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653

  “都这样了?那还精简啥呀,全上!”胖子兴奋地搓着手。
  “刚开始咱们主要是把牌子打响,所以选十几样主打的产品就成。我们老哥俩商量一下,准备开发这几方面,一个是药酒系列,一个是药茶系列,一个是人参蜂王浆,还有一个是蚂蚁粉。”老药子掰着手指头,一样样给胖子念叨。
  胖子有点心痒痒:“听你们这么一说,俺的劲头就更足了,来,干一个!”
  “先别忙,现在你那个参园子里面,顶多能有五六棵人参可以用,其它的最少要两三年才够年头,数量上差太多了。”常老头泼下来一瓢冷水。
  胖子转转小眼珠,把目光投向老药子。老药子呵呵两声:“看俺也没用,我那就剩半棵了。实在不行,就买点老山参,把这两年挺过去,以后就能接上捻了。”
  “买的不合算,成本太高,得几年的人参才行?”胖子抓抓后脑勺问。
  “最少也要五品叶的才成。”老药子伸出一个巴掌,五品叶的人参,那是需要六年时间才能长成。
  胖子好歹也在大青山混了好几年,对人参这样的宝贝了解比较多:一年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的由五片小叶构成,三片较大两片较小,形如人手,称马掌子。
  三年的两个叶柄,每杈五片叶,称二甲子;四年的三个叶柄,称灯台子;五年的四个杈,称四品叶。
  六年的五个叶柄,才叫五品叶;而生六个掌状复叶的,称六品叶,人参长到六品叶就不再长叶了,只增加根部的重量,所以山参中以“六品叶”为贵。这也是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断定人参年份的原因。到了六品叶以上,那就全凭经验来断定年头了。
  但是野山参也不一定完全遵照这个规律,有时候由于营养不良或者遭到野牲口破坏,叶柄没啥变化,但是下面的根须却一年年加粗。
  听说最少要五品叶,胖子也咂咂嘴巴,然后撂下筷子跑出去,不一会,就拎着两棵叶绿根白的人参回来:“瞧瞧这个行不行?”
  “你这才是二甲子,三年参,药效不够啊!”老药子瞥了一眼,看到上面分出两个叶柄,立刻就断定年份。
  不过,看到下面跟水萝卜一般的根须,老药子又有点长长眼睛:“二甲子长得比六品叶还粗,这种情况,可是很少见啊,早些年要是能采到这样的老山参,都说是人参娃娃。”
  “嘿嘿,俺这上化肥了。”胖子卡吧掰下来下面的一个须子:“先尝尝,看看药效咋样?”
  “希望不是样子货才好,你这肯定不是野生的,白白胖胖跟萝卜似的,一看就是园参,估计没啥——”老药子在嘴里嚼了一小截,开始入口微甜,然后忽然转苦,只觉从舌尖苦到舌根,竟然说不出话来。
  常老头一瞧,也连忙把剩下的那块扔进嘴里:“嗯,好参!”说完,赶紧端起酒盅,喝了一口,把人参送进肚。
  “哎呀,浪费啊,胖子啊,你以为人参是胡萝卜呢,吃糟蹋了!”常老头懊悔不已。
  “胖子,你有多少棵这样的人参?”老药子急火火地问。
  “估计有二三十棵吧。”胖子一颗心也终于落地,这是前几年留在木盒里的参苗,属于胖子留的后手,想不到在木盒里面长了三年,比六品叶还好。
  “那太够用了!”老药子和常老头俩人的手掌抓到一起,这两天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想不到最后落到胖子身上。三十棵六品叶老山参,足够他们折腾了,更何况前两年的销量估计不会太大。
  “来吧,这回放心喝酒!”胖子也来劲了,给大伙倒酒,举起酒杯刚要喝,只见老药子一下子从炕上蹦起来,手指着地下,急得说不出话来。
  胖子连忙转头一瞧,只见毛毛贼眉鼠眼地拿着一棵人参,正往嘴里塞呢,估计是真当成水萝卜了。
第558章
妇女之友
  “毛毛!”胖子嗷唠一嗓子,毛毛小爪子一哆嗦,把人参掉在地上,然后嗖嗖嗖从门里窜出去,直接消失。
  胖子把人参捡起来,仔细端详一番:“嘿嘿,还成,就俩牙印,不影响啥玩意。毛毛啊毛毛,这你要是当水萝卜给啃了,估计小命就得折腾没半条。”
  说完,把人参交给老药子:“等啥时候用,俺就给你们现挖,咱们都用鲜的,哈哈哈——”
  “胖子,你那人参在哪种着呢?”大伙都十分好奇。
  “天机不可泄露,叫你们知道,偷摸给挖走咋办!”胖子半真半假地开起玩笑,叫别人也摸不着头脑。
  一顿饭吃得尽欢而散,大伙肚皮都吃得鼓鼓,这些土豆子苞米啥的,不油不腻,是专门撑肚皮的玩意。
  以前在农村,个个都能吃,尤其是半大小子,肚皮都快赶上无底洞了。主要原因,就是肚子里面没油水。
  碗筷撤下去,端上水果,大家边吃边唠嗑,再过两三天,各家各户的自留地收拾完,马上就进山采药。刺五加,五味子,黄芪啥的,都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刺五加酒,五味子茶,北芪茶,都在首批开发的项目里面。
  因为胖子都把药材集中到几块药园子里面,收获起来就容易多了,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
  而作为重头戏的人参,则全部由胖子提供;另一味主料就是鹿茸,今年采割下来的,根本就没卖,货源也是十分充足;还有灵芝,胖子也有基地,到时候打发人去采集就成。
  前几年的效果,现在已经渐渐体现出来。要不然,仓促之间,缺这个少那个的,就该抓瞎了。
  安排完毕,大伙都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对于药厂的将来,都充满希望。
  一直唠到黑天,常老头和老药子这才告辞,俩人现在有点形影不离的意思,索性就去老药子家住。
  胖子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常老头在大门外拉住胖子:“听说胖老头的病就是在这治好的,你跟我详细说说?”
  “嘿嘿,原来还有个武老头呢,是咱们军区的司令员,去年就治好了;胖老头是第二个,还有那位叶大嫂,也是癌症晚期,现在正治疗着呢。”胖子洋洋得意地说道。
  “看不出来啊,根本不像有病的模样啊!”常老头也无比诧异,要是胖子不说,他还真不知道叶大嫂也是病人,不禁对胖子的治疗手段更加神往。
  “明天再说吧,天晚了,早点休息。”胖子当然不会这么早掉底,怎么也得馋他一段时间,等到常老头死心塌地留在这不走了,胖子再告诉他真相。
  一把没拉住,胖子吱溜就回屋了,常老头只得跺脚叹气,然后跟着老药子回家了,估计晚上又得睡不好觉。
  两天之后,南洼子的青稻收割完毕,一多半劳力都返回屯子,剩下的留在那打稻晒稻,等道路修完之后,就可以运走了。
  胖子问了一下收成,果然跟何满仓估计的差不多,最先开垦的那一百亩,亩产都在一千二百斤以上;后来开垦的那二百亩,亩产也超千,预计产量能达到四十万斤。也就是说,靠山屯能自行处理的,也有四万斤之多。
  这个消息最叫人高兴,尤其是小娃子们,对青稻米饭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向往。想想每家能分上三四百斤,一个个乐得睡觉都合不拢嘴。
  干活的回来了,立刻就马不停蹄,进山采药。壮劳力都回来,就把妇女们都替换下来,因为采药这活计,妇女最胜任。一来劳动量并不太大,二来妇女干活细致,不像男人毛了三光的。顶多就是从山下往回运的时候,叫老爷们挑就成。
  这天早晨,天刚亮,广大的老娘们就开始集合,一个个都挎着土篮子,筐里是卷好的麻袋,肩膀上都扛着一把小铁锹;身上穿着粗布围裙,胳膊上带着半截套袖,手上都戴着劳保手套,是胖子专程从县里淘弄来的。
  李队长亲自挂帅,胖子、老药子他们是领队,率领一百多名娘子军,浩浩荡荡,向大青山进发。
  到了山里,队伍就分成四份,分别开赴到四块药园子。其中,采集五味子的相对来说最为容易,所以人也最少。五味子一簇一簇挂在枝头,就跟葡萄似的。颜色也是紫红色,就是颗粒稍微小了点。
  胖子挎着篮子,一会就采了一大筐。那些妇女都说:“胖子干这活有点屈才,小娃子都能干啊。”
  说的胖子也不好意思再跟着混,嘿嘿几声,往别的林子溜达。
  五味子好摘,而刺五加则不大好对付,顾名思义,这东西的树枝上密生着针状的小刺,容易扎手。
  刺五加的药用部分是树根和根茎,所以又名“五加皮”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刺五加跟人参都是同一科,都属于五加科,在药理药性上相近;只不过刺五加更加常见,而人参由于采挖得太严重,所以比较稀少。
  林间的土壤比较疏松,所以就算是这些妇女,也很容易就挖到刺五加的根系,这玩意在地下窜根子,根系的分支特别多。大伙采挖的,主要就是其中的一些分支。要是连主根一起刨掉,那就不能循环利用了。
  胖子溜达过来视察的时候,只见这些妇女同志都猫腰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小锹和小斧子,把一节一节的根茎砍下来,都是一节一节的,表面是黑褐色,还有不少褶皱。放在鼻子下面一闻,香气特异。
  “胖子,瞎溜达啥啊,赶紧帮嫂子干活!”一个老娘们嘴里吆喝着,手上却照样干活,把挖出来的土回填,然后再踩实。
  “嘿嘿,俺是火头军,一会负责给你们做饭。”胖子说得没错,刚才都把锅支上了。山上山下来回跑,时间都花在走路上,所以大伙早晨都自个带了干粮,胖子负责给热乎一下就成。
  “哎呦呦——倒翻天罡了,你们老爷们干活,俺们妇女做饭才对!”村里的这些老娘们,一个个嘴上也都不饶人。而且还经常动手动脚,联合起来,敢把老爷们扒光腚,你说尿性不尿性吧。
  胖子当然知道厉害,赶紧撤退,这叫惹不起躲得起,万一把她们惹毛了,真动起手来,胖子恐怕就要遭罪。
  很快就又晃悠到采摘黄芪的那片林子,只见大伙正拿着铁锹挖呢。黄芪地面上的茎干并不长,也就二尺左右;药用部分是地下的根茎,也有二三尺长。上面粗,能有三四公分,越往下越细,但是很少有分支。
  这种完全根部入药的,挖一棵肯定就要破坏一棵。所以实现胖子跟老药子就商量好了:挖一半留一半,种子落地之后,年年又能长出不少,也算是循环利用了。
  把黄芪的根拔出来之后,颜色淡黄,闻起来稍微有点豆腥气,晾干之后就可以切片。黄芪分布广泛,唯独东北的质量最佳,所以称为“北芪”。当地有民谣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胖子干脆就跟抢过一把铁锹,跟着干起来,然后就跟拔萝卜似的,把黄芪根拔出来,再把土都回填,这也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大青山是自个家的,不能瞎祸祸。
  干得正来劲呢,妇女们就纷纷吵嚷:“胖子,干活别净往老娘们堆里扎啊,想揩油咋的?”
  胖子直起腰,挠挠后脑勺,然后把铁锹往地上一插,赶紧转移战场。
  最后胖子来到了种植党参的林子,党参以山西上党出产的质量最佳,所以名为“党参”;东北因为气候特异,严寒酷暑锻造之下,党参的药效并不次于上党参。
  这个特点,也是东北大多数药材的共通点,夏日酷暑高温,冬天冰雪严寒,而这些药材又大都是多年生的,所以药性强,药效佳。
  跟着挖了几下党参,胖子看看表,哎呀一声,撒腿就跑:“到点了,俺得给你们这些壮劳力做饭去,真要是把你们这些巾帼英雄饿坏了,全村的老爷们都得收拾俺——”
  午饭说来简单,下面熬汤,上面把干粮一热就成。不过为了叫大伙都能吃好,胖子还是下了一番工夫:四支队伍轮着吃,不然一百多人不够吃。
  汤是野菜蛋花汤,胖子大袖子一甩,勺子一轮,满锅都是蛋花;另外,没人再赏一个咸鸭蛋,还有几样咸菜,酸茄子、嫩黄瓜扭配韭菜,还有油咸菜,用大头菜,大辣椒和芹菜腌制,浇上用酱油、豆油和调料炸锅之后的汤汁。因为那时候油水少,所以吃着就格外香。
  做好半锅汤,就招呼一组过来吃。妇女们都洗了手,三五成群坐在地上,一手拿着干粮,一手端着汤碗,吱溜一口汤,然后咬一口干粮,再放下汤碗,抠一块咸鸭蛋,一边吃一边吧唧嘴,都知道胖子好吃,故意馋他呢。
  胖子忙活着做下一锅汤,根本就没注意,这些老娘们算是表错情了,结果有人就叨咕起来:“胖子还真知道疼人,来,俺们一家赏你一口!”
  “嘿嘿,这个俺可不敢,回家俺媳妇非骂俺不可;再说了,俺一吃奶就好吐,你们还是留着回家给自个家老爷们吃吧。”胖子当然也要占点口头上的便宜。
  这个时候,老药子和常老头也跑了一大圈,转悠回来。常老头老远就嚷嚷起来:“给我留点啊,正好肚子饿得咕咕叫呢——”
  噗嗤——有一多半老娘们都把嘴里的鸡蛋汤喷到地上,然后笑成一团。
第559章
题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