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45

  天文、地理,这都是很犯忌讳的学问,除了有些地位的读书人,否则一般人是不会懂得怎么测算黄道吉日的,拿本历书来看看那也就够了。但是钦天监定祭拜的日子,肯定不是只拿历书来翻,怎么都得测算一番,至于怎么测算徐循就完全不知道了。她只能肯定一点,钦天监测出来的日子应该不会和历书冲突,历书说不能祭祀,那就应该不会安排在这天。
  别说掌管后宫需要做算数,这管宫务现在还要懂天文了呢,徐循一边在自己简要做的月历上标着不能祭祀的日子,一边在心里唉声叹气,面上却还得不露声色,免得把本来就够浮动的气氛弄得更紧张了。太子不但走了,而且为了安全,还把本身就是武林好手的王瑾给带走了,少了这个大伴,比少了太子还糟糕呢,船上几乎是没了主心骨儿。徐循就算是再不愿意出头,这时候肯定也得把几艘船上的人事给协调起来。
  别说,她还真没怎么和中官接触过呢——那种抬水抬柴火的杂役中人,徐循宫里肯定也是有配备的,女人做不了太多力气活嘛。但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和她搭上什么话头,能和几个嬷嬷说话都得私底下乐半天了。至于太子身边那种读书识字的真正中官,可是很宝贵的人力资源——你说吧,混江湖混到要靠自宫来吃饭的,能有几个厉害人物?识字的都不多,宫里又没有系统的教育制度,全凭本人的悟性和师傅、养父的本事,真正聪明又有毅力的才能知书达理,所以会读书那都是很高级的人才了,徐循宫里根本都分不到这种人才,就是分来了她也只能浪费,她那又没有多少事需要这种人去做。
  太子身边的这群中官们,也就是这几年她才和王瑾、马十、金英等人打过些照面,说过些话,通过孙嬷嬷和王瑾也有了关系在,但要说当门对面地商议正事这还是头一次。徐循也算是见识到了他们的本领,就这四五个人,她把自己的打算一说,顿时就都领会了意图,不言声地在月历上勾勒了起来,一会儿,就把整张月历都打满了圈圈叉叉。
  王瑾不在,范弘、金英都没跟出来,马十算是这里留下的管事人了,他指着这张纸给徐循解说,“您瞧今儿是甲辰日——”
  看了徐循一眼,他把话给改了,“今儿是五号……”
  甲辰日、寅卯日,那都是用的天干地支来纪日和纪年,本身就是天文学的一道门槛,不会推算的人,看天文著作都和看天书一样,连钦天监的文书都是看不懂的。徐循也不是不会算,但是她不熟悉,也没这个心思在这时候算,不过马十这一开口,顿时也暴露了其高超的文化水平——就是这家伙,平时粗壮高大,看着一点也不像是能掐会算的人……
  “从十六日到二十七日,这十二天里,有四个不宜祭祀的日子,三个凶日,还有四个日子不是上上大吉,这就是十一日了,当中这天可以设法指定不许,”马十报给徐循一个喜讯,“刚到的时候,咱们就说太子爷旅途劳顿,不大舒坦,要休息几天……这样也能拖上个七八日的,就不用在瓜洲口拖时间了,可以直接慢慢地开去南京。”
  从南京到瓜洲基本就是一夜一天的功夫,南边走船可是日夜兼程啊——徐循一听,顿时舒了一口气,“还好!这要是下旬全是大吉的日子,那可就糟了。既然如此,咱们正常进南京。”
  孙嬷嬷有几分犹豫,“要是能在瓜洲拖几天……”
  徐循看了孙嬷嬷一眼,还没说话呢,马十身边一位中官已经笑道,“好叫嬷嬷知道,主子如今才走,自不欲消息流传出去引来不便。咱们宁可还是如常行事,别惹来注意的好。”
  这就把徐循的主意给说透了,徐循看了他一眼,灯下还没看清容貌呢。那边孙嬷嬷已道,“话虽如此,可毕竟主子到了南京,按理礼部衙门乃至那边司礼监的人都要来拜会的,没个理由,很难不见啊。这若是有事倒又无妨了,若是无事,主子倒白白得罪人。”
  这一片公心,倒是真的为太子考虑。徐循想了想,断然道,“无事,大哥也要再回来的,自然可以安抚他们,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些人受点冷遇也不算什么。”
  她身份最高,说得又有道理,态度也拿得住,此事遂一锤定音地决定了下来。
  #
  从瓜洲到南京的确只是短短一段路,从瓜洲这边出发了,南京码头那里几乎都能估算出时间来,安排人在码头迎接——太子身份贵重,此次过来又是为了祭祀的大事,还有督办迁都事宜的意思在里面,本来就是要做场面的,因此可想而知,这过来迎接的官民人数能有多少了。这天上午,码头都用红绸扎了起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并南京六部尚书,该到的高官都到了个遍,在码头等了有一个来时辰,便见到几艘御船飘然顺水而至,在天字码头顺顺当当地停泊了下来。
  按规矩,等障步摆好,仪仗出来,太子就该从船舱移驾出来,同辛苦迎接的老臣们道一番寒暖,再上马回南京城去。——这太子仪仗还是要特地随船带来的呢,甚至连仪仗队都是从京城来的,现在的南京,早都没有这些配置了。
  可这一回,让人吃惊的是,仪仗倒是出来了,障步也摆好了,可一样被抬出来的,却还有一顶并不大的暖轿。淡红色的轿帘和朴素的犄角,都让人一眼看得出来,这是船上预备了临时要用的便轿……
  众人正奇怪呢,就见门口人影一闪,一个披着斗篷的人弯腰进了便轿,马十等太子近侍随着便轿一拥而上,马十扬声道,“传太子口谕:本王因出了风疹不可冒风受晒,今日便不出面和诸位寒暄了,只辛苦诸位远道而来了!”
  这倒是挺大白话的。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吃惊,却见那轿子被抬到了御车前头,其中那人在护卫下钻入车中,全程都很注意防护,果然是不可受到一点风吹日晒。
  进了车以后,太子的情绪似乎是有所缓和,掀开了背阳那面的帘子,冲离得最近的礼部尚书笑道,“多承久候!”
  从声调到声气,的确都是太子爷的口吻,礼部尚书那也是高官啊,肯定是见过太子几次的,这一面人原本的一些疑窦顿时都消散了开去,忙都弯腰冲太子行礼回话,连着原来在阳面的司礼监太监都转过来和太子搭了两句话问安。太子终究畏风,还是把帘子放了下来,只隔着窗户和群臣并中官都说了些话,倒是条理清楚,众人都再无怀疑,全当太子是真的出了不能冒风的疹子。
  等车驾上路人都走动起来了,各自私底下还议论呢:好黑的脸上点了一团团全是白药膏,隔着帘子看来都怪可怖可笑的,难怪不肯在人前现身了。用这个样子去祭祀祖宗,那可是大不体面,看来,这祭祀的事少不得是要往后拖一拖了。
  至于徐循等人什么时候下船进京,那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反正太子所居的春和殿已经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随时都可以入住,除非是太子妃这样的正妻,别的女眷即使再受宠,也和国朝大臣,没有丝毫的关系。
  太子就这样入住了春和殿,开始了自己深居简出的养病日子,因为自己的病情,太子的心情似乎也并不太好,才进春和殿,便是接连发作了几个内侍,并且也回绝了太医院派来的留守太医,只说自己随身带的医官已经够使了,不必多一个人来看他的丑样。
  如此种种暴躁不得体的表现,也让众人多少想到了他的祖父——文皇帝十分宠爱太子,曾经多次说过他最像自己,难道连脾气都要学个十足十了?
  先不说这隐约的担忧了,反正祭祀也不急于一时,众人也都放任太子在后宫养病,除了每日派人问安以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太子刚到南京的头十天,也就这么波澜不惊的度了过去。
  可从五月下旬开始,南京城的气氛就没有这么祥和了。有些无根无据的流言,开始在城内流传——
  据说,北京城里的皇爷,已经龙驭宾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朝是已经失去了第二位天子……
  虽说这完全只是谣言而已,但却也在南京官场,激起了一阵不安的骚动,不论是要查证也好,想报信也罢,许多人的眼光,也全都转向了春和殿里养病的那一位二号人物。
  徐循的考验,也终于正式步入了戏肉阶段。
☆、逼宫
  迁都已有几年,文皇帝的后宫该去的都去了,皇帝的女人更不会有人在这里住着。徐循倒也就免去了四处请安的苦差事,安安静静地带着从人们在春和殿里幽居不出,对外只说是安奉太子养病。南京礼部尚书几次着人过来通报,她都使人推了,只说太子发风疹,心绪不大好,不是已睡下了,就是没穿大衣服,不好见大臣们。
  须知道,这大臣乃是国之股肱,并不是皇帝家养的奴才,如果双方没有很深的交情的话,也不是随便就能见的。尤其是礼部尚书这样的重臣,没穿着符合礼制的正装见他都算是太子不够尊重,所以这就有个很有趣的借口了:我不见你不是我不看重你,就是因为我很看重你,所以我才不能随便地这样见你。
  礼部尚书信不信徐循是不知道,但他反正也只能按这套规矩行事,好在太子不见,要见太子身边的中官却没这么大的规矩,马十身为太子近侍,正好代表太子和礼部衙门磋商这合适的祭祀日子。
  也不是尚书太过心急,这祭天毕竟是件大事,没有足够的理由拖延,北京那边追问起来他也不好交代,现在他自己态度做出来了,对马十那边的口吻就很松动:反正是祭祀你自己的祖宗,下半个月也没什么好天了,你大爷什么时候想祭祀了说一声我们再来找日子。
  他这个态度,徐循自然是巴不得的,拖到下半个月的时候,北京那边无论如何该有个结果了。现在外头衙门是越少给她找事越好。
  一开始这几天,她成天带着嬷嬷、使女们在春和殿正殿里,做出一副伺候太子的样子,外面也没什么人过来询问。——不过,话虽如此,气氛却并不轻松,也没有谁敢于娱乐什么。要知道,皇帝在北京,可是圣躬不安啊……
  就这么平静了十几天以后,忽然间,司礼监也好,礼部衙门也罢,甚至是太医署都开始使人问太子病情的时候,徐循心里多少也是有数了:北京那边,应该是出消息了……
  “确实是传出流言,说是皇上已经驾崩了。”马十在徐循跟前回报,“现在南京的衙署里,流传的都是这样的消息。小的和锦衣卫平时来往不多,不好差遣人过去询问,可惜,东厂在南京又没有衙门。”
  这两个都是居中传递消息的特务机构,自己的消息肯定也是很灵通的。不过别说马十了,就连太子,平时都很注意回避和这两个衙门的来往,就是在文皇帝年间都是如此。徐循对此也是很理解的——太子和她说过一嘴巴,“那都是阿翁的狗呢!”
  皇帝自己的缇骑,岂容得别人随意笼络?太子的地位稳若泰山,压根不必要做这种犯忌讳的事,所以,说起来太子宫的确和这两个衙门没什么联系。徐循甚至私底下怀疑,太子往北去的消息,到底瞒得过传闻中连你家今天买了几斤菜都知道的锦衣卫不……
  “不要和锦衣卫随意兜搭。”徐循思忖了一会,还是下了决定,“今天来人口中说辞都是怎样的?”
  太子身边一个素来沉默寡言的伴当韩二上前一步,给徐循行了一礼,“还没有坚持要见殿下,但言谈间也已经开始打探殿下的病到底是真还是假了。”
  他正是当时出头糊弄百官的“声替”,虽然长得和太子一点也不像,但却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太子的声线和谈吐。这几日在外行走,竟是也没一个人对他有什么疑心。
  徐循就算是再能耐,也就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妇,她经历过的事情不少,可要说给什么事做主那也还是第一次,这会儿也是心里直打鼓,有点没主意。几个中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有谁敢于出头说话:现在北京那边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现在是正好借机下台,说明太子已经北返了呢,还是继续硬撑下去,的确也是很难下这个决定。
  徐循倒也没想把这个决策权推给别人,宦官那毕竟还是奴才么,太子走的时候是把主导权交给她的,连自己的印玺都放到了徐循手上,这个决定肯定得她来下,后果如何她也只能背着了。她咬了咬牙,到底还是决断道,“再瞒!北京那边一日没有准信,咱们这边就一日瞒着!”
  这是要把压力自己扛起来了,几个中官都有几分动容,互相交换了几个眼神,马十小心翼翼地说,“娘娘,只怕人心不堪,会有些不好的揣测……”
  “这我也知道。”徐循叹了口气,“但若这凶讯只是谣传的话,你们想过没有,此时揭露出太子北返的事,会给南京带来多少不必要的动荡?”
  太子匆匆北返,在这种谣言背景下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回去继位了。南京城说不得真会有衙门准备丧仪丧服,若皇帝没死,那就真是史上最大乌龙了,再说,不管多情有可原,徐循也不觉得皇帝会乐见底下的臣子去拥戴储君。
  这个压力,是必须背起来的!哪怕他们的防护,会被泼上‘阻断内外、居心叵测’的脏水,甚至也许有人会诬陷他们在半路干掉太子,现在只是在装神弄鬼拖延时间……为了太子的地位,这些委屈,徐循都准备全盘认下来。
  就是再倒霉,也没什么好埋怨的,谁让是她跟着太子出京,不是别人?
  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也许中官们是早就琢磨出来了,只是不说而已,现在徐循把道理点透,表明自己准备做出决定,也准备承担后果了。他们也就不再劝说什么,几个人对了对眼神,均都下跪道,“如此,奴婢们也誓死追随娘娘!”
  徐循倒有些失笑,“好了,说不定明天北京的消息就来了呢?也不必这么沉重……都去偏殿里坐着吃茶吧。”
  毕竟不是一个系统的,徐循也不好意思和一群中人成天对坐,她自己坐在主殿主屋里带了一个嬷嬷一个侍女,其余的中官都是在偏房里说话吃茶的。这也是这一阵子的惯例了。
  听说吩咐,一群人便都退了出去,只有一人慢下了脚步,见同僚们都出去了,他又转回来给徐循行礼,“娘娘且请安心,外头那些人,终究也不敢太过分,即使局面失控,您也不过是暂时被软禁罢了。就算如此——殿下性子,您也是知道的,您今日受一分委屈,日后便是百倍奉还。还请娘娘万勿过分忧思,善自保重玉体。”
  这话,基本上是说进徐循的心坎里了。这道理,她也不是看不出来……外头那些官大人,还能把她怎么办?她是太子的妾侍,上了谱的!难道还能随便被转卖、赐死了去?就是被幽禁,也都要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只要太子没倒台,这时候的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自己明白,和别人说出来宽慰她,那滋味又不一样了。徐循又不是什么深谋远虑心有城府的大政治家,女流之辈,掺和进了废立漩涡里,就算只是粘了一点边而已,心里这担惊受怕还能少了去吗?这话听了,贴心落耳啊。
  她看了这中人一眼,想起来了——这也是当时赞同她直取南京计划的小黄门。
  说是小,也有二十多岁了,好像是叫柳知恩,太子也挺喜欢的,往常进出间常打照面。不过,两人身份悬殊,却没怎么说过话。
  徐循冲他点了点头,“你也是有心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哥不会亏待咱们这些人的,就是受点委屈也别放在心上——把这话和你的兄弟们都传一传吧。”
  柳知恩会意地一笑:真要是被人闯入宫里,徐循没事,但他们这些人估计就要难受一阵子了。徐循这也是给大家鼓劲儿呢。
  “是。”他给徐循磕了头,不再多言,也就很利索地退下去了。
  等人都散了,孙嬷嬷过来给徐循倒茶,“这个柳知恩,倒是挺会说话的,奴婢心里本来也难受着呢,被他这一说,倒是舒坦多了。”
  徐循漫不经心地笑了笑,“能在大哥身边厮混的伴当中官,有哪个是简单人物?”
  她望着自己的指尖,轻轻地叹了口气,“也就是我们这些妃嫔都是傻的罢了。”
  “您们也是万里选一的人尖子。”孙嬷嬷说,“又岂是那些没根的奴才可以相提并论的?”
  徐循也懒于和孙嬷嬷争辩了,她心事重重地望着空荡荡的御榻,在心底想着:大哥现在,到底进了京城没有呢?
  #
  太子到底进了京城没有,南京这里谁也没收到消息——按常理,北京到南京的信息,走个七八天那是怎么都够了的。所以流言刚起的时候,很多人还能维持着性子,反正不管怎么说,等个七八天总能等来官方消息了。
  可现在七八天早已经过去,各种各样的流言从北京往南京汇聚过来,而官方诏书又迟迟不出的时候,毕竟是有人按捺不住,想要把太子的行踪给确定下来了——不论出了什么事,现在皇帝出事了是肯定的,身为国之储君,太子这时候就是病在南京那也应该接见一下地方大臣,稳定一下民心,而不是躲在宫里自己宅着不是?
  当然,要是皇帝和太子真的是一起同时重病了……那估计南京这边往山东过去报信的人,得比从前多了个无数倍。
  不论是好意也好,歹意也罢,反正现在大臣们已经不是商请太子出来,已经完全是催逼、胁迫徐循等人开门交出太子了。可越是这样,徐循越是不敢确认太子的行踪啊,北京那边到现在都没信,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一句话若是坏了大事,这后果谁能承担得起?
  但现在也已经不是硬挺就能挺住的局面了,多得是人心急着要确定太子的下落,徐循不出来,他们自有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想要闯进去。
  “外面已经开始调集甲士准备撞门了。”马十匆匆进了主殿。“娘娘,您看咱们这是——”
  就算徐循也明白,自己等人的行动在忠臣眼里看着也挺可疑的,但直接撞宫门诶——她也有点恼怒,太子的印玺还在呢,她昨天还写了手书出去让众臣不要惊慌,连印玺都不认了,眼里还有太子这个人吗?打的是什么主意,谁知道!如果太子真是在屋内重病,听说有人要撞宫门,估计都能气死。
  她还没有说话,果然,远处已经传来了沉闷的撞击声,一屋子人都吓了一跳。柳知恩反应最快,韩二次之,两个人都是闪到徐循身前,做出了护卫的姿态。
  徐循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但她说实话却并不是很惧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