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53

  想到今年冬天就可以点上电灯,告别用了几十年的油灯洋蜡,靠山屯的乡亲们干劲更足了,家家户户都磨刀霍霍,准备秋收。
  最先下手的要算是起土豆,胖子家里虽然没地,但是也闲不着,他这样的头号壮劳力,不干农活怎么能说得过去。
  一大早,胖子就听到车老板子在大门口招唤:“胖子,今天帮我们家起土豆去。”
  胖子在屋里答应一嗓子,然后披上外衣就出门。后面呼啦啦跟上大队人马,三个毛猴一头熊仔。
  因为奇奇上学,现在没到大秋,学校还没放农忙假,所以这些家伙没了主子,天天基本上就跟胖子混。
  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上面拉着一副犁、一卷子大麻袋,几个妇女坐在上面,每人胳膊弯都挎着一个土篮子。
  “胖子,你家帮工的多啊,明天也帮我们家起土豆。”大脚嫂也坐在车上,看着胖子前呼后拥,忍不住大笑。
  “成,管饭就行,大毛二毛和毛毛都是吃茬子,就笨笨有点麻烦,还吃奶呢,不知道大脚嫂子你有没有奶?”胖子别看平时老实厚道,有时候也喜欢和这些老娘们开玩笑。
  “胖子,你可别叫号,信不信我们一人一口就能把你喂饱喽。”旁边立刻有个小媳妇帮腔上阵,她的娃子才五岁,真没断奶呢。
  话说在农村,娃子生得密实,两年生一个,三年生俩的,都不稀罕。有的小娃子恋奶,七八岁还没戒,放学回家还把弟弟妹妹扒拉开,上去裹两口呢。
  胖子一看这帮老娘们要动真格的,立刻就消停了,先把笨笨抱到车上,这小家伙自来熟,满车乱窜,最后拱到刚才吵吵的那个媳妇怀里,屁股来回扭,嘴里吭吭唧唧,大概真闻到奶香了。
  三个毛猴不用胖子招呼,嗖嗖嗖跳上马车,像模像样的往麻袋上一坐,每个手里还抓着一个小筐,蛮像那么回事。
  车老板子大辫子一甩,马车轰隆隆驶出靠山屯。田野里面已经一片黄,一片红,处处展现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高粱地里红彤彤一片,谷子糜子黄灿灿,穗子都耷拉下来。苞米依旧站得溜直,不过叶子也已经泛黄,尺八长的苞米棒子看着特别打眼,上面的苞米胡子已经干巴,昭示着很快就可以扒苞米了。
  收割完的麦地已经翻起来,上面偶尔有一丛丛绿油油的麦苗,是麦粒掉到土里又发的芽子。属于秋天里少见的绿色,给成熟稳重的大地增添一抹生机。
  到了地头,把辕马卸下来,套在犁上,车老板子牵马,胖子在后面扶犁,破开垄台,里面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子就露出笑脸。
  土豆上面密布着一层细碎的纹路,老百姓管这个叫“麻子”,这样的土豆比较面。因为今年秋天没下涝套雨,所以地里很干爽,土豆上面一点泥也没有,偶尔粘点土块,用手一摸索就掉了。
  妇女们拿着三尺挠子,在后面拣土豆,毛毛老哥仨也拐了拐了地往筐里拣土豆,然后倒成一大堆。它们手脚麻利,哥仨能顶一个半劳力。
  笨笨最悠闲,躺在一堆土豆秧上面,抱着个大土豆啃,它刚刚冒牙,土豆上啃出一道道沟。
  五亩地土豆,一会工夫就全翻完,车老板子找了个麦地,把辕马放到里面啃麦苗,然后就开始装袋。
  土豆也分成三六九等,最小的留着漏粉,加工成粉条,大个的就留着自家吃,中等溜的可以卖一部分。
  这时候胖子的力气就发挥出优势,一百五六十斤的大麻袋,俩手一拎就走人。看得那帮老娘们直眼晕:胖子真有劲啊。
  车老板子一看今年土豆没少起,估计一车拉不下,就先运回去一趟。胖子成了没事人,就溜达到车老板子家的苞米地里,不一会,就弄了一大抱青苞米。
  现在这月份,苞米大多数也都老了,不过个别也有一些青苞米,庄稼地里有句老话:秋苞米烀熟了更香。
  把外面的绿皮扒下来,把签子插在苞米棒子上,然后划拉一堆柴火,胖子就准备烤苞米。
  “等会,我弄点黄豆去!”大脚嫂找了一片洼地,豆子还没上成,正好可以用来烧着吃。胖子一见,猛然想起一件事,不由拍了两下大腿:“咋忘了煮点毛豆吃呢!”
  “那片就是队长家的,一会回去的时候薅点豆荚就成。”大脚嫂笑呵呵地说。
  “那咋不上你家地里薅呢?”胖子逗她说。
  “俺家那是岗地,豆粒都硬了,根本吃不了。”大脚嫂子还真不是小心眼,都是一个村的,掰两穗苞米,抠几个土豆啥的,根本不算事,胖子家没地,一直就吃队长家的土豆呢。
  胖子不由眉开眼笑,把火点着,就开始烤苞米。毛毛老哥仨一看,立刻把筐一撇,连蹿带蹦赶过来,都拿起签子,也把上面的苞米在火上燎,居然也像模像样。
  笨笨也跟个皮球一般滚过来,抓起一穗青苞米就啃。大脚嫂子不由哈哈大笑:“胖子,等来年收苞米的时候,一定要把你们家笨笨借给我用用,黑瞎子掰苞米,那是最拿手。”
第175章
农家乐
  “胖叔叔,你烧苞米吃啦,怎么不给我留两穗!”奇奇一放学,一指禅指向胖子。
  胖子抹了一下黑糊糊的嘴巴子:“都吃没了,这秋苞米还真香。”话音刚落,毛毛就探头探脑地拿着一穗烤得黑糊糊的苞米,塞到奇奇手里,一看就是它的杰作,都烤糊了。
  “还是毛毛好。”奇奇拿过苞米,啃了一口:“有点苦,胖叔叔真笨,连苞米都烤不好。”
  “呵呵,那是毛毛烤的,等会胖叔叔在灶坑里给你烤,锅里还烀着呢。”胖子早就给奇奇留了几穗。
  奇奇搂着胖子的脖子,在他脸上香了一下,留下一个黑乎乎的嘴印,然后就蹦蹦跳跳地进了园子,砍了两根甜杆回来。
  话说这甜杆可是小孩们最得意的东西,外表跟高粱差不多,都是一节一节的,每一节都有一尺多长。
  扒开外皮,里面是绿色的嫩瓤,一咬就冒水,甜丝丝的,比糖块也差不得了多少。而且甜味十分纯正,不像甘蔗啥的,有股闹腾味。
  越到老秋,这甜杆就越甜。上几天吴琼来的时候,也吃了不少。结果有一回上大地,看到一片高粱,这家伙把她乐得:“好多甜杆啊!”
  类似的还有苞米秆子,也有点甜味,不过比起甜杆就差多了。有时候在地里干活,赶上没水喝,就嚼点苞米秆子解渴。
  毛毛它们也都弄了一根,放在嘴里大嚼。奇奇看见笨笨上来抱大腿,也给它扒了一根甜杆,笨笨嚼得直吧唧嘴,狗熊都喜欢吃甜的。
  苞米烀好了之后,捞出来一看,焦黄焦黄的,而且苞米粒都胀开花,透出一股清香,大辫子拿了几穗,用刀子把苞米粒搓下来,一会叫胖子做松仁玉米。
  胖子则把毛豆洗了一遍,然后带着绿色的豆荚放到锅里,撒点盐,放点花椒大料,小火慢慢煮,使滋味都进到毛豆里面。
  又炒了两盘子松仁玉米,松子是去年采的,可劲放,跟苞米粒各占半壁江山。
  刚要开饭,二丫端着个小盆进来:“奇奇,我家蒸的土豆磨糊。”
  奇奇看着盆子里灰色的土豆磨糊,跟煤球差不多,于是就拿起来一个咬了一小口,粘糊糊的特别劲道,连叫好吃。
  “正好,把这松仁玉米端回去一盘,还有毛豆,也拿回去点——那啥,本来就是你家地里的。”胖子知道,农村做点啥好吃的,一般左邻右舍都送点尝尝。
  大辫子跟二丫送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拎着一块铁片子:“明天咱们也磨糊土豆。”
  老革命眉开眼笑:“成,先弄点土豆磨糊汤,那个好喝。”
  胖子把铁片接过来,只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眼,都是用铁钉子钉出来的。一面光,另一面的钉子眼上带出一圈圈高低错落的锯锯齿。只要拿着土豆在上面来回画圈,就可以把土豆磨成碎面,然后就可以用来包馅,或者捏成长条、抟成小球,下到锅里煮汤。
  “嘿嘿,那得先要点土豆才行。”胖子一听说要弄吃的,就先张罗开了。
  三五天时间,各家各户的土豆就都起完了,接着就是扒苞米,割黄豆,割谷子、糜子,十几天工夫,大地里就变得光秃秃,只剩下空荡荡的苞米秆子立在那。
  最热闹的地方就属场院了,黄豆垛,谷垛,一家比一家高。场院里放不下的,就在自家房后压一个小场院,照样可以打场。
  家家户户的当院里都充满秋天的收获。房檐子底下是一串串红辣椒,用麻绳穿着,密密麻麻,等晒干之后,啥时候想吃,就搓碎了炸点辣椒油,又香又辣。
  没油也不要紧,把干辣椒放到灶坑里面烤一下,烤得糊巴的,放到酸菜汤里面,能吃得你满头大汗,那叫一个痛快。
  除了辣椒,还都挂着成串的红菇娘。菇娘有两样,一样的黄菇娘,比较甜,另一样就是红菇娘,个头大,不过味道苦,必须熟透晒干才能吃,而且消炎败火,有个牙疼烂嘴丫子啥的,嚼上点红菇娘,两天就好。
  在晾衣服绳上,挂着一串串茄子干。本来半尺长的茄子,现在耷拉成二尺长,这里面的奥秘全在刀法上。
  囫囵个晒不透,所以就在茄子两面打上花刀,然后一抻就能抻老长了。茄子把上面豁个小口,另一只茄子把往里面一串,然后就搭到绳上晾晒。
  除了这个,盖帘上面还有豆角丝,掰的豆角片等等。这些干菜,等到来年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拿出来炖着吃。
  本来是无奈之举,救急的东西,在胖子眼里,这些干菜可是好东西,大点油一炖,油汪汪的,味道一点不比鲜菜差。
  最好的就是土豆干,先把土豆烀了,然后扒掉土豆皮,用刀子切成小圆片,整整齐齐在帘子上摆好,两天就能晒成硬邦邦、金灿灿的土豆干。
  到了冬天,炖小鸡炖大鹅的时候放里点,咬起来劲劲道道,肉味都在里面。不过,这东西必须得好东西炖它,鸡鸭鱼肉啥的才行。
  胖子家今年就没少晒土豆干,干了之后也有大半面袋子,估计够他和奇奇这个小馋猫吃的了。
  秋高气爽,虽然没有夏天那么热,但是晒东西最愿意上干,所以这月份家家户户不论咋忙,妇女们都要把干菜准备充足。
  另外就是要准备点好苞米,挂在房檐子底下,晒得响干,留着冬天炒苞米花。
  炒苞米花和爆米花不同,爆米花是把苞米都炸开,炒苞米花则是锅里放上一层沙子,先把沙子烧热,然后把苞米粒放到里面,慢火翻炒,苞米粒不爆成花,只是稍稍有些裂缝。
  炒完之后,用筛子把沙子再筛回到锅里,继续炒下一锅。炒完的爆米花嚼起来嘎巴嘎巴直响,又酥又脆,冬天两顿饭,就用这个打零。
  小娃子们上学的时候,口袋里都揣着一兜子苞米花,下课的时候,嘎巴嘎巴的声音响成一片,那叫一个壮观。
  也有淘气的,吃苞米花也要玩花样,高高扔起来,都快碰到棚了,然后用嘴把苞米花接住,练得就是这个技术,边吃边玩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胖子家也炒过,毛毛同志受到二肥子他们的传染,苦练接苞米花的绝技,现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蹦到空中,牢牢把苞米花接到嘴里。
  农家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中蕴藏着生机,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细咂摸起来,也有滋有味。
  胖子忙活完家里的,就到场院去跟着忙活,谁家有活就帮着干干。
  场院上人欢马叫,石头磙子隆隆,压黄豆,打谷子,还都需要用这种比较原始的农具。胖子对于扬场这样的技术活不行,他擅长的是最能体现老爷们气概的力气活,比如扛麻袋、拉磙子啥的。
  村里原来有几个号称大力士的小伙子不服气啊,就跟胖子比着扛麻袋。胖子真不含糊,二百斤的黄豆袋子压在肩膀,照样健步如飞。
  后来一看其他小伙子也都这样,胖子微微一笑,扛起一袋之后,骑马蹲裆势往那一站:“再来一个。”
  结果又摞上一袋,一共四百斤,胖子照样扛着走。这一下就把那些叫号的小伙子镇住,四百斤啊,估计换成别人就直接压趴下。
  帮着扛完麻袋,就又帮王三炮家拉磙子打谷子,一圈一圈,比马跑得还欢实,满场院的人都边笑边赞,别人想拉,估计两圈就得累躺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