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962

  并且承诺,等襄阳府的有钱人搬迁过来之后,还有一些土仪送上,据说是一种新式金刚酥,每一个足足有两斤重。
  对于这些孝敬,云昭自然是欣然笑纳,还把云豹,云蛟派给章天雄组建商南县团练以为支持!
  也就在这个夏天,蓝田县的界碑再一次被人疯狂挪动,而蓝田县的百姓们却不愿意外人再把界碑向外挪动,于是,因为争夺界碑的斗殴时有发生。
  云昭三令五申告诫乡民,不得无故挪动界碑,否则,重责五十大板,大枷锁拿示众三日。
  有乡老带领乡民挪动界碑之后,自缚双手来县衙请罪,声称宁愿被县令大人的板子打死,也要为乡民争一条活路,并且奉上乡民们所书之万民书。
  眼见前来领罪的无一不是老弱病残之辈,云昭只好慨然退堂,将百姓所书万民书以及自己的请罪折子一并呈递西安知府张道理,自己回家待参。
  张道理获得万民折子以及云昭的请罪折子之后,连夜上报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又通过驿递将两物呈递京师。
  “这一次,云县令必定受陛下申斥啊。”
  自从粮食全额送达西安府之后,张道理就很愿意再来蓝田县了。
  也能在云氏心安理得的享受刚刚成熟的新粮食。
  “啊?被陛下申斥,岂不是……”云昭多少有些惊慌,皇帝此时虽然没有多少能力,可是呢,杀他这个小小的县令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道理见云昭有些慌张,就笑着摆摆手道:“小彘,无需惊慌,无需惊慌,这天下官啊,被陛下申斥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官,你有所不知,这满朝文武除过蜀中的秦夫人,谁没被陛下申斥过?
  就因为被申斥,你才会被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当成自己人。
  我的老恩师说了,你年纪太小,有太能干,此时卓拔不是好事,你且在蓝田县任上多磨练几年,养养人望,过得几年,待你干出更大的功绩,那时候再卓拔就不是区区一级两级的事情了。”
  云昭摇摇头道:“我不是想升官,我只是想知道那些挪界碑过去的百姓我应不应该管。”
  张道理闻言哈哈大笑道:“管啊,为什么不管?那些百姓在被别人管辖之下能给朝廷缴纳赋税吗?”
  云昭皱眉道:“这样做会坏了规矩。”
  张道理笑的更加厉害,掏出手帕擦擦笑出来的眼泪对云昭道:“整个关中都已经被朝廷放弃了,你居然在这里跟我说规矩?
  小彘,我已经一年多没有领过俸禄了,虽然我不缺那点俸禄银子,可是,朝廷不给,就是朝廷的错了。
  你前些日子带着老夫看了新修的水利,看了新粮食,你以为老夫不知晓你的用意吗?
  知不知道,你在蓝田县做的事情,本官根本就没法子在西安府照着搬用!”
  “这是为何?”云昭不解的道。
  张道理喝了一口酒淡淡的道:“你云氏在蓝田县族居数百年,老夫在西安府为官四载。
  所以,你一介孩童就能在蓝田县一呼百应,老夫这个正印西安府正堂说的话,出了我的大堂,就没人听了。
  陕西之弊不在灾荒,不在贼寇,而在于官……很久以前,陕西的官就不再做实事了。
  百姓们没了统领,又被官府,乡绅盘剥的早就对官府没了敬畏之心。
  人人心中存私,没有半点公心可言。
  如此陕西布政司莫说是遇到了如此大的灾荒,就算是稍有风吹草动,也会风声鹤唳,人人惊慌……
  呵呵,喝酒,喝酒,这都是酒后之言,算不得真!”
  云昭看着张道理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最后把自己喝的酩酊大醉,呕吐物弄了一身,依旧要酒喝。
  看的出来,这个被人誉为‘泥菩萨’的知府大人,真的很痛苦。
  这种痛苦云昭以前有过,他把这种痛苦称之为——无能!
  明明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西安府知府,偏偏守着那个位置不肯让人。
  他的良心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的理智往往又会告诉他应该那么做。
  良心的力量永远不是理智的对手,这就让他的日子过的既花天酒地,又过的痛苦不堪!
第一百零九章
苟日新与磨刀石
  国家不好的时候个人想要活的快活,就会有些难度。
  所谓的好国家,也就是把人们获取幸福感的难度降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让更多人获取幸福感。
  云昭以前做的扶贫工作就是这种模式,帮助被人获取幸福度。
  如今的蓝田县人的日子过的并不好。
  也就是每日里有稀粥喝,晚上的时候有一张床或者一个大炕可以睡眠。
  在云昭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可是,在蓝田人看来,已经算是好日子了。
  很多时候,幸福度都是对比出来的。
  那些被云昭一道政令阻挡在蓝田县境外的人的模样,县里的人大抵是知晓的。
  所以,每天被小县令逼迫着干活,也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云氏的钱太多了。
  不管是云昭打劫来的收入,还是从洪承畴那里获得的钱,都太多了,加上张天雄最近时不时地送一些土仪金刚酥过来,云氏钱库里的钱也就顺理成章的变得更多了。
  去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其实还是有些粗疏,基本上完成了主干的建设,而对于农田最重要的毛渠修建,没有达到云昭的设计。
  于是,当秋粮下地之后,蓝田县人又开始了整饬水利工程的工作。
  这一次不给粮食,只给很少的一点钱。
  百姓们见到了水利工程产生的好处,于是,今年发动百姓修渠的难度降低了很多。
  只要是蓝田县人,见到有工地,就会自发的带着锄头,铁锹,独轮车一类的东西加入劳动。
  云昭不想让蓝田县人闲下来。
  人是不能闲的,一旦闲下来就会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把他们的精力全部榨干,也就没心思去想别的事情。
  玉山书院的建设依旧如火如荼,修建玉山书院的人,不是蓝田县花大价钱招募来的工匠,就是云氏放养在秦岭山峪口的人。
  等到了八月的时候,一座古朴的玉山书院已经出现在云昭的面前。
  修建完成的玉山书院远远谈不到金碧辉煌,之所以显得古朴,完全是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木料跟就地取材的石头。
  像战争堡垒多过像一座书院。
  徐元寿等八位先生对这座新书院极为满意,只是对于云昭把书院修建的如此之大充满了疑问。
  “我是按照容纳五千名学子建设的。”
  云昭看完了书院,有些雄心勃勃的模样。
  “我们只有五百多个学生,再多我们也教不过来。”
  张贤亮对云昭的求学态度非常的不满,这里已经开学三个月了,云昭上课的时间甚至不到十天。
  “这里已经修建好了,张先生难道就没有几个饥寒交迫的朋友吗?可以都喊过来,大家一起教就是了。”
  张贤亮皱眉道:“我穷啊,所以交的朋友大多也是穷鬼,你想要多少?”
  云昭叹口气道:“我昨日搜检了一下云氏本族人,结果我发现读过书认识字的人连一成都没有,这样是不成的。”
  徐元寿怒道:“你会想着要我教你云氏的那些盗匪吧?”
  云昭笑道:“您不是常说——有教无类吗?”
  徐元寿道:“渴不饮盗泉之水,热不息恶木之荫,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云氏现在是官,家里的人呢大多是官军,没人是强盗!即便是有人贼心不死,先生也有责任把他们教导成好人。”
  徐元寿叹息一声道:“某家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先把你教导成一个好人。”
  素来诙谐的赵元琪笑道:“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了,横渠一门想要发扬光大,就离不开云氏支持。
  这一点改不了,就不要说太多没用的话,把这些娃子教出来才是正事,管他们以后做什么,某家只要为往圣继绝学即可。”
  对于这样的学术争辩云昭没有兴趣,就目前而言,只要这些先生能把这些孩子全部教会认字,他就心满意足了。
  火器时代已经来临,战争已经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在这个时候,能读书认字的人总比目不识丁的人更加容易掌握新技能。
  为了这个目标,云昭可以放弃任何坚持。
  “玉山书院现在新开辟出来土地两千亩,有了这些土地,书院就不愁办不下去。”
  云昭岔开话题,谈到了书院的将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