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1136

  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是孔子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
  “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所着《孟子》的第一句,原句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意思是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周庭玉这就是把四书中的开篇语各自抽出一句组成了一句话作为考题,四句话分属四部书,完全没有关系,将四书割裂组成一句,这是最难了一种考题,叫做截搭题。
  这种题因为是强行将他们并到了一起,题意难明,破题无处下手,往往让考生破题就出现了失误,就算你的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唯有落榜一途。
  而且一般的截搭题不过是从两篇文章中各自抽取一句,这周庭玉倒好,从四书中各自抽取一句,整整四句凑成了一句,变态到如此程度,让考生如何去破题?
  考棚内哀鸿遍野,罗信也有些微微皱眉。不过他倒是没有太担心,时间还早,倒是寒冷动人。他干脆打开书箱,先是将笔,墨,砚取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却并没有去研磨,而是将里面的小炉子取了出来,拎着一个小铜茶壶和一个手炉打了一些水,然后在小炉子内放进炭点燃,先是将那个手炉放在了小炉子上。
  别说是那些考生看傻了眼,就是周庭玉都在那发呆。
第二百二十九章
破题
  这是来科考的,还是来野游的?
  这家把什也太齐全了吧?
  其他的考生也就是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笔,墨,砚和一些干粮,县试哪里有罗信准备的这么齐全?
  罗信坐回了座位上,一边烤着火,一边思考着破题。那些考生看看罗信,不由一个个摇头,又开始盯着桌子上的纸冥思苦想了起来。
  “咕噜咕噜……”
  手炉的水开了,罗信将手炉抱在了怀里,又将那个小铜茶壶放在了炉子上,在里面放了一些茶叶,这才抬头望去,见到已经有那么三两个考生开始动笔了。还有一些考生脸上现出了一丝喜色,看模样是想到了破题的途径,但是大部分考生还在那里紧锁着眉头冥思苦索。
  罗信此时也有了一些思路,这四句话合在一起想要将这四句话串在一起来破题实在是太难,稍有丝毫差异,便会谬之千里。所以这道考题的破题的关键就在概况,高度概况。罗信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咕噜咕噜……”
  茶水开了,罗信取出茶杯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茶香在寒风中飘散,轻轻饮一口,从体内传出来一股暖意,他的思路渐渐打开。
  罗信和大明的书生有一个质上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思维没有僵化,来自后世的他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立体思维,发散思维已经成为寻常。所以在他的思维中没有大明书生的桎梏,再加上他的底蕴非常强,既然想到了高度概况这条路,也就推开了破题的大门。
  但是大明这些读书人则是不同,别说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有读全四书五经,有的原因是贫穷,根本就买不起全套的四书五经,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精力不够,如此在底蕴方面就已经不如罗信。
  更何况……
  他们的思维僵化,只知道读死书,历史背景让他们的思维有着历史的桎梏。
  罗信在砚台内滴了几滴水,一手揽袖,一手掐起墨条细细研磨,脑海中却是在急速地思索,脸上渐渐地绽放出静静地笑容。
  放下墨条,提笔蘸墨,在草纸上迅速地写道:“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献也。”
  破题之后,罗信便文如泉涌,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与之前的破题合成八股,一篇花团锦簇的时文就落下了最后一笔。
  从罗信点火烧水开始到他这篇文章结束总共没有用上一个时辰的时间,算算写文章的时间也就半个多时辰。此时距离中午还早,罗信便也不着急。这只是草稿,还需要检查,有没有不工整的地方,有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有没有空洞无意义,只是华丽的词句,如果有需要删掉。有没有意义深刻,但是词句却略显粗鄙的地方,如果有便需要改进,让其华丽一些,有没有犯禁的地方等等。
  删删改改又花去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最后罗信便又默读了三遍,最终确定文章通顺,辞藻华丽,解题透彻,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才心满意足地将文章放在了桌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欣喜。
  因为这篇文章可是罗信自己写出来的,并没有抄袭明清大家的文章。心中在欣喜之余也不由暗自思量:
  “这篇文章就算没有义父照顾,也应该是案首吧?有这个案首在手,就有了中秀才的基础。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成为童生,就能够进入县学。进入县学就有了一块垫脚石,哪怕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考中秀才,也可以在县学潜下心来总结失败的原因。”
  抬头看看天光已经过午,有的考生已经开始啃着冷硬的干粮,还有的考生根本就没有食欲,桌子上的纸上没有一个字,脸上的表情就是一副要崩溃的模样。也有考生还在那里删删改改,看来也是写完了草稿,有的考生却是还在草纸上写,一看就是刚刚动笔不久。
  摸了摸手炉已经冷了,茶水也凉了,如今罗信只剩下将草稿上的文字抄写一遍,所以也不着急。刚才专注地写时文还没有感觉出来,如今却觉得自己的身体都冻僵了。低头看了看那个小炉子,炭火早已经成了灰烬。
  罗信便开始再次生炉子,然后从书箱内取出了一个小锅,取了水,下了米,开始熬粥。周庭玉从房间里走出来,他本想出来看看罗信文章写的怎么样了,却是看到罗信在做饭,脸上便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色。摇了摇头,干脆也不靠前了,反身回屋,他还没有吃饭呢。
  周围的考生望向罗信的目光都有些审视,从进考场罗信就在那里烧水泡茶,如今又生火做饭,他总共有多少时间答题?
  他有没有答题?
  不会是根本就破不了题,破罐子破摔了吧?
  别说罗信虽然有阳林县神童之称,但还真是没有看过他写时文制艺,他不会真的不会写时文吧?
  更何况……
  这次的题目这么难?
  这罗信要是落榜了,笑话可就大了。阳林县一代神童却没有通过童生试……
  一众考生俱都摇了摇头,不再关心罗信,开始聚精会神地答卷。罗信也没有看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的表情,他正一脸喜悦的将小锅端到了地上,又从书箱内取出了一只小碗,盛了一碗粥放在了桌子上,又取出了一碟切好的咸菜放在桌子上,然后将茶壶放在了炉子上,这才喝起了热乎乎的米粥。
  吃完饭,捧着暖乎乎的手炉,喝着热茶,身上的寒冷僵硬退去,身体感觉到热乎乎的。这才将一切都收拾进书箱内,再次将草稿拿了过来,从头至尾地再看了一遍。
  此时距离天黑已经只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了,二月天光天黑的早,县试是不会掌灯的,所以天一黑便是结束考试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已经有考生交卷了,有的是真正写完的,不管破题是否正确,反正是写的满满当当。有的是根本就放弃了,随便写了三言两语,便交了卷,因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实在是太冷了。这些交卷的考生被带到了前院,一个个不住地跺脚取暖,这总比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强。
第二百三十章
案首
  罗信将卷纸铺好,提笔蘸墨,开始抄写草稿上的文章,刚刚喝过热粥,身体暖和,手也不僵,便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只是用了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便落下了最后一笔。
  放下笔,有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这才抬头望去,便见到周庭玉正站在门口瞪着他。不由向着考场一看,此时在考场之内已经剩下不几个人。罗信的心中不由一凛,难道这届考生的实力都是如此强劲?他们都早早地写完交卷了?那我写的这篇文章能够被选中吗?
  这一刻。
  罗信的心真的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时候别说的案首,他都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县试了。实在是在他的周围剩不下几个考生了,加上他也就剩下了四个。而且那三个也都在奋笔疾书。
  实际上,这个时候周庭玉的心中也在担心,并且在心中有些后悔。他之所以这次出题如此难,就是为了突出罗信。因为他传授了罗信近一年的学问,知道罗信的水平,别说是一个童生,就是一个秀才也是错错有余。
  就算他心里已经把案首给了罗信,也不想让人认为是他照顾罗信,既然罗信有那个水平,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服众?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罗信名声远播,在士林中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才出了一道如此难的考题,也只有难的考题才能够让罗信破囊而出,鹤立鸡群,让其他考生说不出来怪话。否则考题太过简单,岂不是拉不开差距?
  反正第一场之后还有复场,那些没有通过的可以再考。
  而且罗信也只是在初看到考题的时候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的表现却是太轻松了。
  但是……
  说他轻松吧,他却是迟迟不交卷,如今就剩下四个人了,他才刚刚放下笔。这不禁让周庭玉心中嘀咕,不会是考题把罗信难住了吧?
  如果他的破题跑偏了,这可就玩大了!
  周庭玉心中不淡定,罗信心中也不淡定,匆匆将东西收拾好,便拿着考卷来到了周知县的面前,双手将考卷递了上去。
  周庭玉看也不看罗信一眼,一把将卷子抢过去,亟不可待地看了起来。只是匆匆不过三息的时间,周庭玉原本担心的脸便激动得红了起来,忍不住开口赞道:
  “好!案首非你莫属!”
  罗信的心中就是一惊,有些茫然地回顾考场,心中暗道:“我是倒数第四交卷的啊!”
  而这个时候在考棚内闻听到周庭玉呼声的那三个考生不由震惊地望向了罗信,再看看县令激动的模样,再望向罗信的目光便充满了羡慕和尊敬。
  “呼……”
  罗信反应了过来,那些交卷的考生大部分应该是放弃了,而不是答完了。不由在心中擦了一把汗,暗道:
  “吓死宝宝了!”
  既然周知县已经开口说罗信是本届案首,这自然是再也跑不掉,罗信便朝着周庭玉深深施礼道:
  “多谢堂尊!”
  “去吧!”周庭玉的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道:“后面的两场你就不用来了,第四场来一趟就可以了。”
  “是,堂尊!”
  周庭玉含笑点头,罗信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去了前院。一进入到前院,便看到众书生争在那里一边跺着脚一边相互寒暄着,见到罗信走了进来,纷纷朝罗信打着招呼。
  “罗学弟,考得如何?”
  “罗贤弟,你感觉这题如何?”
  还没有等罗信开口,一旁便有人抱怨:“这哪里是县试的题啊?太难了。”
  “是啊,我完全不知道怎么破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