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315


第四百七十三节
  守着城门也算是一件可以过手揩油的差事,对大姑娘上下其手占便宜,对行脚商人索点进城费,从卖菜的百姓担子上白拿些东西,对于守城门的士兵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也是除了兵饷之外的零花钱的来源之一,就算是日本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相比起来城内摊派勒索和随意收保护费的勾当来说,站城门口却有可能会碰上游击队和武工队,游击队和武工队可不像那些老百姓好对付,二话不说掏枪就赏枪子儿,要钱还得有命用才行。有传闻前些年冀南一带有某个县城遭到大股国军进攻,守城门的家伙全部被淹没在第一轮饱和式攻击炮火之中,和炸翻的城门一起尸骨无存。
  被伪军士兵拦住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三个人还是外国人,安安然然的坐在两人抬的抬椅上,还有一个中国女人也是一样坐在椅子上。
  还有几个挑夫挑着担子跟在后面。
  “什么人?!”伪军士兵刺刀闪着寒光顶在队伍前面挑夫的胸口,附近伪军士兵也一起围了过去,有洋人?!就意味着洋钱?!
  “闪开!别堵了洋大人的道!”队伍里一个抬椅放了下来,一个年轻人站起身走到队伍前面,狂傲地一手推开了拦住队伍的伪军。
  “你,你干什么?!”伪军士兵明显色厉内茬,手里哗啦拉动枪栓。
  年轻人却一点儿都没在乎顶在胸口的枪口,很傲气地道:“闪开,洋大人来了!走开,好狗不挡道!”那伪军士兵手里就这样重复空拉不上膛的拉法儿,根本就是在吓唬人。
  几个伪军士兵立刻脸上变了色,把他们当狗看,难道是不想活了。可是一看到三个头发和肤色明显不一样的外国人,目光看了过来,伪军立刻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洋人?!清末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被洋枪洋炮打醒了的中国人视洋畏若虎,尝到了洋枪洋炮厉害后,却又极度崇洋媚外,普通外国人在老百姓眼里都和官老爷是同一级别,什么洋钉洋火洋铁皮,本就是中国的东西,也要挂个洋字头的俗称,也好显得出档次,曾经就闹出过有张随便写了几个洋文的烂纸被人乱炒作当作什么南洋橡胶的股票卖出三百两雪花白银的荒唐事。
  “你们进城干什么?!”陈强虽然对下属不怎么样,看到自己的部下被人看轻,还是有几分护短。
  “洋大人要进城住宿休息!我是这三个洋大人的中方代理人,别挡道,得罪了洋人,你们吃罪不起,我们将有权追究你和你上司的责任。”那年轻人一身利落毕挺的西装,一副假洋鬼子的派头,不过那一份气质就看得出出身不是一般人家。
  伪军班长孙老四也扒拉开身边的伪军伸过脑袋去瞧,谁敢这么大的胆子敢借着洋人狐假虎威,一瞧见那队伍前面西装革履油抹头的年轻人,浑身一激灵,心头狂跳,直咧了咧嘴,这哪儿是狐假虎威,分明是虎假狐威。
  “我的天,这爷怎么也来直接串门啊!”孙老四心头直打着鼓点儿,他认出了正站在小队长面前的年轻人是何许人也。
  十二区队四连长,人模狗样的套上一身西装,还真让人认不出他究竟是谁来,战场上跟李卫打过照面的敌人几乎都挂在了李卫手里,这家伙的凶名可不是吹出来的,而且其更属于胆大包天的那一类,疯名更盛于凶名。
  城门口不知什么时候进出城的老百姓都停下脚步来,对着金发碧眼白肤,与中国人明显两样的外国指指点点,好像看什么珍稀动物似的,当然看着那年轻人私下里嘀咕的也有,自然少不了什么“有钱人家的少爷羔子!”“假洋鬼子!”之类的方言俚语。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西装革履就像是奇装异服在人群中格格不入。
  听到什么代理人之类的新名词,小队长陈强也没敢和平时对普通老百姓那样横鼻子竖眼睛,也不得不认真对待道:“哪国人!?有通行证没?!”他竭力表现自己也不是一个容易被唬住的人。
  “哼!这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客人,与大日本帝国是同盟国,看好了!”年轻人丢出几张小本子,陈强也不敢大意,小心的双后接过,仔细查看起来,上面清晰无误的盖着北平警备司令部的大印,还有几处通行关卡的放行印鉴,有些似乎油迹还未干透,印迹却是无误。
  这当然是新鲜出炉的新货,不过北平警备司令部的小柴司令却不知道自己何时签发了这几个证件。
  “这是米露尼小姐,这是默多克和哈利先生,对了,这位女士是茉莉,是三个洋大人的翻译兼生活助理。”年轻人抬着下巴傲慢地介绍着坐在抬椅上的人。
  嘭!一道白烟伴随着一道闪光晃了陈强的眼,空气中迷漫着镁粉燃烧的味道,“这,这是干啥?!”陈强认得那是传说中的照相机,不像以前见过那种大箱子似的笨重,很是小巧,正拿在那洋女人的手里,看样子是更贵重的玩意儿。
  那洋女人朝着陈强轻轻一笑,晃了晃手里的照相机,似是在得意着什么。陈强没防备被洋人抓拍了一张,张口结舌地怔怔了好一会儿,像是突然没了胆气似的硬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只能自认倒霉。
  “证件没问题,不过请稍等一下!”陈强比对自己的爹妈还恭顺地送还通行证,却依然没有放行的意思。
  “什么事?!一个小小的兵拉子,小心我到你们大队长山本大人那里投诉你!”年轻人显得很生气,两眼就像是要冒火一样,神色中完全看不起陈强的样子。
  “呃!”陈强还是硬着头皮道:“你和这三个外国客人是没问题,可以入城,但是那些挑夫们都得搜过身才能进城,对不起,这是皇军定下来的规矩。”
  “你!”年轻人刚要发火,就听得桥子上中国女人柔声细气地道:“李先生,默多克先生的意思是让他们尽快搜好了,但是,绝对不能动我们的行动,里面有很贵重的东西,弄坏了,他们赔不起。”
  仨外国人叽哩咕噜瞎嘀咕,就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的普通伪军士兵,能听得出是英文还是德语,那才是怪事,就听得那年轻人说风就是雨,根本没有一点判断力,只感觉到莫名其妙和几分怪异。
  年轻人狠狠地瞪了一眼小队长陈强,退了开来。
  “上去给我搜,搜仔细喽!放进一个共匪八路,小心你们的脑袋!”小队长陈强立刻松了一口气,这外国人还是若不起,那碧蓝的眼珠子瞪得人心直发慌,莫非听人说这洋人是妖精变的,这莫非是真的不成?!
  伪军士兵们既不敢大意,又不敢马虎,种种矛盾的心态下,束手束脚的将那些挑夫们身上搜了一通,挑担子也是胡乱翻看了一下,自然也搜不出什么名堂来。
  几个伪军班长带着部下搜完后,凑到小队长陈强面前立正报告道:“报告,没有问题。”
  眼珠子转了转,陈强也没敢继续阻挡,没好气的挥了挥手道:“放他们过去。”洋人是得罪不起,傍着洋人的假洋鬼子也不好惹,陈强又闷了一肚子的窝囊气。
  这一行人就这么进了城,看着抬椅上坐得那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背影,伪军班长孙老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这丫的四连长李卫真不愧是邪了门的家伙,穿上这一身西装,根本分不出这就是十二区队的四连长李卫啊,这气质,真不知道怎么扮出来的。
  “老四!你怎么回事?!”小队长陈强看到手下的班长孙老四望着进城的那队人揉着眼睛。
  “没,没什么!?沙子迷了眼。”伪军班长孙老四连忙掩饰着心里的不定。
  “妈的,今天真他妈的晦气,诸事不顺!”冲着进了城的那队抬椅,陈强小队长就像是泄愤似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道:“给老子轰人,妈的!关城门!”
  这城门一关就没那么容易进出,每天靠着做一天吃一天的活计,不能及时回家,这家里的老小就得饿一晚上肚子,还没到关城门的时候就要提前关了,城门口的百姓们一下子急了起来,立刻哭喊起来,要进城的拼命往里挤,要出城的拼命往外钻。
  “老总行行好啊!家里老小还指望着米下锅呢!”
  “别,别关,让让,让我进去!别挤!”
  “借过,借过!老总,等一等,我要出去!”
  “娘,娘!娘你在哪儿啊?!”
  城门口哭爹喊娘乱成一锅粥,这会儿还没什么靠右行的交通规则,进出城的百姓几乎乱挤成一团,再加上小队长陈强摆得什么“龙门阵”,越发加重了城门口的堵塞。
  “小队长,你瞧是不是等一等再关啊!”几个伪军士兵向陈强求着情,他们几个也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的人情事故,不帮自己人还能帮谁呢?!
第四百七十四节
  “废话什么?!你是小队长,还是我是小队长!关,给我关上城门!”看着城门口堵塞的人群,陈强的心情更加恶劣,一点也不容情道:“把那些贱民都给我轰开!”
  回着望了望背后的城门口,米露尼毫不吝啬向李卫奉上了美国产的马屁:“李!你可真是神通广大,居然能这样进城来,我真是佩服死你了!”
  “哈哈,光明正大的进来,李,真亏你想得出来!”默多克和哈利也是乐得不行,他和其他记者等了这么大半天,原来是准备这些东西去了,轿夫,证件,这一身行头,一应俱全,这上上下下一套,筹备起来可真得没那么容易。
  “还是别太得意忘形,小心些!”李卫用英语回应道,这个城里能找出几个懂英语日本兵和伪军士兵,敌人几乎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贫苦百姓身上,却不会想到衣着光鲜大摇大摆的八路军进城来,李卫利用的就是人们普遍的逆性思维模式,钻了日伪军一个大漏洞。
  “米露尼小姐,照相机请不要乱拍,小心被特务们以间谍罪把你抓起来,还是请您先把照相机交出来吧。”李卫突然从抬椅上跳了下来,等到米露尼的抬椅走近过来道。
  为了保证安全,避免引起敌人的怀疑,在进城前李卫已经让战士们将四个记者的照相机都搜了去,可是没想到这个美联社的女记者居然还是多藏了一架照相机,还比平常用的更加小巧精致,战士们没有经验,没有想到女士小包中还藏着这么一个小家伙。
  “知道啦!”米露尼自然知道这个十二区队的铁血连长不是在危言耸听,乖乖的把相机交到李卫的手上。
  一行人虽然轻描淡写地说着话,却是滴水不漏,毕竟在日本人的窝里,稍有不甚,李卫等人虽然自保有余,这些记者可是等同于自己给自己拉上棺材盖儿。
  准备进入任丘县城几乎动用了十二区队的三分之一情报网络和人员,李卫一行人的安然进城就是十二区队三连长陈佳瑶投入极大的精力与成本打造的情报网高效运转下带来的惊人效果体现。
  那客串民夫的战士们本就是出身于贫苦百姓家庭,以前就从事各行各业的活计,换下军服武器,客串起苦力挑夫自然是无需假扮,只不过是重温旧活儿罢了,根本毫无破绽。
  李卫并没有把与中共关系不佳的中央日报编辑加入进来,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谁也不会保证这个家伙在结束后,会不会多嘴曝露十二区队的情报网络的些许信息。
  “好了,我们先去吃个饭。”李卫这个时候更像是导游,作为日军大队所在的县城,十二区队自然对其中的地形和各种建筑分布了如指掌。
  “OK!”三个外国记者一阵欢呼,很期待于十二区队的大锅饭以外,任丘县一带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呵呵!大公报的茉莉却是捂着嘴,充满着东方女性知性的笑意。东西方文化最直接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文化的情绪更加直白,不掩饰。
  记者们不会知道,他们正公然在走在敌人的老窝内,也许他们所看到的街旁正在叫卖的小商贩,讨价还价的顾客,甚至无聊晒着太阳的乞丐,实际上都是十二区队的情报人员伪装的。
  仅仅是半天,任丘县城内已经布满了武工队员和游击队员。
  十二区队的区队办公室内。
  “这个小王八蛋!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区队长王保正咬牙切齿的盯着刚刚发过来的一份电话抄件,一个没留神,小李子就把四个记者弄到敌人老窝里去了。
  这好家伙,十二区队三分之一的隐藏势力都集中在任丘县城一带,整个任丘县城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见着火星就炸,还有个小李子这导火索傻乎乎地凑上去,这一打起来可不是可以用热闹来形容的。
  “怎么了!?”陈佳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李卫的行动,也知道了那个倒霉的中央日报编辑被遣送回了路上,对于这个不安分的编辑,陈佳瑶也颇为幸灾乐祸,犯到李卫手里,那还能有好果子吃么。
  “你瞧瞧那小混蛋!居然把那记者组给带到任丘县城里去了,这不是羊入虎口么!”王保对李卫的不安分而再次大感头痛,这家伙捅得篓子绝对不比办得正经事儿少。
  “你就安心做好准备,急有什么用,那小子是什么货色,你还不知道么?!”陈佳瑶手伸到王保肩头,轻轻的揉着,这个当家为了十二区队这个家从没少操心思,整天都是考虑这个,思量那个,毕竟小李子和那几个家伙比她和王保要少吃几年饭,年纪大的人就得担当起带小的责任。
  长征的时候,一伙红小鬼当中就是这样年纪稍长的就担负起爹妈的职责,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大人们自顾不暇,小鬼头们只能依靠自己,不给大人们造成拖累,本能的拧成一股绳儿,互相鼓励照顾着,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挣扎着生存下去。
  “哎!佳瑶,你可真好!”享受着陈佳瑶的温柔体贴,王保情不自禁拉住陈佳瑶温软的小手在自己的大手里揉捏着,他道:“算了,还是得替这小子揩屁股。”王保苦笑着。
  “好歹卫子也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大家都这么多年了,你不帮他还能帮谁啊!”陈佳瑶狠狠挠了一下王保的手心,表示着她的不满。
  “行啦,行啦!女人家啊!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刀子嘴,豆腐心,我看你这刀子嘴也是用豆腐做的。”王保忍着手心的麻痒道,道:“我马上让一连和二连往任丘县集结,拉两门炮过去,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直接就打他娘的,咱们十二区队也不是吃素的。”
  论起正面攻坚能力,一向善于稳扎稳打的一连二连的战斗力还在四连五连之上。
  可怜任丘县的日伪军完全不知道一支中美联合记者组已经悄然潜进城内,然而城外十二区队的主力部队正在集结,稀里糊涂之中,龟缩在城内即便想老实本分的日伪军也在茫然中可能会被再一次破城的威胁。
  “娘的,这天是气越来越热了!妈的,那帮狗杂种,烧鸡在这种天气都容易变坏,还要拼命去抢着吃,活该!”冯打谷跟着舅舅冯铁垂头丧气的从军营中走出来,下午伪军中队的集体闹肚,搞得军营里鸡飞狗跳,日军士兵自然是不会来抬着那些臭气薰天的伪军士兵到军医那里看病,照顾那些中了招了伪军的活儿自然就落到了没有中招的特务中队头上,这冤枉亏吃的,让舅甥俩忿忿不平。
  “好了,打谷,少说两句,要是传到山本大队长耳朵里,恐怕又要被训一顿了。”冯铁虽心有不甘,可是吃着日本人的饭,也只能硬着头皮干。
  “那个山本,哼,真是一个好战疯子,这脾气硬得真是让人受不了,咱们这日子,唉!真是怀念小野大队长当家的时候。”冯打谷仍然怨念不止,虽说以前小野大队长性子怯懦保守一点,可是新来的山本佐之助大队长却狂得要命,与小野大人截然相反,不仅仅是整天叫嚣着要扫荡剿灭八路,偏偏运气好,还让他打了几个小胜仗,挟着那些战绩,硬是把任丘这一带的日伪军上上下下好一顿收拾,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属下们够呛,平时山本大队长不仅自己一点儿都不碰女色也不贪污,还以纪律要求禁止下属们烧杀抢掠,把自己定下来的军纪当作天条,碰一个死一个,这丫的拿武士刀砍犯了纪律的士兵脑袋,可是一点儿都不手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