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451

  直到第二天一早,泉盖苏文得知了新罗东征军团全军覆没,东方实力派联军十万南渡大同江收复失地,他几乎是立刻就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机遇摆在他的面前,他几乎是立刻就集合了六万兵马冲出了安市城,然后一头撞入了金庾信留下的伏击圈,当然了,这个伏击圈的战斗力并不强大,泉盖苏文也并不慌张,初期的混乱过后,泉盖苏文沉着冷静的指挥军队把这支伏兵给吃掉了。
  可惜被耽搁了一个多时辰,泉盖苏文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追得上金庾信了,可是他还是决定去追,果然,追到了大同江边上的时候,除了凌乱的脚印和一些被破坏的船只之外,他就没有看到别的东西了,泉盖苏文立刻下令调集船只准备渡江追击,东部联军已经追击过去了,作为西部的霸主,他又如何可以放任不管,被那些人耻笑呢?
  金庾信撤军的很及时,刚刚整顿好军队就与一支新罗东部联军的军队狭路相逢,金庾信二话不说就把这支军队给灭了,然后抓了几个俘虏打探了之前马队的消息,得知马队急躁冒进,已经陷入重围被吃掉了,金庾信大怒不止,立刻下令把这几个俘虏杀掉,然后留下一支军队守卫南岸防线,自己带着主力朝着指明的方向追击而去。
  东部联军大军突入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新罗本土,善德女王大惊失色,前些日子还是攻取了整个大同江流域这样一个好消息,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高句丽人打回来了?高句丽人开挂了吗?居然就这样打回来了?而且连战连捷,把刚刚占领的高句丽领土上的守军打得节节败退,几乎就快要打到新罗本土了。
  从开展以来就一直保持进攻态势的新罗居然被反攻了?十万大军北伐反而遇到了这种事情?金庾信呢?金庾信呢?善德女王顿时陷入了极端的恼怒之中,恨不得立刻找到金庾信,然后把他给杀掉泄愤,宋谦再不中用,也没有导致人家集体追过来,结果你倒好,不仅仅没有打败他们你,还被他们反过来给打了!
  善德女王怎么知道金庾信心中的苦楚呢?得知了这消息之后金庾信是紧赶慢赶赶回了南岸,不顾南岸的危险率主力赶着救援新罗本土,连着打了三个胜仗摧毁了障碍军,一门心思的要找高句丽的南征军团决一死战,这些日子都没合过眼,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足见其混乱与担忧。
第八百二十章
金庾信求援
  仅仅是几天之前,新罗北伐军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对高句丽的割据军阀们造成了无比强势的威压,可是几天之后,沧海桑田,一切都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新罗北伐军功败垂成,东征兵团全军覆没,西征兵团狼狈撤退,前军三千马队还被高句丽东部联军给消灭掉了,统帅金庾信急急忙忙率领着西征兵团主力截击东部联军。
  在距离新罗本土的第一座要塞还有两百里路的时候,金庾信率军截击了高句丽东部联军,一场大战,东部联军后退了一些,金庾信派人联络国内运送粮草和军械,然后准备彻底吃掉这支十万人的高句丽东部联军,为自己挽回一点儿声势,毕竟之前国内肯定慌乱无比,但是自己将功赎罪,应该可以保住项上人头。
  金庾信的想法是好的,一开始也比较顺利,使用火攻的计策打败了高句丽东部联军的左大营,斩首两万余,获得了大胜,逼得高句丽的东部联军大营后退了几十里路,金庾信也得到了来自国内的粮草军械和援兵,稳住了局面,新罗女王善德得知之后,稍微松了一口气,原本决定砍掉金庾信的人头,现在也决定不砍了,革职处理。
  但是这一切在泉盖苏文率领他的兵团抵达之后发生了变化,其时,泉盖苏文一路打过来,已经顺便收复了那些失去的国土,逼得新罗人退回到了自己的国境线附近的一段区域里面,足足六万人的西部兵团和八万人的东部联军再一次结合在了一起,虽然双方仍然有芥蒂,但是还是约定收拾掉新罗人之后再谈其他的事情。
  泉盖苏文负责左路进军,东部联军负责右路进军,互不统属,但是有相互支援的义务,双方歃血为盟,违者天人共罚,死无葬身之地。
  高句丽在这一时刻重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已经崩溃掉的高句丽中央军短暂的重组了,虽然时间很短,不过足以让高句丽军队重新焕发出生机,长期以来的互相争斗所锻炼出来的精锐军队展现了它的威力,连破金庾信三座大营,重兵朝着金庾信的总大营冲了过来,金庾信的头发都快愁白了,三座大营丢掉之后他手上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七万,而身后就是国境线的要塞。
  如果在国境以外大败高句丽人,那么还有的说,如果是退回国境线以内,那么功劳必然大打折扣,不仅仅没有得到一寸土地,反而把之前两任统帅和六万兵马用生命换取的土地全部都给丢掉了,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简直可以斩首,金庾信都可以预见到那些家伙的丑恶嘴脸以及家人的痛苦。
  金庾信最终决定背水一战,他知道,泉盖苏文的左路军战斗力强于东部联军的右路军,所以若要击破高句丽联军,最好的方式就是击破右路军,把东部联军消灭掉之后,泉盖苏文独力难支,还有唐军在他背后虎视眈眈,他不可能长期待在这里……对了!唐军!
  金庾信一拍自己的脑袋瓜子,差点儿忘记了,为何不联系唐军呢?唐军的主力离着泉盖苏文的老巢安市城只有三百里的距离,骑兵奔袭的话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赶到,而且唐军的战斗力也足够,更何况之前的两任统帅都有联系过唐军,只是没来得及协同作战,统帅就……
  这一次可不一样了,一开始,金庾信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为老前辈报仇,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他忽略了军阀征兵起来毫不留情的方式,刚刚被消灭掉六万多军队转眼之间又拉起了一只十万人的联军,真是开挂了,而且出于对唐帝国的疑虑,他本能的没有邀请唐军助战,谁知道唐军会对付谁呢?
  现在看来,是自己太过自信了,以至于被高句丽人打败,估计现在唐人还在笑话自己,笑话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可是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不请唐军出兵把高句丽人赶走,那么他真的没有把握在十四万人的敌人面前守住自己的领土,保卫自己的国家,他也算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不足。
  他决定亲笔修书一封给唐军辽东道行军副总管苏宁将军,请求苏宁将军出兵协助新罗大败高句丽,看在新罗也出兵帮助唐军分担压力的面子上,帮助新罗逼退泉盖苏文,若是如此,必有重谢。
  虽然高句丽人在民间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口头交流,却不能书面交流,所以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还是百济乃至于倭国,都在这一时期学习了大唐帝国的汉字作为他们国家的官方文字,一直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乃至于现代在日文和部分韩语中也能看到汉字的踪迹,而在清代之前,东亚地区的官方文字都是高雅的汉字。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读书人、官员、贵族和王族都是以汉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民间由于教育的问题没有普及,所以在十五世纪中期朝鲜的世宗大王创造出朝鲜的文字之后,这个文字还是被当作二等文字用于朝鲜的民间。
  在朝鲜和日本,凡是有一点地位的人,都以学习汉语和使用汉字为荣,不去理会那些二等文字,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华帝国的衰亡与崩溃,国家的地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国家的强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强弱,汉字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浮,更是饱尝人间冷暖。
  金庾信作为新罗的王族,地位高贵,那么汉语和汉字更是必修科目之一,他也读过很多关于中原文化的书籍,深深仰慕着中原的汉文化,所以对于汉字自然是非常精通的,提笔一篇洋洋洒洒的谢罪文书和求援文书就写了出来,然后立刻派人绕道从海路送往位于辽东半岛的唐军大本营,自己仍然率领军队死守自己的阵地,尽管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支撑到唐军出兵,乃至于他也不知道唐军是否真的会出兵。
  从海路走算不上多快,但是也绝对不慢,五天之后,苏宁收到了来自于血滴子的情报,也同时收到了新罗使者带来的求援文书,看到了血滴子的情报之后,苏宁知道自己没有猜错,泉盖苏文乃至于整个高句丽还是有对抗新罗人的实力的,这不,都打到新罗人的家门口了,这算是给了新罗人一个很好的教训,那个骄傲自大的金庾信也被逼得低了头,向大唐求援。
  新罗北伐大业已经全部失败,高句丽人收复了失土,乃至于正在向着汉江流域冲击,苏宁知道,高句丽人不是真的想要夺回汉江流域,而是要给新罗人打一针预防针,让他们知道高句丽就算是在内乱也不是他们可以干预的,那是高句丽人自己的事情,新罗人别想参合,你们要是敢参合,我们立马就不打了,联合起来要了你们的狗命!
  苏宁冷冷的一笑,阅读起了新罗北伐军统帅金庾信的求援文书,看了一笔漂亮工整的汉字,苏宁还是挺喜欢的,这年头可以把汉字写的那么漂亮的外国人可不算太多,本身教育普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费尽全力尚且还要一点点一点点慢慢来,就别说其他国家了。
  不过说到底苏宁还是不想看到新罗人真的被打得太惨,要是真的被打得太惨,拿到时候就少了一个和稀泥的家伙,就会让整个朝鲜半岛的军力多上一部分,少死一点人,那肯定不太好,所以苏宁当然觉得应该出兵协助一下,大不了给泉盖苏文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知难而退,老老实实的回来,别再继续揪着新罗人不放。
  但是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帮着新罗人打仗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坑别人怎么可能会轮到别人坑我,我绝对是不答应的,新罗人要想让我帮着他打仗,就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比如钱粮之类的,还有战死军士的抚恤费用等等,新罗来使苦着一张脸说全部答应,就等着大唐出兵了,苏宁笑了笑,还拿出一张纸让新罗来使签字画押,说空口无凭,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才是真的凭据。
  新罗来使苦着脸签下了这一份不平等条约,苏宁这才满意的找来了张士贵和张亮,笑眯眯的问他们谁愿意带五千铁骑突袭泉盖苏文的领地,狠狠的给他来一家伙,然后大军在后佯攻高句丽安市城,逼迫泉盖苏文撤军。
  张士贵还没说话,张亮就立刻窜了出来:“苏小子,无论如何都要让老夫去,这些日子都快把老夫憋死了,快快快,快把兵符给老夫,老夫这就去收拾泉盖苏文去,快点儿,憋不住了!”
  张士贵一脸黑线的闭口不言了,苏宁也是一脸黑线的写下了调兵文书,把兵符给了张亮,张亮兴高采烈的点兵点将出战去了,大唐军队人马虽然不多,不过军械什么的还是齐备的,除了火药被严格保存在苏宁的亲卫军手上,其余的攻城兵器还是足够的,都放在了大营里面,攻城兵团随着张亮一起出征。
  张亮先一马当先的率领五千铁骑冲击了高句丽设下的第一道防线,区区两千多人的兵马在那里监视大唐的兵马,张亮以薛仁贵为先锋,派薛仁贵带着一千铁骑冲击防线,要求薛仁贵冲破防线,只许胜不许败,薛仁贵得令之后生龙活虎的带兵出击,这些日子也把他憋得相当难受,一看到高句丽人薛仁贵就两眼放光。
  一轮冲击,高句丽的防线就崩溃了,张亮率军随后补上,把这两千人给彻底消灭了,然后马不停蹄地朝着安市城奔袭而去,安市城下还有很多正在整理战场的高句丽人,在没有接到任何战况预警的时候发现了大唐骑兵一往无前的冲过来,当场吓得屁滚尿流的不要命的往城里面跑,城内守军更是不要命的把安市城的城门关闭,根本不在乎是否有人还在外面没有进来。
  一阵惨叫过后,世界都安静了,张亮大手一挥,攻城队立刻准备好了攻城武器,投石机开始疯狂的对着安市城倾泻自己的不满与疯狂,大量强悍的大唐士卒对着安市城守军发射一支又一支的弓箭,蛰伏了两个月,大唐的兵马再一次露出了獠牙,让这些已经习惯和比他们弱的对手交锋的高句丽人再一次感觉到了恐怖的降临。
第八百二十一章
火炮的消息
  在张亮出兵佯攻安市城的档口儿,苏宁突然接到了来自于长安城的李二陛下的绝密信件,来使说是只有苏宁可以看,其他人都不可以看,而且苏宁也只能把其中的消息透露给张士贵和张亮两个人,别人都不要说。
  苏宁很疑惑,这到底是什么消息,弄得那么神秘,只有最上面的三个将军才可以知道,打开信件一看,是两封信,一份是李二陛下的信件,还有一份是李泰的,看到这里,苏宁的心脏猛烈的跳动起来,按耐住性子,先打开了李二陛下的信件,李二陛下的信件没有出乎苏宁的预料,就是嘉奖和期望。
  嘉奖苏宁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突袭成功,抓捕了高句丽的王高建武,现在大唐的这一轮攻势完全获得了圆满成功,西突厥战场大获全胜,基本扫清西突厥的抵抗,西突厥大可汗阿史那泥孰被活捉入京;薛延陀战场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是最后也获得了全胜,薛延陀大可汗夷男是第二个被抓的,第一次突袭的时候被他跑了,他的儿子做了替死鬼,第二次被程咬金亲手活捉。
  现在辽东道战场上苏宁也立下了大功,成功活捉了高建武以及他的一家子,功莫大焉,大唐三个战场同时获得巨大胜利,同时活捉三个国家的王,简直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战绩,足以彪炳史册,千古留名云云,此战之后大唐天威必将远扬四海,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和大唐作对,同时两线作战为兵家之大忌的说法也被大唐成功无视,大唐三个战场都获得了全胜。
  而且苏宁还联合海军攻取了高句丽的三分之一国土辽东半岛,斩断高句丽一臂,使得大唐对高句丽形成两面合围的态势,为未来大军出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在是超出了他所要求的太多太多,相比之草原上的辉煌胜利,大唐辽东战场这仅仅投入了五万兵马的战场更加值得褒奖,更加值得颂扬,等大军完胜消灭高句丽之时,李二陛下必将亲自出城迎接凯旋之军。
  然后就是一些期望和期许,战斗到了如今了,你们已经尽力了,无论是马步军还是海军都已经尽力了,精疲力尽了,可以休整,保全辽东半岛就可以了,秦琼那边也立下了大功,不仅仅收复了营州失地,还把大逆不道助纣为虐的契丹部落给灭掉了,也立下了大功,此次论功,辽东道行军必将为首功,接下来只要保住成果就可以,不需要再一次进军。
  至于苏宁提出的辽东半岛发展纲要已经交给群臣商议,不日就可以提出一份完整的意见,然后官员也已经在选拔中,不日就可以送到;对于援军的要求是一定会满足的,因为大唐不久之后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也将从辽东半岛进行一个方面的进军,那个时候苏宁还会是统帅,还是以秦琼为总管,苏宁为副总管,同时进军,两路夹击高句丽,一举灭之。
  再接着就是特别提出来的也让他关注一下李泰的信件,自己的信件被看到是无所谓的,但是李泰的信件阅完即焚,只能记在心里,如果有什么要求可以另外通过血滴子的绝密渠道发送过来,至于张亮和张士贵只可以通过口头告知,其余人等一概不许告知。
  苏宁已经预感到了李二陛下和李泰要说的是什么,打开了李泰的信件,看到了那略微有些不太对劲的字迹,有很多细细小小的倾斜,一看就是颤抖着的手写出来的信件,阅读了一会儿,苏宁一拳头捶在了桌子上,终于成功了!
  没错,终于成功了,大唐贞观十年五月初三,世界历史上第一门可以用在战斗场合的火炮终于试验成功了,由李泰亲自主持,在一个远离长安城的山谷中,周围被玄甲军牢牢护卫住,连鬼都不敢接近的程度,工部主持生产研究的第一门火炮,第一门解决了内部螺旋纹的火炮安装上了特制的大轮子,可以由两匹战马拖动的火炮登上了历史舞台。
  五个工部墨家子弟围在火炮周围,擦拭炮身,填装火药,填装实心弹,准备引线,对准那一堵作为目标的以土石混制、坚硬程度足以达到长安城城墙的八成,厚实程度是长安城城墙的一半,准备完毕之后,李泰亲自下令点火,随着火线一点一点燃烧殆尽,那几个墨家子弟早就准备好了棉花塞进了耳朵,然后又用手堵住了耳朵。
  周围的一些玄甲军虽然也接到了命令,不过大多数玄甲军都有些瞧不起这些墨家子弟,觉得大男人搞这个东西实在是有失体面,要不是李泰的严令,他们根本不会选择塞棉花进入耳朵,不过既然泰大王这样命令了,他们也就照做就是了,不过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位,还没什么说法,所以呢,也就那个样儿。
  当惊天动地的声音响起来之前的两秒钟的时候,一匹战马不知为何受惊了,突然冲向了火炮的位置,在零点五秒钟之后,两个玄甲军士兵不顾一切的追逐过去,又是零点五秒之后,一个墨家子弟看到了这一幕,提起长矛奋不顾身地冲到了火炮的正后方准备阻止这匹胆大包天的战马,发誓要给它一点颜色看看。
  接着,火炮发射了,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除了那惊人的一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配料,比如那匹战马由于距离比较接近,被火炮的巨大声响活生生的震死了,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七窍流血,嘶鸣一声之后气绝身亡,而那两个追逐的玄甲军由于棉花没有塞进耳朵里面,被巨大的声响给震得昏了过去,整个颅腔内都是一片耳鸣之声,昏迷不醒。
  而那个英勇的墨家子弟责备火炮的巨大后坐力所带来的炮管子后冲直接撞到了屁股上,一声惨叫之后,这名英勇的墨家子弟被撞飞了,估计没个几个月的修养,屁股是不能用了,但是由于火炮试射之后的景象太过于惊人,导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了那堵实验的墙上。
  可以说,那堵墙被毁掉了,被击毁了,完全不成形,已经是一片废墟了,浓浓的硝烟带着壮观的景象,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那门创造了这一切的火炮立刻就被所有人视为神明之物,李泰双目呆滞的喃喃自语道“神机、神机”,李二陛下亲眼观看了火炮的威力之后,也认同了李泰“神机”之评语。
  几乎是立刻的,李二陛下立刻下令工部加班加点制作火炮,命令在新近招募的一批常备军里面选择一些精悍强壮的士兵操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炮队,而将此炮队命名为神机营,为常备战斗军,和一般的负责驻守和戍边的常备军略有不同。
  果然是这样,果然是这样,苏宁真的觉得惊喜万分,火炮居然就真的被弄出来了,还就真的具备了攻城的作用,而且根据李泰的描述,这门火炮的最远射程有足足一千八百步,也就是三千米左右,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那是自然的,因为苏宁提早在炮管子里面加上了螺旋纹,这就是有利于提高精准度和射程的。
  虽然三千米算不得太远,可是已经是所有大唐目前所占的远程攻击武器中最远的了,由于是铁质品,先天条件上就比木质武器要坚硬耐用,所以射程上更加优秀是自然而然的,据说这火炮的威力显现出来之后,对墨家子弟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为墨家是玩木头的祖宗,但是在热武器时代的序幕被拉开之后,看着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超越了老祖宗的武器之后,他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而且不说射程,那威力也是真的惊人,一颗铁弹就真的可以把一堵有长安城城墙一半厚度和八分强度的土墙生生摧毁,不留一点儿余地,这还只是一门火炮,要是一百门呢?一千门呢?一万门呢?
  难怪会被另一个时空命名为神机,在如今,也还是神机,神机就是神机,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想象,这个时代的格局将因为这门火炮而改变,将因为这一声巨响而将整个时代改变。
  一门火炮,轰出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李泰在信件里面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极端兴奋,还询问了自己有关开花弹的问题,他记得自己提出来的实心弹和开花弹两种炮弹,一种对城墙和建筑物,一种对人和军队,对付城墙和建筑物使用实心弹,对付军队和人就要使用开花弹。
  如今实心弹试验成功,虽然强大,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只能运用在城墙上,要是如果开花弹试验成功了,那就可以想象了,一发炮弹在人群中爆炸,然后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崩溃,大唐军队都不用耗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战胜敌军了,火炮的用途就不仅仅是攻城,还有直接对付军队。
  对此,苏宁立刻就提笔写上了自己对于开花弹的意见,以前认为大唐要成功制造出火炮起码也要到贞观十五年,结果足足提前了五年成功了,不仅仅是工部的成功,也是李泰对于火药研究和制作的成功,苏宁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开花弹的一切都告诉李泰,让他去研究去,然后弄出开花弹,那么火炮将不仅仅是加强版投石机,更是超强的弩箭!
  可以试想一下,两军对垒,对方是传统步兵军阵,骑兵列阵,弓弩手严阵以待,而己方则是缓缓推出了数百门火炮,一声令下,数百声巨响,火炮齐射,对方毫无准备的步军和马军被突如其来的火炮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几乎是立刻就会被打晕掉,从来没有想象过火炮的存在,对于这种火药武器的打击会立刻就崩溃掉。
  巨大的声响会让军队混乱,会让马匹受惊,不受控制的四散逃开,然后互相践踏,还没有交战呢敌军就已经注定了败局,然后铺天盖地的箭雨和燃烧罐的打击,直接就把敌军给彻底击垮了,这个时候军队冲出来扫尾,只需要屠杀和抓捕俘虏就可以了,这个时代,这公元七世纪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唐朝更早的掌握了火药武器!
  还是如此成熟的火药武器!苏宁敢保证,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第一次使用热武器作战,第一次使用火炮交战,还在这样的时代里面使用开花弹而不仅仅是实心弹,直接对敌方军队造成大规模的打击!
  那会是何等光景?!
第八百二十二章
必胜的把握
  贞观十年五月二十,历经重重磨难之后,在新罗女王的坚定支持之下,金庾信终于在边境战场中成功挫败了高句丽东部联军的进攻,并且反攻入了他们的大本营之中,造成了东部联军的极大损失,东部联军不得不溃退向大同江边上,随时准备撤退,而在这个时候,金庾信安排的伏兵也成功伏击了泉盖苏文的支援军队,使得泉盖苏文也陷入了困境中。
  正在此时,从北边泉盖苏文的领地中传来了唐军大举向安市城进军并且攻城的消息,唐军一路摧毁了三道防线,之际出现在了安市城城下,使用强大的攻城武器日夜攻打安市城,安市城主请求泉盖苏文派兵回援,唐军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武器的精良程度也不是之前的新罗兵可以比拟的。
  泉盖苏文大惊失色,立刻派先遣队第一批赶回安市城协防,自己则在布下了伏兵之后火速率军赶回自己的领地,连招呼都没打,不仅仅金庾信不知道,东部联军也不知道,还准备和泉盖苏文合兵一处与新罗人决战,结果仗没打成,幸好东部联军也决定撤退了,要不然面对金庾信拼命组织的十万强军和最后一搏的勇气,估计东部联军就要彻底完蛋了。
  金庾信觉得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难受,高句丽军撤退了,撤退的速度还非常快,他除了击溃了一支伏兵和一支殿后的军队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收获,一直追击到大同江南岸边上,也没有其他的收获,他就知道了应该是唐军出兵了,泉盖苏文被迫撤退了。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渡河追击,而是命令军队就地驻防,把大同江南岸的阵地给建设出来,方便下一次进攻,自己则带着亲兵大大方方的往国内方向而去,走了一天,遇上了女王派来的抓捕“败军之将金庾信”的特使,要把他带回国内受审,不过路上特使给他透了一个底儿——女王也就是做做样子,谁让他丢了那么多军队和土地?
  金庾信很平静的接受了女王的审判,接受了属于自己的命运,经过这一战之后,金庾信很明显的沉稳了许多。
  而大唐方面,张亮接到了来自于苏宁的情报命令他撤军的时候,非常的不甘,恶狠狠地盯着城墙上的高句丽兵,这安市城真不愧是让宋谦和金庾信都折戟沉沙的地方,他用投石机和强弩连攻了七八天都没有真的找到可以进攻的漏洞,他就觉得安市城像一座钢铁城池,他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进攻的漏洞,无论城墙上的高句丽兵被他打成了什么怂样。
  无论多大多坚硬的石块都无法摧毁安市城的城防,无论多么密集的箭雨都无法彻底击垮高句丽的士兵,他尝试过攻城,不过到了半路就鸣金收兵了——本来就是佯攻,而且看上去损失还不小,要真是损失很大的话,他自己这儿也无法交差。
  这仗打得真窝囊,哪怕心里面知道是佯攻,可是要真的让张亮去打,他觉得也够呛,没办法,真是找不到漏洞找不到机会,要真是打的话,也不知道要多少人命去填,大概就要像来护儿那样火烧才有办法了,大唐虽然有个火攻利器燃烧罐,但是,这石头又烧不着!不过,那个火药或许可以试一试来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