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962

  张道理见云昭点头答应了,也就松了一口气,拍拍云昭的胖手道:“当初你上任之时,很多人都说我陕西布政司昏聩了,没人可用了,居然启用了一个八岁乳臭未干的小儿来充任县令,为此,御史台没有少弹劾我等。
  老夫不同,从见你之时,就觉得你该是一个好人才,虽然因你之事受了一些牵累,却结出了好果子。
  等粮食全部解入府库,老夫倒要看看谁还有脸弹劾老夫,谁还有脸说蓝田县令只是一个八岁小儿!”
  听张道理这样说,其余的官员也纷纷点头作义愤填膺状,云昭拱手道:“今年也就这样了,如果府尊可以等一年,待来年新作物全面铺开之后,仅仅蓝田一县,就能解决西安府的粮食问题。”
  张道理如获至宝,握住云昭的胖手道:“真的?”
  云昭点点头道:“请府尊移驾云氏试验田,诸位一观便知!”
  张道理连忙起身道:“正要一观,请云县令带路。”
  一行人出了云氏大宅,走了不足一里之地,就来到了玉米田。
  云昭顺手掰下一颗玉米剥开外皮递给张道理道:“府尊请看,这就是新庄稼,下官将这东西称之为玉米!”
  张道理仔细观瞧了一阵赞叹道:“果真晶莹如玉啊。”
  云昭又掰下一颗,撕开外皮咬了一口道:“府尊尝尝,这东西现在生吃也是甘甜可口。”
  张道理学着云昭的模样也吃了一口,连连称赞,然后就邀请诸位同僚一起品尝。
  “亩产几何?”
  “五担有余,却没有多余的时间种植秋粮了。”
  张道理沉默片刻道:“可惜了,不过,依旧是一门好庄稼。”
  云昭又领着张道理一行人来到土豆田中,让钱少少挖出来了一株土豆。
  此时的土豆已经基本成熟,一株土豆根部挂着七八颗拳头大小的土豆,云昭将土豆摘下来放在张道理以及其余官员手中道:“下官对这东西寄予厚望!”
  张道理看到了土豆,重新有了精神,连忙问道:“亩产几何?”
  云昭嘿嘿笑道:“一千五百斤!”
  张道理瞅瞅手里的土豆,又看看云昭道:“这是菜,还是粮食?”
  云昭笑到:“可以当菜,也可以当粮食,即便是没有粮食的时候,吃这东西也能饱腹,与平常粮食无异。”
  张道理拱手道:“能否再挖一些,容本官测试一番,好据实上奏!”
  云昭道:“这是自然。”
  很快,钱少少就带着一群人挖了半亩地的土豆。
  张道理跟诸位官员,亲自称量,并且计算了土地面积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蓝田县。
  目送张道理等人离开,云昭的眉头慢慢皱起来了。
  钱少少也跟着叹口气道:“他们宁愿赶夜路,也不愿意在蓝田县留宿。”
  云昭笑道;“他们不敢!即便我是蓝田县令!”
  “他们害怕什么?我们不会杀他们的。”
  “如果不是粮食这件事太大,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出西安城的。
  现在的陕西,真的太乱了,除非他们有更好的手段彻底干净的解决掉盗匪问题。”
  钱少少笑道:“如果少爷当这个知府,或许有法子解决掉盗匪。
  今天,少爷已经给他们展示了消除盗匪的法子,可惜,这些人全是瞎子,不解决农夫的吃饭问题,不论他们怎么剿灭,都会死灰复燃。”
  云昭摇摇头道:“他们不是睁眼瞎,是装作看不见,做事情会有麻烦,不做事情大家都舒坦。
  就是不知道当有一天大明这艘船下沉的时候,他们是否还有心情装瞎!”
第一百零八章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云昭自认为不是一个天生的反叛者,他甚至算得上是一个得过且过者。
  来到大明之后,云昭发现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就算是想过一点安稳日子都不可能。
  乱世到来的时候最好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族负责,更是对这个民族负责。
  以前的时候打死云昭,他都不会把自己个人的命运跟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到了大明世界之后,身为一个先知,先觉者,如果什么都不做,才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羞辱。
  由此可以推断出——所有的先知先觉者,其实都是痛苦的,都是矛盾的,也都是悲伤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难来时,将高个子的人推出去顶枪眼是一种需要,可是,当你悲哀的发现,自己就是个子最高的那个人的时候,不想反抗,也要挣扎一下的。
  云昭很希望陕西的官员能够学学他,带领百姓们兴修水利,带领百姓们打跑强盗,带领百姓们种植新庄稼,给百姓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为此,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了最大的努力,就想让这些人看到希望。
  如果他们真的能行动起来,这个国家就会慢慢好转。
  云昭并不介意在一个平安的大明世界里厮混,说不定真的会去考一个状元回来,让母亲高兴一下。
  可惜,他们只想要粮食,更悲哀的是,他们连强行向云昭要粮食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把希望寄托在云昭是个讲道理的人,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上面。
  能够出城来亲眼看看蓝田县到底有没有粮食,是他们能做到的极致。
  一个地方官,连自己的属地都不敢下来,这样的官员要他作甚?
  在这个时候云昭甚至希望他们是一群有着极强领地意识的人,哪怕你要把百姓当牛马一样驾驭,你总要亲手驱赶这些牛马在地里干活吧?
  一个个躲在西安城里算怎么回事?
  就为了安全?
  因为出了少华山的事情,张道理甚至不敢派人来蓝田县押运粮食,他很希望云昭能够组织蓝田县的青壮把粮食运去西安,为此,他情愿免掉蓝田县的徭役。
  这又是一种退让方式,云昭接受了。
  今年夏赋,蓝田县共收到了粮食三万五千担。
  而去年夏赋,蓝田县收到了三千一百担粮食……
  跟往年一样,百姓们宁愿按照一条鞭法的要求缴纳银钱,也不愿意缴纳粮食,可是呢,几年的灾害下来,百姓们已经没有银钱缴纳赋税了。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云昭准备改变一下这种银钱无用的状况。
  蓝田县的运粮队伍,在云虎,云豹,云蛟,云霄等人的安排下,浩浩荡荡的朝西安进发了。
  一路上并没有不长眼的盗匪来打蓝田县官粮的主意。
  长达十里的运粮车队,在关中平原上很快就成了人人谈论的话题。
  所有看到运粮车队的人,眼中都洋溢着幸福的神采,虽然这些粮食不属于他们。
  西安知府张道理带着西安府的大小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运粮队。
  就算是平日里对外界毫无兴趣的秦王府,也第一次派来了属官迎接运粮队。
  云虎第一次享受了骑马进长安大门的待遇。
  当运粮队进入西安之后,这一次轰动的不再是乡野小民,而是西安市民,腾贵的粮价早就让他们苦不堪言,这一次终于见到了大批粮食入城,他们只希望有了粮食,能否让西安高昂的粮价变得便宜一些。
  按照去年的约定,云氏的粮店里也进了三千担新粮,不等粮食入库,云氏三座粮店就被西安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已经卖了大半年调料的云掌柜,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粮食,忍不住热泪盈眶。
  粮店就该卖粮食,而不是什么狗屁调料,虽然卖调料的生意也不错,能从蒙古人,乌斯藏人,回回那里换来一些牛羊,可是,这样的生意,毕竟不是他的主业。
  每家店进一千担粮食,不用入库,就被百姓们买光了,所以,云氏粮店仅仅开业了小半天。
  即便是这样,也让云氏粮店成了西安城里的传奇,毕竟,在这个时候,还能有大批粮食卖的,只有云氏粮店。
  而进入运进西安的三万五千担粮食,着实让这座城市里的人见到了一丝希望。
  当云昭大张旗鼓的将三万五千担官粮,三千担私粮运进西安之后,就连洪承畴这种对云昭充满怀疑的人,也在第一时间把云昭从少华山一案的重大嫌疑人的名单中剔除了。
  毕竟,如此富庶的一个县令大人,还不至于为了一万担粮食冒杀头的危险,不值得,如果云昭狠毒一些,从百姓手里再搜刮一万担粮食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张道理今年唯一干的对的一件事就是让章天雄成了商南县的知县。
  为此,章天雄给张道理为首的西安官僚们赠送了五百石最好的粮食。
  给云昭赠送了一千担新产出来麦子,外加纹银三千两,黄金一百两,祖传的一颗龙眼大小的珍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9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