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451

  冯盎说完之后,苏宁不住的点头:“就是这样,而且,这样存放钱款的仓库,只有非常有名望有信誉的人才可以得到所有人的信任和支持,设立这样的仓库,然后呢,还需要派人保护这个仓库,保证那些钱不会丢掉,不会被偷,被抢,在那些人来支取自己的钱财之前,保证那些钱款的安全。
  冯公,这年头,商人最害怕的就是走南闯北的时候遇到强人,钱财被抢光,还容易丢掉性命,但是有了这样的仓库和这样的纸币,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这样一来,这样的仓库还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保存钱款和保证钱款安全的费用,这种费用不妨收的少一些,相比之从南到北运送钱财的风险,商人们一定愿意选择这种纸币,贴身存放,哪怕放在兜裆布里面,都是可以的!”
  苏宁说这就笑了出来,冯盎也笑了出来,一边笑一边不住的点头,继而盯着苏宁说道:“你是想说,让老夫来做这个岭南仓库的设立之人,而后,你来做北方仓库的设立之人,然后,通力合作是吗?”
  苏宁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这些,要这样做,首先应该上报李二笔下的,两人都是官员,没有不上报给李二陛下的理由,然后才是召集商户,确定章程,然后开始办理,可是这样一来的话,随着方便程度和信用程度的上升,估计很快很多商户都会这样做,然后仓库的钱财数量会直线上升,到时候,朝廷会不在意?
  冯盎还好,本就是南天王的身份,在岭南一言九鼎,他办事,没人敢质疑,他也有足够的实力保证仓库的安全,但是,自己可就不一样了,长安城里面大佬满地走,自己虽然地位也很高,但是综合实力却排不上号儿,少数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没有关系,但是数量一旦上升到了某一个程度,苏宁还真没什么把握保证仓库的安全。
  而且这样做,很容易招致旁人的话柄,所以用私人身份肯定是行不通的。
  苏宁摇摇头说道:“不是的,冯公,在下可以预见到,如果此时有你我二人负责,那么不需要多久,这个仓库就会毁于一旦,冯公家大业大还好,在下却是本小利薄,满门抄斩也有可能,此事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一旦弄大了,仓库里的钱财数量绝对不是说这玩的,这个事情,绝对不能离开朝廷。”
  冯盎没见过苏宁这样严肃认真的样子,但是他实在是没有想出来这样做究竟会如何惹来祸患,十分不解,苏宁只好解释,一个人存可以,十个人存也可以,一百人存也没有问题,一千个人存也可以接受,但是再往上呢?那会是多少钱?几十万贯?几百万贯?大唐一年的年收入都抵不上你一个仓库,你又能从里面收到多少佣金?
  多少人眼红?多少人看你不爽?多少人也想取得那样的资格?模仿?遍地开仓库?然后拉人过来存款,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做卑鄙的事情,防不胜防!搞不好暗地里纠集一大批土匪强人之类的猛攻这仓库,一把火把里面的东西都给毁掉,铜钱还好,绢布呢?烧掉之后谁来赔偿?这个信用度的损失谁来弥补?朝廷的问责谁来承担?一个人绝对办不到这些,绝对!
  冯盎的额头冒出了些许冷汗,抹了一把,有些后怕的说道:“你所言也不无道理,那么,你既然不打算自己和老夫来办这个事情,为何又要和老夫商量?”
  苏宁说道:“在下打算上报朝廷,求请陛下允许,因为这个事情可以说成是为了方便海商和陆商的交易,而海上贸易的全权都掌握在纵横部审计司手上,也都掌握在在下手中,所以在下可以以审计司的名义设立这样的仓库,以朝廷部门的名义设立这样的仓库,信誉度就不用说了,安全也是有的,谁敢冒然袭击朝廷部门?找死吗?
  这样一来,在北方的部分,在下可以负责,但是在岭南,在下会上报陛下请冯公带头,联合一批德高望重之人,联合起来办理此事,保证岭南仓库的安全,这样一来,安全得以保证,冯公也可以取得相当一部分的钱款,不是吗?岭南的收益,冯公得七成,审计司占一成,剩余两成分给其他的参与者,北方的收益一部分归审计司所有,另一部分直接当作税收上缴朝廷。”
  冯盎皱眉道:“你自己不要?”
  苏宁无奈的耸耸肩膀:“不是不想要,实在是要不起,冯公德高望重不用担心闲言碎语,但是在下却时时刻刻要担忧言官的弹劾,这笔钱,现在看起来不多,但是几年之后,绝对是一笔巨款,在下要不起,不敢要,再者说了,归了审计司,也就是归了纵横部,归了在下之手,更好的发展纵横部也是不错的。
  纵横部的职能很重,需要朝廷拨款也很多,若是可以自力更生,估计民部肯定会支持,更别说民部还可以得到一部分作为税收,他们更会支持,此事就更容易办成。”
  冯盎饶有兴趣的笑了笑,而后说道:“整了半天,你自己确实一点儿好处都不要?都便宜了朝廷和老夫?你当真是真心为国为民不为自己?”
  苏宁笑了:“若是不为自己,在下何必又要买下土地办设甘蔗庄园呢?在下只是想要做一些事情,以免问题来了手忙脚乱,现在做好准备,到时候一切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不用手忙脚乱了,这样的职位,的确高,权力也大,但是就像是个火山口,一个不好,火山喷发,在下就死无葬身之地,这样做,为保命而已。
  而且,如今纵横部主要的财政来源都是岭南,岭南也是在下政绩的来源,岭南弄得好了,在下的政绩也好,也安全,并且,在下给了冯公那么多好处,那么多赚钱的法门,以后在下需要冯公帮助的时候,冯公就不得不出手了,有了冯公相助,在下也更加安全,想要对付在下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动手,这就是在下得到的好处。”
  冯盎深深的看着苏宁道:“小子,你能成大事。”
  苏宁笑着摆摆手:“在下没那么大抱负,不求成大事,只求快活的活到自然死,那就知足了,什么大事,很累人的,哈哈哈哈哈哈!”
  冯盎愕然,继而哈哈大笑:“这就是大事,这就是大事!这世道,能活到自然死,还要快活的活到自然死,那就是大事,能做到这一点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人,老夫都不敢奢求自己可以快活的活到自然死,这简直比做皇帝还要难啊!”
  苏宁笑道:“做皇帝有什么好的?在下在宫中经常可以看到陛下处理公文处理到深夜还不能休息,好好一个皇帝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用的用具还比不上一个富家翁,那该多累啊!在下做一个纵横部左侍郎就已经累成那副德行了,更别提皇帝了,还是冯公现在好,不用做事情,不用担心别的,只要管好家事就可以了,在下还是挺羡慕冯公的!”
  冯盎苦笑道:“这地位越高,活得就越难,吃得好啊,穿的也好啊,也不愁没钱花啊,那又如何,心里面难受啊,心里面难受那是最受不了的,难受得直叫你想死,可又偏偏不能死,老夫要是撒手人寰了,这万人之家可不得分崩离析吗?祖宗把这份家业传给老夫,老夫就要保护好它,否则哪有颜面去面见列祖列宗?”
  苏宁附和道:“谁说不是呢?人前光鲜,这心里的苦楚,只能自己受着,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这种苦楚啊自己一个人受着也就算了,何必要让家人一起难受呢?一个人就够呛了,一家子一起难受,那可别提了啊!”
  冯盎笑道:“听说你是苏家家主,现在看来,你和老夫还是有很多话可以聊的啊,小小年纪,心思倒挺重!都快赶上老夫了,这样活着,难受啊!”
  苏宁苦笑道:“家主不想难受,一家子人就都该难受了,既然做了家主,就要把这担子给挑起来,要不然做什么家主呢?拿些钱财去外头耍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岂不更好?”
  冯盎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妙妙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可真是妙绝天下啊!要是老夫也能这样做,那就好了哦!这一家子一万多人,每个人都要吃饭都要喝水都要穿衣,要是老夫一人吃饱他们都不用吃了,那就好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和冯盎的聊天意外的进行的很顺利,把事情也敲定了,并且意外得到了冯盎的欣赏,不是那种官位上的欣赏,而是做人的欣赏,冯盎似乎特别欣赏苏宁的为人处世,之后的几天不断的给苏宁送去些好吃的好喝的,却绝口不提其他的事情,苏宁也有自己的事情做,把自己的想法和所得写成奏章通过隐秘渠道发给李二陛下,自己在岭南等待朝廷购买土地的钱财的抵达。
  现在看来,如果真的把这仓库办好了,朝廷想要在岭南做些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了不是吗?不过,这个事情真的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首先既要准备一批金银和绢布作为储备保证金,以确定万一发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的时候,还有还手之力,还可以救救火,有存活下去的机会。
  其他的,还真没办法预料了……
  苏宁的信件往北边快速运送的时候,朝廷的大批钱财也快速的往岭南之地运送过来,出于谨慎和锻炼新人的想法,李二陛下点名让薛仁贵担任此次任务的负责人,统帅两千名士兵运送这笔巨款到岭南,薛仁贵激动无比,这是他从军以来为数不多的率领大军进行任务的机会,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是对于薛仁贵这个新手来说,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虽然立下很多军功,得到了很多赏识,但是薛仁贵还是很年轻,而且在吐蕃事件以后一年了都没有战事,薛仁贵被调回长安城之后就是跟着苏定方他们练兵,练武,读兵法之类的,他自己也觉得很闷,这一次被李二陛下选择要来运送这笔巨款,他很高兴,两千人,从长安到岭南,这的确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任务,那笔巨款的数目也让他觉得触目惊心。
  到底苏侯爷在岭南干了什么,要这么多的钱财?
第七百三十章
皇帝的头像
  薛仁贵不知道苏宁要那么多钱是做什么的也很好理解,李二陛下并没有告诉薛仁贵,现在这些事情还没有正式办成,等正式办成了他们也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现在确实没有必要告诉薛仁贵,只要告诉薛仁贵率军押送这批钱款去广州城就可以了,至于苏宁这小子又一次的信件,李二陛下觉得很新奇。
  在南北两地各设置一个仓库,里面专门用来存放往来于南北两地的商户的存款,打个比方,就是一个要去岭南和海上交易香料和奴隶的长安城商人,带着太多的铜钱和绢布南下岭南实在是太危险且并不方便,但是在长安城把这笔欠款存到那个仓库里面,带着纸币——写上存款数目的一张特殊的纸,然后他就可以轻装南下,到了岭南找到另外一个仓库,就可以取钱了。
  而两边的仓库里面的钱财来往,则可以运用海上运输的方式来往,用大船一个季度往来一次,很安全很方便,一个季度之中的钱款支出就由联合办理钱款仓库的那群商人出,等一个季度结算的时候再把北方仓库的钱款还给南方的那些仓库办理人,加上存款者支付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利息,一并转交,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海商和陆商交易的难度。
  此法可以先在长安城与广州城之间进行实验,长安城和广州城各自设立一个大仓库,专门用来双边交易,供北方商人南下岭南做生意之用,也可以方便存取钱款,然后若是这个方法很好,得到了很多的正面评价,那么就可以在很多城市之间互相展开,各大著名的商业城市之间都可以设立这样的仓库。
  由于是第一次设立,苏宁的建议是北方仓库交给纵横部来办理,南方仓库交给冯盎带这岭南大家族联合办理,进行尝试,将来要是办得好,可以大规模扩张业务,方便商业贸易往来,然后又可以给朝廷增加一笔收入。
  李二陛下觉得有些好笑,这小子弄来弄去一个又一个赚钱的点子给弄出来了,一个都不给自己留着,反而方便了别人,方便了朝廷,难道还真是一个难得的纯良之臣?不过想了想,李二陛下就开始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出错了,这小子,哪里算得上纯良之臣?不过是善于保命而已,他和冯盎的对话,自己可是全部都知道啊!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做皇帝的确没有快活的老死难,古往今来皇帝君主也有不下百人了,但是快活的老死之人又有几人?死不难,难的是老死,寿终正寝,寿终正寝也不算最难,最难的是快活的寿终正寝,死前一点儿遗憾和担忧都没有,那是最完美的状态了,李二陛下自己也羡慕得要死。
  弄这个弄那个,就是为了快活的老死?不过他所做的一切也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管是什么,他要是有异心,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现在看来,这小子并没有异心,也是可以放心的,那就够了,想做什么就做,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快活的老死……貌似,也看不到了啊,除非,自己可以活到一百岁……
  李二陛下自嘲地笑了笑,提笔在纸上写下“准了”二字,就喊人进来:“把这个用最快速度传到苏宁手上,不得有误。”
  李二陛下这边批准的很快,苏宁那边动作也不慢,在得知了薛仁贵很快就会率军押运朝廷购买土地的钱财和种子抵达广州城之后,苏宁就找到了召开办设纸币会议的借口了,无疑这是最好的借口,苏宁一边联络冯盎做好准备,一边自己也在安排着,现在张无悔还在反省自我,让苏宁觉得有些郁闷。
  没有一个好的助手,这些事情还真是非常繁杂,但是张无悔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不愿意出来,苏宁也帮不了他,一切之能看他自己,看他自己是否有那个能耐从里面走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可以发挥更大的用处,展现更高的才能,他可以大用,如果他走不出来,一辈子也仅此而已。
  这不是他自己的瓶颈,这是别人给他带来的瓶颈,他需要突破。
  回想到两个月之前自己刚刚进入审计司大门看到张无悔的时候,那双无神的眼睛,真的很让苏宁担忧,那种眼神一般出现在心死的人身上,但是张无悔明明没有心死,那就是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精神力急剧下降,需要休养,苏宁二话不说就把张无悔放了长假,让他自己一个人疗伤去,提拔了张无悔的副手接替他的职务。
  要靠他自己才可以,自己的帮助只会让他更加颓废而已。
  紧张的忙碌,有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关于如何设计纸币的样式,纸币如果仅仅是一张白纸,那么肯定不会被人所重视,但是如果可以弄得漂亮一些,很有艺术感,不仅仅没有人可以仿制,更增加这种纸币的内涵,不知不觉间就会提高纸币的人气,使之成为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东西。
  漂亮的纸币不仅仅因为其价值而受人喜爱,更因为其艺术性而受到众人的追捧,在失去了流通价值之后,就会转变为收藏品,收藏价值会数倍于流通价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说这是大唐乃至于全世界流通的第一种纸币,将来肯定会风靡全球,苏宁觉得自己一定要多多收藏一些,以便将来留给后代做传家宝,实在缺钱了就拿去换钱。
  很快苏宁就想到了方案,仿照现代的纸币,那个背包现在还被苏宁珍藏着,里面的东西能用的都被用掉了,但是一个钱包和里面的现金还有银行卡还存在着,没有损毁,虽然没有随身携带,但是神机是随身携带的,打开神机查了查各个国家的精美纸币图像,苏宁就有了想法。
  正面,是李二陛下而威武的画像,反面,是美丽的岭南风光,象征着此次发行的纸币只是长安城和广州城使用,各取两个代表性物件画在上面,广州的代表肯定是美丽风光,长安的代表肯定是全国只此一人的皇帝,而且按照李二陛下的自恋程度,如果自己的画像被印在了纸币上,他应该会非常得意吧?
  这是全国人民向您致敬啊!
  三下五除二这个自恋狂就会被忽悠得找不到北,对付他还不容易?嗯,有一点,现在毕竟大唐帝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是李渊阁下,太上皇,如果这个纸币上只有李二陛下,似乎有些不太好,说出去容易被有心之人说成是不尊重太上皇,嗯,干脆,就把李二陛下和李渊阁下父子两人的画像一起放在纸币上如何?
  苏宁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虽然很多人心里面都知道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但是毕竟天下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的,只知道一个皇帝加一个太上皇,如果拿这父子俩的画像印在纸币上,可以展现出这父子两人的“父子情深”也说不定,或许还有奇效。
  苏宁觉得自己的画画技术不是很好,但是相比之古人那种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的绘画人物的技术,苏宁觉得自己那点儿素描功底或许可以比那些把皇帝画得长得基本上都一个样儿的画师要好一点儿,李二陛下现在根本就不胖,很帅气,而且非常威严,历史书上的李世民怎一个雍容华贵可言?
  他是从千军万马里面杀出来的皇帝好吗?戎马一生,一点儿铁血之气都没有,算什么皇帝?长得胖长得富贵就是皇帝了?那长得胖的人多得是,富贵的也不少,怎么就他一个皇帝?那些画师真该被拉出去喂狗。
  铅笔?没有没关系,谁说素描一定要用铅笔?画画人物肖像,用毛笔和墨汁也可以,虽然没有铅笔那么轻松那么具有表现力,但是如今实在是没有铅笔,用毛笔画的肖像其实也不差,苏宁对李二陛下的模样是深刻的印在了心底,至于李渊阁下,嗯,见得次数也不少,没过多久,两个人头像就出现在苏宁的笔下。
  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苏宁觉得比较满意,第一次的初稿,也不用上色了,到时候拿去印刷的时候,可以采用黑色和红色双面印的方式,最早的交子似乎就是那样印刷的,应该会很不错,而且皇帝和太上皇的头像在那里,谁敢乱用?要是真敢仿制绝对是大不敬之罪,死!
  至于自己……
  到时候把一个成品印刷出来给李二陛下和李渊阁下过目,看看他们两个是怎么想的,要是可以的话,就这样,不可以的话,再说,毕竟这是人家的肖像权,值得保护,值得鼓励。
  又过了几日,苏宁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初稿的样式的时候,薛仁贵带着车队来到了广州城,连绵好几百米的大车队吸引了不少眼球,全部都运到了审计司的大院儿里面,堆得满满当当的全是钱货,正好,趁此机会,把纸币给推出,加上冯盎的附和还有岭南那些大人物的同意,此时很快就可以上交给李二陛下审核通过了。
  哦,这个事情估计还要魏征的同意毕竟是财政方面的,还牵扯到朝廷部门,要是没有魏征的答应,李二陛下自己貌似也放不开手脚。
  薛仁贵带着车队和两千兵马抵达了广州城之后就去安顿兵马住所了,这一点不需要他烦神,冯盎早就为他安排好了,李二陛下也安排薛仁贵既然去了就在那儿待上一阵子,到时候亲自护送苏宁回来,也安全放心一些,薛仁贵见士兵们都被安顿好了,自己就骑上马,直奔苏宁的住处。
  冯盎的属下把他带到了苏宁如今居住的小院子里面,苏宁正好在习武,虽然自己如今不太可能遇到上战场这样的事情,但是凡事都不好说,自己身上可是有着不少战功的,到时候要是战事吃紧,自己被拉上去带兵打仗也是可能的,要是现在就让武艺疏松了,那可就不好了,所以一直以来苏宁都没有放松过对武艺的练习。
  看到苏宁的枪法越来越灵动,越来越快,薛仁贵也不由得点头称赞,虽然比起自己的霸王戟还是略有不如,但是这种灵动的枪法,要是真的进入大乘境界,那种速度估计也是自己所无法跟上的,毕竟自己主打的是力气,可是枪法主打的是速度,一刺就能要命,枪法很不简单。
  所谓没有弱的武艺只有弱的人,就是这个道理,再者说,苏宁也不弱,上过战场杀过敌人受过伤,这位苏侯爷可绝对不是弱者。
第七百三十一章
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苏宁的枪法越来越精妙,越来越向着枪法大成的境界奔去,薛仁贵不由得被牢牢吸引住,枪戟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在招式上也有很多通用的地方,看到苏宁传自李靖的枪法,薛仁贵不由得开始比对这种枪法和自己的霸王戟法里面有没有可以相互弥补的地方,正看得起劲,冷不防苏宁突然调转枪头,银色的枪头闪着寒光冲着薛仁贵的面门就来了。
  薛仁贵猛然一惊,身体急速后退,但是仍然比不上苏宁前进的速度,眼看着枪头就要刺中自己的面门,薛仁贵一把抽出自己的佩刀,刀身一横,一挡,拦下了苏宁的突然袭击,而后对着身后不知所措的亲兵大喝一声:“戟来!”
  亲兵被这一声大喝惊醒,连忙把手中拿着的大戟丢给了薛仁贵,薛仁贵大戟在手,气势陡然一变,苏宁觉得自己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座山,不过,哼哼,我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啊薛同志!
  枪法胜在灵动,胜在速度,面对薛仁贵这种主打力气的霸王般的人物,和他拼力气那是自讨苦吃,据说不久之前军中大比武的时候程咬金和尉迟恭纷纷败在薛仁贵的巨力之下,最后两人也不要颜面了,联手对付薛仁贵,最后的结果是三人的木棍碎裂,程咬金和尉迟恭在床上躺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
  苏定方也想试试这个徒儿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亲自上阵来一场师徒大战,这一战打的惊天动地,号称是中生代最强武将和新生代最强武将之间的巅峰对决,两人还是师徒!是姜还是老的辣,亦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场巅峰对决引来了一大批将帅级人物强势围观,比武场里里外外围了一万多人。
  两人打了一个半时辰,整整三个小时,从下午打到了日落,比武用的制式武器打坏了十二根,战马累倒了两匹,最后苏定方力尽了,一屁股坐在地上长叹一声不服老不行了,薛仁贵连战王玄策、孟雨、焦长河、程咬金、尉迟恭、程咬金and尉迟恭联合体,最后大战苏定方,真正的从日出打到日落,挺着大戟还能站立,众人无不视之为战神。
  不过之后据小道消息称第二天薛仁贵没起床,第三天起床之后吃了两只羊和一缸米饭……到底还是人,不过,这食量和体能实在是可怕到了极点,绝对的战争机器,杀戮战车,苏宁自认拼体力绝对不是薛仁贵的对手,但是再强的武将也有弱点,薛仁贵的气力十足,和他拼力气绝对是自讨苦吃,偏偏和他交手的六人都要和他拼力气,这不是找揍呢吗?
  苏宁就不一样了,对付薛仁贵,就不要用力气,而要用速度和招式,找找往他要害处进攻,找找往他意想不到的地方进攻,攻不了就撤力,不和他拼力气,只和他拼速度和招式,这样一来,薛仁贵最大的依仗就被牢牢压制住了,想要打败薛仁贵很难,难于上青天,但是想要杀了他,难度却和杀了任何一名大将是一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