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校对)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1025

  对方一脸那是当然了,给你保管钱,那么容易呢,那还不得收点钱。
  母女俩看了眼米寿:这小孩说的果然对。
  “要是一千两银票都取出来,扣多少?”
  对方认真地扫视一番身穿布衣的娘仨:“扣三十五两银。”
  啥?
  这么黑呀。
  宋茯苓第一反应是:奶,难怪我爹给你银票凑了个整,你当时还这这那那觉得很占便宜,其实没多出啥。
  钱佩英听完后就是:难怪古代入室盗窃的多,一般人家谁能有是几十两几百两往钱庄村,不划算,难怪都用大箱子装钱。
  宋茯苓急忙又问,那要是换成金子,今日能换吗?她背九百多两的白银抱不动啊。米寿在,又不能凭空就给变走,最起来要先倒腾到小红拉的车上。换成金子就好拿了。
  然后她听完后,又有了第二反应。
  还是在心里对她奶说的话:“我的奶呀,您当时换的金豆子升值啦。”
  咋回事呢。
  战乱,黄金涨,已经不是以前黄金对白银的比例,那时候是一比十,现在是一比十四。
  也就是说,马老太现在要是进城,拿出个小金豆,打比方一两的,就能换出十四两白银。
  而当初老太太是用十两白银换一两金。
  老太太给自个和小孙女攒的五两五两的小金子,攒了好几个。
  钱佩英说:“不行过几天让你奶进趟城。”
  那今天?
  别换金了,不合适。
  这张银票又不吉利,那就掰开,换张新银票:“取五十两银,剩下的你再给我开银票。”
  拿五十花花。
  白得的。
  进城不花钱等于白来。
  而这时,对方才知道,这穿着普通的娘仨,问东问西,真有银票啊?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二三更合一(为shimingxin打赏+)
  布庄。
  钱佩英简单看了看,心里有数了,先冲掌柜的介绍自己,说马老太是她婆婆。
  “啊,她是你婆母啊。”
  “呵呵,是。”
  “那点心店不开啦?我看关许久了。”
  “眼下是不能开啦,也不好卖。”
  老板娘一听极其感慨,她这里也是。
  还对钱佩英讲,那阵她订点心送与娘家,这不是出事了?没订成,马老太竟将定钱主动送来,很诚信。
  “你婆母那人真是不错。”
  而钱佩英之所以提马老太,是老太太在没出门前就嘱咐,谁家谁家的布料相对便宜,几尺算下来差不少呐,别让人糊弄。不行你提我,别看挺久没进城了,照样好使。
  咋这么自信呢。
  马老太:因为我难缠啊。你要是见人下菜碟卖的特别贵,与别家差个三五文,差一不二的,咱都做过买卖,也就那么地儿了,理解。可要是差多了我找你啊。
  此时,钱佩英悄悄与老板娘讲,“我多买些,另外你这里有没有花布?”
  她就不信了,富贵都能买到,她买不着?
  现在不让穿,她留着。
  要是商家怕堆货放糟了,没有现钱明年上货,便宜卖就更好了,她多扯些做被罩。
  一个敢买,一个敢卖,中间还夹着马老太,也就放心的小小声谈上。
  在宋茯苓看来,其实就是先皇丧期快要结束了,越到最后越有些绷不住。敢买大红大粉的老百姓,绝对不止老娘一人。
  “娘,给我奶也扯几块布。”
  “恩,晓得了。”
  今儿钱佩英可真是过足了瘾,明明没睡觉,却精神十足。
  男的干活穿的粗布没少买,外面穿的细棉布就更是了,让老板娘这个给扯上几尺,那个给扯上几尺。
  各种小花的,红色、紫色、黄色,葱绿,她甚至拿着一块枣红色缎子布腐败的想着:给闺女做里头穿的,春夏做小睡衣,空间里的都不行,闺女穿着大,这个好,滑溜的。
  也给米寿和宋福生买了一种非常软和的细白棉,很贵。
  人家老板娘说了,大户人家做里衣用的。
  其实老板娘介不介绍,钱佩英早在上手一摸就决定要买,给米寿和宋福生做裤衩用。
  夏天那阵,米寿的两条大腿内侧都磨坏了,被汗湿的。这小孩脸一抹,偶尔还能穿裤衩在院子里跑,有风吹进去还透透气。
  她家老宋那才叫真遭罪。
  这趟押运回来,她一瞧,那两块肉都磨黑了,像坏死的肉,以后就指定不能好了,据说是太痒,挠的。
  布庄老板娘没想到钱佩英真是大手笔,这一阵就快赶上她近几天卖的了。
  只要是好东西,与人一讲,价位合适,人家一点儿不含糊就买。
  “你这怎么拿呀,我寻人给你送吧?”
  “那就麻烦你了,不用送远,送到这条街上一品轩酒楼后院就成。”
  老板娘意外,和一品轩也熟?
  “恩,车放在那了。”
  钱佩英让女掌柜见识到了,她和她闺女都会赶马车。
  母女俩赶着小红又逛到了成衣店。
  本来是想让裁缝抓紧给大郎、虎子、铁头一人做身衣裳。
  想着那仨孩子造的太惨,老宋带着面子上也不好看,就当今年过年她家送的。
  再买些针头线,棉花早就买完了,回头做大炕被用。
  结果才一进店,就被一件成衣长衫吸引住。
  深青蓝色缎子的,面料带着暗纹,领子,袖口,人家那都是绣上去的,带着银线,可比她给丈夫做的体面太多太多。
  只凭想象,就能感觉老宋穿上一下子能上不少档次,稳重,得老有气质了。
  可是,啥都好,就是贵呀。
  哎呦妈,外头都啥年月了,下面农村都有吃不饱饭二十两就卖闺女签死契的,你卖十二两八钱?一件衣裳,啧。
  钱佩英又有了在现代逛商场,要是没有老宋,她挣的那点工资买不了两件衣服的感受。
  那时候明明一问,大家都挣那点工资,商场摸一件衣裳一两千,两三千。一个包,几大千竟在办公室没啥可显摆的,上万,十几万,别人才能侧目。
  然后结账时赶上节日促销还排队呢,咱就纳闷了人家钱都是哪来的。
  不过,到了古代,这次消费倒是知道哪来的,宋福寿白给的。
  “这个长衫,你爹直接就能穿。”
  “买呀。”
  米寿一攥拳:“姑母,买,再给配双皂靴,姑父穿大棉鞋不好看。”按理该置办两件,换着穿。
  “宋夫人,慢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10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