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436

  琼哥媳妇,指的应该就是吴兴嘉了,她嫁的正是牛德宝爵爷的长子牛奇琼,也是牛娘娘的堂弟。从前吴兴嘉有意于后宫嫔妃之位时,牛娘娘就不大喜欢她,没想到现在做了她的弟媳妇,牛娘娘居然还会这样当众下她的脸子,给蕙娘打小报告。
  “都说她要回京了,没想到回得这样悄无声息。不是娘娘说,我还不知道她已经到京城了呢,都有些不像她了……”蕙娘不禁也是一笑,“怕是为了吴阁老的寿辰回来的吧?”
  如今牛家,真当得上炙手可热的考语,吴兴嘉这个牛家小宗妇回京城省亲,还能少了人巴结她吗?牛淑妃道,“也是为了她父亲的寿辰,也是为了本宫的事。”
  自得、自矜之意,虽经过收敛,但依然隐隐地透了出来。蕙娘忙道,“是臣妾想岔了,没想到册封大典那儿去,请娘娘恕罪。”
  册封皇贵妃,是国朝大事,皇上病危时下了旨,牛淑妃就算是有了名分,可还要制册制宝安排仪式,才只筹备了三个月,礼部效率已算是很高了。牛淑妃春风满面,含笑又和蕙娘说了几句话,话里话外,都引她埋怨吴兴嘉的不是,蕙娘却充耳不闻,也不接话,连牛贤嫔都当作听不懂——她有点发急了,便索性屏退了左右,握住蕙娘的手,推心置腹地道,“你也算是天下间有数的富豪了,国公府更是百年的基业,乃是大秦有数的名门世族。你男人又有本事,连我都要求着他,我虽然也算是有些权柄,但想要给你送点好处,也不容易……兴嘉这丫头,轻狂得很,偏偏又是命好!我说句实在话,你别生气——就这会看,她的日子,要比你强些,怎么说,未来一个侯夫人,那也是稳稳到手了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前她被你踩得很,现在你们见了面,她必定是要报复回来的。我思来想去,也就是这件事,能助你稳稳压她一头了。”
  牛贤嫔在族姐跟前,话从来都不大多,听见姐姐这么长篇大套的一番话,她那长长的眼睫,也不过是若有所思地上下扇了几扇,便又挂出了淡淡的笑容来,在一边做她的人肉花瓶。蕙娘被牛淑妃纠缠得有些无奈,只好老实道,“娘娘殊恩,臣妾感激不尽——”
  “咱们也别绕圈圈,打马虎眼了。”牛淑妃打断了蕙娘,索性就开门见山了。“现在皇上对外都说是好了,可对内,那瞒不过我们这些内人……只他的病情,全掌握在权神医一人手里,我这也不是为了我,还是为了皇次子!你就给我透透口风,好歹露个消息吧,皇上这病,到底是能治好不能了。”
  这一阵子进宫,太后、太妃碍于身份,没有屡屡加恩,多半还是让小一辈来使劲。可杨宁妃对她虽也热情,却远远比不上牛淑妃真是下了大力气来拉拢她,连嫡亲的堂弟媳妇都不惜往死里踩。想来为的也就只是这一句问话了,蕙娘轻轻地叹了口气,摇头道,“这,臣妾却真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仲白在家口风一向很严,这种事,我们也都不敢多问……”
  见牛淑妃不可抑止地露出失望之情,她便又道,“我也不瞒着娘娘,外头男人们的事,仲白未必会和我说的。男主外、女主内嘛!我自己事儿也多,平时和仲白在一处,不是说家事,就是说两个儿子,他医馆里的事,我也不大问的——那也是经了慈恩寺的妙善大师指点,大师说,他妙手回春施针救人,那是和阎王爷对着干的事儿。我呢,怎么说手头也有个票号,这票号四面通财……”
  便又将这慈恩寺的妙善大师,那卜算如神的形象略吹嘘了几句。
  深宫内院的女人,因身份缘故,最是信佛尊道,牛淑妃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来往,对妙善大师的兴趣也是逐渐浓厚,不禁便道,“听你平时常常提起这位大师,他素日里在京中,果然有些名气?”
  蕙娘笑道,“大师不大和达官贵人们往来,在我们这群人里,名气倒是不显。但平日里热衷行善,是城东一带有名的善心人,就是仲白,和他来往都很密切。平时春秋二季凡有瘟疫,都是经常和妙善大师携手义诊发药的。”
  牛淑妃眼睛一亮——这个权仲白,什么事都不走寻常路,就连找供奉,都要找个这样的供奉。不过,这对她而言却是个不错的机会,皇上身子不好,以后仰仗权仲白往外透消息的时日还长着呢,虽说焦氏自陈,和夫君关系比较冷淡,听不见多少心里话。但好歹也给指了一条明路,这做丈夫的和谁过从甚密,最清楚的还不是他媳妇?大把的布施撒出去,不愁妙善大师不为她、为牛家说些好话……
  她眼珠子一转,便欣然道,“竟还有此事?这样的得道高僧,若能得他指点两句,我这心里也就不会这么慌乱了……也好,正好今年我也都还未出宫礼佛,待册封大典之后,少夫人若是有暇,便陪本宫上慈恩寺走一遭儿吧?”
  蕙娘也就是闲来无事,投一发鱼饵而已,没想到牛淑妃根本是抢着跳出水来咬饵食,她自然也就顺水推舟,“那我也就借娘娘的光,多少也休息几天了。”
  只要皇上的身子还是这样,蕙娘的态度又总还是比权仲白要软和一点,能让别人看得到希望,那么宫中妃嫔,对她就永远都不会太不客气。牛淑妃和蕙娘定下了约会以后,又说了几句闲话,见蕙娘有告辞之意,便站起身来,亲自把她送出了中殿。牛贤嫔也就跟着一道辞了出来——几人说得投机,耽误了不少时间,她再不回去,皇次子就要下学了。
  因按现在时辰,太妃业已午睡起来,蕙娘还要过去一行,便正好和牛贤嫔同路。两人并肩走了一段,蕙娘见牛贤嫔还是那样笑微微的,星眸流转间,似乎总有几分忍俊不禁,便笑道,“娘娘,什么事这么滑稽。”
  “我是觉得……”牛贤嫔也没敷衍她,左右稍微一看,便压低了声音,“少夫人你,有些太捉狭、太欺负人了。”
  蕙娘笑道,“我不明白娘娘的意思。”
  牛贤嫔双眼一闪一闪,想了想,又噗嗤一笑,“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少夫人你也是两面为难,只好顺着……”
  她比了比后头,“她的意思往下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又令娘娘凤心大悦,自个儿又落得了清静,想来,慈恩寺的香火因此也能陡然兴盛一段时日,也算是皆大欢喜。其实这亦是老成之举……只是我想到方才姐姐的神态,便实在忍不住要笑,还请少夫人见谅。”
  牛贤嫔以那样出身,如今又得了孙家青眼,又得了牛家信任,颇有左右逢源的意思,蕙娘是半点也不会小看她的。可她从前在人前,似乎总是寡言少语,半点都不出彩,此刻温言软语、轻言浅笑时,方现出了少女一般的俏皮,这话里话外,损着牛淑妃的意思,令蕙娘也忍不住要笑,她忙绷住了道,“我这也都是实话实说——”
  “姐姐是命好。”牛贤嫔不知想起了什么,又渐渐地收敛了笑意,她坦然地道,“总是赶上了好时候儿……这宫里出身比她尊贵的人,也有得是,可谁的命都比不得她。有些人莫名其妙,就这样黯然离开了……”
  她叹了口气,轻声道,“还有些可怜人,虽是金枝玉叶,但将来大半辈子,却都要受苦。”
  她瞅了蕙娘一眼,幽幽地道,“少夫人今番有暇,不如去探探福寿公主吧,她这一阵子,身体是越发不好了。能得您陪她说几句话,没准心里还能松快松快呢。”
  说着,又冲蕙娘点了点头,便自己加快脚步,往太后宫阙去了。
  蕙娘去太妃那里,无非是尽权家女主人的义务,和宫中诸位巨头保持良好的关系。太妃现在一心教养安王,很少牵扯进后宫纷争,对她当然也不过分热络,她略坐了坐也就出来,本要回家,可听了牛贤嫔那番话,又有些举棋不定,站在长长的甬道前,才略作犹豫,导引她的大太监便笑道,“少夫人怕是惦记神医吧?今日两夫妻都在宫里,却未能碰面,也算是一桩奇事了。您若是想寻相公了,他这会应该在福寿公主跟前扶脉呢。”
  蕙娘心头,微微一震,顿时已把牛贤嫔那番话给融会贯通。她心底亦不是没有感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牛淑妃大剌剌地拉拢权氏,却不知道她越是用力,权家就离她越远。以羞辱吴兴嘉作为交换,更是尽显胡闹荒唐,倒是这个小牛娘娘,随随便便几句话,已经使得她很感激她的情分了。真是如她所说,牛淑妃一辈子只得一个命好,不然,副后的位置,又哪里轮得到她来坐。
  “不必了。”她笑着冲那大太监微微一点头,“后宫重地,未经通报哪能随便乱闯……公公有心,我记着这份情了,可如今天色不早,还是先回家去吧。”
  大太监情知这个人情,权少夫人已经认下,他回头足以向主子交待,便也不多言,欣然一施礼,“如此,少夫人请这边慢行……”
  #
  蕙娘心胸洒脱,并不急行军过来寻夫,福寿公主屋内,便始终保持了静谧而温馨的气氛,权仲白在药方上落了最后一笔,抬头把方子交给福寿公主身边的大宫女,口中还道,“公主这是心病,心结能解,不吃药也无妨的。若心结不解,就吃了药,终究也妨害到五脏六腑,北地苦寒,生活本就不易,公主若体弱多病,只怕……”
  福寿公主苍白着一张俏脸,水灵灵的大眼睛瞟了瞟权仲白,便又低垂下去,注视着地面,她纤白的手指握成了拳,凑到嘴边,遮住了自己轻轻的咳嗽,过了一会,才止住了嗽喘,略带幽怨地道,“神医不必忌讳,福寿知道您的意思,若我体弱多病,按草原上的风俗,只怕会招来鬼王叔的不喜。他那几个哈屯,就更要欺负我了。”
  大秦喜欢病弱美人,草原上可没这个规矩,不能生养的妇人,要来何用?权仲白没有否认福寿公主的话,只道,“公主还要慎言,鬼王叔那是民间给起的绰号,罗春是正儿八经的蒙古万户。鬼王叔这个名号,别人可以叫,您是不好叫的。”
  福寿公主一咬唇,顿时珠泪欲滴,她并不接权仲白的话,而是低声吩咐左右,“你们都出去……小樱留下服侍我,我、我和权神医有话要说!”
  作者有话要说:我看了下,应该是欠了长评一次加更,评论两次对不对?
  如果我记错了,告诉我哈!
  蕙娘受欢迎,小权也不差,人家的桃花来历更牛逼……公主诶!
☆、184情丝
  权仲白行医多年,什么场面未经历过?福寿公主才一开声,他便在心底叹了口气,才要开口时,下人们却已潮水般地退出了屋子。权仲白心底,倒不禁一凛:这个福寿公主,平时总是娇娇怯怯、弱不禁风的,身子也不大好,不想对底下人管束居然如此严格,她要只带个贴身宫女,和年轻外男静室密谈,底下人竟是一句话也都不敢多说。
  走到这一步,权仲白也不再矫情了,他并不说话,只是沉下脸来,冷冷地望着福寿公主。任是福寿公主眼波流转,幽怨之意盈盈欲滴,他的眼神也不曾出现一点波动,周身气势反而越来越冷,哪又还有半点旖旎?
  少女心事、患得患失,最怕是遇到不解风情的鲁男子,福寿公主眼波如丝、似怨似诉,凝睇着权仲白,半晌才细声道,“这一个多月来,先生似乎很有些心事,对福寿,也没有从前那样和气了……”
  权季青正是一个多月前失踪的,权仲白虽有城府,但福寿公主的眼力亦十分敏锐。每日里他见到这许多人中,恐怕瞧出他异状的人,一个指头能数得过来,福寿公主一个月才见他几次,能发觉不对,恐怕还是出于少女那敏感的心事。
  权仲白又瞥了福寿公主一眼,见她星眸带盼、桃腮微晕,真是说不出的动人,叫人见了,真是打从心底生出怜意来,恨不能满足她的所有要求,不忍让她失望……他只得又叹了口气,沉声道,“公主,这件事你从前也提过,权某从前也给过你一个回答。这回答,我是不会更改的。”
  福寿公主面上顿时闪过了可以眼见的阴霾,她又垂下头去,轻声道,“权先生,这件事,以你的本事,绝对能安排得天衣无缝的……”
  “嘿,天衣无缝。”权仲白倒被她这句话勾起了心事,他喃喃地道,“这世上又哪有任何一件事,能做到真正的天衣无缝。”
  流露这片刻真情,在福寿公主跟前,已有几分冒险,这女娃自幼在宫廷中长大,察言观色的本领,自然也是一绝。又因为大有可能嫁到西北,成为罗春的哈屯,皇上未雨绸缪,给她安排了不少教席,虽然她平日里不声不响,一点都不起眼,能力似乎极为平庸,但只从刚才一件事,便可见到她内心深处的丘壑,更别说这一两年来,随着朝野间局势的变化,她明里暗里,已经央求了好几次,想要让权仲白为她办一件事,权仲白虽未答应,但也清楚地认识到福寿公主并非是表现出来得那样简单,在她跟前过分忘形,没准就会被她抓到一些线索,借此探知到他的一点把柄。
  “再说,这件事牵连甚广。”也许是因为心绪的确不好,今日他特别没有耐性,决心把话说开,“我帮助公主不要紧,事后两国该如何善后?罗春娶不到公主,可不会善罢甘休。这样的事关系到了天下政局,并不是我一个医生可以随便插手的。”
  他又瞟了福寿公主一眼,不轻不重地道,“再说,公主你一个弱女子,没有了皇室名分,一个人如何安身?你身份敏感,万一被人寻到,良国公府顿时便是大祸临头,难道我助你脱身后就不再管你?少不得要为你寻个妥善的去处监管起来。十几年内,甚至都不好随意出门,另行婚配更是想都别想。天长地久,你的一辈子,还不是被耽搁住了?”
  这一回,福寿公主咬住下唇的力道,不禁就更大了几分,她默然片刻,方才幽怨地道,“蕙姐姐国色天香、十全十美,福寿比她不上……这一辈子,都只有欣羡的份儿。可先生您知道么,福寿最羡慕她的,不是她的能耐、她的财势,甚至也不是她的长相……福寿只羡慕她生得比我早,羡慕她,羡慕她有先生这样的夫君……”
  如权仲白所说,一个弱女子,没了皇室的名分,只能被他的羽翼护卫,甚至都不好另行婚嫁,只能落得和青春虚度的下场。那么于情于理、水到渠成,权仲白担负起她的终身,也就成了自然的结果。一个皇室公主,情愿连名分都不要,来做权仲白的小星外室,心意如何那还用说吗?福寿公主是一句不该的话都没有说,只对权仲白做了一个请托,便等于是把世上所有的情话都说得尽了,这世上怕也只有权仲白这样的人,能如此铁石心肠,将她几次表白,都给挡了回去。
  “请先生赐我神药,助我假死,先生不肯答应……”福寿公主见权仲白并不答话,只好自顾自地往下说,说到这里,她禁不住怨怼地横了权仲白一眼,才续道,“可我请先生别治我这嗽喘的疾病,令我的身体,不适合嫁到塞外,先生却也总是严词回绝……”
  她不禁轻轻地饮泣了起来,“先生别怪我福寿胆小怕事,实在几千年来,哪有真正的嫡亲公主被卖去和亲的道理。塞上苦寒不说,罗春已有数位哈屯,个个来历不凡,又都追随他年深日久,早已生育了儿女。福寿此去,夹带大秦国势,只怕不为大哈屯所容……罗春和皇兄如胶似漆时还好,若是一朝反目成仇,天下之大,我又哪有容身之处呢!”
  不论福寿公主该不该抗拒和亲,采用的手法又是否正大光明,但这番话她是真说得动了情,一字一句,也都是发自肺腑的担忧。权仲白叹了口气,和声道,“要不是也知道公主的难处,先头您一提这话,我也不会再给公主扶脉了,您身子底子还算可以,要是再努力一把,也不是没有机会在出嫁之前,把嗽喘的老毛病给压制下去,这样一来,便可早日为万户生儿育女,有了儿女,你在万户身边,就算是扎下根了。公主如还有些别的想法,一心只要自误,我权某人也是只能医病,不能医命!”
  福寿公主也算是权仲白的老病号,是他看着长大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她对权仲白起了些异样的心思,这事瞒不过他的眼睛,但也不至于成为权仲白的一个心结。他处理这种事,那是游刃有余了,这一番话,说得软硬兼施,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顾及了两人的情分,福寿公主的眼泪,扑梭梭地顺着脸颊落了下来,她哽咽着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和我说过,‘要不是有滔天的本事,能够改命,这种事遇到了也就只能认命,求别人是求不来的’。是……是福寿没有本事!”
  毕竟年岁还小,就有些心机,也被情绪冲散到了一边,福寿公主一扭身子,靠在心腹宫人身上,便孩子一样地抽泣了起来。“可我问您,究竟是谁重提和亲之事,把罗春从我无缘的姐夫,变作了我的未婚夫……您、您却怎么都不肯答我。我也没想怎么着,我就是想知道,不成么?”
  她抬起头来,红着兔子一样的眼儿,切切地望着权仲白,几乎是有几分歇斯底里地道,“我这一辈子,就被那人几句话定了弦儿,难道我连他的名字,都不配知道么?”
  权仲白又哪里能不明白她的心情!他发自肺腑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不会在背后嚼舌根的,公主若信我不会向皇上告密,便也当信我,不会向您透露这个秘密。”
  福寿公主没话说了——这个檀郎,有多迷人,就有多无情,他虽有那水墨一样泼天的风流护身,可对哪一个如花似玉的后宫女子,都是那样不假辞色。她就是流上一河的眼泪,恐怕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
  权仲白那话,虽然处处在理,可也点出了一个事实:在他心里,只怕福寿公主和皇上的地位,并没有孰轻孰重。也就是说,自己在他心里,是一点都不特别……
  这就有点伤人了,国事当前,她的身份,注定不可能随心所欲。福寿公主本能地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可无法同恋慕的对象有个结果是一回事,在他心里毫无地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又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沮丧,顺着心尖尖滴了下来:那个焦清蕙,真就那样好?生得是挺美,可除了这个,她还有什么!说到美貌,后宫中也不是没有能比得过她的女子,凭什么,凭什么香山静宜园里,流传的全是冲粹园内夫唱妇随的故事,凭什么她得远嫁漠北,去做罗春的三哈屯,而焦清蕙却能独占鳌头,坐拥天下最豪奢的财富、最、最迷人的男子,以及最清幽的园林,享着那人间有数的清福?她不过一个偏房庶女,可她福寿公主却是正儿八经的金枝玉叶!
  “先生必定极爱少夫人……”虽有冲动,想要将权仲白赶走,再不想看到他俊逸的容颜,但随着皇兄健康恶化,福寿公主内心也是深知,在京城内,再没有谁能挽回她远嫁的命运,真是再看他一眼,就少一眼了。尽管被他毫不留情地多次拒绝,一颗少女芳心几乎承受不了,但她依然不舍得令他离开,眼看两人话题,似乎无以为继,她慌忙又寻了一个话头。“福寿还记得,先生成亲以后,日渐容光焕发,面上都多了些生气……”
  她又瞟了权仲白一眼,犹抱着万一的希望,低声道,“虽说近一年以来,您心事重重,似乎渐渐少了欢容,但想来,那亦和少夫人无关,少夫人这贤内助,必定能抚慰您的情绪,让您更加开心快活……先生您道,福寿说得对吗?”
  与其说这是一次拙劣的离间,倒不如说这是一次隐晦的表白,权仲白苦笑了一声——要再回绝福寿一次,可能伤她是有点过了,他虽没有太多怜香惜玉的情怀,但也不愿意把一个稚龄少女的尊严,摧残得太重。
  可才要措辞回话时,想到福寿公主的话语,一时间他也不禁有几分惆怅,半晌才道,“嘿,问世间情为何物,若只是叫你开心快乐,又哪有这许多的情怨诗篇?”
  见福寿公主眼神一亮,权仲白忙又补了一句,“日后公主见了罗春可汗,便能明白我的说话了。可汗生得非常英俊,是天下有数的英雄人物,只怕要比公主想的更为出众……恕我直言,倒是比我们大秦的驸马人选,要好得多了。”
  宁为英雄妾,不做庸□,的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福寿公主眼神稍微一亮,便又黯淡了下去,“他再好,也是妻妾成群……”
  权仲白浑身不自在,却又有几分好奇,福寿公主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许配给罗春,这些年来,她曾将此事视为命运努力接受。态度发生转变,也不过就是近两年间的事,虽说小姑娘情窦初开,的确是很有可能,看上了他,但……就因为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她便能改了态度?
  “也不知公主是从何处听来,觉得草原生活艰苦非凡。”他便索性直接问,“难道您身边有人去过塞外不成?我怎么觉得,您把罗春,想得也太可怕了一点!”
  福寿公主到底年纪小,也是这件事没什么好遮掩的,她反射性地看了身边的宫人小樱一眼,见小樱微微摇头,才道,“是福寿想当然了,请先生赎罪……”
  权仲白心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小樱,这才举手告辞,“还请殿下善自保养,希望下回给您诊脉,您的身子,已有所好转。”
  起身走到门边时,又听得急急的脚步声,福寿公主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小樱陪我长大,也算是我的腹心之人……”
  “殿下请放心。”权仲白听声辨位,觉得福寿公主靠得颇近,便不敢停下脚步,而是边走边说,“我权某人的嘴,一向也是很严实的。”
  #
  这突发的插曲,似乎暗示了日后可能的纷争。福寿公主嫁到罗春身边,就是北戎的哈屯了,女人疯狂起来,是不讲道理的。她对提议和亲的始作俑者看来已有一股仇恨,此事可大可小,也许日后被人利用,就是大战的起源。但事情还在酝酿之中,以权仲白的一贯立场,他也不可能过多地插手。这件事,他自然亦不可能去四处宣扬,甚至连清蕙那里,都不会吐露分毫——这一阵子,清蕙接手了家里的一些应酬事务,不得不频频入宫,和福寿公主照面的机会很多。她要是知道了内情,再面对公主,不免就有几分尴尬了。
  权仲白也知道今天清蕙一样身在后宫,只是他被公主绊住,到家时要比清蕙晚了许久,清蕙业已洗漱换衣,陪着歪哥在炕上玩耍。见到他回来,她倒没什么异状,只道,“就有皇上的宠幸,你也该谨言慎行些,眼看快日落了,这么晚才从后宫出来,终究影响不好。”
  这话在情在理,权仲白也无话可说,含糊应诺过了,便和清蕙一起坐下吃饭。吃着吃着,总觉得清蕙若有所思,时不时就打量他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