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653

  胖子掰着手指头一算,小鸡仔出壳也有三五天,基本抗震乎了,于是就说:“这事你当厂长的说了就算,不过价钱也别太高,万一再当成投机倒把,你也得进看守所。”
  “呵呵,我早都联系好了。前几天我跑了咱们公社十多个大队,数量都统计出来了,这一波孵出的小鸡还不够用呢。只要去告诉一声,人家就来运小鸡仔;再说了,都是咱们自个家的东西,也不是低价买高价卖,咋能算投机倒把。”大脚嫂这个副厂长可不是白给的,早就把销路联系好了。
  就连叶海波也不由刮目相看:这事办得利索啊。
  “那我马上就撒出人马通知去了,把你自行车用用,骑车子还能过去。”大脚嫂喜滋滋地往外走,胖子还是有点不放心:“到底多少钱一只啊?别叫人家所咱们靠山屯的人黑心。”
  “五毛一只,现在就算是一块钱,也买不到鸡雏,放心吧,这个价是老革命定下的。”大脚嫂说完,就一阵风般飘走。
  一般来说,鸡雏的价格大约是鸡蛋的一倍,所以,五毛一只,绝对不能算便宜。不过,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那就一点不贵,毕竟老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嘛。
  “要是我卖,最少也要八角钱一只。”叶海波笑呵呵地说。
  “数你黑心,这个毕竟是一锤子买卖,也发不了大财,留下坏名声不值得。”胖子也想把鸡雏多卖点钱,不过从长远考虑,这样投机取巧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我看胖哥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叶海波由衷地赞叹一声。
  胖子抓抓后脑勺:“兄弟,你还不如直接说俺傻呢。”
  吃过饭,老药子就陪着林老上山,正好跟着采野菜的大部队,先在跟前溜达溜达,等忙过野菜厂这段之后,再组织人马进山。
  胖子一看也不用陪同,就扛着叉子去鸡场,继续建设地龙池。出了门一瞧,二十多野小子排成长长一溜,正搬砖呢。
  一上午工夫,胖子又建了一个地龙池,只是蚯蚓的数量远没昨天多,只有四五千条。
  翻开昨天的池子瞧瞧,蚯蚓都挺欢实,使劲往土里钻,很快就没影。胖子心里挺乐呵,心说话:“都给你们弄到一起,有吃有喝,抓紧时间繁殖,还等着你们壮大队伍呢。”
  二肥子也发现问题:“胖子叔,这蚯蚓好像有点少啊?”
  “这块基本也就这么多了,等那天上南洼子看看,那边也有不少粪堆呢。”胖子本来想发动野小子们去抓蚯蚓,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小家伙们还太小,拿着叉子,挖一会就干不动了。
  “这俩池子就当育种池,等以后慢慢再往出分,下午就不用你们了。”胖子知道,蚯蚓养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啥事都要有个发展过程,着急也不行。
  一起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一点多,胖子就发现村里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大都挑着个担子,估计是来买鸡雏的。
  挑担子的都是壮小伙,但是身边大多跟着个中年妇女。买小鸡这事,老娘们最在行。而且能派来的,一般都是村里能张罗事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都是外场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啥的。
  二柱子媳妇正在给他们分派:这个人去谁家,那个买多少只。大脚嫂背着个兜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老革命则拿着个小本本,在旁边负责记账。
  胖子一问,多数都是一个村派几个人,拿着钱买鸡雏,然后挑回去再分。因为修路的关系,所以大都跋涉二三十里,也很辛苦,当然也有一部分骑自行车的,扁担横在托货架上面,一面绑着一个大土篮子。
  站在那看了一阵,胖子心里忽然一动,把大脚嫂拉到一边:“嫂子,一会叫各家都预备点饭,有啥吃啥,人家大老远跑来的,咱们不能不厚道啊。”
  大脚嫂一看胖子一脸坏笑,就忍不住问道:“你又憋啥坏主意呢,麻溜说,我那还忙着呢。”
  “这可是好事啊,你说来了这么多人,哪个村的都有,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伙回去一宣传,咱们靠山屯的名声就老响了。”
  “那又不当钱花,我那还忙着收钱呢。”大脚嫂急着要走,被胖子一把拉住:“你咋还不明白呢,咱们屯那么多小伙子打光棍,因为啥呀?”
  大脚嫂转转眼珠,然后猛地一拍大腿:“胖兄弟啊,还是你花花肠子多,这么多人回去一宣传,都说咱们靠山屯日子好过,那大姑娘还不得排着队往咱们这奔啊!”
  “嘻嘻嘻,就是这个理,一会就叫李队长用广播通知,我先帮你收钱,你先去各家各户安排安排。”胖子也来劲了。
  大脚嫂一听,把钱兜子往胖子怀里一塞,然后一阵风般的没影了。
  胖子先和李队长商量一下,不大一会,大喇叭里就开始通知:“外来的乡亲们都辛苦了,大伙都注意下,买谁家的鸡蛋,就在那吃口饭,喝口水,回去还要赶路呢。到了我们屯,没啥好吃的,不过也不能饿着肚子回去不是?”
  一连说了三遍,可是不认不识的,人家来买鸡雏的怎么好意思进屋吃饭呢。幸好留守在家的这些老人们都是热情好客,拉拉扯扯往屋里拽。
  人家一看多是老人,又不能跟着撕巴,索性就进屋吃上一口,回去的时候也有力气。
  都是农民,凑到一起难免要唠唠庄稼院这点事,说说各家的情况,这就难免要在各自心里对比一下。
  要说是前两年,靠山屯的人跟其他大队都没法比。所以,村里的姑娘大多往外嫁,而小伙想要说个外村的媳妇,那可老费劲了。像李锁子他们,都二十好几了,还都打着光杆。
  当然,最大龄的青年还要算胖子,不过人家也算是名花有主了。
  话说农村的娃子结婚都早,一般过了十八岁就开始定亲,一年半载之后就结婚。靠山屯最小的记录是由车老板子创下的:三十八岁就当爷爷,你说厉害不厉害。
  但是自从去年冬天开始,靠山屯的乡亲们就觉得腰杆硬实了:野菜厂,鸡场鹅厂都是来钱道。所以在和外乡人交流的时候,底气也足,听得其他大队的客人都一愣一愣的。
  约莫着都吃完饭,胖子又溜达到公社,用大喇叭广播:“乡亲们都注意下,头一茬鸡雏都卖完了,明天每家再到鸡场领二百个种蛋,接着抱一茬。等下一茬卖小鸡仔的钱,咱们就不用往上交了,自个家留着当零花钱。”
  大伙一听都愣了,不管是靠山屯的还是外来的客人,心里都开始算这笔帐:那就是七八十块钱啊,一年的零花钱都绰绰有余。
  等到胖子晃荡出生产队,被李队长一把揪住:“真的假的啊?”
  胖子看看四周没有外人,这才小声说:“当然是假的,这钱还留着建酒厂呢,我就是这么一说,人家回去好给咱们做宣传啊,不然整一屯子光棍咋办啊。”
  李队长也使劲点头:“嗯哪,宣传工作最重要——要不我再播个通知,现在就把这次卖鸡雏的钱分下去?”
第283章
温泉
  买鸡雏的各路人马纷纷离开靠山屯,而这件事的余波却一直持续下去,并且逐渐形成一股风浪,彻底改变了靠山屯“只出不进”的历史,却是大伙都始料未及的。
  大脚嫂子一直把那些妇女代表送出村外,当然,胖子也笑呵呵地跟在后面。他白白胖胖的身躯,尤为惹人注目。
  “婶子大姐,欢迎大伙以后常来我们靠山屯。”大脚嫂热情地和那些妇女道别,胖子也一个劲摆乎手。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落在最后面,拉着大脚嫂嘀咕了半天,这才笑吟吟地走了。胖子看着纳闷,忍不住询问道:“大脚嫂子,不会是当场就要提亲吧?”
  大脚嫂子满面红光:“还真说对了,就是给你保媒的,你同不同意?”
  胖子脑袋有点发晕,使劲晃荡了两下:“你没告诉人家吗,俺都有主了。”
  “说了,我撒谎说,你的孩子都十岁了。”
  胖子差点一头栽进道边的阳沟里面,耷拉着脑袋回村了。
  傍晚时分,采野菜的大军陆陆续续回村,王三炮是最后一个进村的,他得把人都经管回来。
  林老和老药子也随着回到胖子家,虽然有点劳累,但是看得出,林老的脸上还是很兴奋的。
  家里的饭菜都已经做好,是胖子弄的,捞饭配柳根鱼酱,桌子上又摆着一盆子青菜,有野地里的婆婆丁和曲麻菜,也有自家院子里面的小萝卜菜和生菜香菜臭菜等等,另外还有一盘子鸡蛋酱,蘸着青菜吃起来特别香。
  打鸡蛋酱也有个讲究,锅里的油热了之后,把搅好的鸡蛋倒进去,就用筷子猛劲搅动,鸡蛋都变得细细碎碎,然后再往里面放大酱,打出来的鸡蛋酱就适合蘸青菜吃了。
  叶海波一见,连忙抄起一个大生菜叶,开始打饭包。
  林老往桌前一坐,笑呵呵地说:“正好走饿了,这个正好下饭。”
  胖子也一个劲点头:“臭鱼烂虾,送饭冤家,不过,咱们这鱼可是好鱼,呵呵,开吃。”
  奇奇在旁边撅着嘴:“不叫胖叔叔吃,把我的小鸡仔都给卖了。”小家伙下山回来之后,发现满院子的毛球全部失踪,就一直跟胖叔叔怄气呢。
  “明天咱们就还得接着孵呢。”胖子摸摸她的小脑瓜,这事其实也不怪胖子,因为家里没人,所以鸡仔子就都被大脚嫂抓走。
  奇奇瘪瘪嘴,含着眼泪疙瘩点点头,叭嗒一下,两颗晶莹的泪珠掉进饭碗里面。
  就在这时候,毛毛老哥仨忽然从仓房转悠出来。奇奇正好小脸朝着窗户,立刻欢呼一声跑出去。
  胖子扭头一看,只见毛毛它们手里都捧着一个小鸡仔,奇奇把毛毛爪子里的那个捧在掌心,小鸡仔毛茸茸的身子贴在脸上,小脸如同花朵一般灿烂。
  “这三个我自个养着,以后下蛋不给胖叔叔吃——先给毛毛它们。”奇奇隔着窗玻璃,向胖子扮了个鬼脸。
  “吃饭,吃饭。”胖子才不会往心里去呢,张罗着大伙动筷。
  吃完饭之后,胖子拍拍肚皮:“好像有点撑得慌。”说完向四外圈瞧瞧,一看大伙的眼神,都是一副深有同感的模样。
  第二天,叶海波要去南洼子运一趟鹅蛋,胖子正好准备去那边挖蚯蚓,于是叫上四辆大马车,在车老板子的带领下,前往鹅厂。林老也被胖子拉上车,说是要给他看一样好东西。
  走出几里地,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碧草连天,一个个水泡子和弯弯曲曲的小河沟,点缀在草地上,更添几分生动。
  时不时的有一群群水鸟从草地上飞起,盘旋几圈之后,又重新落回地面,洒下几声清越的啼鸣。
  胖子就坐在“副驾”的位子上,身子一颤一颤,身后是一摞摞的土囤子,都是装鹅蛋用的。
  “停一会。”胖子一声吆喝,然后跳到地上。道路东边就是蛙厂,有三个老头抱着大鞭子来回溜达。
  林老也下了车,看到弯弯曲曲的小城墙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大山,不禁有些莫名其妙:这里莫非也是一个天然养殖场?
  “咱们也过去瞧瞧。”胖子在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向林老介绍:“这是我们养殖哈士蟆的地方,去年刚刚建成,估计最少要两年之后,就可以出产。”
  “哈士蟆,那不就是出产蛤蟆油的吗。嗯,不错,也是一种滋补佳品。”林老也不禁微微点头:大青山的宝贝还真不少。
  “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这个地方出产的蛤蟆油,那才算正宗,以前都是专门给皇家进贡的。”胖子刚说完,一只哈士蟆就从草丛里蹦达出来,肚皮一鼓一鼓,跟胖子运气呢。
  胖子出手如电,将哈士蟆捏在手里,翻过肚皮,黄色上面带着鲜艳的红点,确实是最正宗的东北林蛙。
  把手里的哈士蟆撒回草丛,胖子指着远处的大山道:“等它们产卵之后,就会上山,我们在山上还圈出挺大一块地方,完全叫它们在自然情况下生长,所以,品质绝对没问题。”
  林老似有所悟:“小胖子,你的这些饲养场,好像和别人的不大一样,似乎更加贴近自然,很有特色。”
  “这个就叫原生态,生产出来的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一直以来,胖子就把这个当成发展的主导思想,所以,无论是鹿场还是蛙厂,都体现出这个思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