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451


第八百七十二章
开始
  在大唐帝国远征军于波斯帝国首都之下获得巨大胜利的时候,在大唐帝国领土的最东边,苏宁所率领的辽东半岛驻军和秦琼所率领的营州方面军正式在贞观十一年的二月十九日联合发动了高句丽灭国战役。
  虽然高句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已经在几个月前名存实亡了,但是他们的主权还在,大同江以北长城以南的领地还在高句丽的官员手中,新罗人几次北上大同江攻略高句丽领土都失败了,丢了两个大将,最后一任北伐军主帅被治罪,新罗人的北伐行动以攻取大同江以南所有高句丽领土为结束,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损失了将近十万人的兵力。
  至于百济,就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参与这场席卷半岛的战争,可是他们所损失的一点儿也不少,高句丽大瘟疫爆发的时候,新罗首当其冲,遭受了巨大损失,而百济也在之后被新罗人所传染,百济的领土本来就小,在整个国家沦为一片感染之地后,百济王族和高句丽王族做出了非常一致的决定——带着所有可以带走的财产和人乘船入海,躲避瘟疫。
  高句丽的领土是百济的好几倍,人口也是百济的好几倍,损失自然也是百济的好几倍,在这样巨大的打击之下,高句丽和百济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中期瘟疫第二次大爆发之后,他们的防线彻底崩溃了,唐军都没有守住的防线,他们也没有守住,而且伴随着唐军在苏宁的率领下暂时放弃辽东半岛以图后举,新罗和百济的高层也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
  所以在唐军派出高层人员找到了新罗和百济的王族说大唐已经研究出来了此次瘟疫的特效药方并且已经治愈了辽东半岛所有的高句丽患者之后,他们欣喜若狂,他们没有药材,没关系,大唐有,他们只要付钱就可以,交了钱,拿了药,百济王族和新罗王族重新返回自己的国土,用救世主的姿态治疗自己那些还在苟延残喘的国民们。
  这场可怕的大瘟疫伴随着特效药的成功出现而终结,非高句丽本土的瘟疫被逐步清扫干净,新罗和百济的王族让军队带着汤药下船登陆,一步一步的扫平了瘟疫的危害,尽管时间有点儿晚,人口损失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是至少还有人活下来了,而且贵族们和官员们大多都活下来了。
  比起高句丽好的太多了。
  高句丽的本土就是一片死域,充满了死尸和病毒,幸而此时处于初春,气候严寒,病毒活性被压制,苏宁和秦琼远距离通信之后,在得到了秦琼的首肯之后,秦琼率领从草原奔赴营州的七万马步军南下高句丽长城开始攻略高句丽故地,一路以火焰开路,遇到了没有死的高句丽人,就派人给他们服食汤药,然后带着一路南下,在高句丽的河内城,也就是汉四郡之一的城池安置下来,接着就是后勤军队和公奴司官员的事情了。
  把他们救活,然后送去劳动改造,其他的就不归秦琼管了,秦琼只顾着前进,攻略一些城池和地方,清扫当地的尸体和杂物,重新理清当地的顺序,被瘟疫肆虐之后的高句丽人和遭遇了寒冬之后的高句丽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已经彻底崩溃,秦琼一路南下就没见到几个正常的人,倒是看到了许多残缺不全的尸体。
  所有人都明白,这大概是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了,虽然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在大唐发生过,每逢乱世发生这种事情都不会觉得很稀奇,但是这始终是惨剧,刚刚消灭了靺鞨部占据白山黑水之地的苏定方和率军前来支援的薛万彻都感慨不已,这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一路走来,尸体居多,活人甚少,就算是有活人,也是濒临死亡的活人。
  大唐军队的粮食不多,有些时候根本是有心无力,只能给他们一点点粮食让他们自寻出路,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一路打过来的时候,屁股后面已经跟了很多的高句丽难民,眼睛红红的盯着大唐军队的后勤部队,秦琼一看这样不行,立刻下令把河内城清扫一下安置这些活着的没有被瘟疫杀死的难民,然后派人联系朝廷看看可不可以征调一批粮食来高句丽。
  这些人要是全部饿死了,估计高句丽就真的亡国灭种了。
  正巧这个时候李二陛下听闻秦琼率军发动最后的攻势,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为了更好的纪念这个壮举,李二陛下就把长孙无忌给派了过来,携带着大量的美酒肉食前来犒劳军士们,长孙无忌出发的比较早,秦琼派人北上联系的时候,长孙无忌正好碰到了信使,于是便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一路过来所看到的惨剧让长孙无忌大感震惊。
  听闻秦琼的请求之后,长孙无忌立马就行动起来,派人回朝请求粮食支援,而自己留下来规划起了河内城那区区两万多人的高句丽幸存者的生活和未来的用途。
  从这些难民的嘴里,秦琼和长孙无忌得知这是原先的北方将军李越男的领地,李越男将军在几个月之前就感染瘟疫死了,手下的将军们也感染的感染,自相残杀的自相残杀,都死了,最后军队崩溃,防区崩溃,原本守卫的最后一座没有被瘟疫侵夺的城池也被那些冲击的暴民给攻破了,瘟疫肆虐,整个北方领土原先的一百多万人口现在估计就剩下他们这些人了,没有别人了。
  而一些从南方金胜和泉盖苏文领地过来的人也纷纷报告说金胜是被饿死的,他们困守一座城池不被那些饥饿的感染者攻破,坚持了一个月,粮食耗尽了,城内也爆发了瘟疫,外臣被攻破,金胜退守内城,内城没有多少粮食和水,坚持了半个月之后,金胜饿死了,暴民们冲入内城,发现里面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这里也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东南部原金胜将军领土也就此崩溃,麾下的将军们饿死的饿死,感染的感染死,每一个活下来的,军队也都莫名其妙的自相残杀,最后全部死掉,几乎每一个人都感染了,但是存活的百不余一,一百五十多万民众死的就剩七八万,具体的在哪儿还是个问题。
  这些来自于金胜领地的幸存者都是在城池被攻破之前逃出来的,按照以往的经验法则,很多人都知道要是爆发了什么瘟疫之类的大多数都是在炎热潮湿的地方,很冷很干的地方爆发瘟疫少,所以一个很有经验的经历过一次瘟疫的老者带着他们往北边跑,结果在半路上老人就饿死了。
  金胜领地那最后七八万没被感染的和那些已经被感染的到底还有多少活着的都是个问题,没人知道。
  至于泉盖苏文的领土上逃出来的人也说泉盖苏文固守的安市城一直到一个月前才被攻破,他们是在那之前逃出来的,本来打算去辽东半岛碰碰运气,不过听说那里的唐军在杀人,杀得很厉害,就往北走,泉盖苏文死没死不知道,但是安市城是彻底废掉了,很多士兵和没被感染的人都被感染了然后死掉了,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泉盖苏文的领土上原本是有一百多万人的,但是现在还有多少就不知道了,反正瘟疫前高句丽所剩的三百万人口已经在瘟疫中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现在是否还有三十万都是个问题,高句丽这次是真的要亡国灭种了,那些被大唐救下的高句丽人都表示他们愿意做大唐人,请大唐军队把他们带到大唐国境内,他们不想在这里继续生活了,这里太可怕了。
  长孙无忌和秦琼等人面面相觑,这瘟疫厉害是不假,但是这也太厉害了,厉害的让所有大唐人觉得心惊胆战,要不是当时苏宁当机立断带着整个半岛的人果断放弃半岛撤回大唐,估计现在大唐也遭殃了,那十万人想不死都难,一开始秦琼还对苏宁突然放弃辽东半岛有所不满,不过现在他是理解了。
  拿得起,放得下,这小子还年轻,有什么是不能重来的?
  北路顺利推进,几乎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除了随时可能存在的瘟疫的威胁,不过在药物和火焰的支持下,瘟疫在人类面前也露出了它们脆弱不堪的一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表面越狂暴越危险,它的内里就越虚弱越恐惧,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杀死了两百七十多万高句丽人的瘟疫也会被彻底的摧毁。
  苏宁的军队一路北上东进也是如此,并没有遇到高句丽人的抵抗,或者说看在眼睛里的基本上都是尸体,只需要用火焰去解决,而那些不是尸体的人,还活着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靠着牺牲人性所活下来的这些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对于他们来说,谁来占据他们脚下的土地已经不重要了。
  特效药可以医治身体,但是这个被瘟疫摧毁的国家和民族已经是不复存在的了,他们的精神已经被摧毁了,剩下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苏宁率军抵达安市城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一座残破的死城,发誓要攻破这里并且屠城的张亮心情是格外的抑郁,不过他也知道,这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事情,原先为了安市城而准备的火炮也彻底的没有了用武之地,对于现在的高句丽来说,火炮真的算不了什么,他们已经不会被这些东西所震慑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个曾经强大的可以和大唐争锋的国家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仅剩的三十多万人口将会被带去大唐,在大唐的土地上继续生存。
  他们无法在这里继续生存了,这里,就留下新罗人和百济人就可以了,到时候迁移一些汉民过来居住,联合开发辽东的策略一起开发这里,重新建立一个属于大唐的行政区域,直接划分一个道,或者是直接设置州县,这里的一切,都属于辽东道,而他下面的州县,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
  泉盖苏文也没了踪影,苏宁甚至不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要是死了的话,会死在哪里?这么多尸体里面,哪一具是泉盖苏文的尸体?或者已然腐烂,再或者已经被饥饿的失去理智的高句丽人吃掉了?这都是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大唐军队一路走来,见过了太多太多,昔日争锋的王者,如今也不过是一具残破的尸体而已,而这一切终究都只是一场梦,到头来,也不过是一捧黄土而已,有点儿名声,也只是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都不重要了。
  高句丽,至此彻底亡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另一个时空给大唐带来数十年阵痛的高句丽提前数十年被唐军和新罗和瘟疫和野心联合绞杀了,而半岛攻略才刚刚开始,东北大会战,也仅仅完成了第一步,东西两极的战争,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八百七十三章
平定八荒
  从贞观十年年初开始的一系列战争,到了贞观十一年初才仅仅结束了第一个阶段,大唐史无前例的扫平了自古以来就在中原四周为害不浅的外敌,通过平西突厥之役和平薛延陀之役,二十万大军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平定了大草原,重现了当初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壮举,中原王朝的实力和威望一时间急剧攀升。
  但这仅仅是一系列大战役的开始而已,贞观十年二月份,二十万大军刚刚北上展开平定草原会战的时候,东边的高句丽便出动军队开始挑起了高句丽——半岛会战,大唐的另外一支军队就这样被高句丽战场牵制过去了,这两场战争进行了一个月的时候出现了转机,草原上就不说了,一路高歌猛进,而高句丽会战则由于此次行军的副总管苏宁的出乎意料的举动而使得高句丽快速失去了对大唐的威胁。
  而在这之后,高句丽的宿敌新罗派兵攻打高句丽,半岛战役揭开序幕,高句丽内战也同时爆发,整个半岛陷入了一片战火之中,在战火中煎熬了数个月之后,一场史无前例的超大瘟疫将整个半岛带入了死亡的威胁之中,而在这之后,一切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在瘟疫肆虐的时候,大唐的最西边,西域也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叛乱战争,西域诸国得到了大唐同时在北方和东方展开战争的情报,于是认定大唐无法同时在支持第三场战争,于是便很放心的掀起了一场叛乱战争——西域平叛战役。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大唐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他们和平共处下去,首先是结盟,结交,然后商业控制,经济命脉和粮食的控制,大唐拥有了随时可以切断西域诸国军队战争资源和战争能力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西域诸国发动了联合叛乱,那么就是纯粹的作死行为,你们不作死我们还可以继续玩耍一阵子,你们作死,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安西都护府骑兵总管杜荷,赫赫有名的疯将军杜荷以最快的速度率领大唐精锐部队长距离奔袭叛军老巢,等安西都护府都护郭孝恪带着四万主力军队赶到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要做的就是抓捕俘虏和后事料理,满身鲜血的杜荷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他成功的把叛乱平定了,让敌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整个人。
  在这场战争过去后,事情还是没有停止,西域之西,与大唐正式接壤的波斯萨珊王朝使臣来到了大唐,请求大唐派兵支援波斯帝国,以帮助波斯帝国对抗强悍的新兴崛起帝国阿拉伯帝国,古老而年迈的波斯帝国完全不是阿拉伯帝国的对手,被他们打得很惨,就在援军出发的时候,波斯帝国在重要的卡迪西亚会战中战败了,三十万军队一败涂地。
  幸好此时北方战争已经基本平定完结,接下来是占领,然后是分配草原给牧民,让中原一部分无地汉民去草原上放牧养马,为百姓提供足够的肉食,为军队提供足够的战马,以前汉家王朝从来都没有想过占据草原和利用草原,而李二陛下要利用草原改善大唐百姓的饮食,让肉食成为家常饭菜的选择。
  大唐帝国的以腾出手来把草原精兵分给了东西两个战场,东部战场由薛万彻带领五万精兵赶赴营州支援,西部战场由柴绍率领五万精锐赶赴会合远征军出征,东西两个战场加上海军的话大唐依旧是二十万人的战争行动,不论是军费开始还是粮食费用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不过好就好在波斯人会帮大唐买一半的单,大唐只要负担东边半岛战场上的开支就可以了。
  因为半岛三国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使得大唐军队都没有下太大的力气就把高句丽的全部国土拿下,然后再苏宁和秦琼于大同江北岸边上会师的时候,秦琼问起苏宁下一步打算怎么做,苏宁毫不犹豫的指着大同江南岸:“新罗、百济,皆可灭之!”
  于是大唐半岛战役的第二阶段战争展开了,秦琼的想法和苏宁一样,之所以问问也是看中苏宁的想法,居然苏宁也对灭掉新罗和百济很有想法,那么就灭掉好了,大唐军队南渡大同江,开始了推进,一开始还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和太多的人,因为刚刚经历过瘟疫,无论是新罗还是百济都在他们国土的最南端放药治病,没来得及恢复领土,大唐趁着这个机会进军向他们的本土。
  毫无意外的,很多被感染的新罗人和百济人都没有得到救治,两国王族的效率不是一般的低下,这也就便宜了大唐,一边治病一边占据当地的军事要塞等等,在这毫无守卫力量的前提下,大唐很快的就占据了朝鲜半岛的三分之二领土,接着推进的时候,就遇到了新罗军队和百济军队,百济军队没啥好说的,直接打,又不是盟友,至于新罗军队嘛……
  栽赃嫁祸也是发动战争的理由之一,于是把对方的先遣小队全部干掉之后,苏宁果断下令起草一份宣战布告,用血淋淋的事实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控告新罗先遣军击杀大唐八十三名将士,在大唐将士没有任何防备的前提下击杀了八十三名大唐将士,大唐士兵的想法只不过是想帮助新罗救治那些感染的民众罢了,结果却不曾想被好心当作驴肝肺!
  大唐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猪牛羊,大唐要反击,要为那些被残害的将士讨一个公道!于是在宣召布告刚刚送出去没多久的时候,大唐军队就开始了全面进攻,疯狂的抢占新罗的城池和重要据点,迅速建立战时管理体制以确保新罗国内不会有其他的什么起义的事情,再说了那些新罗人的病都是大唐的药治好的,感谢都来不及呢!
  他们用复杂的态度看待着大唐,不过百济人就没有那么好的态度了,百济人虽然也有不少被救治的,可是百济本来人就少,要么就跟着一起跑到了海上,要么就死了,留在本地的很少,大唐的关爱散播的不够,百济国土也小,王族的速度也相对较快,所以百济人的抵抗比较猛烈,没关系,大唐海军主力就在百济沿海行动,百济的反抗很快就被扑灭了。
  在两路唐军高歌猛进的进攻之下,新罗和百济刚刚在瘟疫的创伤中恢复的国家秩序就这样被打破了,大唐建立了更新的战时管制体系,把这些国土直接就置于大唐的管制之下,新罗和百济几乎都没有反应的时间,也不会想到,大唐居然这么快就变脸了,尤其是新罗,善德女王接到了大唐的宣战布告并且得知大半国土被大唐占领的时候,一下子跌倒在了地上,把身边人给吓得不轻。
  百济的反抗很微弱,没多少时候就被干掉了,王族主要还在船上滞留,担心上岸会被传染,所以要推迟延后,于是就给了大唐海军绝好的良机,张亮用最快的速度包抄了百济王族船只的后路,把百济王族一网打尽,很轻松的就灭掉了百济国。
  至于新罗稍微有些抵抗,就是那个金庾信,虽然之前被削去一切职位回家反省,不过到底还是地位崇高血统高贵,没多久就被释放了,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也差不多了,善德女王带着他一起逃命,在大唐的宣战布告下达之后,金庾信最冷静,准确的分析了大唐这分明就是卸磨杀驴之计,只是给一个理由,其实到底有没有发生过这个事情根本就不重要!
  对,就是这样,本来就不重要,如果诚心诚意要个说法,应该在宣战布告发来之后等待一个说法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发动进攻,而大唐直接就是一边发布告一边打,很明显这就是个借口,他要出战,带着最后的力量和大唐决一死战,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都是无用的,大唐根本就不会谈,都已经这样儿了还谈,除非唐皇亲自下令,并且唐皇疯了。
  这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只有死战到底这一条路,金庾信临危受命为大将军,统帅新罗仅剩的五万多兵马北上和大唐决一死战,结果被苏宁的炮队给摧毁了,根本就没有近身接战,攻打城池那么迅速也是要么就投降要么就用炮轰的做法,投降的自然可以享受大唐国民待遇,被用大炮轰下来的,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金庾信的军队被火炮和大唐的远程打击武器给摧毁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当铁骑冲锋而来的时候,金庾信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新罗的最后一支军事力量就这样崩溃了,金庾信死于乱军之中,被一支箭射中了喉咙,穿喉而死,没有一点儿抵抗的余地。
  新罗的抵抗被终结了,新罗王室退守最后一座山头,被大唐军队逼到了死角,而消灭了百济的海军已经把海路封锁了,缴获了新罗水师的全部船只,将新罗王室彻底困死在了那里,于是乎,在寒冷的海风的吹拂之下,以善德女王为首的新罗王室哭哭啼啼的集体出降,向大唐主帅秦琼奉上了新罗民众名册和降表,奉上国玺,正式投降。
  新罗灭亡!
  从贞观十一年二月到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底,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半岛三国接连灭亡,在这个过程中,瘟疫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尽管这种功劳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并且每个人都在诅咒它希望它不要再一次的出现,但是这种特殊的时期,只有大唐是最后的胜利者。
  从贞观十年的三月份到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底,从秦琼和苏宁率军北上一直到新罗灭亡,半岛正式为大唐所占据,整整一年的时间,辽东方面军以极其严重的劣势开始,一步一步的扭转局势,得到了海军的支援后如虎添翼,将高句丽打残,虽然爆发瘟疫是始料未及的,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去追究瘟疫这个事情呢?
  秦琼笑得非常开心,作为唐军主帅,他先后主持了灭两个部落、拓辽东之地千里、消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大型会战,前前后后俘获有效俘虏三十余万,获得的物资、钱财、土地、人口等战利品不计其数,尤其是辽东营州以北以东的一大块原来属于靺鞨人的领土被苏定方攻占,加上半岛和辽东半岛,原来全部都不属于大唐的辽东土地也被大唐占据。
  辽东全境正式归属于大唐,天下八荒的最后一荒终于被拿下了!
第八百七十四章
灭倭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往来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汉代的时候双方就有所联系,到了东汉时期汉明帝还曾经赐给过当时的倭国一枚金印,而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可以追溯到大唐高宗时代的白江口之役,百济倭国联军被刘仁轨所率领的唐军彻底击溃,倭国和百济的水师也被全部消灭,时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自此之后,日本老实了很久。
  而在后来,到了南宋灭亡的时代,也就是部分史学者所认定的中华文明一蹶不振的时代,崖山之役过后,日本举国为宋庭披麻戴孝,哀悼宋庭的亡国,并对之后蒙元的入侵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到了蒙元被大明王朝推翻之后,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就大不如前了,他们中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明庭已经不是那个天朝上国,天朝上国在宋之后就灭亡了。
  也有些人秉持自己的观念认为明庭就是中原正统,而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已经把自己视为了中原正统,遂有后来的万历朝鲜之役,所谓倭寇之祸和日本与中国之间的问题并没有直接联系,倭寇之祸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的战国时代所造就的大量无主破产武士和大明王朝的海禁命令。
  可以说经济因素才是导致倭寇之祸的根本原因,倭寇是在日本内战中战败的那一方的流浪武士所组成的,而流浪武士是有限的,被明军差不多消灭之后,就基本上没有了,随着日本的逐渐统一,这种武士会越来越少,所以到了最后,倭寇已经基本上是中国人自己组成的海上走私集团。
  因为对朝廷的海禁政策非常不满意,东南沿海的靠海生活的居民的极端困难,遂有中国人借日本人之名义进行走私活动,所以了解内情的当地明朝官员就上书给皇帝,指出倭寇之祸在于海禁,海禁若开,倭患自解。
  海禁政策解除之后,倭寇的祸患便消弭于无形,那些扮成日本人的中国海民终于恢复了自己的身份,“倭寇”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倭寇之祸,其实到了中后期,就可以看作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民众对朝廷海禁政策的武装反抗,外地调来的平叛军不知道内情,那些沿海当地居民可是知道的,所以冠军屡次想要剿灭倭寇就是不成功,其实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威力。
  明庭妥协之后,倭患消失了,日本政府对此并没有直接的责任,而真正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是由丰臣秀吉所发动的万历朝鲜之役,也称作朝鲜壬辰卫国战争,这才是中日的第二次交战,和第一次游刃有余不同,中国在持续衰弱,而日本在持续增强自己的力量,数百年的时间里面,原本巨大的差距基数也会被渐渐地缩短。
  万历之役中国获胜了,可是战争的过程却并不顺利,以至于这场战争打了两次,第一次打完之后还有第二次的丁酉再乱,两次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也是中国获胜,日本战败,而到了满清时期,第三次中日战争,也就是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由此坠入了日本五十年的压迫和欺凌,抗日战争是第四次中日战争,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一种惊人的坚韧坚持到了最后,拖垮了日本,日本战败,中国战胜。
  纵观千年以来的四次中日战争,中国获胜三次,日本获胜一次,但是中国三次获胜所带来的影响和利益似乎还比不上日本一次获胜从中国身上拿走的利益。
  所以苏宁很不爽,他早就发誓要教训一下倭国,尤其是得知了倭国居然窜连大唐的叛徒而试图获取大唐的核心技术并且差一点点就成功的时候,苏宁几乎就想立刻的出动海军教训一下倭国了,不过终究苏宁还是比较理智的,被煽动出来的怒火和不合理的仇恨是不应该的,对付一个国家,完全不需要如此超乎常理的失去理智。
  更别说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像它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但凡是有反常的地方,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你所看到的你所听到的你所奉为真理的都会有欺骗你的可能,而这种欺骗往往是造成反常的最根本的原因,毫不理智的思维和毫无人性的戾气,总是让人觉得一旦提起日本如果不是喊着要击沉日本岛就是不爱国。
  日本有广岛和长崎,可是那些人可不会成天想着要消灭美国,挣脱美国的束缚,他们所想的是如何争取到自己的权益,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他们生活在现代,不是近代,更不是古代,更不会在意在一个有国会或者议会的国家里面,发动战争不是一两个人说起来就可以决定的,正常的人会想着如何阻止战争,而不是发动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