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34


自从顾画生敢罔顾顾家名誉意图在东林寺做下陷害姐妹的事情之后,顾香生再也不敢断定此人有贼心没贼胆不敢犯下大错了,只怕焦太夫人心里也很后悔,当日没有直接将她送到庙里去,而是还让她嫁入吕家。
怕影响了她的心情,魏初忙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好事啦,听说王令很快就能回来了,他这次立下大功,谁还敢说他是依靠父荫的纨绔公子,平步青云也是指日可待了,可见你大姐姐挑选夫婿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
顾香生笑道:“我大姐姐的眼光厉不厉害我不晓得,但你的眼光肯定是很厉害的,每科进士那么多人,其中不乏金玉其外之辈,你还能从中找出一个钟岷,这份眼光可不一般呐!”
大约脸皮再厚的少女也受不得自己的终身大事被打趣,魏初闻言立时张牙舞爪起来,跟顾香生闹作一团,揪着她不放:“你还没告诉我,思王待你好不好?你在宫里过得好不好?”
在她的灼灼目光逼问下,顾香生笑而不语,只是点点头。
魏初眼睛一亮:“这么说思王是对你很好了?真看不出来呢,大兄那人看着温温吞吞,我总觉得他心事很深,谁也瞧不出个究竟,还以为你会很费一番脑筋的。”
其实顾香生本来也这么以为,魏临这样的人看着好相处,实际上比谁都难以敞开心扉,但出乎意料,他对顾香生却一开始就抱着信任的态度,许多事情也不吝于与她分享,这才使得两人婚后的距离反而一点点贴近,比婚前更要熟悉亲密许多。
现在想来,顾香生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顶多是抱着一颗诚心去和对方相处,全心全意为对方着想,也许付出总有回报,也许对方正是感觉到自己的这股善意,所以卸下心防,愿意以真心换真心?
被两人提及的对象此时正在大政殿,与几名重臣一道在御前议事。
自然,以魏临的资历年纪,大多是听的时候多,说的时候少。
南方战事大抵没有悬念,不日便可班师回朝,目前大军停留在百越其中一个叫苍梧的部族当地,做回来前的休整。
东面伐吴的进程也出乎意料的顺利,吴越先前忙着抽调兵力抵抗齐国,没有余力再反抗魏国的入侵,魏国就此捡了个大便宜,军队几乎没怎么作战,一路就长驱直入,直抵吴越都城,也不知齐国是战多疲乏,还是因所向披靡而心生骄逸,两军于吴越都城相遇,加上吕诵等人里应外合,齐军大败,魏军顺势占领了吴越都城,自此吴越国破,领土以都城钱塘为界限,被齐、魏两国瓜分殆尽。
消息传到魏国京城,又是一片欢欣鼓舞,歌功颂德之声。
连永康帝也觉得自己可以一洗当年深州之盟的耻辱,以后谁还敢说他这个皇帝只会守成,不会拓土?
这些日子因为接二连三的捷报,大政殿内的氛围都不错,连皇帝都会偶尔与臣下开两句玩笑。
大家都觉得,等在南蛮和吴越的战事彻底了解,大魏的国力将更上一层楼,到时候休养生息个几年,南方再无敌手,未尝不能与齐国争霸天下。
兵曹尚书道:“陛下,英国公奏报中提及,此役既毕,得南蛮俘虏共计两万余人,其中苍梧族人最多,九菌其次,其余各族皆有之,精壮男子与老弱妇孺所占各半,这些人要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永康帝没有乾纲独断,而是扫视偏殿众人,道:“诸卿以为呢?”
对古代而言,两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南蛮百越各族总人口加起来,据说也就十万多一些,这场战事就等于将他们五分之一的人都俘虏来了,按照以往惯例,战俘如果是成年男子,一般就是充军流放,去边地当苦力,至死方休,而那些老弱妇孺,姿色好点的,要么没入宫廷或教坊司,若是运气不佳的,也有的流放边地甚至充作军妓,甚为凄惨。
然而自古成王败寇,尽皆如此。
偏殿之内一片寂静,众人都露出沉吟之色,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是……
“以臣之见,从南蛮至此,千里迢迢,路程遥远,运送粮食尚且不便,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路上还得费些粮食养活,不如从中挑些姿色好的女子送来京城,至于其他人,可就地解决。”开口的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颜旬。
此人素来就以对南蛮严厉著称,认为对那些还未开化的夷民不必客气,会头一个说出这席话并不让人意外。
但毕竟这些观点与儒家仁爱治国有所违背,自古更有杀俘不祥的说法,战国时长平之战,白起活埋赵国四十万军队,为后人诟病,甚至有人觉得白起最后不得善终,正是当日报应的缘故,所以谁也不愿意先担这个骂名。
眼见他说完之后,在场还是无人说话,颜旬不由在心底冷笑一声,心说都是一群缩头乌龟,老子都先担起这个骂名了,你们还怕这怕那,瞻前顾后。
永康帝点明了:“王卿以为呢?”
尚书令王郢,王令他爹,百官之首。自先帝在时便已受到重用,任尚书令至今已有十年,以永康帝的性情还能信任一个人如此之久,可见王郢这个官已经当出一种境界了。
王郢缓缓道:“臣以为,此事应当从长计议,这两万人中,起码有一半是精壮男子,若是全杀了,日后大魏与南蛮之间的仇恨,只怕越发不可解,假以时日,又会激起南蛮人的反抗。”
颜旬不赞同:“即便不杀,难道南蛮人便会念着大魏的恩情不生事了?这些人照样会隔三差五就闹点事情出来的。”
魏临却想起之前顾香生说的话,正斟酌着应该如何开口,皇帝就问到他头上了:“思王如何看?”
“若能安逸生活,只怕谁也不愿意造反,南蛮人杀之不尽,对中原始终抱着仇视,自古以来,南蛮之地就未真正归顺过中原王朝,即使一时顺服,遇到灾荒年间,官府盘剥,又会激起民变,说到底还是因为不曾教化,习俗与中原迥异,又生活困苦的缘故。陛下或可派遣干吏前往百越之地长驻,教化当地乡民,以仁德为根本,辅以中原技艺,教其农桑种植,纺织自足,使其归顺,方才为长治久安之策。”
说白了,就是用中原文明去同化南蛮之地。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南蛮那地方比起前朝时,已经开化了不少,各部族里也有一些会说汉话的人了,但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湿热,道路不通,说到底还是蛮夷化外之地,大魏官员如果不是被贬谪,估计谁也不愿意主动到那里去。
是以魏临的话一出口,立时就引来颜旬的反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能以寻常百姓待之?”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吴璟也道:“殿下所言差矣,南蛮对我大魏殊无敬服之心,只能以武力镇之,若是教会了他们诸多技艺,他们只会用以壮大本族,反倒有了对抗大魏的本钱,此为引狼入室之举,万不可取!”
言下之意,无非是说魏临读书读傻了,太过天真,竟然会觉得用仁德可以教化那些蛮夷。
魏临没有说话了,就算他说出朵花来也没用,最后还是要皇帝决定才行,口舌之争意义不大。
皇帝最后折中,还是采用王郢的办法,将叛贼首脑亲族就地斩首示众,以慑当地蛮夷,年轻女子则押送入京,没教坊司,精壮男子发配黄州等地,充军边塞。
魏临暗叹一声,他其实很赞成顾香生的看法。打当然要打,但打过之后,光镇压是没有用的,历朝历代都用这个办法,事实证明治标不治本,一旦时机成熟,南蛮又会起事,杀又杀不尽,还不如好好安抚,用中原礼仪教导同化,让族中孩童也读经史子集,学说汉话,甚至考科举,长大了再娶中原女子为妻,如此过个十几二十年,谁还会想着要造反?
但他只是思王,而非九五至尊,这个想法,目前暂时是实现不了了。
揭过南蛮的善后事宜,众人又开始讨论起伐吴的战事,魏临在旁边听着,除非皇帝询问,否则很少开口说话。
这是他被废之后就养成的习惯。
今天的议题有些多,直到夜幕降临时才说完,臣工们陆续起身告退,魏临则被单独留下来。
“听说你最近与孔师傅有信件往来?”皇帝问。
“是,”魏临磊磊落落,毫无隐瞒,“听说孔师傅在黔州落脚,进了当地的书院讲学,我总算可以写信问候了。”
皇帝嗯了一声:“孔道周年纪大了,好像身体也并不是很好,你是个念旧情的人,这样很好。”
父子俩又闲聊两句,外头宫人便送来晚膳。
皇帝一看,眉头都皱了起来。
清炒山药丝,不见鸡肉的竹荪鸡汤,酱黄瓜,还有白粥,清淡得不能再清淡。
皇帝的膳食向来由刘贵妃亲自过问,知道魏临被皇帝留膳,她还让人多加了一小碗蒸蛋。
虽说天气炎热,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刘贵妃这也是听从太医指示,对皇帝的身体非常上心的表现,但任谁吃了十数天的清淡菜式,嘴里也会淡出鸟来,议了一天政事本来就饥肠辘辘,再看这些菜品,皇帝顿时什么胃口也没有了。
见父亲神色不豫,魏临便道:“先时我忘了让人回去传话,顾氏想必也准备了我的份例,还请阿爹允我着人将饭菜带过来一并用,也免得浪费了。”
皇帝自然同意了:“去拿过来一起用罢。”
第60章
“阿爹用了顾四送去的饭菜,还赞不绝口?”
麟德殿内,同安公主提高了声音,狐疑道:“顾四到底送了什么了不得的山珍海味?”
没了一个朱司闱在身边,刘贵妃跟前并不缺得用的女官,辛司簿便回道:“听说也就是水晶酱牛肉,酿豆腐,酸辣炝白菜这几个菜。”
不过,菜不仅被吃完了,陛下还夸了思王妃,说思王这个正妃娶得好。
平平无奇的菜品让同安公主大惊小怪:“那为什么阿爹会夸赞顾四,反而不吃阿娘送过去的饭菜?!”
她说着扭头,见刘贵妃依旧在看着礼单,便不依道:“阿娘,你瞧瞧顾四,她都快骑到您头上去了,您怎么还跟没事人似的!”
“你吵得我脑壳疼!”刘贵妃叹了口气,终于抬起头。“教你一个事儿,说话的时候别拔高语调,听着刺耳,我是你娘才容忍你,别人可没那么好耐性,你的声音就该压低了说,方显柔和。”
见她还有闲心关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同安不由顿足:“阿娘!”
“陛下是不是嫌我送去的膳食太清淡了?”刘贵妃问辛司簿。
辛司簿看了同安公主一眼,方才苦笑道:“是,所以陛下见了思王妃送过去的膳食,反倒胃口大开。”
刘贵妃微微蹙眉:“天气热,本来就不适宜多吃肉食,这样罢,等他们用完饭,你再让尚食那边送两碗酸梅汤过去,不必冰镇了。”
辛司簿答应一声,马上就去办了,结果过了一会儿又回来,面色微妙地说陛下那边已经喝了思王妃送去的薄荷茶,酸梅汤已经喝不下了。
刘贵妃脸上倒没什么难看的神色,反倒饶有兴趣问起来:“薄荷茶好喝么,我也从未喝过,改日你去思王妃问问,若她方便的话,也要些过来尝尝罢。”
同安公主:“阿娘!”
刘贵妃不以为意:“你今日是怎么了,火气这般大,若是闲着没事就早点回去歇着罢,明日过来帮我看看礼单,你二兄的婚事是头疼大事,聘礼也不能滥竽充数,我怕我还有什么漏下的,还得你们这些年轻女孩儿看着才准……”
同安公主:“阿娘!”
刘贵妃叹了口气:“你这样沉不住气,以后怎么做大事?你阿爹日日吃我着人送过去的膳食,不过是一天不吃罢了,我都不觉如何,你却受不了了,若是明日你阿爹心血来潮,想恢复你大兄的太子之位,你是不是就要冲到陛下面前去撒泼胡闹了?”
同安公主提高了声调:“这自然是不可能发生了,大兄已经被废,怎么还可能复位呢?”
刘贵妃先让辛司簿与左右退下,然后才道:“天底下哪里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呢?你觉得不可能,那是因为你对你阿爹的了解还不够。”
同安娇嗔:“阿娘,我们明明在说顾四送膳,您怎么又扯到别的事情上头去了呢!”
刘贵妃将礼单放到一旁,修长手指捏起一盏瓷盅,舀起温热的红枣薏米燕窝粥,一口一口吃了起来。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去拦下顾四的人,还是跑到陛下面前说顾四的坏话?”她慢条斯理地反问。
同安公主语塞。
刘贵妃:“任谁清粥小菜吃多了,也会想要尝尝荤腥的,这是我的疏忽。陛下爱吃什么,旁人也管不着,他喜欢顾四送的饭食,那就让顾四天天送,儿妇尽孝也是应该的。你成天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打转,何时才能着眼大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