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653

  一路急行,到了县里,先去大辫子家。听王大娘说高考的分数段还没下来,胖子和大辫子四目相对,一起长出一口气。
  吃饭的时候,胖子的胃口也大开,甩开腮帮子吃个实惠。王大娘也总算看明白:我说人家这身体怎么这么壮实呢。
  然后就去了百货商店,胖子答应给娃子们买文具,这都要开学了,也得落实一下,不然以后不好指挥,其实童子军的力量也不小。
  先买文具盒,有奇奇和大辫子这两位专业人士,胖子也就变成拎包的,当然,最后付账也是他的事。
  文具盒清一色都是铁的,结实耐用,上面的图案也都是奇奇精挑细选,有神秘马良,也有哪吒闹海,最多的就是西游记的故事,个个都漂亮,四十多个放在一起,都赶上一本连环画了。
  格尺则都是塑料的,虽然木头尺子比较结实,但是野小子们别看平时淘得没边,但是对文具却极为爱护,所以就选择了又薄又透明的塑料尺。
  另外就是铅笔橡皮啥的,都买了不老少,售货员看着胖子他们直纳闷:好家伙,家里有多少孩子啊?
  铅笔都是麻杆铅笔,上面不带油漆,因为大辫子说不少孩子有啃铅笔头的毛病。橡皮则是那种香喷喷的,不过胖子对此保留意见:那帮野小子,不会把橡皮扔嘴里吃吧?
  东西买齐之后,胖子就跟大辫子说,先回村子,叫大辫子和奇奇在这里等消息。说心里话,胖子是实在不愿意承受这种等待的煎熬,有一种等候宣判的感觉。
  大辫子也不勉强,在第二天,胖子就独自骑着车子返回,中午时分就到了靠山屯。零零零——车铃一响,娃子们就钻出来,一看胖子车上大包小包的,呼啦就围上来:“胖子叔,啥东西啊?”
  胖子拿出俩文具盒,轻轻一敲,盒底反射出一道光芒,晃得娃子们睁不开眼:“走,上胖子叔家里发文具去。”
  “嗷——”野小子们立刻炸了营,哪还能等啊,围上来就抢:“我要那个孙悟空!”
  “那个小哪吒是我的——”
  胖子索性抱着膀子在一边瞧热闹,嘴里不是吆喝几句:“别抢,谁要是抢坏了就没他份。”忽然,一股苦涩又莫名其妙地涌上来:娃儿们啊,你们的老师都不一定能不能回来了啊。
  把东西都撒完了,胖子这才回家,下午时候,李队长过来一趟,跟胖子商量说:“收拾大秋还得二十天左右,这段时间,正好把建鹅厂的土坯准备出来,秋收之后正好也就干了,直接就可以盖房。”
  和大泥,脱大坯,这在农村来说也算是重活,不过胖子当然不在乎,正好在家呆着还闹心,干点活更好。
  于是用大喇叭一通知:每家出一个壮劳力,两麻袋麦鱼子,有马车的出马车,水桶、铁锹、二齿子、坯模子、泥板子啥的都预备好。
  第二天一大早,大伙就分乘二十多辆大马车,前往村西五里外的黄土坑。这里原来是个水打沟,里面的黄土又黄又粘,所以年年就都从这挖黄土,结果越挖越大,现在的面积足有十多亩。
  沟帮子上面全是蒿草,沟里是大大小小的水坑,里面可以看到马蛇子和蛤蟆啥的,蛐蛐也最多。
  李队长先分工,挖土的,拉土的,和泥的、脱坯的,全都落实到位,然后一声令下,大伙甩开膀子就开干。
  黄土拉到大坑上面,车辕子向后一仰,就是一大堆土,然后洒上麦鱼子,中间扒拉出一个坑,就开始往坑里倒水。
  挑水的六七个小伙子肩上搭着扁担,挺直腰板,稳稳当当,颤颤悠悠,桶里的水一点不撒。一般情况下,十五六开始就承担家里挑水的任务,早就练出来了。
  比较厉害的几个,甚至都不用手把着扁担,照样上岗下坡,就跟散布一样悠闲。
  胖子还真没挑过扁担,看人家弄得挺轻省,也抢过来一副挑子。不料,扁担到了他的肩膀就变样。前仰后合,不是前边的水桶耷拉地,就是后边的水桶撞屁股。
  好容易掌握了平衡,晃晃悠悠往前迈步,桶里的水也和他作对,飞溅出来,洒了胖子一身。
  胖子勃然大怒,把扁担往地上一扔,一手拎起一个水桶,健步如飞,很快就超过那些挑扁担的,有点少林寺和尚拎水的风采。
  “胖子要是在生产队那时候,管保是头号壮劳力。”李队长乐呵呵地称赞,那时候虽说是吃大锅饭,但是也有差别,工分挣得越多,到年底分到的粮食也就越多。
  哗哗哗,水桶倒空,大伙围成一圈,二齿挠子就纷纷往上搭,一推一拉,就把黄土、麦鱼子和水搅拌到一起。
  然后就开始用大板锹折个,这个纯粹是力气活,属于胖子的强项。只见他大板锹抡圆了,别人铲一下,他就能扬两下。
  最后把泥和成圆乎乎的一堆,上面淋点水,就算完活。不过现在还不能使,必须等里面的麦鱼子吃透水,充分发挥黏合作用之后,这样的泥才好用。
  就这样一车车黄土变成了黄泥,大伙身上也全都是泥点子。小伙子们索性赤膊上阵,等干完活到河里一冲就干净。
  “哈哈,胖子真白净,估计比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身上还白净。”有人发现胖子的皮肤又白又嫩,就拿这个说事。
  “你们这帮玩意,都没正经的,大姑娘身上白不白净,你们看见了咋的!”稍微上点年纪的就跟小伙子们开起玩笑。
  很快,话题就转向少儿不宜的话题。老爷们凑到一起干活就这样,三句话不离女人,大伙嘻嘻哈哈,干着也有劲。
  胖子基本上不和他们掺和,在一边笑嘻嘻地听热闹,听他们一扯蛋,胖子心里那点闹心事也都散了。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的送饭大军就陆续来到前线。一般这时候,伙食都不错,毕竟大伙在一起比着,吃得太寒酸叫人笑话。
  胖子没人给送饭,不过李大婶早就把他那份预备出来。干了一上午活,胖子也真饿了,吃了五个大饼子,最后还吵吵半饱,结果又吃了车老板子家两个菜包子。
  李队长指着他说:“胖子虽然是个好劳力,但是要是放到早先也得年年挨饿,这饭量太大啦。”
  中午稍稍歇歇晌,然后就继续开始干活。下午又分出一部分人脱坯,专门有坯模子,用木板订成四框,一尺半长、半尺宽、三寸厚,都磨得溜光。
  脱坯的时候,把模子在水里一蘸,放到草地上,旁边有人用大板锹把泥端来,倒进模子里面,然后上面用泥板子一抹,把模子取下来,一块方方正正的土坯就加工完毕。
  那时候砖还很少,农村都用这个盖房子,外面再抹上黄泥,冬天的时候特别保温。
  大伙都是成手,干这活都已经十分熟练,到了日头偏西,就已经弄出来四五千块,于是就踏着夕阳收工。半道上路过小河沟,噼里噗通,一半人都跳进去洗澡。一帮大老爷们,个个都赤身裸体,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中,景象也挺壮观。
  吃完晚饭,胖子往炕上一趟,浑身也稍微有点酸疼:其实,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也不错啊。
  胖子刚想出这一点体会,就打起呼噜,不愧是头号壮劳力,这呼噜都打得十分雄壮。
  如果没睡着,胖子或许还能想到:身体上的劳累,其实是最好的催眠药,它可以叫你忘掉精神上的压力,啥也不想,躺下就着,甚至连梦都不会做。
第174章
收获季节
  脱坯大军一连奋战了一个礼拜,黄土坑周围的草地一行一行,整整齐齐都铺着土坯,少说也有四五万块。
  李队长他们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阵势,都说就算给胖子再盖个新房都够了。胖子看看时间已经接近二十号,心里也越来越起急。
  按照这地方的惯例,开学早,放假早;暑假短,寒假长,冬天还吃两顿饭,也算是地方特色吧。
  八月二十号,就是开学的日子,如果到时候大辫子还不来,那就说明,她肯定是考上大学了。
  这一天,已经到了19号,胖子赤着脚,拿着木锨,在场院翻晒草籽,堆积如山的草籽都弄成一垄一垄的,这样比起平铺来,能增加晾晒的面积,而且有利于通风,属于农民总结出来的智慧。
  “胖叔叔,我回来啦——”一个清脆的声音传过来,胖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穿着一身新裙子的小奇奇在那边摆手。
  “你小玉姐姐呢?”胖子一看只有奇奇自个,心里一沉,一种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奇奇用小脚趟着草籽,把垄台趟成垄沟:“小玉姐姐收拾东西呢?”
  胖子心中一寒,脑袋有点迷糊:“考上了啊?”
  “考上了,小玉姐姐那么聪明,当然能考上。”奇奇眨着大眼睛说。
  当啷,胖子手里的木锨掉下来,砸到脚面子上,然后整个人噗通一声坐在地上:完了,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成为现实。
  “胖叔叔,你怎么傻了?”奇奇跑过来,小手在胖子眼前摇晃:“嘻嘻,小玉姐姐虽然考上了,但是没去。”
  小家伙显然在拿胖子开涮,所以玩起先抑后扬的把戏,肯定故意的。
  胖子嗖得从地上站起来,噔噔噔就跑,奇奇从地上拎起一双布鞋,在后面喊着:“鞋——胖叔叔鞋!”
  胖子扛着奇奇,一路风驰电掣跑回家,进门一看,大辫子正在锅台边上烧水呢,连忙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小玉,你回来啦。”
  大辫子一说,胖子这才明白,敢情她还真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不过,大辫子最后还是没去报到,而是选择了县里组织的一个中等师范班来学习。
  因为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所以很多县城都成立了师范班,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学习,成员也多是在职教师。
  胖子听完了不由咂咂嘴:“小玉啊,师范大学那是大学,这个中等师范可照人家差着一级呢。”
  大辫子的双眼眯成两条细线:“黄大哥,你要是愿意叫我去,那我就去上大学。”
  “别别别,现在这个结局最好。”胖子心里这个敞亮啊,自从大辫子参加高考以来,胖子一直就惦记着这事,现在总算熬出头啦。
  高兴归高兴,但是胖子知道,考上大学然后却回过头来念师范,这对大辫子并不公平,于是攥住大辫子的手,舍不得松开:“小玉啊,说啥好呢,为了我你连大学都不念,我——”
  胖子刚要表一表决心,忽然想起,旁边还有个小电灯泡呢,只好把话头打住,一个劲嘿嘿。
  大辫子脸上微微泛红:“臭美,谁为了你啊,要不是为了村里这些娃子,还有奇奇,我才不回来呢。”
  “呵呵,是,没俺啥事,那俺就做饭,奇奇,你想吃啥就说,就算是想吃老虎肉,胖叔叔现在就给你打去。”胖子精神抖擞,真有一股上山大虎,下海擒龙的劲头。
  “哼,怪叔叔坏,不许吃威威!”奇奇还当真了,攥着小拳头在眼前挥舞。
  到了傍晚,老革命从鹿场溜达回来,一进门就吸溜鼻子:“咋这么香啊——哈哈,小玉回来了,回来好,没有女人,这就不叫家。”
  桌上摆满盘子,有专门给奇奇炸的锅包肉,还有大辫子最爱吃的松仁玉米,当然也有老革命最得意的猪肉炖粉条。
  “今天是好日子,得多喝点,小玉啊,给我倒上三两。”老革命也明白,大辫子回来了,就证明她不去上大学,心里也替这一对高兴啊。
  这一天,胖子喝了不到一瓶酒,结果就醉得啥也不知道,连鹿场也去不了,躺在炕上睡了一宿。
  第二天醒了,他自己也纳闷:往常就是一斤半也不咋地啊。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敢情乐大了喝酒也醉啊。
  生活重新又恢复了平静,平平淡淡的日子要能过得有滋有味,那才叫生活呢。胖子现在享受的,就是这种生活。
  靠山屯之外,也在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县里的建筑公司已经派人勘察道路,一起准备施工的还有电业局,因为电线杆子就要沿着公路边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