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现在田信吃了一牙山沟溪流冰镇过的西瓜,好奇询问:“二百亩瓜田之事,年初时我就听人说起,只当是笑谈。不想还真有,这些种子从何而来?”
韩城守将金复是个身形略宽却不胖,纯粹就是身体很宽的那种体型,坐在田信面前嘿嘿然很是得意:“臣在江都与同僚吃瓜时就留了瓜种。本想着回乡后做个瓜农,不想任职韩城,见河滩荒废就起了种瓜的心思。”
“嗯,你倒是有恒心,关陇百废俱兴,就缺你这样的有心人。今年这瓜所产的瓜种就分与各处,我授你一级军阶。”
田信说着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小木盒,里面是上军校尉的军阶臂章、胸章和肩章。
“臣愿为主上效死!”
金复失态呼喊,眼泪都喷了出来,身子前扑磕头在地,抬头又叩拜,一连三扣。
“这是你应该的,二百亩瓜田之种,想要凑齐绝非易事。何况瓜田打理也非易事,这绝非你临时起意,应是早有准备。”
田信温声夸赞金复,为他更易了肩章,将木匣塞到他手里:“我关中动乱三十年,士民男女已不知瓜果之甜美。韩城之瓜,可解士民愁苦,合该推广。”
金复感激流泪,种瓜也是一门技术,这肯定需要他在闲暇时学习,种瓜时更要向麾下吏士推广、教授他们这类技术。保存收集到的瓜种,并带到关中来……看似简单,可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么长距离的迁徙,遗失器物、亲友都是很可能的事情;他却始终能保住瓜种,可见他有多么用心。
不管是因为喜欢吃瓜,还是想靠种瓜致富……客观上已经丰富了关中人的口味、营养摄入,这就是有功劳的。
今年各处休养、种植的主要是农作物,等秋收后才有足够的时间打理屋舍、宅院;就连田信的长安新城、都城街坊建设计划也才能得到施工的人力、物力。
也只有到明年,府库官仓、民宅家里有一点口粮盈余,才能分出时间去经营果园、蔬菜种植。
所以今年田信也只是在上林苑区域内种植蔬菜进行大规模育种,并收集果树建立苗圃。有插扦技术在,改良、推广一些果树品种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用心与否。
上林苑内还有鸡鸭鹅禽类养殖基地,也有猎犬相关的训练、繁育基地,繁育、培养的不仅仅有计划中的牛群、马群,还有这些传统家禽。
在场诸人见金复种瓜升官,一些大口吃瓜连瓜子都嚼碎下肚的人多少有些懊悔。
都已经划分了宅地、田地,今年没时间忙活这些,可明年就有时间经营自己的宅院、田园。
金复之后,轮到县令述职。
主要埋怨本地百姓对小麦推广持质疑态度,不肯用心配合,将更大心思用在了自家的私田上,对于官府公田种植的小麦并不用心。
今年各县并无工程方面的徭役征发,征发的徭役安排在本县的公田进行就近工作。
公田来自抄没,超出田亩法律规定的田地,都是收归官有,集中为公田。哪怕关中混乱、荒废了许多田地,百姓家里的田地始终是很少的,即没有力量开辟荒地,也没有力量保护田地。
抄没的田地主要来自于大族,被吴质杀了一茬后,大族即保不住超额的田地,也保不住家中奴役的部曲。
这些抄没的田地组成公田,再通过与百姓的置换,让公田拼到一起,虽然分布于各乡,但也能集中管理。
如果今后设立新的府兵村坊,划拨公田就能完成村坊建立。
田信也理解这个县令埋怨的情况,各地都有这种情况。
根据新的田亩律令,每户百姓得田三十亩,这是北府田亩制度里大亩,比关中大亩还要大三分之一,比过去的小亩制度更是大的可怕。
这三十亩田地,可比过去一百小亩还要大一些……所以百姓们得到这么多的田地,开荒种植粟米之余,还要打点荒田、荒地,以方便以后饲养牲畜、禽类。
自己的田,自己的地,百姓自然是很热情的,恨不得就像兔子一样打个洞,直接住在田地里,好就近打理田园。
自然地,忙碌的百姓没有多余的时间,却又有服役的义务,在就近的公田里服役……自然就成了百姓放松身心、敷衍做活的休息时间。
农活比起工程来说,偷懒的机会太多了。
面对县令的埋怨、推脱,田信也不恼,只是说:“年初时早有人说,希望今岁免除税租、徭役,以方便士民休养、务农。后来我只免除今岁税租,一是担心百姓好逸恶劳,重私家事而废公家之事;二来是为推广小麦种植。”
“使百姓服役,在公田种植小麦,这小麦种植技艺自然能散播于民间。等磨坊建好,等百姓吃了白面馒头,明年何愁百姓抵触小麦?”
只有长安附近种了冬小麦,完成了冬小麦……豆类、粟米一年两熟的轮作,这对地力的消耗有些大,所以也就今年紧张一点施行两轮耕作,后面还是要执行休耕。
也是多亏了沉在昆明池的铜器宝藏,所以就顺势免除了今年的税租。
因此各地官吏普遍怨言很大,埋怨百姓不懂得回报,只顾经营拨发的新田、新地;敷衍公田耕作。
偏偏官吏又被限制,不准扰民,否则非得把境内百姓组织起来,好好扫盲扫一下,让好好学习学习做人的道理。
第七百零七章
求战
田信过韩城后,向北边上郡的肤施县移动,这里是马超的驻地。过上郡后,就是北地郡、安定郡,最后走街亭入天水郡,再走渭水、陈仓回关中。
巡视不仅方便他掌握各县具体的人口、经济、物产状况,也有象征实际统治的意思。
上林苑,昆明池。
留守的陆议出游至此,审查铸币工作。
等他出发时,这里也就能铸造出四百万铜币,他至多督运三百万到江都;另外湘州、武昌、岭南一带承担二百万铸币的押解工作。
每个五铢钱重四克,品相饱满质地厚重,一千枚五铢钱以麻绳连成一串,这就是一贯钱……一千文是一贯,明朝是七百多文一贯,有所不同。
明朝七百多文一贯,因为官钱、劣钱的区别、折算,所以明朝的‘一贯’可能有一千多,也可能就七八百,每个铜币的品相有程度不一的贬值。
所以就物品价值衡量来说,一贯就是一贯,但具体多少铜钱得另算。好在大宗交易有银子,缓解了铜币的流通压力。
这次田信铸造的五铢钱就品质来说,已经超过两汉的任何一次铸币。
铜币出场检验的方式也简单,一千个五铢钱是一贯,用麻绳穿成一串,挂到天平上……只要误差小于五枚五铢钱,就算合格。
检验合格的五铢钱就这样一串串的仿佛一个‘铜柱’装入箱子里贮藏,每个箱子装满后,由陆议亲自用印封藏。等他出发时,再开箱用麻袋装载铜币,以车船、扁担的方式运到上雒,然后就能走丹水水运,向江都直接水运。
因此运输难点就在于七盘岭与蓝田关之间的这段路线,相当于半个武关道,余下都可以依靠丹水、汉水进行运输。
一万钱四十公斤,三百万钱看似很多,其实调拨一千人就能轻易运到丹水上游。
运输不存在问题,就担心钱币质量出现疏忽,引发关羽的问责。
在孙氏家族眼皮底下活了这么多年,陆议最大的优点不是统兵、执政,而是谨慎。
就在陆议专心操持铸币验收工作时,虞世方照例发往关中的军情通报抵达。
稍稍引发一点混乱,随即许多人就来找陆议……陆议看着这群闻战而欢欣鼓舞的人,心情是很复杂的。
既有身为其中一员而身后鼓舞、感染的喜悦,也有难以释怀的忧虑。
封侯拜将,如今北府体系内,能统领一军的,几乎都有侯爵在身。
去年光复关陇,再到今年年初时调离六百余人的中层军吏转任地方担任县令长、县尉,这给了其他中高级军吏极大的紧迫感。
如果再不建立军功,他们会被全面培养,素质更优秀,且更年轻,敢打敢拼的青壮军吏顶替。
军中启蒙,再广泛选士,开启了一条宽敞的上升途径。
中高级军吏既享受过麾下吏士素质卓越的好处,可到了非战争时期,他们自然就感受到了来自优秀部下的坏处。
从资历、年龄上来说,中高级军吏都是转任地方的优先选择。
可郡县长官是很难获取封侯机会的,留在军中继续掌兵才有可能获取最终的红利。
他们迫切需要战争,需要更多的功勋晋升军阶……按着现在军中的惯例,只要晋升到少将,那最次也能当个食邑百户的亭侯。
有爵位和没爵位,是两种待遇。
不是田信要淘汰这些老人,而是希望他们远离战争,去做更安逸的工作。郡县才是国家根基,现在有足够试错、容错、改正的机会,可以慢慢练手、学习。
如果等后面大规模培养的军吏熬资历熬上来,那现在中高级军吏的处境更尴尬。
面对这些人,陆议不疾不徐反问:“公上如今在何处?”
“应在夏阳周边,明后两日会往上郡。”
“公上既在夏阳,那我等知情时公上如何不知?此事公上自有衡量处断,我等静候即可,无须急切。”
陆议见有人欲反驳,就笑问:“难道诸公以为魏国敢大举来攻?即不敢大动刀兵,我又大张旗鼓,岂不是令敌国笑话?”
来访的诸人个个被反问的堵住嘴,总不能枉顾事实,在这里强说魏军很强,还敢主动进犯。
现在都很急躁,只要粮食储备到一定程度,那随时都可以开启灭魏战争。
这种灭国级别的战争,谁都不想错失机会……只要现在发动战争,那他们留在军中的时间会延长,很有可能等到灭魏战争爆发。
可陆议积威深重,这些人无功而返,但也逼的陆议去拜访关姬,看看关姬对这场战争是否感兴趣。
关姬现在很忙,她正研究落水与肺炎之间的关系……这是关兴信中的疑问,接收江东以后,才清楚知晓当年汉口反击战时对吴军造成多大的创伤。
当年跳水逃亡的吴军难以尽数,汉军预估的是三五万之间,最少能溺死两万多人;可根据现在的资料和统计,当年跳水逃亡的吴军规模在六万左右,虽然就近逃到战船上,可战后还是有许多吏士咳血、发烧而死。
很明显,这是关姬发现水里有细微虫子后向关兴发出了警告信,告诫关兴野外玩水的凶险,也重申了饮用洁净沸水的必要性。
陆议来时,关姬正汇总资料,书写《水虫论》,其中还有夏侯绫三姐妹联合做的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