刀冲入密林收拾那些伏兵。
  事实证明尉迟宝林作出的决断是对的,或者说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对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基本问题的基本解决方式是正确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情况,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一个动机可以演变为千万种念头,但是解决方法似乎并没有千万种那么繁琐,李世绩和李靖强强联手,打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规范,然后下达每一个军校学子和行军参谋,告诉他们如何随机应变,不可墨守成规。
  尉迟宝林的脑袋不太好,或者说智商不是很高,读书也少,在一群小伙伴里面经常处于被欺负的状态中,不过就算是一块木头,在军校三年军队七八年也能给磨练成优秀的将领,这种事情就算是经验法则也是可以应对的,尉迟宝林立刻按照行军守则吩咐士兵们准备应对,不过是多耽误了一点儿时间。
  不过随后尉迟宝林发现,他的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一段路途就能在行军途中遇到伏击,而伏击的人数很少,最少的一次就几十个人,可是却成功的拖慢了五千轻骑的速度,使得尉迟宝林还没有开战就损失了四百多士兵,他非常恼怒,随即意识到这是敌人的疲兵之计,虽然他很笨,读书也少,但并不代表他就不明白这些基础军事常识。
  他下令全军全速突击,分成三队,左右两队各八百人,中间主力三千人,遇到伏击,中间主力不管不问,全速继续突击,左右两队则按照伏击的方向和规模自由选择留下多少兵力应对,应对完了接着赶上来,反正他不会选择停下来,对于骑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对于任务来说,速度就是成功的保障。
  果然,在这个策略实施之后,波斯伏兵对此很不适应,连着三次伏击都没有成功,而是惨败,被左右两队专门应对部队解决的惨兮兮,主力三千铁骑在尉迟宝林的统帅下不管一切的全力突击,终于在预定时间内赶到了预定地点,途中甚至遇到了一支一千人的波斯铁骑的阻拦,尉迟宝林率军一顿猛打猛冲,轻松的击败了这支波斯骑兵,但是等他们赶到了预定地点,他们所看到的却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满目疮痍,硝烟弥漫,地面坑坑洼洼,还有很多的深坑没有掩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波斯士兵,这样的地貌已经不适合骑兵尤其是轻骑兵作战了,尉迟宝林果断下令停止前进,就地下马设防,然后派出快速传令兵前往告知主帅杜荷他们所看到的情况,以及地貌不适合骑兵和大规模兵团集团冲锋的情报。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们对于这些情况也有所怀疑,他们甚至不太清楚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似乎经过一场灾难级别的大战,尉迟宝林敏锐的嗅觉甚至嗅出了那被掩藏在浓浓硝烟之中的血腥味儿,这里一定经历过一场灾难,还是一场死了很多人的灾难。
  “将军,您看那些人好像是在填那些坑,难道,那些坑不是用来阻止我们骑兵的?”尉迟宝林身边的一个亲卫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询问尉迟宝林,尉迟宝林仔细一瞅,嘿,别说,还真是,而且照常理说,对付骑兵的坑也不至于那么大一个,从高处往下看甚至觉得很深,黑洞洞的,浓烟就是从中冒出,还能看到火焰,他们在烧什么?那应该不是对付骑兵用的坑吧?
  “你说的的确有理,这样吧,我们孤军深入不好接近,弄不清情况也不是和立刻开战,你待人悄悄摸过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注意,不要被发现了,否则就自求多福吧!”尉迟宝林一副我绝对不会救你的样子。
  亲卫目瞪口呆,只好自认倒霉,带了一队侦察兵就摸了过去,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发现,也不敢被发现,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会儿,其中一个侦察兵皱着眉头惊呼道:“他们是不是把人给丢进去了?你们看像不像一个死掉的人?”
  亲卫瞪大了眼睛,定睛一看,别说,还真像……不对,那尼玛就是吧!
  这么说来,那个大坑里面,全部都是尸体?这仗已经打完了?亲卫的脑袋里面一片混乱,只好赶快回去报告尉迟宝林,尉迟宝林也满脑子浆糊,但是事情既然无法判断,为了军队的安全起见,那就往后退一段距离,等到杜荷大军来了再行决定其他的事情。
  杜荷的军队很快就赶到了,杜荷本人已经接到了尉迟宝林的报告,皱着眉头看着上前来的尉迟宝林,询问道:“你说的波斯士兵往深坑里面扔尸体并且焚烧是什么意思?那黑烟就是焚烧尸体的烟雾?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烟雾?死了多少人才能烧成这个样子?”
  尉迟宝林表示自己无能为力:“靠近那里坑陷甚多,不利于马军驰骋,末将实在是无能为力,不得而知,还请大帅责罚。”
  杜荷点点头,说道:“本帅明白了,你已经做得很多了,的确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这样看来,他们的起事军队已经被打败了,真是乌合之众啊,大火一烧,定然是凶多吉少,看起来我们要孤军奋战了,传令下去,火炮准备,给本帅把这座皇城轰开,另外,马军下马步行,这里不能骑马,其他的,容后再议!”
  将军们齐声应诺:“诺!”
第九百八十六章
结束的国运(上)
  波斯帝国的丧钟,是杜荷敲响的。
  当大唐挺进部队突破了波斯军队组成的防线,从而目睹了深坑之中惊心动魄的一幕之后,丧钟已经在为波斯帝国而鸣,不为别的,只为那数十万无辜的生灵,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之事虽然有诸多疑点,但是白起不得善终之事也足以证明杀俘不祥,虽然在血海深仇之下杀俘之事难以避免,但是政府军和起义军,有血海深仇吗?
  理念不同,效力对象不同而已,在教育没有普及,绝大多数底层百姓大字不识一个的前提下,谁知道大义?谁明白道理?不过是谁给的待遇好就跟着谁而已,换个地方,同一群人,搞不好所属的阵营就会掉换过来,但是却还是那群人。
  所以说打仗都是上面的人的事情,送命就是下面人的事情,军队的组成成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这样,将军说什么,就做什么,军队没有思考能力,服从也就成了军人最高天职。
  但是一支军队被一个将军带久了,而这个将军却又恰恰是一个非常能打的将军,立下了很多军功,能力非常强,个人魅力也是足够的,这个时候,这支军队就会成为将军的私人部曲,将军怎么做,他们就怎么说,如果寻常军队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本能在活动,那么这样的私人部曲就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了,大屠杀这种事情自然做的下来,哪怕良心再有不忍,见惯了生死的军人也不会停手。
  哭的声音再大,哭的样子再惨,也不会让哪怕一个军人停下手中的战剑,这就是波斯最后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边防兵团,统帅,老将军妥耶夫。
  也就是这支军队惹怒了杜荷,看着无数深坑和浓浓的遮天蔽日的黑烟,杜荷心中的怒火无论如何都无法平息,虽然死的都是波斯人,没有一个大唐汉人,可是他就是愤怒到了极点,虽然华夏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坑杀俘虏和平民百姓的记载,但是史书记载是史书记载,亲眼目睹是亲眼目睹,波斯人对自己同胞的麻木不仁实在是让杜荷惊怒不已。
  同时,这也促成了杜荷对自己的反思——如果有一天皇帝陛下下令屠杀平民,而他并没有屠杀平民的想法,他还会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去屠杀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吗?或者他认为错的不是那些平民,而是皇朝本身,他会昧着良心镇压,而不是做些什么别的事情吗?
  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明白吧?或者说,杜荷恐惧做这样的决定,不知道多少年了,杜荷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从他接受军事大学的教育开始,一直到如今,十几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名的恐惧,原本,他不该有这样的恐惧感。
  杜荷不由得有些彷徨,但是他还是下达了最该下达的指令——全军停止战斗,不要去管那些黑烟,只要把所有的深坑全部填上就可以了,然后杜荷修书一封,命人以弓箭射入城中,告知城内的波斯守军,破城之日,所有参与屠杀平民的士兵一个不留,斩尽杀绝,做出这个决定的将军,将按照古老而残忍的中国刑法——凌迟处死!
  杜荷命令全军安营扎寨,在这里把整个波斯皇城包围起来,本来人数不太够,但是紧随而至的波斯东部起义联军抵达这里之后,人数就差不多够了,这些起义军一看到这些万人坑,无一不是痛苦不已,看向皇城内部的眼神充满仇恨。
  他们接受了杜荷的指挥,以人数上的优势按照大唐的方式安营扎寨,把整个皇城团团围住,然后切断了所有进入皇城的路线,并且寻机切断皇城内部水源,不过似乎这座皇城有充分的准备,城内有诸多水井,并不依靠着城外的河流生活,切断水源的行动失败。
  再之后,杜荷命令军队切断波斯军队的补给线,结果得知波斯皇城没有补给线,也没有人支援,整个波斯还听从中央政府指令还在波斯政府手中的行省也就两个,而且通往这里的道路被完全截断,他们本身也是自身难保,不用提及什么支援的事情,完全不必担心。
  这就说明皇城内部有充分的粮食储备,否则那个很有能耐的将军不会做出困守孤城的准备,他很有可能已经对火炮的巨大威力做出了应对之策,然后想法设法的拖延时间,把战争拖延到这里寒冷而干燥的冬季,然后接着粮食运送的不易,伺机切断大唐军队的补给线,逼迫大唐军队撤退乃至于被他打败,他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重新恢复波斯帝国的统治。
  真是一个难对付的对手啊!
  水和粮食都无法截断,短期内无法开展攻城战,如何才能削弱城内守军的战斗力,不至于出现之前两万波斯残军阻挡了大唐九万军队五天的事情,这就是一个问题,杜荷想了很久也没有得到解决,然后紧接着,一份来自血滴子的绝密信件让杜荷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承和二年五月初三夜,大唐波斯起义军联军围城之后的第三天,也是城外万人坑基本上填满之后的那个晚上,实行完全宵禁的波斯皇城内大街上突然出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显得特别神秘,而他们的速度和身手都非常灵活,守夜的波斯士兵毫无察觉。
  紧随而至的就是皇城粮草重地的失火。
  冲天的火焰将所有人都给惊醒,惊慌的士兵们呼喊着叫嚷着喊人来救火,被惊醒的人们连忙出来提着水桶救火,奈何今夜风势不小,而波斯皇城内的水井却又距离粮仓甚远,等到救火大队提着水桶赶过来的时候,这大火已经差不多摧毁了整个粮仓,所有的粮食都在熊熊燃烧,香味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然后,香味变成了让人感到痛苦的毁灭性气味。
  妥耶夫老将军跌跌撞撞赶到粮仓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在处理完唐军对城内波斯军带来的恐慌之后,他就沉沉睡去,结果还没睡多久,就被急促的敲门声喊醒,卫兵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石化——将军!粮仓失火了!
  妥耶夫之所以会决定困守孤城,等待寒冷的冬季到来,压迫唐军的补给线,甚至是伺机切断唐军的补给线,就是因为城内有充足的粮食,大粮仓所存储的粮食足够城内军民两年食用,且不论它是否会坏掉,粮仓保管者自然有特殊手段可以保证粮食可以食用,城内军队十数万,还有十数万可以调动的民兵一类的壮丁,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万,虽然战斗力不及唐军,但是坚守城池还是办得到的。
  至于唐军的火炮,妥耶夫从罗马人对付投石机的方式里面得到了启发,决定以软硬适中的大片物体护住城墙,使得唐军的实心铁炮弹无法摧毁城墙,至于开花炸弹,似乎对人更厉害,而对城墙则是颇为无力,更别说波斯皇城的城墙可是当初唐军自己加固过的,不仅仅有外城,还有内城,两道城墙,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是首屈一指的,唐军的火炮虽然厉害,但是真的可以摧毁这样巍峨的城墙吗?
  只要唐军难以对城墙做出毁灭性摧毁,那么城内守军就可以依靠城墙阻击唐军,唐军再强,在攻城上也必然吃亏,以往唐军攻城都是使用火炮摧毁城墙,一旦火炮失去作用,唐军还能做出什么吗?再者说了,妥耶夫知道一个很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唐军火炮的主要原料火药不能受潮,一旦受潮则会失去效用,如果天降大雨,或者自己想法设法的摧毁唐军的火药,那么,唐军不就只能用血肉之躯来攻城了吗?
  就算火药还能运送,那也是需要时间的,他甚至可以派出别动队前去阻碍,毁掉火药,失去火炮,唐军还剩下什么?不也就是比罗马军团还要强一些吗?他们也数次战胜罗马军团,他手下的士兵是全波斯最精锐的士兵,最强大的士兵!
  他信心满满的做出了决定和战略策划。
  然后就是现在,粮仓被毁,熊熊大火燃烧着,扑救的士兵和平民显得那样无力,显得那样脆弱,自己的战略谋划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最大的依仗——粮食,被毁掉了,战略谋划还有意义吗?没有粮食可以吃,那么,这场战斗如何继续下去?士兵如何战斗?靠着那些家畜?还是仅存的那部分粮食,乃至于杀马充饥?困守孤城,最后易子相食,明码标价贩卖?他不得不认为,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将宣告失败。
  他摘下了自己的头盔,熊熊烈火映照着他灰白的面容,他必须要将这个消息报告给皇帝陛下,那个他拼尽全力守护的皇帝陛下,还有来自于他的父亲的嘱托,他必须要完成,哪怕是死,可是皇帝陛下怎么办?自己死了,皇帝陛下总不能跟着死,他是这个国家的象征,最后的希望。
  他决定亲自前往皇宫把这个消息报告给皇帝陛下,报告给他拼命守护着的皇帝陛下,虽然现在天色已晚,但是他依然觉得有必要让皇帝陛下做好心理准备,于是他在亲卫的带领下前往皇宫,进入了宫城,缓缓来到了小皇帝休息的地方,刚一进入宫殿,一股浓浓的奢靡之气息就让他眉头紧皱,宫殿内传来的声音更让他觉得如坠冰窖。
  臣子在拼死奋斗,而皇帝呢?醉生梦死?男人的大笑声,女子的娇笑声,浓浓的酒气和肉的香气,还有奢靡的音乐,宫殿内仿佛和宫殿外不是同一个世界,老将军觉得自己和皇帝不在同一个时间里面,皇帝在天堂享受,而自己在地狱受苦,这真的是君臣应该有的差距吗?这真的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吗?
  唐国的新皇帝和自己的皇帝陛下年龄是差不多的,从各种情报上来看,甚至还要稍微比陛下年轻一些,但是,看着唐军如此骁勇,唐将如此善战,看起来丝毫不下于老皇帝李世民的贞观时代,老将军就知道唐国的新皇帝不比他的父亲要差,甚至还可能更加睿智一些,可是自己的皇帝陛下,和之前的老皇帝,似乎相差的也太远了一些,我这样做,真的没错吗?真的没错吗?
第九百八十七章
结束的国运(下)
  思来想去,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老将军还是决定了要进入那另一个世界去和皇帝陛下说明一下他们目前遭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皇帝陛下必须要知道,一定要知道,如果皇帝陛下不能明白这个事情的话,他所喜欢的这另一个世界将由唐军来结束掉,对于皇帝陛下来说,他应该更希望见到自己而不是唐军主帅,那个叫嚣着要把自己凌迟处死的家伙,虽然老将军还不太清楚凌迟处死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可以知道什么是凌迟处死的话,他一定不会希望亲身体验,至少不希望活着亲身体验,因为能够扛下着凌迟刑法而不死者,估计这全天底下也没有几个。
  “去报告陛下,本将前来觐见陛下!”老将军端正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尽量使自己平静下来,他明白,这位皇帝陛下会因为自己的镇定而安心,会因为自己的慌乱而崩溃,他就是一个十足十的草包,老将军一早就该明白这件事情,也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做好了,那么皇帝陛下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呢?越往宫殿里面走,就越能感受到那股让人难以接受的脂粉味道,长年累月闻惯了边疆的风沙和血腥气味儿,老将军非常厌恶这种奢靡的味道,尤其是自己所寄予厚望现在却让自己无限失望的皇帝正在这股奢靡气味中醉生梦死,自己还应该怎样奋斗才能挽回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挽回这根本不可能挽回的皇帝?这滩扶不起的烂泥?
  “这……将军,陛下早就说了,什么事情都交给大将军处理,大将军不需要来询问陛下,而且,陛下现在不见任何人,将军还是请回吧!”看门的内侍一阵尴尬无奈。
  老将军心中失望已极,但还是说道:“你看到那里的火光了吗?那是粮仓在燃烧!粮仓被人纵火,我们的粮食都没了,粮食没有了,我们还如何坚守这座孤城,去告诉陛下,我们要离开这里,必须要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就要全部做俘虏了!陛下是愿意在这里被唐军俘虏还是跟随本将离开这里,陛下自然会有所决断!”
  内侍惊慌失措道:“粮仓被烧了?这,这……将军……将军请进……将军请进!”
  内侍也意识到情况的紧急,老将军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大步迈入了宫殿深处,那醉生梦死的另一个世界,奢靡之气,酒气,脂粉气,男人的狂笑,女人的娇笑,外面是猛烈的火光,映射出每个人的绝望,可是这里昏暗的烛光,却让老将军觉得这里根本就是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而不是一座战场孤城,他们拼尽全力保护着的,是一个根本不在乎任何事情只顾自己享乐的皇帝!
  进到最里面,推开了两个内侍的阻拦,老将军一把推开宫殿门,不堪入目的一幕幕映入他的眼帘,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直到已经醉的七七八八却还在和身边美女调笑的小皇帝见到了有人闯入,但是却看不清那是谁,于是大声呵斥道:“谁!没有我的命令!谁敢进来!来人!给我斩了他!”
  老将军睁开眼睛,平静的说道:“陛下,是臣。”
  小皇帝醉眼微睁,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了老将军,顿时一愣,然后脸上的神色恢复如初,举起一杯酒跌跌撞撞的朝着老将军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说道:“哈哈哈哈哈,老将军今日好兴致啊,居然来我这里了,来的好,来的好,正好我这里有好酒好菜,快来一起吃一起喝,还有那么多美人,哈哈,这可都是从唐国买回来的美人美酒和美食啊,哈哈哈哈!老将军,快来,快来一起!”
  小皇帝的脚步踉踉跄跄,一个打滑,身子往前倾,直接倒在了老将军的身上,老将军伸手扶住了小皇帝,小皇帝手中的酒却撒了老将军一身。
  “陛下,您可知道城内发生了什么?”老将军几乎抑制不住的自己的怒气和失望了。
  “什,什么事情!能发生什么事情?老将军不是刚刚打了大胜仗吗?那些叛逆,那些造反的混蛋不是都被老将军给干掉了吗?哈哈哈哈,只要老将军在,我的江山就是固若金汤,无人可破!哈哈哈哈,来来来,老将军,我要敬你一杯,敬你一杯!哈哈哈哈哈!”小皇帝似乎听不出老将军的意思,也不知道老将军今日过来是怎么回事,反正他是不太喜欢自己享乐的时候有人来打扰,但是,既然来了,也不好意思赶人家走不是?
  老将军深深叹了一口气,原本即将爆发的怒气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深深的疲惫感:“陛下,城内粮仓失火,我们可以支撑两年食用的粮食,估计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一,撑不了多久了,唐军若是围城,迟早我们全城的人都要饿死,否则就是活着做俘虏,我们没有其他的援军了。”
  小皇帝似乎还没听出来重要性的事情,只是一个劲儿的要敬老将军酒,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老将军云云,老将军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接着开口道:“陛下,我们要走了。”
  小皇帝这才听出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睁着迷迷糊糊的眼睛疑惑的询问道:“走?为什么要走?走到哪里?我们这里那么好,那么多美女美酒美食,为什么要走?哈哈哈哈!老将军不要再说这种话了,老将军不是说了么,要在这里把可恶的叛徒全部都饿死,然后全部杀掉!还有那些可恶的唐人,我们要打到唐国去,把唐国所有的女人都抢过来!哈哈哈哈哈哈!”
  老将军把小皇帝软趴趴的身子扶起来,盯着他怒道:“陛下,我们的粮食都被细作烧毁了,都没了,我们不能再待在皇城里面,否则一定会全部饿死!你听明白没有陛下!我们要突围,一定要突围,否则我们都要死,或者都做俘虏!”
  小皇帝逐渐睁大了眼睛,似乎他终于听明白了老将军的意思,他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情:“什么,什么?粮食,粮食都被烧了?我们,我们要突围?老将军,怎么回事?什么意思?我们,我们为什么要……不……粮仓怎么会被烧呢!谁干的!谁干的我要杀了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