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庭娇(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00

  寒暄完之后进到院里,出乎意料的是,这小偏院里收拾得竟比原先的梨香院还要顺眼。
  家俱材质什么的不去说它,乡下地方,也不可能置多贵的家伙什在此处。
  只是即使粗朴,却四处干干净净,地板但凡有破损的地方都修补得平平整整。
  门窗都是新糊的,窗外一蓬迎春花,正开得耀眼夺目。
  一只大花猫趴在花丛旁石墩上,在太阳光下眯着双眼,冲着她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一切都说明,庄子里的人热情都不是敷衍,她们离开了镇上,屋子也还是有人经管的。
  院里只有四间房,裴姨娘已经照从前惯例住了东边耳房,珍珠元贝则去了西边耳房,沈梁住在东厢,而正房自然是留给她的了。
  随同他们来的还是管事娘子史瑞家的。
  这里稍事休整,史瑞家的便就着人前来传话,准备前往坟园祭拜。
  大周既然都不拘男女大防,自然女子也可上山扫墓。
  坟园在两里外的东山上,整个两百亩的山头全都是沈家地盘。
  史瑞家的张罗下,所有人都到齐了,当然除去林霈。虽说他与沈崇信夫妇也熟,但到底别家的人,又岂有真上山去的理儿?
  沈歆因为林霈不在,所以诸事看不顺眼。
  沈嫣虽没有说什么,但注意力全在她的漂亮衣裙上——即使扫墓对衣着有讲究,她也旁若无人地穿上了彩色衣裳,脸上虽然没施胭脂,但头发却是精心打理过的。
  而沈渠自不必说,一路上盯着村里少女们,就没挪开过眼。
  沈棣作为长孙,到底沉稳些,还知道看着些沈梁沈懋。而这对小的许是前不久才结过梁子的缘故,倒是相对安静。
  沈崇信夫妇合葬在山腰,坟前种着两株银杏树,已抽出了满树嫩叶。
  沈羲私心里觉得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但又不知从哪里说起。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们俩傻,那样的情况下很应该先保自己的命才是,而很多时候,就连沈羲在遇到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也会先顾着自己,可是他们的“傻”,在沈家一府人的自私冷漠面前,又多么难能可贵。
  最后她伏地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来。
  下山回到宅子里,看看天色,还未到午时。
  沈羲换回日常衣裳,便就唤了元贝道:“去请齐叔过来。”
  齐顺就在隔壁,闻讯自己便走了进来:“姑娘有吩咐?”
  沈羲看看左右,走下石阶道:“我想弄辆车去青石镇,但是又不想让别的人知道。”
  说着她目光往正院方向瞟了瞟。
  齐顺微顿,转而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说道:“姑娘要是不嫌弃,小的家里恰好有辆车,正好可以让旺儿送您去,就是那车不如府里的车舒适——”
  作为杏儿沟的庄头,家里自然也薄不到哪里去。马车宅子什么的自然是有的。
  “旧些没关系,只要能走就成。”沈羲道。
  齐顺应声,立马就掉头去办了。
  沈羲这里便又交代元贝前去准备,然后找到裴姨娘又叮嘱了几句。
  这时却有个二十出头,四方脸穿短打的青年走了进来,见了沈羲便躬身行礼称姑娘,原来正是齐顺的侄儿旺儿已经驾着马车到来。
  元贝先出去看看外头有无人,然后才选了僻静的偏门让沈羲上车,然后自己也登上来,一路往青石镇方向而去。
  沈羲对青石镇有印象。
  南郊这片多是富贵人家的别邺田庄,而青石镇则是南郊最大的镇市。
  镇子不但比得上京外一些小县城,而且繁华不输城内,肖家当初就有别邺在镇上,当年她也曾经随表哥们来过,只不过她反而嫌太过繁华而来得极少。
  昨日来之前她已经看了舆图,黑河镇距离青石镇不过七八里路。
  旺儿赶车竟赶得极平稳。
  而马车也不如齐顺说的那么破旧。
  外表虽然普通,但里头却特意铺上了崭新的软垫,还有洗好的瓜果与装了盘的糕点。
  看得出来,原主虽然在沈府处处碰壁,可在这杏儿沟,却是极得人心的。
第55章
怎么是他?
  沿着河堤往东走了三四里,然后又北拐上一条宽阔驿道,逐渐景物就熟悉起来。
  路上往来的人马也多了,许多锦衣绣服的官家子弟,也有打制得极为华丽的官眷马车。
  这是条贯穿整个镇子的主路,镇子东西约有四五里路长,大街两旁还有许多胡同,都是人烟不绝的。
  街上满是挽着手漫步的妇人女子,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悠然随和的表情,即便是驾马行走的权贵子弟也不少,但是当街纵马的却鲜少见到。
  不得不说,在残暴的大周天下还能看到百姓们拥有这样的面貌,着实不易。
  沈崇信夫妇安置戚九的宅子位于西街。
  戚九的下落委实可遇不可求,她只能先以打听宅子为主。
  到了街口她打量了一番四处,最后让旺儿在一座门下挂着大红灯笼的宅子前停下来。
  元贝惊呼起来:“这不是从前咱们二房的宅子么?”
  沈羲看了眼她,然后才又将目光望回去。
  这宅子东西不过十来丈长,内外两进,不算大。
  但是能在青石镇上拥有座这么样的宅子,也是不太容易的事。
  据珍珠说当初二房人脉甚广,几乎日日皆有客到访,想来当初选择在这里置业,乃是沈崇信动用过一些门路的。
  “没错。你和我先到对面茶馆里地方坐下,旺儿,烦你帮我去周围打听下如今住在这宅子里的人是谁,这宅子售买来的各路信息,越详细越好。”
  为了避免裴姨娘她们过多怀疑,她能从身边人口里所知的讯息有限,只能从宅子的售卖来源上下手。
  这么大座宅子少说也得三四千两银子,可原主卖了它却仍然穷成那样,这不能不使她更加怀疑起这背后的内幕来。
  旺儿闻言便将马车赶到了宅子对面的茶馆。
  茶馆还算干净,沈羲点了壶茶,便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来。
  元贝坐下后又狐疑地看了看后方。回头见沈羲望过来,便说道:“奴婢怎么觉得有人盯着咱们似的?”
  沈羲顿住,也凝神看了看四下。
  店堂里男女都有,且都做日常打扮,均是三两一伙,谈笑风生,并没有谁像在注意她们的样子。
  外面街上的人们也都十分放松悠闲。
  她看了眼元贝:“注意下就是了。光天化日地,不会有人轻易生事的。”
  元贝点头。
  这里等上了茶,沈羲又顺势往窗外看去。
  窗户是打开的,所以对面一举一动全在眼里。
  宅门左首是家银楼,右首是家小赌坊。门前一排卖针头线脑以及捏糖人等等的小贩。
  街上行人不管农夫村妇还是达官贵人,皆一副盛世安宁的样子。
  她不禁又想起裴姨娘口中的戚九来。
  所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如此繁华之地,显然更容易藏身。当年沈崇信将他藏在这里,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身为秦灵帝宫里的侍卫,没有跟随他南下殉国,而是在京师城外病倒在路旁,谁也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但能想见的是,他的存在并没有引起谁的怀疑——至少在他露出伤口前是如此。
  秦宫侍卫们身上都有独特刺青,想来他的身份之所以暴露,乃是因为大夫医伤时看到了刺青的缘故。
  她端了茶,并不喝,只透过那茶汽凝视着街景,一边猜想着他应该会是个怎样的人,现如今又正做着怎样的营生。
  “开!”
  这时候,对面赌坊里传来一声高呼,紧接着又有潮水般的吆喝声传来。
  她顺势看去,只见占地不过两个门脸儿大的小赌坊里,人声鼎沸。
  赌客们站的站着,坐的坐着,将里头挤得严严实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