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34


说着话,揽住她腰肢的手一边往上摩挲,顾香生又羞又恼,忙抓住他的手:“好端端说话呢,殿下意欲何为?”
魏临一本正经:“给你检查。”
顾香生:“你又不是太医!”
魏临:“我比太医更灵。”
二人笑闹一阵,魏临想起自己信还没写完,明天就要寄出去,总算按捺下来,重新提笔,只是气息还有些紊乱,写出来的字迹未免要走形,顾香生也不好再闹他,起身坐到一边,见他字体神秀,飘逸出尘,忍不住赞叹:“大郎这手字,很有王右军之风!”
魏临笑道:“我自四岁起便日日练字,坚持不懈,这才练出这一笔字,陛下对我们期望甚高,不单是我,连二郎三郎,也都写得一手好字,只是风格各有不同罢了。”
顾香生又瞧了一阵,摇摇头:“只怕也要几分灵性和天赋罢,我学来学去,至今充其量也只能写得端正秀丽,若要说带着飘逸之气,那是办不到的。”
魏临道:“这种字体,也就只适合在信上写,若是写奏疏公文,还是得用楷书隶书。”
顾香生闻弦音而知雅意,魏临这样一说,她立马听明白了言外之意。
古人讲究字如其人,这种私人信件,魏临刻意临摹王右军的风格,为的就是让人知道自己胸无大志,没有威胁,此等用心,不能不令人惊叹,可想深一层,魏临也并无错处,但凡谁被废了太子之位还能保住性命的,必然要倍加小心谨慎,再不让人捉住任何错处。
想及此,她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叹息。
有些话不必说出口,左右以后不管好坏,都与他一起承担面对便是。
见魏临最后寥寥数语提及南方战事,她便也随口问道:“此战既罢,以后南方大抵可以平静了罢。”
魏临摇摇头:“顶多只能数年无事,治标不治本,南蛮虽以百越统称,可从来就不止一个部族,平日里各自为政,一旦有事就彼此联合起来,对朝廷为患甚大。”
顾香生道:“剿不如抚,堵不如疏,南蛮风俗与中原殊异,朝廷派去任职的官员,难道没想过入乡随俗,与其和解,换来长治久安?”
魏临笑道:“如何没有?但一来,官员几年一任,就算偶尔出个能臣干吏,将那一带治理得稍稍太平些,土著蛮族也能悉从管教,可不过几年,那官员一走,换来新人,又是另一番景象。二来,许多人虽然嘴上仁义,但心中难免瞧不起那些蛮族,很难放下、身段。你也知道,官员只有获罪才会贬谪到那里去,如此能有几个人会全心全意去治理呢?”
他倒没什么女子不能干政的偏见,见顾香生问起,便详细与她说了起来。
顾香生道:“若是能吃饱穿暖,生活无虞,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成天造反起事,百越之所以频频生事,说到底也无非是贫瘠所致,加上地方官府催逼过甚,这才使得那里越治越乱。久而久之,南蛮各族与中原王朝离心离德,将来若是大魏与齐国不可避免有所一战,南蛮再在背后生事的话,大魏恐怕分身乏术。”
魏临先是一怔,而后玩笑道:“没想到我家阿隐竟还是块治国辅政的良才美玉,就冲着这眼光格局,满朝文武也未必有多少人能及啊!”
顾香生嗔道:“说正经的!”
魏临:“魏国有百越为患,齐国也有回鹘的威胁,半斤八两,不必担心太多。”
杨谷等了许久,还不见思王和王妃出来吃饭,忍不住过来看了好几回,眼见碧霄诗情二人也不见踪影,还以为她们躲懒去了,不由皱皱眉头,走近几步往里探看。
却见二人靠在书案之前,紧紧靠在一起,彼此身体几乎毫无间隙,一人握着另一人的手,似乎在临摹字体,脸上还带着笑容,不时低头说些什么。
见此情状,他会心一笑,悄悄退了出去。
第59章
刘贵妃很快就将朱司闱给派过来,每日两个时辰,以备顾香生垂询,协助她筹办端午宴。
此人精明能干,反应敏捷,有时候常常是顾香生刚起了个头,朱司闱就知道她想问什么,立时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给解释得清清楚楚,就连顾香生对刘贵妃抱着三分戒备,也不能不感叹她调教人手的能力。
办场宴会,尤其是皇家级别的宴会,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邀请三品以上京官,这就涉及吏部,要去那边拿名单;要邀请有诰命在身的各家女眷,这就说明宴会有男女宾客,到时候要分场,不能乱了次序;除了宴会上的节目、菜单之外,届时引导命妇觐见,还需要有尚仪局的女官在场负责引导……
种种繁琐事宜,弄得顾香生一个头两个大,她以前也曾在自家协助顾琴生办过小型赏花宴,邀请家世相当交情不错的闺秀前来赏花玩耍,可那顶多就是十数人的规模,就算是嘉善公主的品香会,与皇宫的端午盛宴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好在有朱司闱帮忙,又还有长秋殿上下一干人等齐心协力,总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自那天上门之后,张蕴偶尔过来找顾香生,时不时还带了自己亲手做的小点心,小绣品。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顾香生即便找借口回避了一次两次,总也不能次次都不见,否则反倒引人注目了,加上她忙着筹办端午宴,在长秋殿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也避无可避。
好在张蕴十分识趣,也只字不提上回求助的事情了,更不问宴会内情,仅是谈天说地,聊些无关紧要的内容。
这一天,顾香生正在看朱司闱派人送来的宴会菜品单子,便听得宫人来报,说刘贵妃相请。
等她去了那边,却看到两个料想不到的人,正在与刘贵妃说话。
见她来了,刘贵妃笑道:“一听是十娘入宫,我便忙不迭让人去将你请过来了!”
这麟德殿的两位访客,不是别人,正是将乐王妃与魏初。
顾香生的确又惊又喜,总算还能克制一些,魏初却已经忍不住站了起来,上前拉住她的手,嘴边的话还未说出来,眼睛里已经流露出与她一般无二的感情了。
虽说她入宫没多久,可毕竟不同于宫外,两人竟像是分别了半辈子那样长,一时都有些心情激荡。
将乐王妃见状便嗔怪:“这孩子,冒冒失失的,见了思王妃也不见礼,一点规矩也没有了!”
刘贵妃笑道:“我又不是外人,这里只叙家礼,不然又得互相行礼,没完没了了,忒的麻烦,无须讲究那么多!”
顾香生笑道:“说来也巧,我与十娘自小相识,如今兜兜转转,反倒成了亲戚。”
魏初笑嘻嘻:“你说这话,是想诓我喊你一声堂嫂么?”
顾香生:“我何须诓,你可不就得喊我堂嫂么,快喊一声来听听!”
众人便都笑了起来。
将乐王妃见状心道,外人都传闻思王娶了妻,又还住在宫中,小两口的日子肯定过得战战兢兢,现在一看也未必嘛。
没等她找机会开口让魏初和顾香生单独相处,刘贵妃就已经善解人意道:“你们年轻女孩儿久别重逢,定然有许多体己话要说,不必顾忌我们。”
魏初与顾香生顺势起身告罪,后者笑道:“我先带十娘出去走走。”
出了麟德殿,两人竟是不约而同开口:“你这阵子过得如何?”
“你还好吗?”
说罢皆是一愣,又都扑哧笑出了声。
顾香生挽着她的手臂,漫步在麟德殿外面的树荫下。
“你快与钟岷成亲了罢?”
魏初没料想她开头便问这个,登时涨红了脸。
看她的表情,顾香生也晓得自己猜对了,笑眯眯道:“日子定了么,我这个当堂嫂的怎么都去为你添妆!”
魏初:“你怎么知道的?”
顾香生:“猜的。”
魏初明显不信。
顾香生:“将乐王妃春风满面,你含羞带怯,定是喜事临门,近来将乐王府若说有什么喜事,那一定就是你的婚事了,如果你的未来夫婿不是你的意中人,现在你一定不会是这副表情,所以除了钟岷,还会有谁啊?”
魏初的心思被她说得明明白白,不由有些羞恼,作势要拧她。
顾香生故意哎哟一声:“有了新欢就不要旧爱,连说都不让说了!”
魏初羞红了脸:“什么新欢旧爱,说起来还是你先抛弃我嫁了人的!”
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顾香生忍不住好笑:“好啦,你能嫁给钟岷是好事,这说明王妃他们也认可这门婚事,我见过他几回,虽然有些笨口拙舌,但人品不错,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对象呢!”
魏初虽然嘴上不承认,心里恐怕都要甜出蜜来了:“还早呢,要等他老家的长辈过来上门提亲。”
顾香生:“将乐王与王妃都答应了,钟家人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
二人又说了一阵,魏初总算从向好友倾诉喜悦的情绪中逐渐缓过来,说起顾家的事情。
“我入宫前曾去顾家拜访过一回,焦太夫人身体尚可,她让你多保重,不必担心她,你大姐姐倒是孝顺,嫁了人之后还时常回娘家探望祖母。啊,你阿爹阿娘也都很好。”
顾香生点点头,又问:“三姐姐与周大郎成亲之后如何,周大郎脾性不错,两人想必可以琴瑟和鸣罢?”
早在三月时,顾眉生就跟周瑞成了婚。
昨日一起玩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眨眼间,大家仿佛一下子都纷纷成家立业,当年她与魏初、周瑞三人,时常去郊外骑马打球,一度形影不离,魏初和周瑞还很被长辈们看好,如今一个进了宫,一个成了亲,另外一个也婚事将近,想要回到从前那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日子势必是不可能了。
这也算是长大必然付出的代价吧。
魏初道:“你三姐姐与周大郎倒还称得上夫唱妇随,只是万春公主那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有这么个阿家在,难免要对儿妇挑剔,上回我阿娘去公主府作客,便见万春公主当着我阿娘的面说你三姐姐呢,直将她说得有些难堪。”
顾香生:“在家时,三姐姐的性情就软和,与人无争,这是好处,也是弱处。”
魏初:“不过好在我那位公主姑姑也就是脾气有些急,并非什么狠毒之辈,应当不会对你三姐姐如何的,更何况还有周大郎在呢。”
顾香生道:“我那二姐姐呢,近来没折腾出什么幺蛾子罢?”
魏初:“那倒没有,只是她与吕家的关系好似果真平平,近来更是频频往返娘家,一住就是三五,顾家也没人管管她。”
焦太夫人上了年纪,精力渐渐不济,还要抽出空闲指导小焦氏如何管家,估计是没时间管她的,只要顾画生不惹出大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由她去,至于长房其他人,许氏平日素来是老好人,谁也不得罪,自然不会管家顾画生,小焦氏是平辈的嫂嫂,更不方便教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