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庭娇(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00

  “她倒罢了,难成气候。倒是有件事我是刚才听说来的,母亲可知道为何林家的大公子也会跟着同去?”
  纪氏望着她。
  沈嫣坐起来,先拈了颗蜜饯吃了,才不紧不慢说道:“那是因为今日林夫人来长房串门的时候,林公子也跟着来府了。而母亲肯定不知道,林夫人前来,乃是为着大姐姐的婚事。”
  “婚事?”纪氏眉头骤动。
  沈嫣望着她:“大姐姐都满了十六了,早到了该议婚的时候。
  “难道母亲不知道,他们这次回来,除去为大伯父调任的事奔走,还有就是为了大姐姐的婚事?
  “林夫人给大姐姐说的这桩媒,男方便是宫中杨太妃娘家侄儿,杨府的公子。”
  纪氏当然知道黄氏滞留京师所为何事,他们留京这么久,不就是打着议婚的名义么?
  但是她却真不知道丁氏给沈歆说的乃是杨府的公子。
  沈嫣抱着蜜饯罐子,扬唇望着她道:“杨家昔年保皇有功,府里的大姑太太又是宫里的太妃。
  “如今先帝虽不在了,可太后当初也曾得杨太妃侍候过半年汤药,在如今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下,杨太妃这份体面可谓了不得。
  “杨府与我们沈家也算门当户对。认真说起来,恐怕还要强上些许。虽不是簪缨之族,到底人脉宽广,这可是个不错的人家。”
  她拈了颗蜜桃脯放进嘴里。
  纪氏眉头皱起来,杨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她当然知道。
  她倒也不是眼红沈歆嫁得好,只是沈歆这婚事若是定下来,长房暂且必定还不会走。
  而且到时出嫁,沈崇义必然也会回府。
  以杨家的人脉,必然能在沈崇义回调的事上帮到些忙。
  ——既是成了亲家,又有谁会不希望亲家也能走起来呢?到底相扶相帮,才好同进同退。
  就是如今帮不成,那也是早晚的事。
  沈嫣这番话,果然令她把沈羲的事给撂一边了。
  没有什么事情比她揽住府里的中馈权更重要,沈歆这门婚事,不能不让她上心。
  “你怎么知道的?”她不禁问。
  沈嫣轻笑:“歆姐儿因为能与林霈去踏青,把个暖玉斋弄得人仰马翻,我还能不知道?”
  说完她又道:“一个破山沟沟,不知道有什么好去的。
  “况且林霈为的是羲姐儿去,又不是为她,她倒是巴巴地上赶着当起龙套来。”
  纪氏望着她:“你倒是什么都知道。”
  沈嫣笑着,不说话。
  这当口绿萍掀帘子进来,说道:“老太爷那边着人来传话,二姑娘和四爷不日要去杏儿沟扫墓,因着大姑娘与大爷也去,因此让三姑娘,二爷三爷也都同去。”
  沈嫣一颗蜜饯倏地卡在唇齿间,再也笑不出来了。
  沈羲收到全府少爷姑娘全去杏儿沟的消息已是翌日早上。
  很显然她并没有打算去这么多人,但沈若浦的示下,她没有办法违逆。何况沈歆都去了,也不差多两个。
  雨下了两日,到清明前一日,乌云竟逐渐散开,太阳金光将屋顶琉璃瓦照得刺目耀眼。
  院里新种的花木经过雨水滋润,纷纷精神到像是准备随时再迎风猛蹿一截。
  桃花落了满地,枝头花苞又绽了新的出来,一切都表明,这再适合出行不过了。
  午饭才过,林霈就派了人来,指名要见羲姑娘。
  “我们公子说,明儿辰时,他会准时到达府上。与姑娘不见不散。”
  沈羲对这句不见不散颇为硌应。
  她这里定了出发时间,拂香院与撷香院便就动手收拾起来。
  沈棣他们因是爷们儿,本就不大肯拘在府里,对于踏青什么的虽没有多大兴趣,但是能出府溜达总是值得高兴的。
  沈歆自不必说。
  唯一郁闷的只有沈嫣,不过她讪讪过了两日,也早已经接受现实。
  到了这日早上,沈羲带着沈梁刚用过早饭,林霈就从院门外快步进来了。
  只见他依旧一身白衣,披着轻薄的银灰色披风,发丝全结于头顶,拿羊脂白玉簪束着,踏着廊下被风吹落的一地落红,倒是好一个富贵公子哥儿。
  “我给你带了昌裕兴的零嘴儿,你在路上闷了,可以拿来磨磨时间。”
  他从小厮手里接了两摞包好的糕饼零食放在桌上,又自动将一旁两个包袱拎给了身后小厮。
  沈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站了半刻,扭头与珍珠道:“把零嘴儿钱付给林公子。”
  早就呆愣着的珍珠连忙垂头翻起荷包来。
  林霈满腔欢喜僵在脸上,脸色有些难看:“你就这样看不起我?”
  沈羲拳头抵唇,轻咳了声。
  不等沈羲说话,林霈便就睨了眼她,大步往外头走了。
  沈羲回头招呼裴姨娘:“我们也走。”
  他气走也好,也免得接下来再做出什么给她招麻烦的事来。最好他负气直到他们从杏儿沟回来——不不,最好是就此不理她,更好了。
  珍珠不是说过,沈崇信出事之后,他可是曾经在街上碰见,连招呼也不想与她们打的?
  她替原主出出这口气,也该的。
  杏儿沟在离京二十里地的黑河镇。
  沈家古早的时候也是在镇子上的,当初也只是乡绅,后来逐渐发达,又开铺做起了买卖。
  再后来读书入仕,渐渐挤入仕途,虽然不温不火,总算出身上是一步步高贵起来了。
  但秦周两朝都信奉落叶归根,沈家的祖坟地,自然就一直留在杏儿沟。
  沈羲一路从珍珠她们的谈话里捕捉信息,填补着认知上的空白。
  来之前她以为真如沈歆所说这只不过是座小山沟,哪知道车行半个多时辰后,马车从驿道拐上一道侧道,绕过几座田庄,渐渐地视野就变得开阔起来。
  沿途都是田庄,路上人烟不绝,四面村庄房屋也不少。
第54章
斯人已逝
  河岸上,田埂旁,柳丝迎风飘舞,粉的桃花与白的杏花遍布在小陌上,迎面吹来的风里都带着温柔的草木新发的气息。
  路旁挎着篮子默默让路的高瘦妇人目光总望着车厢,许是少见有外人进村来罢?
  听到沈梁趴在车窗上,激动地呼喊着路过的狗儿们的名字,沈羲就知道快到了。
  果然,过了村口小石桥,就顺着野花夹道的小路进了座后山有着漫山杏花的村庄。
  两山环抱之间的开阔地上,有座门前屋后都种着两人合抱粗的老杏花树的宅子,自然便是沈宅了。
  而依附在中间主宅两侧的还有东西各一个跨院,都另有门出入。
  马车从正门进去,下了车裴姨娘便牵着沈梁往东面月洞门过去的东偏院走了。
  沈羲打量了两圈,只见这是个三进院子,几名长工已闻讯走出来卸马车,而另有对身穿葛衣的男女与沈歆他们打完招呼,然后匆匆迎了上来。
  到了跟前冲着她躬身行礼:“方才旺儿去镇上回来,说看到姑娘回来了,我们还不信,如今见着了,可算他没瞎说!”
  二人在她面前礼数周到,却不见拘促疏离,反倒是笑得脸上鱼尾纹都出了来,透着打心底里的欢喜。
  原主好歹在此地住了三年,沈梁都能跟佃户家的孩子上山下河的玩耍,她自然与周围人们也熟。
  她那性子或许不适合内宅生活,但在这样的地方,却又是极合适的。
  沈羲猜出他们便是庄头齐顺与娘子齐二婶,便说道:“劳烦你们惦记。我们不要紧,只消把别的姑娘公子招呼好就成。”
  齐二婶忙着要说什么,齐顺却止住她,说道:“姑娘吩咐的,小的心里都知道。但请姑娘放心便是。”
  沈羲点头,这时候旁边几位村妇等到沈歆他们已全皆进屋,便也一窝蜂迎上来围着问长问短。
  她都一一地答了,又让元贝拿出林霈买的那些零嘴儿,拿了些出来散发给长工和佃户家的孩子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