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984

  “你会中进士,但在进士之中的排名也会比较靠后。”李泽接着道:“然后,你会被派到柳成林的麾下去任职。你愿意吗?”
  顾寒一怔,没有马上答话。
  “你既然提出了这个策略,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你便去负责与张仲武的和谈吧。”李泽笑道:“右骁卫行军判官的位子怎么样?”
  顾寒彻底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即便是中了状元,也不过得授从七品而已。但右骁卫行军判官却是正儿八经的从五品。”章回笑道:“在没有特殊功勋,想要从从七品升到从五品,只怕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文官升官儿,可没有武将来得快。你起点便是从五品,可是将与你一同科考的人给远远的甩到身后了。”
  “骤而跃居高位,岂不让人生疑,还难让人服气?”顾寒讷讷地道。
  “这是李相对你的褒奖,也是一种补偿。”公孙长明接着道:“状元虽然只是得授从七品,但却能在转眼之间名扬天下。别人得名,你得实。”
  “也不仅仅是如此!”李泽道:“以后与张仲武展开谈判的时候,也需要一名级别足够的官员,否则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办法展开。给你足够的级别,便是给你足够的权力。你,愿意去吗?”
  顾寒想了片刻,站了起来,道:“臣,愿意去。”
  “甚好!”李泽笑道:“那从现在开始,你就忘了你的这篇策论吧!等到考试结果全部出来之后,你便可以去右骁卫那里履职了。去军队中看一看,了解一下我们的军队是怎样作战的,对你将来也是有好处的。”
  “多谢李相。”顾寒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思,抱拳一揖到地。
  出了相府的顾寒,直接被安排到了武威书院之中,虽然失去了成为状元从而名扬天下的机会,但顾寒却拥有了比其它人高得多的起点,失之桃礼,收之桑榆,各有得失罢了。事实上对于顾寒这样的人来说,眼下这样的实际上的收获,更能让他满意。
  今天的谈话,实际上是李泽授予了他与张仲武谈判的全权。这里头的意味,可比一个状元的名头要大得太多了。
  在他心满意足地躺倒呼呼大睡的时候,相府之内,李泽,章回,公孙长明三人,却仍然在灯火通明的房间内议事。
  而此刻,整个武邑,差不多已经全都陷入到了黑暗当中。
  夜,已经很深了。
  “河东水利工程贪腐案不了了之了。”李泽道:“杨开很是恼火,本来他认为抓到了极好的把柄,正准备以此为契机,打开河东诸州这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可惜啊,棋差一着,晚了那么一点点,等他的人赶到河东的时候,该死的人都死了,该消失的人也都消失了,一丢丢的把柄都没有留给他。”
  “韩琦不愧是军人啊,行事干净利落,杀伐果断,上百条人命,就在他一声令下之后,死得干干净净。”公孙长明叹道:“李相,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河东,还是他韩琦的天下啊!”
  “本来就是这样!”李泽道:“想要撬动这块铁板,还需时日,不过啊,这件事,韩琦的确是处理的利索,但也让有些人害怕了,胆寒了,也有人开始试探我们,想向我们靠拢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铁血手段固然能让人感到恐怖,但也会起反作用的。”
  “那个泄密的钟浩准备怎么处理?”章回问道。
  “让杨开愤怒的就在这里了。”李泽一摊手,“钟浩在第三天便向杨开坦承了这件事情,而且他认为这件事情有必要向韩琦通报,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这件事情,便是闹到我这里来,我能说什么?不该向韩琦通报?那只会让我难堪的,所以杨开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了。只是在事后进行了相应的工作调整,钟浩以后再也接触不到这类的秘报了。”
  “这是杨开的失职!”公孙长明道。
  “杨开向我请罪了,他现在肩上挑的事儿太多,有所疏忽也是不可避免的。”李泽轻飘飘地替杨开卸去了责任,“此事,田波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有失便有得嘛,现在我们也算是在河东撬开了一条缝了,慢慢来,急不得,一急,会坏事的。”
  “如果确定要在西北大动干戈的话,那河东现在的确乱不得,也不能随意动那里的人。”章回道:“吐蕃一旦准备大规模入侵的话,以现在边镇的情况,只怕难以抵抗,到时候我们能就近调动的便只有李存忠与张嘉的两支军队,现在的确不宜撕破脸。打赢了这一仗之后再说。”
  “内卫那边马上在长安求证朱温与吐蕃是否有勾结。”李泽道:“同时还需要派出大量谍探往吐蕃势力范围内打探对方的军马调动,粮草准备等情况,他们如果想大规模入侵的话,这些事情是瞒不过人的。现在我有些信不过那些边镇的将领。”
  “真打烂了才好。”公孙长明哧笑道:“打烂了,我们才好去收拾残局。李相,除了张嘉与李存忠之外,薛冲的左金吾卫,闵柔的左领军卫,包括左右千牛卫,都要做好一定的战争准备了。”
  “虽然说这些边镇被打垮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整垮了,当地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李泽摇头叹道:“只可惜,就算我们现在愿意大规模出兵去支援他们,他们肯让我们进去吗?”
  “只怕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去抢他们的地盘的。”公孙长明道:“所以说,这些人不除,天下岂有宁日?”
  “明天,安排李德,李浩他们来见我。”李泽对公孙长明道:“另外,再通知韩琦、尤勇参与明天的会议吧。”
第五百三十章:李氏诸将
  李浩,李德,李睿都出自秘营,现在李浩在秦诏的左骁卫任中郎将,李睿在柳成林的右骁卫任中郎将,而李德则在右武卫任中郎将,都已经成长为了军中赫赫有名的实权将领,如果再加上李瀚独自率领的陌刀队,李泌在卫尉寺中任少卿同时亦兼任左千卫的中郎将,李敢在右千卫中任郎将,一共六个出自秘营的李泽嫡系在军中手握大权。而这些人,也正是李泽控制军队的最有力的人选。
  这一次的李德结婚,这些人终于能齐聚一堂,李德完婚之后,李泌,李瀚等人匆匆返回,李浩和李睿则是被留了下来。
  他们回到武邑,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李德的婚礼,顺便也要向李泽汇报一下两支军队的现状。
  左骁卫现在驻棣州,面对的则是投靠了朱温的伪梁的平卢节度使候希逸。右骁卫则驻扎在莫州,面对的却是张仲武的卢龙军的大将邓景山。
  李泽看着他们这几个人,倒是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虽然从年纪上来说,李浩、李德、李睿比起他来,只大不小,但这些人,却是李泽把他们从一个乞儿慢慢地一点一点培养成到如今这一地步,从泥浆之中的小人物,变成了如此跺跺脚天下也要为之颤抖的大将,那种成就感,自然让李泽得意非常。
  这些人是他的基本盘。
  他们的命运与自己紧紧地绑在一起,与自己共命运,同呼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睿先说吧!”李泽看着坐得笔直的这几名部下,满意地点了点头。
  “是!”李睿嗖地站了起来,眼光扫过众人,特别是在李浩脸上停留了许久。在秘营中时,李浩李泌是他们这些人的领头者,而他那时候,不过是心月狐队中的一个小兵,排名十二。为了出人头地,自己行过险,挨过揍,但所有的付出,在如今看来,却都是极值得的,虽然好几次险些丢了命,但却换来了今天与李浩平起平坐于大堂之中。
  李睿觉得自己的未来,必然要比李浩更为远大。
  “自从十一月底,张仲武集中了十万奴军进入平州之后,双方的对峙气氛已经日趋紧张了。这些奴军在莫州与平州之间的边境之上修筑城墙,堡垒,定居点,并开始大量地开垦土地,为来年的春耕在作准备。”李睿道:“对方打的主意,便是要向莫州逐步渗透。这些奴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成规模地侵入莫州多次,主要目的便是抢劫。这些人,张仲武是不给他们提供薪饷的。要想活下来,他们就必须抢劫,其实根据我们的情报,这些人不但抢我们,也抢平州他们自己人。”
  说到这里,李睿忍不住笑了起来,“平州的豪强大户与这些人也多次发生了冲突。”
  “这些奴军的构成是怎么一回事?”李泽皱眉道。“我们在莫州,瀛州等地有着如此好的条件吸引人口的流入,这些奴军没有可能被策反?”
  李睿摇头道:“公子,这些奴军被我们策反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奴军的构成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的奴军头领,都是东北之地的一些地方豪绅甚至于土匪头子,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趴在奴隶身上吸血的吸血虫,在张仲武大军压境之下,他们不得不带着他们的手下向平州方向迁移,对于手下的控制,是相当严密的。不但扣押着这些奴军的家眷,还有着极其残酷的连座法,告密法等。一人逃,全家死,甚至会牵连左邻右舍。”
  “莫州李安国刺史,曾经组织了一支支的捕奴队针对这些小规模的入侵进行打击,但捕奴队损失不小,这些奴军虽然装备简陋,但打起仗来,却极度拼命,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一旦死了或者被抓了,他们的家人就会完蛋。即便抓住了这些人,他们也会想法设法地逃回去。”
  李泽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些人到了边境上之后,营造堡垒,城坞,驱使奴军开垦田地,成群结队地侵入莫州抢劫,他们的行动,毫无目的,毫无规律,这给我们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右骁卫在莫州只有三万兵马,主要精力,还是用在盯着邓景山的主力部队之上,对于这些倏忽来去的奴军,目前的确缺乏有效的手段。除非发动一次全面进攻,拔除这些奴军的屯点。”李睿道。
  “如果拔除掉这些屯集点的话,右骁卫的兵力足够吗?”李泽问道。
  “如果想要全面拔除掉的话,右骁卫的兵力显然不够。”李睿道:“邓景山以城为珠,以这些屯集点为线,珠线相连,构成了一个防御整体,牵一而发动全身。想要拔除这些屯集点,就必然要将邓景山的主力部队考虑在内。右骁卫制作过一份预案,起码还需要一卫兵力才能游刃有余。”
  李泽沉思片刻,道:“你回去之后,告诉柳成林,我会给他一个卫的兵力,驻扎涿州的薛冲的左金吾卫会在一个月后抵达,柳成林有一个月的时间,给我将边境之上的这些渣滓扫荡干净。”
  “明白了。”李睿兴奋地道。两个卫的兵马参战,这可是一场大战了。
  “这一场战事,以拔除这些奴军的屯集点为战略目的。”李泽接着道:“告诉柳成林,这场战斗,不以占领平州多少城池为目的,也不以消灭邓景山多少部队为目的,我要的,只是将那些屯集点打扫干净。绝不能让这些屯集点在边境之上成了气候。”
  虽然有些诧异,但李睿还是点头应是。
  “你回去的时候,还要带着一个人一起回去。”李泽突然笑道:“这是你们右骁卫的判官,叫顾寒。”
  “明白。”李睿极其聪明,李泽这么一说,他大概也就明白了这个叫顾寒的判官,只怕是带有特殊使命的。
  “李浩,说说棣州的情况吧!”李泽转头看向另一员大将。
  “公子,现阶段,棣州那边主要还是在进行军队的融合,调整工作。”李浩站了起来道:“秦大将军率两万左骁卫入棣州,与原驻棣州的我部五千甲士共同整编为左骁卫。双方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磨合,军官需要调整,军令、操典需要重新适应,所以到目前为止,左骁卫还只能说是初步具备战斗力。”
  “明年开春,整合能不能完成?”李泽直截了当的问道。
  李浩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能完成。”
  “嗯!”李泽嗯了一声:“再说说棣州整体的情况以及对面的平卢的反应吧?”
  “平卢候希逸对于我们一直深具戒心,在我们当面,一直是备有重兵,在秦大将军率兵入棣州之后,他更是将其几乎所有的精锐力量都布署到了我们正面,根据情报显示,光是近一个月来,但有超过两万官兵被调动。双方在边境之上的摩擦其时也一直没有断过。在秦大将军入棣州之前,我们已经在对面占据了数个战略要点了。围绕着这些要点,打打停停,一直也没有停过,只不过规模不大而已。”
  “刺史杨卫、长史卢冠,从上任伊始,便一直在为战争作准备,这两年下来,棣州已经积蓄了五万大军一年可用的粮草,一旦开战,左骁卫不需要中枢调动粮草,本地就可以支用。打平卢,用不了一年吧?”李浩自信地看着众人,笑了笑。
  李泽也是笑了起来。杨卫,卢冠,这都是义兴社的骨干成员,从上任开始,便在为拿下平卢作准备了,有备而无患,到了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顺手就可拈来了。
  参加会议的韩琦则是有些震惊,棣州竟然在无声无息之间便备下了五万大军一年的粮草,他们自然不会无令为之,很显然是受到了李泽的授意,也就是说,在很早以前,李泽便已经打定了主意了。
  当然,作为兵部尚书来说,棣州不需要支应粮草,当然是极好的。
  李泽花了整整半天的功夫与他沟通了接下来的镇州朝廷的战略计划的改变,才终于勉强说服了这位兵部尚书。
  在韩琦看来,这一次的饼,着实有些画大了。
  东北要与张仲武干上一场,以战促和。这是在今年年内就要完成的事情。
  西北要与吐蕃干上一场,这一战最是难打,前期只怕要吃败仗,那些边镇官兵可不比过去,早就不能打了。而镇州朝廷却只有等到他们败了,支持不住了的时候才能插手,这在形式之上是很被动的。此刻站在了中枢的高度之上,韩琦却又格外的讨厌起这种地方割剧来了,如果能让朝廷兵马预先入驻这些边镇,吐蕃还会来吗?只怕吐蕃人会认真地想一想能不能捞到什么东西?可现在,他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边镇失败然后才能插手。纵然只是防守反击,但战场之上失了先手,打起来可就麻烦多了。偏生这一次要抵挡吐蕃人的,是李存忠与张嘉两人的部队。
  张嘉也就罢了,李存忠的部队,那可都是他韩琦的心头肉啊。
第五百三十一章:进退两难的韩琦
  对于韩琦来说,这一仗不但要打,还要打好,要打出河东兵的精气神儿来。只有仗打好了,自己在中枢才能坐得更稳,说话才更有份量。如果打败了,打输了,那李泽便有了充分的理由调整李存忠的部队,调进自己的心腹,对河东军进行大规模的改组。一旦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河东军也就不再是河东军,而是要真正的变成朝廷的左武卫了。
  现在他发愁的是粮饷。
  作为朝廷的兵部尚书,他当然知道,虽然朝廷今秋丰收,但并不富裕。李泽所行使的经济政策是以粮食为基础储备的,所有的价格都与粮食挂钩,为了保持治下的经济平稳,便要保持粮价的稳定,所以,那些常平仓内的储备粮,不到紧要关头,是绝不会动用的。而刨开这一部分,朝廷所剩并不多,还要支应潞州,卫州等地,这些地方因为今年的战争,几乎处于绝收状态,完全靠朝廷以工代赈在撑着,而这种状态,还要撑到明年秋后。虽然从江南在源源不断地运来粮食,但整个态势,仍然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之中。
  李泽先前与李浩的谈话,给他挖了一个绝大的陷阱。
  区区棣州一地,两年时间,便储备了五万大军一年的军需,而这,还是在完成了上交朝廷的战备粮的任务之后所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