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1136

  不就是为了一个钱吗?
  如今可好,连俸禄都发不全了,百官在暗地里已经暗流汹涌了。徐阶这些日子非常不好过,头发都愁白了一半。他心里有气,但是却无法倾述出来。
  如今大明的局势和严嵩在位的时候能够一样吗?
  北方刚刚被黄台吉几乎杀光,烧光,抢光。今年的庄稼根本就别想有收成了,税自然也就别想收了。而且朝堂还要拨款帮助北方复苏,即使是如此,如今的北方也是一片荒芜,每日都有饿死的百姓。而且眼看着就要进入到冬季,当初黄台吉大军路过,可是看到什么就烧什么,如今北方百姓别说是吃饭,就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这要是等到冬季来临,恐怕会立刻冻死一批。局势如此恶劣,如果不能够在冬季来临之前,解决百姓的居住问题,到时候恐怕会爆发暴乱。
  但是这些话他能够说吗?说有用吗?你内阁首辅不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吗?解决不了你还当沙漠首辅?换一个人好不好?
  如今朝堂的风向对徐阶很不利,已经有一种说法在京城内流传,那就是如果让高拱担任内阁首辅,一定比徐阶做的好,在这种情况下,徐阶有怎么敢倒苦水?如果他敢倒苦水,传到嘉靖帝那里,恐怕嘉靖帝立刻会说:
  “好啊,既然你做不来内阁首辅,那就换高拱吧。”
  此时,徐阶跪在地上,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上方的嘉靖帝一言不发,御书房内变得寂静无声,滞重的气氛如水般压迫而来,就是站在一旁的罗信都感觉到了压力。继而徐阶都受到了嘉靖帝的呵斥,恐怕自己也躲不了。
  果然,嘉靖帝的声音再次清冷的响起:“罗信,户部你跑了很久了吧?”
  “是!”罗信低着头小声道。
  “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你就想要让朕住这四面透风的房子?”
  “臣有罪!”罗信也跪下了,心中却在暗骂,你这也算是透风的房子?那北地百姓住的草房算什么?
  “户部你不用跑了!”嘉靖帝淡淡地说道。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喜,但是随后嘉靖帝的话却令他无语:“给朕修缮这万寿宫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给朕修缮好。”
  “那钱?”
  “你去想办法。”嘉靖帝冷冷地说道。
  罗信不由抓了抓脑袋,然后问道:“那是不是臣怎么做都行?”
  “只要不违反规矩,随你怎么做都行。”嘉靖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好奇,他发现罗信在听到他的要求之时,脸上竟然没有什么惊慌和为难,心中不由暗道:
  “难道这小子真的有什么办法?”
  “规矩啊!”罗信沉吟了一下道:“那微臣借用一下‘皇家’这个招牌可以吧?”
  嘉靖帝皱了一下眉头,有些不解地问道:“借用皇家的招牌?怎么借用?”
  “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给皇家修缮宫殿。”
  “这本来就是给皇家修缮宫殿,准了。”
  “还有,这件事情不是臣一个人能够忙过来的……”
  “你想要谁?”
  “周玉……”罗信也不客气,直接将晋阳九杰的其他八个人的名字都点了出来,嘉靖帝也一一准奏。
  “谢陛下,那臣下去想办法了。”
  “去吧!”话落,嘉靖帝看了一眼徐阶道:“你也退下吧,下个月朕不希望看到百官再发不出俸禄。”
  “是,老臣告退。”
  徐阶和罗信走出了御书房,徐阶走在前面,罗信走在后面。两个人都低着头走路,各自想着各自的事情。突然走在前面的徐阶脚步一缓,淡淡地说道:
  “你可知道是谁向陛下推举了你?”
  “难道不是你吗?”罗信心中暗道,不过表面上还是摇头道:
  “不知道!”
  “高拱!”徐阶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然后加快了脚步离去。
  望着徐阶的背影,罗信明白了。高拱这还是想要自己离开京城。他目前虽然得到了嘉靖帝的支持,但是嘉靖帝对他的支持远不如当初对徐阶的支持。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嘉靖帝对于高拱和罗信还是不放心,心中忌惮高拱和罗信联手。也就是说罗信一天不离开京城,嘉靖帝对于高拱的支持就不会再增加,而且一旦发现高拱做大之后,就会转而支持徐阶。绝对不会出现之前支持严嵩那样支持高拱或者徐阶。
  那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嘉靖帝会不会像当初支持严嵩那样支持高拱或者徐阶呢?
  无论是高拱,还是徐阶,实际上对于嘉靖帝的性格都摸得很透,嘉靖帝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为了修道,他当初可以把一切都交给严嵩。这才造成了严嵩独揽朝政,权倾朝野。而如今年纪增大的嘉靖帝感觉到自己似乎命不久矣,这个时候他对于修道是更加地急迫,希望能够借助修道延年益寿,所以高拱和徐阶心中都十分清楚,如果嘉靖帝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不需要十分信任,只需要有六分到八分信任,他就绝对会把朝政丢给那个人,而嘉靖帝则会去一心修道。因为嘉靖帝对于修道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嘉靖帝将高拱纳入内阁,就是想要通过高拱和徐阶之间的比较来进行一场考核,这两个人谁通过了他的考核,他便会将朝政扔给谁。这原本就是嘉靖帝的打算。
  但是……
  如今罗信横空出世,让嘉靖帝十分忌惮。
  罗信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文人,嘉靖帝不仅不会忌惮,而且还会十分高兴,会将罗信当作未来的首辅培养,留给自己的儿子。
  但是,罗信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不仅不是,而且在军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被大明誉为军神。
  文人的威望再高,嘉靖帝给他的权利再大,那个文人再权倾朝野,嘉靖帝也不怕。就像严嵩,独揽朝政,权倾朝野。
  但是,又如何?
  还不是嘉靖帝一句话,就轰然倒塌?
  因为嘉靖帝心中清楚,文人没有造反的基础,他们的荣辱兴衰都要看自己一句话,给予他们宠信,他们就会权倾朝野。反之,便会把他们打落尘埃,他们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但是,武人不同。
  武人乱国,这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忌惮的原因。所以,嘉靖帝对罗信便十分忌惮。只要罗信在,他就不可能给予高拱和徐阶真正公平的考核。
  徐阶明白这一点吗?
  他当然明白,但是他更知道嘉靖帝想要通过打压罗信,促使罗信心中怨恨而做出过激的举动,如此嘉靖帝就会对罗信采取雷霆动作,将罗信真正的拔出。所以,他坚定地执行了嘉靖帝的思想,却发现罗信完全不像一个十六岁的人,倒是像一个六十岁的人,是真正的能够隐忍。
  说实话,看到罗信的隐忍,徐阶都害怕了。他害怕罗信一旦挺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在将来报复他。
  但是,他有没有办法。一边是嘉靖帝,一边是罗信,他自然选择嘉靖帝。
  高拱在这方面就要比徐阶聪明了许多,他没有选择去和徐阶联手打压罗信,也没有选择和罗信联手,反而想出了让罗信离开京城的办法。但是,他却发现罗信似乎根本没有离开京城的意思。特别是最近一个月被嘉靖帝封为詹事府右中允,成为了裕王的老师之后,似乎罗信更加没有离开京城的意思了,于是他急了。
  因为他知道,罗信一日不离开京城,嘉靖帝就不会给他和徐阶真正的考核。也就是说只有罗信死了……或者是离开了京城,嘉靖帝对于他和徐阶的考核才会真正的开始,他和徐阶的争斗才会真正的开始。
  在这个念头之下,高拱终于忍不住了,在一次他和徐阶面见嘉靖帝商议财政困难的时候,高拱佯装无意地说出罗信善理财,想当初罗信家里一贫如洗,但是罗信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家里富裕了起来。
  对于罗信的事情,没有人比嘉靖帝更加了解了的了。想当初他可是把罗信的祖宗八代都调查了个清清楚楚,如今听到高拱如此说,自己又回忆了一下,觉得还真是这么一会儿事。
  而且嘉靖帝认真思索了一下,觉得这还真是一个解决罗信的办法。如果罗信真的善于理财,就把罗信打发出去,让他离开京城,为自己赚钱。如此罗信远离了朝堂的中心,其影响力势必降低。
  嗯!
  就把罗信打发到南方去,如此罗信不仅是远离了朝堂中心,而且远离了北方,而罗信在军中的影响力主要就在北方。如此一来,罗信慢慢地就会对朝政和军方失去了影响力。再用赚钱这个工作彻底绑住罗信,让罗信没有精力再顾及其他,罗信的威胁就可以彻底地解决。最重要的是还能够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如今嘉靖帝穷得都要疯了。
  别说罗信还这么低调,就算是罗信高调,在大明这种情况下,嘉靖帝都会容忍,让罗信先为他赚了钱再说。
  只是……罗信真的善于理财吗?
  嘉靖帝还没有煳涂到听风就是雨,所以他还是准备先对罗信进行一番考核。考核的题目都是现成的,那就是让罗信解决修缮万寿宫的钱财来源,只要罗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证明罗信善于理财。所以才有了今日召见罗信的事情发生。
第六百二十九章
暗流
  让他高兴的是,当他提出让罗信修缮万寿宫的时候,罗信的脸上并没有为难之色,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只是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利用皇家这个招牌,一个是要了一些人。这便勾起了嘉靖帝的好奇心,他还真是想要看看罗信究竟是如何解决修缮万寿宫的钱财问题。
  而徐阶在高拱提出罗信善于理财的瞬间,他就反应了过来。对于能够将罗信打发离开京城,徐阶也乐于见到。因为他发现如今的自己很难彻底打倒罗信,因为他发现自己在朝堂之上的权利距离当初的严嵩相差很远。也许只有倒了严嵩把持朝政的那种程度,他才有可能置罗信于死地。所以他目前最首要的事情不是对付罗信,而是先要确立自己在朝堂的威望,让整个朝堂只有自己一个声音。如此一来,罗信的离开对他只有好处,他可以把罗信放到一边,专心地对付高拱。
  而且还有一个令他担心的事情促使他想要罗信赶紧离开京城,因为罗信也成为了裕王的老师。
  如今高拱也好,徐阶也罢,实际上都把希望寄托在裕王的身上,因为他们两个心中都知道,嘉靖帝活不了几年,他们如今争夺内阁话语权,不是为了在嘉靖帝在位时实现自己的执政理想,而是要在嘉靖帝时代确定自己在朝堂的位置,然后在裕王登基后,实现自己的执政理想。因为他们都知道裕王的性格懦弱,要比嘉靖帝好对付太多。
  但是,如今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罗信也成为了嘉靖帝的老师,这个实情不仅令徐阶紧张,也令高拱紧张。如果罗信取得了裕王的信任,将来裕王登基之后,他们两个算什么?
  所以,在将罗信赶出京城这件事情上,高拱和徐阶难得地取得了默契。
  这些弯弯绕,在罗信回到府中之后,便已经全部想明白了。
  离开京城,高拱和徐阶高兴,嘉靖帝高兴,罗信也同样高兴。如果最终嘉靖帝能够让他离开京城,离开这个是非圈,这便毫无疑问地证明罗信安全了,最起码暂时安全了。
  罗信回到家里没有多久,周玉等晋阳八杰就来到了罗府,一进入到罗信的书房,罗智便开口问道:
  “不器,我们今日接到旨意,说是听从你的指挥,为陛下修缮万寿宫?”
  “是!”罗信微笑点头。
  “砰!”周玉一拍桌子,脸色阴沉道:“不器,你忘记了我们当初立下的志向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