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1136

  “臭不可闻!”
  看到裕王吃惊的神色,罗信却将神色一肃道:“大兄,实际上这天下商人的背后几乎都有着朝堂官员背后的影子,大明多收一分商税,那些官员就少获一分利,这才是百官抵制手商税的真正原因。”
  “这……”裕王的脸胀红了起来都:“这岂不是和农税一样,钱都被那些世家门阀赚去了,却苦了朝堂?”
  “不错!而且还毫无办法!”
  “父皇英明如此……”
  “那也不能够与所有的世家门阀为敌,从古至今,这天下就一直是皇权和世家门阀相争。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天下数百年便一更替,从未有万世江山。但是……你看看那些世家门阀,不管是谁做天下,都不妨碍他们做官,所以没有听说过千年天下,却听说过千年世家。”
  “他们都该死!”裕王纷纷地说道。
  罗信轻轻摇头道:“杀不得!”
  “为什么?”裕王双目通红地望着罗信。
  “把他们都给杀了,谁来治理国家?那大明岂不是乱套了?”
  “那就被他们如此绑架?”
  裕王直直地盯着罗信,罗信也不言语,渐渐地他的脸上现出了失望之色,随后就是沮丧。他懦弱的性子又渐渐地占据了高峰。想象到一旦他举起了屠刀,得罪了天下世家门阀,他还能够坐上帝位吗?就算他能够坐上帝位,就能够坐稳吗?同时心中也对罗信生出了失望,罗信也只能够看出问题,而不能够解决问题,束手无策,这和他有什么区别?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道:“不器,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难道大明就要和历史上那些朝代一样,不可逆传地要走向衰败?”
  “也不是这样!”罗信轻声道。
  裕王精神就是一振:“还请不器赐教。”
  “商税和土地之事都只能够徐徐图之,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有弊无利。”
  “如何徐徐图之?”
  “不管是商税,还是土地之事,这都是表象,根子在世家门阀,只有砍掉了世家门阀的根基,去掉了世家门阀存在的土壤,让世家门阀不复存在,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水到渠成。”
  “这……”裕王像是看傻瓜一样地看着罗信,那目光中的意思十分清晰,这怎么可能?
  罗信淡淡地一笑道:“还是那句话,想要去掉世家门阀的土壤,我们就要知道世家门阀为什么会存在?”
  “为什么?”
  “你说呢?”
  裕王皱起了眉头,深深地思索了起来。半响道:“因为皇家需要依仗世家门阀治理天下,这天下的有学问的人几乎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
  罗信赞赏地点头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还用问吗?”裕王眉毛一挑道:“这天下的书籍几乎都掌握在世家门阀的手中,平民百姓想要读书哪里有那么容易,不说能不能读得起书,就是他们能够读书,但是他们拥有的书籍太少,所以掌握的知识也少,如此一来,想要和那些世家子弟相争,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最终考中进士的人九成就是世家门阀。”
  “不错,大兄智慧!”
  罗信朝着裕王竖起了大拇指,这还是裕王第一次被人称赞智慧,当即脸色激动得潮红,急忙摆手道:
  “不器,你就不要笑话了。在你面前说我智慧,这不是让我无地自容吗?再说我只是能够看出问题,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还请不器教我如何解决问题。”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广建学习,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裕王不解地望向了罗信。
  “就是免费招收学生,只要有人愿意来学习,就一切都免费。朝堂大量地印刷各种书籍,免费提供给学生,而且建立的每个学堂都要建立一个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藏书由朝堂免费提供,学堂的学生可以免费借阅。”
  “这……要多少钱?而且……如此大量地培养读书人,这岂不是读书人越来越多,如此他们得到了功名,国家又要免税,到最后,国家恐怕连两成土地的税都收不到了。”
  罗信淡淡地一笑道:“大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怕世家门阀集体辞职吗?就算世家门阀集体辞职,我们也有大量的读书人补充上来,朝堂不会乱,大明不会乱。说句不好听的话,到了那个时候,谁敢冒头,陛下就敢杀。杀了他们,还能够没收不少的土地。到了那个时候,皇家已经不需要完全依仗世家门阀,世家门阀也就失去了必须存在的土壤。
  到那个时候,陛下可以下达一个旨意,不再给有功名之人免税的待遇。但是却提高为官的俸禄。这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的问题。”
  裕王的脸色有些苍白道:“如果世家门阀居心不良……”
  “不要怕他们。”罗信笃定地说道:“大明一直以文治天下,文人在大明的地位太高,而武人在大明的地位又太低。所以,武人几乎没有世家门阀之人,如此武将中也就没有多少有免税田地的,他们自然不会反对这个政策,反而会心中高兴。就算有几个世家门阀的人,也可以在未来的数年内,渐渐地剥夺他们的军权,培养一批根子清白的人。如此军权掌握在手,世家门阀只是一些文人,手中没有兵,谁敢反,谁就只有死。”
  裕王思索了一下,继续摇头道:“行不通。不器,你这一切都要寄托在朝堂有钱的基础上。如今朝堂没有钱,根本就办不了你说的那种义务教育。”
  “先不说这个!”罗信微笑道:“大兄先说如果朝堂有钱的话,此计可行否?”
  裕王认真地思索了一下,点头道:“可行!特别是如今没有了北方的忧患,就算因此有了一些乱子,只要大明有钱,百姓安居乐业,世家门阀就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
  “钱从何来,是吧?”
  “你有办法?”
  “有!”罗信点头道:“如今大明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启市舶司!”
  “你是说海上贸易?”
  “是!”罗信点头道:“市舶司曾经建立过,但是却以为各种愿意,最终关闭了。但是如今只有海上贸易才能够挽救大明。别看倭寇嚣张,大明真要认真起来,扫清倭寇不是问题。而倭国,还有西洋弗朗基等藩国仰慕我们大明,特别是对我们大明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充满了仰慕。只要我们肯卖,他们就一定会高价收购,我们完全可以凭借着市舶司使朝堂财政彻底解决。
  解决了钱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建立学习,义务教育。”
  裕王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两个人是越说越来劲儿,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黄昏时分。
  “咕噜噜……”
  两个人的肚子几乎同时叫了起来,裕王看着罗信便有些不好意思道:
  “不器,留下来陪我吃饭。”
  罗信没有推辞便点头答应了下来,他原本就是来和裕王结交的,裕王留他吃饭,他自然不会推辞。
  但是……
  等到饭菜端上来的时候,罗信不由有些后悔留在这里了。堂堂一个王爷的晚饭只有两个菜,一个青菜,一个豆腐。这让已经习惯腐朽生活的罗信,真是……不够吃啊……
  裕王吃得很少,脸上还带着羞赧道:“不器,我的日子过得清苦,你将就吃一些……”
  罗信只觉得口中有些苦涩,他想到了裕王的生活清苦,但是却没有想到清苦到了如此模样。吃了一个两分饱,在裕王的相送下,离开了裕王府。
  一直等到他回到了家里,还在为裕王难过。这嘉靖帝对裕王的打压也够狠。实际上他的心中也明白,如果裕王没有野心的话,他的生活不至于如此的清苦,他应该将自己的俸禄几乎都拿出去拉拢朝中大臣了,所以自己的生活十分拮据。来到了书房内,将手中的一个玉佩放在了桌子上,这是裕王送给他的礼物,看着这块上等羊脂玉的玉佩,罗信的心中泛起了苦涩,这是裕王从自己的身上解下来的,他看到了裕王身上只有这么一个挂件了,可见这个玉佩对他来说十分珍贵,恐怕也是他最后一个值钱的东西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接旨
  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不再想裕王日子清苦的事情。想了想明日自己还要跑户部,不由叹息了一声。
  第二日。
  罗信便又继续去跑户部,然后每隔三天便去裕王府。在如今的大明,也许在某一方面有人比罗信知识精深,但是若是比起来知识广博,却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每次和裕王相处,罗信便会给裕王讲很多知识,而且大多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解,令裕王大感兴趣,也大受启发,这让裕王和罗信之间的关系日渐深厚。
  这一日。
  罗信从户部回来,按规矩依旧去向徐阶报道。穿梭在内阁中,内阁所有的人都用怜悯的目光望着罗信。罗信心中也知道今日是徐阶给他限定一个月的日子最后一天,今日恐怕就是徐阶给他难看之时。
  看到一个个望向他那怜悯的眼神,罗信心中苦笑,不过他的神色依旧平静,没有丝毫的沮丧,一路来到了徐阶的衙房,通报之后,走了进去。徐阶望着罗信,一言不发,罗信也望着徐阶,没有半点儿退缩。两个人关系都已经撕破脸了,罗信也没有必要装孙子,只要保持着基本的礼仪就行了。
  徐阶看到罗信平静的神色,心中不由也渐渐地浮起了一丝怒气,淡淡地说道:
  “陛下修缮宫殿的钱要回来了?”
  罗信淡淡地说道:“没有。”
  徐阶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讥笑:“陛下昨日还问起此时,你随老夫亲自去向陛下解释吧。”
  话落,徐阶便站了起来,向着门外走去。罗信也一言不发地跟在了后面,只是在行走的路上,心中飞快地思索着。
  上次嘉靖帝见自己的时候,对于修缮宫殿似乎并不是太重视,如今为什么又突然关心起来这件事情了?
  “难道是徐阶又在嘉靖帝面前给自己上眼药了?”
  就这么跟着徐阶来到了御书房,罗信便看到了嘉靖帝阴沉着一张脸,心中就是一沉。
  “臣,徐阶!”
  “臣,罗信!”
  “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嘉靖帝的声音清冷的响起,待两个人起身之后,嘉靖帝冷冷的望向了徐阶道:
  “徐卿,如今百官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出完整的俸禄了,你这个内阁首辅是怎么当的?”
  “臣知罪!”
  徐阶满脸通红地跪了下去。他这个时候心中反而钦佩起严嵩来,最起码严嵩在内阁的时候,百官的俸禄还是能够发出来,如今在朝堂上下,对于徐阶开始有了不好的风评。说他徐阶也是一个贪官,家里有着数十万亩良田,但是能力却不如严嵩,只顾着他一个享受,完全不顾百官。
  千里做官为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