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464

  正一教的那些弟子,虽然听到这位宁翰林持书而念,却不知他念的这几句到底是什么,现在再行看去,突然打断持书少年的朗诵声的,除了他们的执法真人张据池,还有弘道真人张形正,而丹玄宗、双鹤宗、入药镜的几位高手也全都竖起了耳朵,生怕漏过一句。
  看到执法、弘道两位真人如此急切的打断少年的模样,那些正一教弟子立时反应过来……这少年所念的,必是在正一教中,唯有天师与极少数几位长老才知的《九鼎丹经》。
  《九鼎丹经》,是正一教第三代天师流传下来的,龙虎山独门秘传。
  就是靠着这本《九鼎丹经》,正一教历代天师,才能代代修至宗师之境,并基本上都能寿达百岁。不要小看此事,有道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正一教能够成为道门正宗,就是因为它能做到代代出宗师。又或者说,历代龙虎山天师的实力,几乎已经成为了“宗师”的标杆,江湖中人,基本上都是以龙虎山、除老祖天师之外历代宗师的平均实力,来衡量天下英雄。
  任何一个门派,如果能够做到接连十几代,代代出宗师,它想不成为“正宗”都难。
  道家经籍中的句子,往往极其隐晦,非经年研究道藏的道教中人,基本上都是“每一个字都懂,合在一起却跟天书一般”,宁江虽然只念了这么几句,那上千名江湖中人,就已经是听得头昏脑涨。
  虽然如此,当他们看到龙虎山的执法、弘道两位真人迫不及待的打断宁翰林朗诵的态度时,心中就已清楚……这本九阴真经,只怕是真的。
  龙虎山正一教,第三代天师传下来的,只是老祖天师的部分武学,这部分武学,正是《九鼎丹经》,如果这本九阴真经真的是老祖天师毕生所学之精华,那里头有《九鼎丹经》,也就再正常不过。
  仅仅只是作为九阴真经一部分的《九鼎丹经》,就已能够保证龙虎山历代天师,不管是愚是贤,哪怕资质再差,都能够修至宗师,那如果,得到的是一整本九阴真经……那是不是就连修到宗圣,也并不如何稀奇?
  此时此刻,周围的每一个人,看着少年手中那本经书的眼神,都变得复杂无比。
  犹豫、贪婪、沉默……各种各样的视线,在这一刻汇聚。
  而其中又有一个叫作春笺丽的少女,以有异于其他人的、最为吃惊的眼神看着被众人瞩目的少年手中的经书,因为,唯有她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本书是他自己写的吧?
  她甚至到现在都还记得他书写经书的那个晚上,说真的,作为一个主动躺在了他的床上却被他遗忘了一整夜的美少女,想要不记得还是蛮难的!
  众人之中,颇负侠名的“七禽刀”萧章、“沦落人”陈天涯、“大衍掌”吴愚得已经下意识的守护在少年身边,以防有人经受不住九阴真经的诱惑,出手抢夺。
  这三人,在江湖上都是有名望的大侠,虽然身为学武之人,对这本九阴真经也下意识的生出欲得之而甘心的念头,但对他们来说,侠名比武道、甚至比生死更加重要,自不希望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发生杀人夺经之恶事。
  尤其是萧章,心知病公子请自己南下,恐怕就是为了这一刻……“一切但凭侠义二字”,这是那位鲤龙见首不见尾的病公子,对他唯一的交待,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对他来说,便是抛却性命也在所不惜的重任。
  这三人,都是与宗师只有一线之隔的、准宗师级的武者,此刻又出于默契的,共同将少年保护在内,自然是镇得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三人都是江湖老手,一些奸邪之辈,又或是原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之徒,但有靠近的迹象,就被他们刻意盯防,一时间,谁也都不敢轻易靠近。
  江湖之上,鱼龙混杂,内中的确是有一些人,心存贪念,想要先闹出事端,再一哄而上,浑水摸鱼,然而现在看到萧、陈、吴三位大侠已经将那少年保护住,正一教众道士也防备起来,自然也就不敢下手,毕竟经书只有一本,真要闹起来,自己作为闹事的带头人,一下子结下众多仇敌不谈,还未必能够抢到这本九阴真经。
  而那个少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全场的焦点,而是一脸疑惑的左看右看:“为什么这么安静……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
  此时,另一边的胡蔓、胡霜,于远处吃惊的看着那一脸茫然的少年,想着这位状元郎,恐怕根本不知道这本经书对于一名武者意味着什么。不过想想也是,大周王朝一向重文轻武,他身为儒道魁首的状元,读书这种事他在行,武道这种事,他恐怕是真不了解……否则他怎敢就这样,带着这本书一路从京城到铜州、又从铜州翻山过岭到剑州?
  而内中也有一些人拍腿大恨,如果早知道这个少年,竟然带着这样子的一本书千里而来,在路上就应该将他劫了……
  此外,在外围还有许多的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她们不知道什么是九阴真经,也不知道这一本道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她们就只看到,无数次出现在她们梦中的宁翰林,手中拿着一本书,英俊而又帅气的站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全都在看着他。
  他就像是夜空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做,其璀璨的光芒,就已经亮瞎了所有人的眼……这就是她们此刻的印象。
  张据池深知,宁江所念的,的的确确就是《九鼎丹经》中的一段,正一教对《九鼎丹经》看管极严,这少年竟然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九鼎丹经的内容,那它恐怕真的是老祖天师的遗书,而即便不是,他们也绝不能让九鼎丹经,流落在外。
  于是朝少年拱手道:“看来此书的确是我教老祖天师所传,多谢宁公子将它送至。”上前一步,想要将它收下。
  宁江却反退了一步,道:“道长是贵教天师?”
  张据池道:“这个……”
  宁江道:“我与病公子说好的是,这本九阴真经,只能交予贵教天师手中。”
  说话间,一名青年漫步而出,道:“小道张韶,见过状元公!”
  宁江还礼道:“原来是龙虎山少……天师!小生有礼了!”
  张韶轻咳一声,按照正常的礼仪,他原本应该在典礼正式开场时,方才能够出来,只是在内头听到九阴真经之事,既然是老祖天师的绝世秘藏,他自然不能不出来。
  谁知这位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郎,一个“少”字就已将他堵死。
  群雄也不由得哄笑起来,少天师、少天师……终究也还不是天师。
  宁江却又持扇拱手,道:“少天师只管放心,今日乃是少天师既位典礼,小生便在此观礼,等少天师继任之后,小生必定会将九阴真经奉上。此外……”
  长叹一声,黯然神伤:“小生近来遭遇一件伤心事,只觉世事无情,天乐难求,若是少天师不嫌弃,奉上九阴真经后,小生希望能够在龙虎山,研读道藏,每日里向众位道长请教,以求逍遥长生之道。”
  张韶与张据池、以及龙虎山的众位道长对望一眼,又惊又喜,这少年愿意将此经送还龙虎山,看来不会有假,若非如此,他甚至无需将此书带来。
  另外,身为新科状元,却要入正一教求仙问道,这对龙虎山正一教来说,同样也是极增门面的一件事。此外,跟一般的江湖门派不同,道教因为各种经典的艰涩难懂,实际上,与儒教一般,极其看重读书人,然而儒教毕竟掌握着朝堂,天下的读书人都努力考功名去了,只有实在考不上功名的,才愿意转入道门,这也是道教在这个儒家天下,始终无法真正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
  然而眼前的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就已经站在了科举的巅峰,《碧落赋》、《游子吟》、《长歌行》等等诸多诗赋,名传天下,他要是肯加入道门,对于道门来说,同样也是求之不得的人才……
第二十九章
龙惊虎变:分裂!
  正一教的几位道长欣喜若狂,群雄彼此对望。远处的那些姑娘们却是心都要碎了,她们的宁公子真的要去当道士了。
  其实这个世界的道士也是可以娶妻的,但是对于许多对道教了解不深的人来说,所谓道士,就是那些整日里躲在山上,炼丹炼符,妄图长生,来去缥缈的避世之人,宁公子可是状元郎啊,如果不是伤心欲绝,心若死灰,怎可能走到这种地步?
  群雄之中,不少人对这少年,也不由得一阵叹息,原本是中状元、点翰林、前程似锦、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才,却为了一个死去的女人,做到这种程度,这少年也的确是个痴情种。
  情义二字,一向最为江湖中人所看重,此刻对这位为情而伤的宁翰林,许多人心底也不由得真正开始敬重起来。
  既然这位宁翰林已经说得这么明白,按照江湖上的说法,其实就是“划出了道”,张据池便请众人入座观礼。
  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上山的江湖豪杰、原本就被邀请而来的各个道教宗门、赶来看她们的梦中情人宁翰林的千金小姐们,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位置实在是不够坐,也就只好将就一下,在正殿外头的草地摆上蒲团、竹席等物。
  好在那些千金小姐,只要能够看到她们的宁公子就满足,而其他更多的,原本就是江湖中人,莫说还有蒲团、竹席,哪怕是就这般随便找块草地,也能够满不在乎的坐下。
  当下,即位典礼正式开始,作为道门正宗,名门大派,自然是免不了有许多繁琐的礼仪,尤其是道教的各种斋直、典礼,在某种程度上,也并不比儒家简单多少,看得群雄昏昏欲睡。好不容易撑过后,终于,司礼官请出了朝廷下发的铁券丹书,张韶当着众人的面,对着丹书下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是以“求长生”为目的的道教,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这世间也从未出现过真正的长生,道教也不过是世俗的一部分,脱不出王法的管束。
  最早的老祖天师,他的天师之名是实打实、凭他自己的名头挣出来的,就像是楚霸王的“霸王”之名,根本不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承认。
  但是在大周王朝,从第六代天师起,所有的天师,理论上都是由天子“封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示整个道教服从王法的管束,也表示朝廷对道教的承认。从龙虎山的角度来说,这保证了龙虎山被朝廷承认的“道门正宗”的地位,天师只会有一位,而且也只会出在龙虎山,其他所有道门都不能自称天师,否则就是逾越,龙虎山在道门中的最高地位,由此而定。
  而对于朝廷来说,一方面,确定了天下道士对天子的臣属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各类奸邪利用道教反抗朝廷,毕竟道家与儒家相比,同样是历史悠久,而且早期的道教,扎根于民间,拥有不少“不良记录”。
  拜领天子发下的丹书,虽然只是礼仪的一部分,这丹书始终放在龙虎山中,而天师人选,也都是有龙虎山自己决定,象征意义居多,但是它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司礼官请出天子丹书,张韶率龙虎山众道士下拜,正要跪接丹书,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声大喝凭空响起:“且慢!”
  这一声喝,犹如雷霆,直震得人耳鼓发麻。张韶、张据池更是脸色一变……还是来了!
  群雄也下意识的往山门看去,一些人已经猜到了来者是谁,而纵然没有猜到的,单是凭着这几乎响彻了整个圭峰的大喝,就已经知道,来人至少有宗师级的实力。
  萧章、陈天涯、吴愚得彼此对望,都已想到,这位张家旁系的少天师,想要即天师之位,恐怕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在众人的注目之中,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道者,率众登上山来,这名道者,面目阴沉,一脸横肉,颇有一些凶相。他身后的那些道士,一个个的,也都持枪带棍,且一看就知道不是越岭人士。
  一看到此人到来,龙虎山众道士立时摆下阵来,怒目而视。这男子却是冷笑道:“龙虎山天师宝座,一向是传予张家嫡系,这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即天师之位?”
  却原来,此人唤作张屠圭,若真按血统算来,其实乃是正一教第十四代天师之嫡孙。
  第十四代龙虎山天师,唤作张匡正,张匡正有两个儿子,一个唤作张霹,一个唤作张霆,其中张霹为长子、张霆为次子。
  如果按照正常的传承,自然是应该由张霹继承天师之位,而在张匡正生前,对他这个长子也颇为看重,总说他这长子,必定能够振兴龙虎山,让龙虎山正一教重振当年雄风。
  原本,大家都以为,张霹成为第十五代龙虎山天师,乃是必然之事,谁知道某一天,年老的张匡正忽然急召龙虎山众位真人,以张霹“心术不正、将来必为龙虎山之祸”为由,将张霹赶出龙虎山,立二子张霆为下一代天师。此事出人意料,毕竟,立幼不立长,不管于国、于教、于家,都不是一件说得通的事,众位真人苦苦相劝,尤其是,单单一个“心术不正”,这理由也实在太过含糊,近乎于无中生有。
  众真人希望,至少也要给个说得过去、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老天师却在大雨中,指着张霹,手指发抖,颤声嘶哑:“你们问他,你们问他!”在他的吼声中,张霹却也是二话不说,跪在雨中一磕头,咬牙起身就走。
  眼看着他们父子的反应,众人心知,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变得如此。毕竟,如果说老天师是因为溺爱幼子而赶走长子,以往老天师却也并未表现出对幼子更多的宠爱,反而总夸长子天分过人,说幼子资质平庸,而张霹当时的反应,也分明就是心中有愧。
  事后,每当有人稍稍提及张霹,老天师便是又气又怒,说不出话来,然后化作无声的长叹,而在其后的风烛残年中,也都未提起他赶走张霹的原因。虽然如此,众人却也大致上猜到,那必定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丑事,一旦真的通告天下,已被赶出龙虎山的张霹,声名败坏,在江湖上将再无立足之地。
  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老天师终究还是无法做得太绝,留下了那一点情面……继而也留下了莫大的后患。
  在赶走长子之后,第十五代天师张匡正并没有活上多久,在某一天夜里,吐血而亡,张霆继任为第十六代天师,他虽资质平庸,但靠着龙虎山秘藏的《九鼎丹经》,也还是修到了天师之位。然而,仅仅在数年之后,在江湖上消失许久的张霹竟再次出现,虽然没有得到《九鼎丹经》,但他竟也同样修到宗师,而且功力只会比他弟弟更高、更强。
  那个时候,远在巴蜀的张霹通告天下,说他之所以会被父亲赶出龙虎山,是因为父亲溺爱他的弟弟,而他并未犯下任何的错,天师之位本该是他所有。龙虎山上的张霆和众位真人,当然知道这不是实情,张霹不过是仗着老天师已死,无人知道他所犯过错,方才信口雌黄。
  然而老天师到底因何事赶走张霹,却连张霆这个做弟弟的也不知晓,虽知兄长颠倒黑白,却无法分说。在龙虎山一方始终无法回应的情况下,江湖上的舆论,自是全都在张霹一边,而张霹更是借此机会,在巴蜀创建了西天师教,因为未得到朝廷敕封,不能称作天师,他便自称“太真人”,并自始至终,说天师之位,原本为他所有。
  而这西天师教,在张霹的带领下,却也势头凶猛,当然,这也有朝廷故意纵容,以分裂道门的部分原因。此外,张霹之所以选择巴蜀作为西天师教的根基,实际上也是有历史缘由的,这个容后再说。
  总之,在朝廷的刻意扶持之下,正一教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了南、西两派,虽然龙虎山在江湖人心目中依旧是正统,而“天师”的称号,也依旧留在龙虎山,但天分超绝的张霹,已经在事实上撕裂了道门,影响了龙虎山道门正宗的地位。
  龙虎山第十六代天师张霆死后,天师之位传给了其子张镇,张镇在天师之位上的时间并不长,十年之后,便溘然离世,天师之位传给其子张金台。张金台的儿子张浩一,却在一次郊游中,被一伙来历不明的贼寇所杀,而张金台自己,还未能修到宗师,就因病痛而死,死时才五十多岁,在历代天师中,寿命算是极短的了。
  张匡正死前,收张韶为继子,令龙虎山众位真人扶张韶为第十八代天师。另一边,西天师教一方,张霹却也留有一子,便是这张屠圭,龙虎山正一教主殿位于圭峰,他却将自己的儿子唤作“屠圭”,其用心可想而知。
  作为西天师道的第二代太真人,张屠圭如今已有七十来岁,在三十年前,他就已经修至宗师之境,并立誓,迟早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父亲的天师宝座。只是,虽然有这个誓言,但一来,“天师”之位一向是朝廷敕封,不是他实力强就能当得上的,二来,不管理由如何,他的父亲当年的的确确是由第十四代老天师亲口赶出龙虎山,不管事后如何往龙虎山一方泼脏水,这一点却是无可辩驳的事。
  而现在,在第十八位天师的即位典礼上,张屠圭终于找到机会,率自己的门下弟子,直接闯山门而入。
  在众目睽睽下,他盯着年轻的张韶,冷笑道:“天师宝座,一向传予张家嫡系,张霆当年身为幼子,抢夺天师之位,已经是不合礼法,你不过是旁门庶出,有何资格,成为新一代天师?”
  张屠圭虽然已是年至七十,但道家一向擅长养生之术,再加上他也早就修到宗师之境界,单从外表看去,也不过就是五十岁左右。立在那里,傲然自若,大有睥睨天下之气魄。眼看着他突然杀到,这般不客气,龙虎山众道士脸色皆变。
  张据池喝道:“张屠圭,这是我龙虎山之事,你父早就已经被赶出龙虎山,此事容不得你插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4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