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315

  屁大的小国敢向两个大国挑战,基本上和找死没什么区别。至少美国和中国当前都有这么同一个敌人,众多国民对日本无耻行径的愤怒,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尝到了原子弹轰灭城市的国家。
  即便是利益高于一切的美国政客们也不无对日本的反感,第一次投入实战的核子武器轰杀至渣的几十万日本国民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倾国之怒的牺牲品。
  “日本人注定会为他们的行为而付出代价!老天不惩罚他们,我们也要惩罚他们!”李卫用中英文复述了一遍,面对强敌而毫不怯弱的态度立刻让记者们对李卫的印像大大加分,而在中学里吃到的那些苦头,早让李卫明白了什么是得寸进尺,什么是恶人还需恶人磨。
  即便没多少政策觉悟,却和那些立场坚定的抗战人士一样,李卫在心中早就为日本人数起了战败投降的倒计时。
  七扯八劝之下,女人的力气还是架不住人多,闹腾了一阵后,就被村民和赶来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带了回去,望着阿桂嫂的背景,李卫无奈的叹了口气,日本人造的孽岂可是用金钱和人命能偿还的,明年,还剩一年,中国几乎等同于灭掉整个日本倾国人口的伤亡人数,中国所付出的代价,简直是太大了,李卫只能尽着自己的本份,争取多挽回一些可以避免的牺牲。
  打了一场小胜仗后的喜悦完全被中国人民所遭受到的苦难给冲淡了,即便是中央日报的闻达,也没有了兴风作浪的心情,也许阿桂嫂和她孩子的遭遇就是他的明天,这帮天杀的日本人根本没有什么人性可言。
  休整了一日,李卫再次带着五名记者出发,前天打个小据点的热身战已经让记者们切身体现到了战争的残酷性,而十二区队安排采访任务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分区司令部传达下来的命令是利用记者们所见所闻,为中共抗日部队造势,提升八路军战斗力和中共抗日决心的宣传,尽可能的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援助资源。
  五名记者跟着十二区队的向导仅仅是顺着附近的村子,直接上访那些村民百姓,倾听群众们诉说被日本人和汉奸祸害所受的苦难。
  中外记者联合组怎么也没想到刚刚深入民间的采访行动,所听见的,所看到的,都深深地震憾着他们的心灵。
  曾遭遇过日伪军扫荡烧房抢东西杀人的三光政策和灭绝人性的新国民运动,十二区队根据里的百姓们红着眼睛抹着泪地讲述着自己的悲惨经历,说不尽的苦难,倒不尽的苦水,悲到极处,泣不成声嚎啕大哭,即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架不住这样毫无任何做作的真情流露。
第四百七十一节
  中外记者组连同那些陪同的战士,就像是个兔子一样,眼睛红红的,肿了好几天。
  只有李卫一个人若无其事地没有半点影响,让手下的几个排长和班长一个劲儿地腹诽连长大人是不是铁石心肠,自己都跟记者们一样被曾受日本人辱害的群众诉哭声中抹着眼泪水儿,可偏偏李卫连长仍像个没事儿人似的,脸色都不变一下。
  这几年听得多了,见得多了,就算是再怎么慈悲心肠,李卫也一样麻木了,他也无所谓那些手下们没大没小的扯蛋瞎嘀咕。
  李卫连长也算是个信人儿,让这五个记者在整日颠波来回,筋疲力竭之余,大笔收获也是让他们心满意足,几乎是扎身的充满了价值的信息海里,各种有价值的采访新闻唾手可得,处处都可以采访,笔记本都被用完好几本,好在记者们不论是本子还是胶卷,都是备得足足的,正应了如鱼得水。
  望着不远处任丘县城,伏在一个草丘上,拿着望远镜察看着这座被日军占领了多年的古城,茉莉不禁多了几分感慨,从无到有,一砖一石积累起来的城池,何止积聚了无数百姓的心血,也是历代历史兴旺盛衰的见证,被日本人占据之后,把一个城池给糟蹋的如此败落,布满了青苔的城墙上被日本人画满了“大东亚共荣万岁”和“天皇万岁”等字样。
  中央日报的闻达编辑看着远处完全不同于村庄散户的硕大城池,突然冷不丁地道:“李卫连长,你们十二区队这么厉害,怎么不把这任丘县城给打下来呢?!”
  “是啊!按你们的战斗力,以一当十都没问题,为何还没有一座自己的城市呢?!有高大的城墙防御,也安全很多啊!?”大公报女记者茉莉也想到了之前李卫所带队与日伪军交手时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以一对一的情况下,普通日本兵根本不是任何一个十二区队战士的对手,哪怕是十二区队炊事兵,挥着饭勺子也照样能把日伪军士兵打得满地找牙。
  “这个么?!”李卫楞了楞,这种问题没什么好多想的,想当年小学历史教科书上都写着答案,他道:“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虽然我们战斗力强大,可毕竟只有几百号人,每一个士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是那种不能只用训练就能合格的精锐,伤亡一个就少一个,抢占一城市固然容易,事实上任丘县城也曾经几乎被我们攻破过两次,我们的优势却在于灵活机动,处处形成局部优势,如果占据一个城,恐怕将会成为我们区队的拖累,树大招风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任丘县也算是一个典型了,第一回是李卫自投罗网,引得王保气急败坏的拉着整个区队强行攻下任丘县城,第二回是小野硬要搞个新国民洗脑运动,结果惹得十二区队直接渗透进任丘县城,威慑日军大队,使其不敢做出任何过激行动。
  还算上前一次进城找山本大队长串门,在李卫眼里,有城墙和守卫士兵的任丘县城无疑于和炊事班伙头兵手里的大漏勺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原来如此!山鸡再怎么变,也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吧!”中央日报闻达编辑怪里怪气又道。
  李卫怎么会听不出其中讥讽之意,这中央日报的编辑第一句话就带着圈套,不论李卫怎样说,都会被这家伙鸡蛋里挑骨头一番,本就是靠笔头吃饭的,在言语文字上找碴一点儿都不费力。
  自打这家伙一开口暗含着三分机锋的言语就没能逃出李卫的注意,若不是顾忌着要保证这支中外联合记者组没有任何意外和遗憾,李卫才不得不隐忍着不发,若是就这姓闻的一个人,李卫早把他甩入阵亡和失踪人员名单。
  “真是想找死!”李卫心里愤愤然道,这家伙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自打一开始来,这姓闻的就没跟他对过眼儿。
  李卫选择不吭气儿,事实胜于雄辩,再等个五年,有这家伙的好瞧。
  其他战士们看向闻达编辑眼光中充满了愤怒,大公报的女记者头扭向一边,当作没听见,翻译也没吭气儿,同样过滤了闻达的话,自然也不会翻译给那三个外国记者,三个外国记者理所当然的把他们的谈话当作普通的对话。
  “李卫连长,你能让我们进城看一看吗?!”时代杂志的默多克·华盛顿挠着脑门子有些犹豫道,显然他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点难度!”李卫眯缝起了眼睛直接用英语回了默多克,他自己一个人大模大样的走进去是没什么问题,日伪军恐怕见着他就都会连滚带爬地退避三舍,毕竟之前已经有过后果非常恶劣的记录,不过带着记者就有些难度,难保有些敌人会起歪点子。
  三个洋记者的胆子还不是一般的大,也要归于李卫曾带着他们实地参观了一个日伪军据点,让他们把那些岗哨炮楼和当值的日伪军士兵拍了个够,当然这个据点表面上是日伪军的,实际上是拿着日本人的饷,却在替十二区队干活,不过里面的日伪军士兵却是真料子,日军士兵实打实都是日本人转正的,伪军也全都是白皮红心儿。
  “对啊,要是能进城看一看就好了!”纽约时报的哈利·杰克逊也被默多克说得心痒痒,这十二区队让他们在各乡村,战斗中,甚至敌人据点都逛了个过瘾,就剩这敌人占领的县城里没走过,能进日军占领区逛逛可真得不太容易。
  “明着进去不行!”李卫摇摇头,带着中国人进去不费什么力,三连武工队的人稍微指点一下拾掇拾掇,换身衣服,只要不在城里拿着大相机到处乱拍或拿个本本乱问人,进县城玩个三日游也没什么困难,麻烦的是这三个牛高马大的洋鬼子,哪怕是染了头发,用泥灰抹了脸,可就那身架子,就是傻子也能瞧出不对劲来,同为亚洲人,中国人忽悠日本人好弄,美国人混成中国人,等同于老母鸡里混进一只大白鹅。
  “李卫连长,行不行啊?!”大公报女记者也来了劲儿,带着希翼的目光望向李卫。
  一旁的闻达一脸茫然,除了茉莉那句话,李卫和那仨洋人的对话,他是一句都没听懂,谁让他不懂英文呢。
  能进入这个踩点性质的采访组的记者,无一不是胆大过人的人物,几个记者三言两语一嘀咕,越发的想进城看个究竟,瞧瞧这一带日军主力老窝里是个什么状况,这让李卫很难办,上级交待的命令是尽可能的满足这些记者的需要,可是进满都是敌人的县城实在是太过危险。子弹可不长眼,这五个记者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十二区队丢面子是小,更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后面正式的联合记者团的到来,给我党我军留下不利的影响。
  “李,你想想办法,中国人是充满智慧的,不是有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区队比臭皮匠还要厉害,是三个的几十倍,上百倍,我看好你,你一定行的。”美联社记者美女米露尼也瞎掺合进来起哄道。
  “不不,太危险了,我得为你们的安全负责。”李卫翻了翻白眼打着外交词令否决道,这几个家伙不仅仅是胆大过人,还是胆大包天,送死都这么积极,难道不知道子弹打在身上会死人的么?!
  看这三个美国记者和茉莉的表情神色,中央日报的闻达能做到编辑一职,也好歹有点脑子,猜出了些眉目,冷嗖嗖地跟着道:“不是不行吧,嘿嘿,十二区队也不怎么样啊!”
  就算是泥人,也要被闻达三番两次放暗箭的撩拨言语激起几分火性,副连长丁弘眼一瞪:“怎么不行?!”边上就是其他战士,也是不容有人肆意往十二区队的名声上抹黑,若不是有碍严明的纪律,恐怕早就冲过来把闻达来给一群单挑一个。
  “别这样!”李卫立刻伸手将丁弘往身后一拉,论起老成稳重,丁弘要比小李子强得多,区队长王保把这个老兵安排给李卫当副连长,就是为了能够补补李卫那毛躁性子,可是丁弘的老成稳重也不过是指战斗和指挥上,论起口水战和文字战,丁弘拍马也比不上现代社会中见惯了动仄在报纸媒体上口诛笔伐的李卫。
  若是丁弘一时忍不住逞了口舌之快,轻则要被这中央日报的闻达写一篇大稿子,指为好大喜功,吹牛不打草稿,损害八路军形象,重则要被指桑骂槐,说八路军的军官素质低劣,粗鲁无礼,辱骂甚至殴打记者,其他这四个记者可就是个明证,以记者这一职业发现并报道真相及真实记录的特点,就别指望着分属于不同报社的记者能看在八路军的面子上笔下留情。到时李卫和丁弘那可就是百死莫赎也不能挽回那么可怕的恶劣影响。
第四百七十二节
  丁弘被李卫这么一拉,他也不是混人一个,一怔之后立刻冷静下来,稍稍一琢磨,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耍起阴谋点子来,就比他们这些拿命在战场拼的人要阴险的多,若是涵养不够的人,恐怕真要上了这闻达的当。
  李卫根本没想去理那越惹越来劲的闻达,对着三个美国记者和大公报女记者道:“嘿!好吧,我答应带你们进城!不过,仍是一句话,一切行动听指挥,只要有任何不行,我有权立刻中止,马上撤回,所有人不得有意见!”
  “没有问题!”茉莉率先表态,难得这个倔驴似的连长能够改口,生怕李卫会反悔,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想到能进到日本人占领的城里转一圈,跟到了日本人的老窝里看个究竟没什么区别,可不是一般人能有机会进去的,简直是太有新闻价值了,米露尼三个美国记者就变得极为兴奋,哪儿还能有意见,再说李卫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立刻拍着胸脯直点头保证听话。
  副连长丁弘却是撇了撇嘴,这帮子被宠坏了的记者是越来越无法无天,连敌人的老窝都想探个究竟,真不知道这死字是怎么写的,还亏他们是靠笔头子吃饭的呢。
  负责接待中外联合记者组,区队里哪怕是整个分区也找不出比李卫更适合的人,能打仗,善于动歪点子,够学历,会洋文,不论什么样的人文攻武斗,也别想在李卫这里讨得了好去,除了个别缺点种种外,用到了实处也是一号人才,区队长王保打得就是这样的心思,这么一个无法无天的部下干到现在也没让居心不良之辈得手,事实证明王保的决定是政策的,这也很让王保得意了一阵。
  没想到李卫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居然答应了分明有很大风险的行动,闻达编辑的脑子一时转不过来,以他对李卫的估计,没理由答应的这么痛快,难道真的不把这些记者的性命当回事,还是真得有所倚仗?!
  “闻编辑!”李卫冲着闻达笑了笑,这笑意明显很不同寻常。
  “什么事?!”闻达一怔,似乎从李卫的声音中听出一丝有阴谋的意味。
  “闻先生,我认为你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所以很抱歉,为了保证多数人的生命安全,你将无法参加这次的进城行动,我会派人护送你返回营区!”李卫打着官腔似的语气里透着兴灾乐祸,小样儿还玩不死你。
  跟十二区队总是要别苗头的中央日报闻达编辑,还不致于要他的命,但贸贸然找机会弄掉一个采访人员,别的人都不是傻子,总归会给人于口舌把柄,李卫却也不打算就这么便宜了他。
  一听到李卫居然将他排除在外,闻达立刻跳了起来,急道:“不,不,绝对不行,你不能这样!”一个记者被断了采访的途径,几乎就跟废了没什么两样,闻达自己跟这三个美国记者没什么交情,大公报的女记者又看自己不顺眼,四个记者采访回来后新闻共享得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下子闻达算是知道这姓李的有多阴损了,说得比做得还正义凛然,少数服从多数,连反驳的借口都没有。
  “抗议无效!”李卫根本懒得理这家伙,手挥了挥,两个如狼似虎的战士冲了过去,有道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秀才扭不过大兵,两个战士一左一右架了就走,根本就不给闻达编辑的挣扎的机会。
  这回闻达可是连哭得心思都有了,平时拿话挑十二区队的刺,这样不安分的家伙跟在队伍里,危险因素也少不了,其他四个记者却对他也是半点同情心都没有。
  “各位稍等,我先去排一下!”李卫还是不敢把话给说大了,带四个记者进城毕竟不是游山玩水,谁也预料不到会不会发生意外,即便城里的日军大队长是自己人,但也不是万灵丹。
  在左右吩咐了一番,李卫示意记者们安心等待。
  这一等待可是好久,其他战士们不动如山,或坐或站,丝毫不在乎这么漫长的等待,李卫则靠着一截断木,闭目养起了神,靠近了似乎还能听见他的轻微呼噜声。
  米露尼·乔,默多克·华盛顿,哈利·杰克逊和茉莉这四个记者却在这无聊的等待中,从最开始的茫然等待,到有些开始不耐烦起来,各种打发时间的小把戏都耍了一通,可还是没有听到李卫说出发的命令。
  任丘县城门口的日伪军士兵已经换了两拨岗,太阳渐渐落下地平线,天色逐渐转黑,四连的战士们却是一点儿都不着急,取出些干粮分发充作晚餐。
  “李卫连长,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进城?!”有些等得坐立不安的米露尼冲着李卫抱怨道,其他三个记者也是一样的神色,对于时间就是生命的记者们来说,什么也没做,白白浪费半天时间实在是太奢侈了。
  “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李卫老神在在地冒充着一休哥,心里却不以为然,进鬼子老窝里哪有那么容易,要通过三连和武工队,调动平时埋下来的资源和人力,隐藏起来的势力都要开始运转起来,没个一时半会儿,恐怕没那么快把进城的通道给打通。
  别看李卫他们坐在这儿无所事事,平时埋伏在任丘县城里的暗钉迅速发动起来,给李卫他们安全入城制造机会,正忙得焦头烂额呢。
  “都给老子站利索点儿,别他妈蔫蔫巴巴地,谁他妈的给老子装拉肚子,老子削他的皮!”伪军小队长陈强站在东门口吆三喝四的检查着守着城门的士兵,城门楼子上日军伍长不时的伸出脑袋往下张望几眼,满意地点点头缩了回去。
  本来这会儿并不是陈强这支小队来轮值,哪儿知道本该当值的那一个小队好些个士兵突然闹拉肚子,使站东门的兵力不足,日军大队部干脆就把陈强这支小队抽过来顶班,还在戏园子听上没几曲儿,正在兴头儿上的小队长陈强被人硬生生从戏园子里拖了出来,拉着小队替别人干这没好处的活计,这一肚子火真是没处泄。
  伪军班长孙老四把身子站得毕挺,装着目不斜视,班里的几个士兵也是老老实实的,生怕被小队长的怒火给涉及到,临天黑关城门还得好一会儿,这岗估计得站上两轮,没到个三更天是别想睡觉。
  小队长陈强扫了一眼城门口的几道拒马,怎么看怎么觉着碍眼,叫嚷着让手下士兵们七手八脚的挪腾起来,一会儿挪到这儿一会儿挪到哪儿,尽拿自己的兵穷折腾,泄这无名之火。
  “这帮子灰孙子,就知道抢老百姓的东西吃,娘的,便宜不好占,吃死你们,拉死你们。”陈强嘴里咕咕囔囔地骂个没完,听见的士兵就知道小队长又在诅咒那些没来轮值的小队长,下午那会儿不少伪军士兵闻在军营门口卖烧鸡摊子上飘过来的烧鸡香味儿,那香气儿赞极了。不过在日军军营门前摆这样的摊子分明和肉包子喂狗没什么区别,缩在城里肚子里本没多少油水的伪军甚至连日军士兵都没能忍住自己肚子的馋虫,一窝蜂地冲过去拳打脚踢,轰开了哭爹喊娘的摊主,将几十只油香滑嫩的美味烧鸡抢了个干净。
  哪晓得过了没多久,不少贪嘴的士兵出现腹泄拉肚子,这才知道这烧鸡不太干净,可是再找那摊主,早就没影儿了,好几个小队的士兵都是拉得昏天黑地,腿肚子直发软,站都站不起身,只有不在军营和没抢到烧鸡的士兵没有半点事儿。
  拖拉着据点挪来挪去,一身臭汗的伪军士兵也是一肚子火,真是被那帮馋嘴的孙子给殃及池鱼。
  指手划脚的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小队长陈强才算消停下来,士兵们却是累得跟条死狗似的动弹不得,这实木打造的拒马可不是一般的沉,在门口被小队长陈强吹毛求疵地摆了个样式,和防御冲击没有半点关系,以一个很古怪的形状摆在城门口,让人怎么看怎么觉着别扭,不过陈强却还洋洋得意的自诩为“龙门阵”,上对十二天干地支,下对五行八卦,运风转水,挡神阻鬼,除非诸葛孔明再生,摆入八阵图才能与之一比。
  伪军班长孙老四和几个班长互视一眼,齐刷刷翻了个白眼,这姓陈的纯属听戏听多了,吃饱了撑的,就那几个破拒马还能摆出什么名堂,一把大火或两个手榴弹,保证连个渣都不剩。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伪军士兵地气势汹汹又拦住了一伙要进城的人,恨不得要吃人似地道:“不许动,检查!”八路军游击队面前像摊烂泥似的伪军,在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面前就会仗着自己手里的枪杆子作威作福,这家伙又以为自己发现了一条肥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3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