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152


却不知朱翊钧为了赶上他,也为了不被张居正挟制,暗地里付出不少心血去学习。
两人说得兴起,便靠在床榻上聊着,有赵肃在侧,朱翊钧精神头十足,一聊就到了天色吐白,外头侍卫过来询问皇帝是否回宫,结果等里头门一开,发现皇帝顶着两个黑眼圈出来。
侍卫不敢问,只得迭声请他赶紧回宫,否则太后怪罪下来,他们担当不起,朱翊钧只能跟赵肃道别:“老师,那等你明日进宫再说罢。”
他心中对赵肃有份情愫,却也没失了尊敬,更不愿旁人对赵肃有丝毫怠慢,所以在人前,素来都称老师或师傅,以示敬重。
赵肃也行礼道:“恭送陛下。”
朱翊钧又说了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赵肃将他送到门口,目送着他离去,一转身,便瞧见贺子重靠在门口。
“昨晚歇息得可好?”
“还好,就是没人抵足而眠,秉烛夜谈。”贺子重漠然道。
“……你来得正好,我有事与你说。”赵肃拎着他进了两个孩子的寝室。
里屋按照赵肃的设想布置过,一张偌大的婴儿床,周围挂着五颜六色的小鸡小鸭,都是布缝起来的,里面塞满布絮,还有铃铛,风车等等玩具,不一而足,这些都是赵肃根据记忆中的印象,把后世婴儿床的摆设照搬过来,牡丹和连翘照顾孩子尽心尽力,又有乳母和下人,照顾两个孩子绰绰有余。
此时两个婴儿刚刚被喂饱,神采奕奕的眼珠子到处乱转。
馒头比较活泼,富有倾诉欲,瞧见有人来了就咿咿呀呀乱叫一通来,说着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而汤圆比较安静些,莲藕似的小手挥了几下,对着父亲边流口水边傻笑。
“义、父?”贺子重重复着刚才从赵肃嘴里冒出来的词。
“不错,让他们认你为义父,将来也要如待我一样孝顺你。”赵肃笑道,一边握住汤圆的小手回应他的热情,暗自可惜没有摄像机可以记录孩子的憨态。
“我是鞑靼人。”贺子重语调生硬地陈述。
“那又如何?”赵肃挑眉。
他沉默了一会儿:“你当官,会被弹劾,而我会成为你的把柄。”
赵肃淡淡道:“除了我,也没人知道你的身世了,你是大明的子民,谁敢说不是?等你以后在军中建功立业,就更无人敢小觑了。”
“军中?”贺子重蹙眉,被他一个接一个丢过来的消息轰炸得有点茫然。
“我已经给戚继光写了信,过阵子,你就可以到他那里报到了,当然,职位不会太高,怎么也得从小兵当起,但在他手下,如果你能力突出,也不会被埋没的。”
先前贺子重每回看到禁军侍卫,脸上表情都会有细微的波动,赵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把贺子重绑在身边,这样太过自私。他武艺高强,又不怕吃苦,天生是军人的料子,不该只是保镖侍卫的角色。
“我不走。”贺子重看了他一眼,又望向在床上扭来扭去的婴儿。
赵肃沉声道:“子重,你是我兄弟,而不是家丁,你应该有更好的前程,不该浪费在这里。我现在是京官,不用再像前几年那样到处奔波,也就不需要什么保护了,而你就像一把剑,再锋利的剑,如果很久不用,也会钝掉。”
“我不想走。”贺子重硬邦邦道。
赵肃见状,只好换一种方式:“照现在来看,军队迟早是要进行改革的,如果你在军中,将来说不定能帮上我的忙。”
贺子重脸上终于有了松动,他想了半天,问:“什么时候去?”
“陛下会让戚继光上条陈,届时你去找戚继光,顺道转达陛下的批复。”
“嗯。”贺子重没什么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他确实想从军,但又舍不得离开赵肃一家,所以从来就没提过这茬,却没想到赵肃竟然帮他想到了。
他面无表情:“孩子的名字定了没,我不想别人问我干儿子叫什么名字的时候,我说叫馒头和汤圆。”
赵肃哈哈大笑:“放心吧,我都想好了,就叫赵耕和赵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他们长大了要努力干活,赚钱养他们亲爹和干爹!”
馒头和汤圆,哦不,是赵耕和赵耘还不知道自己悲催的命运已经被老爹定了下来,兀自没心没肺地吐着泡泡,看着大人们傻笑。
朱翊钧刚回到宫,就听到翡翠说太后娘娘要见他,已经来过几次。
他下意识问:“哪位太后?”
翡翠小声说:“慈宁宫李娘娘。”
朱翊钧略一皱眉,瞬间恢复平静。“知道了。”
翡翠看着皇帝远去的身影微微怔愣,她还记得几年前,仍是太子的朱翊钧每回被李贵妃教训,或多或少总会流露出些情绪,但曾几何时,这种外露的情绪已经看不见了,而她也渐渐摸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张宏,”朱翊钧叫来随侍太监,“你到佛堂一趟,请太后到慈宁宫,就说朕在那儿。”
“是。”
慈宁宫里,李氏绷着张脸,看着朱翊钧走进来,没什么表情。
“母后安好,儿臣前来请安。”他仿若无事,微笑行礼。
“跪下。”
朱翊钧从善如流,撩起袍子下跪,没有丝毫迟疑。
李氏并不因此而面色稍缓,依旧冷冷道:“你可还记得,你父皇临终前,对你说过什么?”
“让儿臣当个明君。”
“那你现在所作所为,像个明君的样吗!”李氏语气转厉,“要不是冯保来告诉哀家,哀家还被蒙在鼓里,堂堂一国之君,竟然私自出宫,成何体统?!”
她没有屏退左右,于是一屋子的宫女太监都在那里看着皇帝被太后训斥。
朱翊钧也没了笑容:“天地君亲师,儿臣出宫探视师傅,何罪之有?请母后勿要为了这种小事伤了身体。”
李氏闻言更气得不轻:“小事?你觉得这是小事?!你也知道天地君亲师,那么师在君后!往小处说,若是皇帝有个闪失,江山社稷又该如何?往大处说,天子一言一行,无不为天下臣民效仿,若你不能以身作则,怎能服众!”
朱翊钧慢慢地,一字一顿道:“儿臣以为,皇帝虽是万圣至尊,却不能囿于深宫,如同井底之蛙,也因时常出宫查看民情,才不会被蒙蔽了耳目。”
他面色沉静,并没有像李太后那样怒容昭显,可也没有丝毫退让。
两人各有自己的坚持,眼看皇帝拒不认错,李氏怒气更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还狡辩,也罢也罢!来人,把张居正传召过来!”
朱翊钧心头一沉,神情冷然,正想说话,却听得门口有人高声通传:“太后娘娘到!”
如今有两位太后,一位是朱翊钧生母李氏,一位便是先帝皇后陈氏,来人显然是后者。
第88章
陈太后常年茹素礼佛,当初在裕王府时,便日日躲在小佛堂里鲜少出来,府中一应事务都是由李氏在主持,后来隆庆帝登基,举家迁到宫中,她便在自己的宫室里辟出一块充作佛堂,早年连着丧子丧女,皇帝对她也无恩宠眷恋可言,大悲大空,正宫皇后这样的荣耀对于陈氏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头衔。
她自然比不上李氏美貌,却慈眉善目,令人心生好感,朱翊钧与她虽算不上特别亲近,但也尊敬有加,没落下一点礼数,见了人来,便起身迎过去,亲自将人扶进来落座。
李氏也站起来:“姐姐安好,今日怎么有空上我这儿来?”
陈太后笑道:“在佛堂里坐得有些乏,就出来走走,正巧看见这里热闹呢,这是怎么了?”
李氏正想说话,陈太后又挥挥手,让左右退下,偌大正殿只余下母子三人。
朱翊钧道:“左右是儿臣惹了母后生气,才让母后大动肝火。”
“你这孩子!”陈太后含笑斥了一声:“是因何惹你母后生了气?”
朱翊钧低声将经过简单说了一遍,陈太后不置可否,只笑道:“皇帝政务繁忙,就不必陪我们这些老婆子闲磕牙了,先去处理正事吧。”
他知道陈太后这是为她开脱,那头李氏碍于陈氏开口,也不好反对,便道:“那末儿臣就先去了,二位母后安坐。”
待皇帝走远,陈太后才道:“妹妹,照理说,这皇帝不是我亲生的,我无权置喙,只是总归不忍心看着你们母子因此生了罅隙,所以多嘴说两句。”
李氏怒气未消,闻言强笑道:“姐姐说的哪里话,您愿意管教他,我还乐得撒手呢!”
陈太后语重心长:“皇帝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看他所作所为,都颇有章法,将来未必会比先帝差,你规范他的言行,本也无可厚非,但一屋子宫人都看着呢,他是一国之君,这不是白白让人看了笑话去?再说了,只要不惊扰百姓,微服出宫探查民情,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至于要到喊张居正来的地步?”
她顿了顿,加了一句:“不管怎么说,母子没有隔夜仇,但张居正可就不一样了,他一个外臣,怎么能掺和内宫的事情?”
李氏默然片刻,叹道:“姐姐,你我是深宫妇人,见识不多,皇帝大了,难免不好管教,张居正是先帝托孤大臣,由他来教导皇帝,自然再合适不过。”
“那妹妹想过没有,皇帝出宫探视赵肃,赵肃可也是先帝亲口指定的重臣,我听说如今赵张二人,都又同在内阁,让张居正教育皇帝,这不就等于间接让两个外臣对上了?宫里的事咱们还能作得了主,可涉及外廷,一个不好,就是要动摇江山社稷的!”
李氏微微动容,半晌才道:“姐姐深谋远虑,我不及也!”
陈太后拍拍她的手:“什么深谋远虑,咱们姐妹俩还分彼此么,我膝下无子无女,待皇帝如同己出,只盼你别怪我多事,便好了。”
李氏见状,忙把皇帝的事放到一旁,安慰起她来,本想喊张居正过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一场小小的风波,算是暂时落幕,朱翊钧虽早有准备,也没受到责罚,却仍是大失颜面,深感憋气。李氏是他生母,说的话也占了个理字,朱翊钧自然不能对她怎样,只是这心中的怨怼之气,难免转移到冯保和张居正身上。
那头赵肃却说好要请工部众人吃饭,等到夜幕降临,他到了五味斋二楼早就定好的雅间时,早有许多人等在那里,只有上座空着,想是等着他来。
环视一圈,左侍郎穆华,右侍郎杜平书,各司员外郎,主事,有赵肃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坐了满满两桌,似乎都齐了。
见到上司的身影,自然人人连忙站起来行礼,赵肃抬手让他们坐下,一边笑道:“平日里总说公事,已经够枯燥了,今儿咱们只论风月,不谈国事,大家都随意点!”
穆华连连笑道:“大人所言极是,今日只论风月,只论风月!”
稍等片刻,酒菜便流水般陆续上来,赵肃是五味斋的东家之一,又有特意交代在先,厨房在菜肴上自然费了一番心思,做得比平日还要用心几分,这一端到桌上,色香味俱全,看得大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1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