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984

  说到最后,梁晗已是声色俱厉,冷厉的眼光从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脸上扫过,直看得那些人心虚得低下头去,脚步也是不由自主地在后退。
  “我会上奏折参你,参你!”已是鲜血淋漓的文松喘息着道。
  梁晗大笑,抬脚将他在地上踢了几个骨碌,大声吼道:“来人啊,军医呢,军医在哪里,给这个杂种裹伤,好让他有力气写奏折参我,老子等着你。”
  一边的军医乐颠颠地跑了过来给文松裹伤,也不知是文松伤得的确重还是军医手上玩了什么鬼花样,总之军医在给他治伤的时候,文松叫得倒是比先前更凄凉了一些。
  梁晗看着众人,大声吼道:“都给我听清楚了,你们现在不是什么朝廷命官,都只是一群战俘,是老子们拼命抓住了曹焕和朱友贞才把你们这群孬货换回来的,再没有得到朝廷认可之前,你们,都得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再敢生事,杀无赦!”
  伴随着梁晗的吼叫声,外围的士兵齐唰唰地再来了一声杀气腾腾的呐喊,更是让现场的这些人个个噤若寒蝉。
  田波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蹲在文松面前,笑嘻嘻地道:“这位文侍郎是吧?下官是太傅派到卫州来专门接待你们的,回头你有什么奏折,不妨交给我,替你转交给太傅。”
  看着皮笑肉不笑的田波,文松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这厮一看就和那梁晗是一伙儿的,把奏折交给他,只怕回头他就上了茅房了。
  “忘了告诉你,太傅派我到卫州来,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对你们这些人进行甄别,看看你们那些人在长安的时候是否屈膝事敌?是否有失臣节?是否是宣武朱温的奸细,过不了下官这一关,你们这辈子就别想去镇州了。嗯,咱们就从你文侍郎开始吧,哈哈,哈哈哈!”
第四百八十三章:一路向北(上)
  马车吱吱呀呀,摇摇晃晃地一路前进,一支百余人骑兵卫护着这十余两马车一路向着武威节镇方向出发。这是卫州刺史裴矩派出的护送宣武使者以及左仆射王铎的队伍。而高象升,却是被裴矩以伤势太过于沉重,长途跋涉有可能导致伤势恶化而留在了卫州静养,等待伤势稍有好转之后再送其去镇州。
  “昨天的事情,震动很大啊!”吴健看着敬翔道:“梁晗不过是一区区五品将领,居然当众殴打正四品的吏部侍郎,可见武威众人,压根儿就没有把这些当一回事儿。当然,这些人,说起来也实在值不得敬重。”
  敬翔呵呵一笑道:“这是好事啊!像文松这类人,值不值得敬重是一回事,但梁晗当众殴打他这件事,传递出去的政治信号,却足以让许多人震动的。”
  “薛平等人一定坐立不安!”吴健道:“想来现在这个消息,正在往他们哪里飞速传递吧?”
  敬翔点了点头:“必然是这样的。薛平会从这件事中窥出李泽的态度,从而更坚定要限制李泽的相法。所以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营救这些人的。而这些人为了能在武邑生存下去,也一定会牢牢地团结在薛平的周围,组成一个保皇团体来对抗李泽,如此,他们才有机会活下去,并且进一步能够掌握一些权力,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舒服。”
  “这的确是一招妙策啊!”吴健叹服地看着敬翔:“军师这一招,想必会让李泽苦恼之极。”
  敬翔得意地一笑:“经历了此事,这些人对于李泽必然仇视,投附到薛平麾下之后,当然会成为反李泽的急先锋,如果说薛平韩琦这些人与李泽的斗争,还限定在一个斗而不破,依然维持着对外的统一战线,保持着最基本的团结,依然以李泽为领头羊,只不过是想要限制李泽的权力和野心之外,这些人加入之后,必然会以推翻李泽为目的。”
  “以这些人的能力,只怕成不了什么事?”吴健摇头道。
  “成不成事其实并不重要。”敬翔淡淡地道:“重要的是他们这些搅屎棍会让武威没有安宁之日,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两个集团之间对抗的引子,哪怕是他们毫无道理,哪怕是他们的确违备了武威的律法,但薛平等人仍然会尽力地维护他们,因为这就是一件此消彼张的事情。对错,在这个时候反而不重要了。”
  吴健思忖片刻,亦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一件事或者没什么,但十件事,百件事累加起来,必然会使皇帝,李泽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深,最终达到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这对于我们自然是大大有利的。”
  “你能想透这一点,很不容易啊!”敬翔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所以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才被我们特地挑选出来送还给皇帝。”
  “这个我知道。”吴健道:“朝廷之中,真正那些有能力,会做事的人,可是都被留了下来而且委以了重任,现在他们看到武威对付这些人的手段,只怕也彻底绝了三心二意的想法,而是一心一意要替大帅效力了。”
  敬翔笑而不语。
  这只不过是另外一个附加的效果罢了。不过梁晗搞了这么一出,反而让这个效果大大得到了加强了。
  现在长安城中,受到朱温委任要职的不少原朝廷官员,不见得就是心甘情愿地为朱温效力,只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活命,亦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不委曲求全,这些人的政治立场是摇摆不定的。
  但现在,恐怕他们要重新考虑一下了。因为武威对于降人的手段,可是十分酷烈的,像文松这类还没有在朱温麾下为官的人都得到了这样的待遇,他们这些接受了朱温官职的人,只怕以后落到武威手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刀两断了。
  有了这样的忧惧,他们安敢不为朱温尽心尽力?
  “军师,现在长安那头儿正在准备挑选一个宗室出来另立朝廷,您其实不该在这个要紧的关头出来的。”吴健突然想起一事,有些担忧地道:“您也知道,有不少人一直在怂恿大帅自立。”
  “你觉得大帅自立如何?”敬翔问道。
  吴健一笑:“从长远来看,我自然是希望的,如此一来,我吴健也可以成为开国功臣嘛!但这是以后的事情,如今北方有强敌,南方未平定,此时自立,不谛于引火烧身。”
  “这是正理。大帅何等聪明之人,怎么会想不透这个道理呢?再说了,代帅还在长安,有他在,自然会让某此目光短浅的人的那些小心思无法得逞的。至于选一个宗室嘛,我在不在有什么关系?左右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选谁不是选呢?”
  说到这里,敬翔却是叹了一口气:“李泽此人,当真是深不可测,难不成在数年之前,他便预算到了今日之事,所以才会入京,才会在京师伏下这样一支人马,最终成功地将皇帝,太子带离了长安,弄到了镇州。”
  “皇帝去了镇州,还不一样是傀儡!”吴健不以为然。
  “还是不一样的。必竟那是正统。对于这天下,从法理上来说,正统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李泽现在可以利用这位傀儡皇帝,号召北方其它的节镇前来投效,继而整合整个北方势力,成为真正的北地之王。”敬翔道:“我们虽然可以新立一李唐宗室,但从正当性上来讲,还是差了一筹,只怕有许多人不会买帐,做起事来,就是事倍而功半。”
  “大帅不是已经有了牵制之法吗?”吴健道。
  “我已经派人去了吐蕃。”敬翔道:“但这样的代价有些大啊。”
  “那些番夷,嘿嘿,现在给他们一些甜头,等到一统天下之后,吃了我们的就得给我们吐出来,拿了我们的,就得给我们还回来,军师有什么好忧虑的。”吴健不屑地道。
  敬翔大笑:“但愿如此,希望如此。”
  马车颠簸的厉害,不时会停顿下来,前方传来了护送卫队开路的声音,喧哗声也一阵阵地传来。吴健揭开帘子,看着外面的情况。
  每隔上那么一段距离,便能看到一群群的百姓在使用着各种工具或在道路之上修路,或是在路边的田地之中挖着沟渠。
  看得出来,这些正在干活的人,热情高涨,干活儿是相当的卖力。不但有青壮,亦有壮妇,甚至还有孩子,老人。
  壮年男女干着重活,孩子和老人则从事着一些较轻的活计,欢声笑语不时从他们中间传出来。
  “以工代赈,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敬翔笑道:“卫州也好,潞州也好,这一年来,一直都在打仗,今年只怕是没有什么收成了,李泽想要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自然就要赈济,而以工代赈,可以最大化地挖掘这些人的潜力,免得他们白吃白喝。这些事情,我们在河洛,关中也在做。”
  “军师,你居庙堂之高,对于下面的事情恐怕不太清楚。”吴健却是盯着那些正在干活的人,一个个看起来面色红润,并没有那种正在遭受饥饿之苦的现象:“我们的确在做这些事情,说起来河洛关中因为我们是迅速拿下的,所以收成受到的影响较小,但看起来,这里的百姓似乎比我们哪边的百姓吃得更饱一些儿。”
  敬翔嗯了一声,探头看向窗外,半晌才默然道:“这便是我一定要带着你带的原因所在,李泽的经济政策的确是别也心裁很有见地,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粮食?又是如何将粮价一直维持在这个地步上的。”
  “是啊,在卫州时,我去市面上转了转,他们的粮价,与我们最好的年份时的粮价也只略高一点点,这可是在战时呢。现在长安的粮价还高企不下呢,等到关中秋收之后,才有可能缓解。武威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慢慢了解吧,我们有时间。”敬翔闭上了眼睛,缓缓地道。
  又行进了大约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停了下来,一名护卫军官策马到了敬翔马车之外,拱手道:“敬长史,前面有我们一个临时赈济点,那里有现成的饭食,我们就在这里用过饭,休息片刻再上路可好?”
  “甚好,有劳将军了!”敬翔彬彬有礼地道。
  道路之旁的空地之上,立着十几个硕大的军帐,片刻之间,便有人前去哪里交涉,然后便腾出了其中的一个军帐供敬翔,王铎等人休息。
  这里是一个赈济点,十几个军帐之中,倒有一大半是装着粮食等物资,让吴健啧啧称奇的是,这么一个重要地方,他居然只看到了数十个持械士兵守卫,领头的,也不过一个致果校尉而已。
  而此时,从各个方向汇集而来的准备吃饭的百姓,却是浩浩荡荡,怕不有上千人之多。
  武威人当真是胆大,也不怕这些人劫了这些粮食吗?
第四百八十四章:一路向北(中)
  敬翔与吴健两人慢悠悠地走到了正在准备饭食的大军帐之前,一排排的大木桶里,熬好的粥装得满满当当,让敬翔和吴健感到震惊的是,粥熬得极稠,看那个士兵有些吃力地用木勺在里面搅动就可见一斑了。
  看到敬翔探头往桶里看,那个伙头兵也不知是对方是什么来历,只知道这是一群被骑兵护卫着过来的人物,打头的可是一个昭武校尉,比他的顶头上司可是高了好几级,那眼前这位,自然不用说是位大人物了。
  “这位大老爷,县里的命令说得清清楚楚,粥要熬得插筷不倒,我们可不敢偷工减料。”
  敬翔点了点头,满脸各熙地冲着对方笑了笑,又向着走去。粥的旁边,摆着一个一个的大萝筐,筐里装着的却是馍馍,正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股股香气扑鼻而来。虽然只是一些杂面馍馍,但这东西,可极是扛饿的。
  让敬翔称奇的是,在一筐筐的杂面馍馍旁边,还摆着一个个的大木盘子,盘子里居然装着一片片小孩巴掌大小的切得整整齐齐的肉片。
  这些肉片是制作好的腊肉,大半都是肥肉,下面缀着一块红彤彤的瘦肉,肥瘦相间,那股子用松柏树枝烟熏出来的香味,让人一闻便馋涎欲滴。
  “以工代赈,居然还提供肉食?”吴健有些震惊地年幸存前面那个拿着一个铁钳子,正在哪里摆弄这些肉片准备分发的士兵,问道。
  “瞧这位老爷说的?”这士兵倒也胆子大,笑道:“这修路,修水利,可都是力气活儿,没点儿油荤打底儿,吃再多馍馍也一会儿子就又饿了。人一饿自然就没有了力气,没了力气干活儿就没有了效率,那怎么成呢?”
  吴健被噎得一个倒呛,他倒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但以工代赈,其实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不死人,防止活着的人别闹事,求个稳定罢了,看武威这边,居然还是正儿八经的要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样子。
  “这效率高起来了,三两下把事儿做完了,这些百姓又去哪里求食呢?”他不解地问道。
  “这位官爷从外面来的吧?”这个士兵有些好笑地看着吴健:“事儿哪是做得完的呢?做完了这的,还有别处的,修完了大路,还有小路嘛,修完了这些沟渠还可以修大堰,筑水呗嘛,只要想做便有做不完的事。”
  “修大堰,筑水坝?”
  士兵得意地看着对方,眼前这个官老爷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活脱脱一个乡巴佬嘛,还不如自己一个小兵有见识。
  “这位老爷,小的是武邑人,以前啊我们哪里有一条粟河,这些年可没少给我们添乱子,后来啊太傅他老人家治理粟河,在河道两边便修了很多的大堰,在上河还筑了一条水坝,现在那粟河可是我们武邑人的宝贝罗,任他老天爷赏不赏面儿,我们都不愁。这卫州啊,比起我们武邑,差得太远罗,所以啊,这事儿是做不完的。”
  吴健与敬翔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是闪过浓浓的忧虑之色。
  武威在民政之上的成就,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说话间,远处前来吃饭的百姓已经到了跟前,进然有序地开始排队。一个个刚刚用开水煮过的大陶瓷碗被捞了出来,成摞地摆在案板上,每一个经过哪里的人,便拿一个大碗。
  “还挺讲究!”吴健道。
  “这叫卫生。”拿着铁钳子的士兵道:“这些人来吃饭之前,必须把手都洗干净,这都是有要求的,上头说了,做好这些,便能少生病,现在我们的医师还是太少,药也不够,病一个,就减少一份劳力,还要花钱治病,那太划不来了,所以要把这些事情做好。”
  敬翔默默地点头。他身居高位,对于武威的事情知道的更多,晓得李泽在军队中同样大力推行每哨有一个医疗队,每曲有一个小型野战医院,每个营就有一个大型的野战医院,只是不知现在这个政策,已经在开始向民间推广了。
  这在他看来,完全是不必要的花费。有这些钱,还不如多招募一些军队,多给士兵打造一些好的装备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