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436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着牙道,“我便权当没有生过他这个儿子了!”
  即使权季青的所作所为,堪称过分至极,可权仲白听到这句话,依然是心头大震,他反射性想要说话,可一看父亲神色,便知道他心意已决,也是欲语无言。再看权夫人时,便不大敢直视她的眼睛,只觉得在这个一贯疼爱他的慈母跟前,他有些无地自容了。
  倒是清蕙,平时和权夫人的关系不咸不淡的,这时候却走到权夫人身边,在小几子上坐了,握住了权夫人的手,冲她绽开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权仲白只觉十分不妥当,可他还没有说话,权夫人犹豫了一下,便也回握住了清蕙,和她交换了一个眼神,忽地便把清蕙搂在了怀里,低低地放了声儿,“谁能想得到,谁能想得到!我的心,实在是——我真是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
  下这个决定,良国公显然也是用了一点力气的,他今夜是如此的苍老和疲倦,看来几乎就像是个老人了。权仲白望着这沉默而悲怆的一家人,几乎要被那重重的心事给压垮了,他忽地兴起了一种远走高飞的冲动,可却又极为清醒地知道——随着皇上担忧起了自己的寿命,要开始为将来作出种种布局,朝廷之中,肯定又将有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知有几个世家,会在这一轮洗牌中倒了庄,又将有哪些投机客从中渔利。就是大哥大嫂还在,家族的重担,除了他以外,也真的是没有人能挑得起来了。
  “下人办事,毕竟不大尽心。”良国公忽然打发他,“你也跟着去看看,免得他们偷奸耍滑吧。”
  权仲白反射性就要拒绝,可看了妻子一眼,又改了主意:没必要在这样的时候,再让清蕙生出疑虑了。季青忽然不见,她对家里,可能是有一定怀疑的,自己去看看,就是只做个人证,也能让她放心。
  “我这就去,”他压下了心头的疲惫,站起身大步出了拥晴院,被夜风一吹,倒觉得精神一爽,让一个下人引路,未有多久,便骑到了京师一处高等窑子之前,那些无行文人、浪荡翰林,多半都在此寻欢作乐。几个护院便禀告他,“家里有眼线,在这儿看见了一个很像四少爷的人。”
  接下来便自然是连番的布置了,可经过周密准备,寻了个借口冲入拿人时,最终众人都是大失所望——这人和权季青的确生得挺像,但也只是侧面,不说身高首先就对不上,最扫兴的是,他还是个阉人……众人进去时,此人正在行淫,那残损的阳.根,大家都看得分明,权仲白再检察了他未经易容,又得知他是藩王派上京的宦官,便随意赔了几句好话,把他给放走了。
  被这么一番折腾,他回到家时,已经过了三更,家里人已经先行得了消息,清蕙也已经上床就寝,自然并未睡着。见他回来,便道,“倒是辛苦你了,这一天折腾得厉害。”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她看起来正常得多了,权仲白也略微宽心,他便继续了刚才的话题,借着权季青的事,便道,“这一番失踪,不管是不是那神秘的组织闹得鬼,他们活跃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皇上已经盯上了他们,他想在自己身体垮掉以前,把这个隐患消弭于无形之间……”
  便添添减减,把皇上的那番话告诉了清蕙知道。清蕙也听得很专注,很动感情,她就像是一头受了伤,落入了猎人陷阱的草食动物——不是鹿就是羊,一边听着他的叙述,一边惊惶地眨着眼睛,好像权仲白说完了口中的话,便会挥刀了断了她一般。
  权仲白要再不能发觉清蕙的不对,他也就不是那个权仲白了,他握住清蕙的肩膀,低声道,“怎么了?今日是家里和你说了什么?”
  清蕙肩膀微微一颤,竟轻轻地把他给推开了……
  自从两人说开以来,感情虽不说一日千里,但在权仲白看来,也是稳中有升,清蕙很少拒绝他的拥抱,此时这么一推,权仲白立刻便觉得有异,他关切而不解地细审着清蕙的神色,却是越看越迷惑,越看,心里疑云便越是浓密。
  清蕙一直是很能藏得住事的人,她的城府丘壑,有时竟令权仲白深为佩服,可今日她的表现,实在是太反常了。甚至无须权仲白这样的亲近之人,只是随意一个陌生人,都能看得出来,她心里有事……而且,她也把她的态度表现得很明白了,这件事,她并不想告诉他。
  可不论如何,权仲白依然是要试一试的,他柔声道,“阿蕙,你有任何事都可以说出来。我虽能力也有限,但人品如何,你难道还不清楚?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夫妻之间,到了要这么说话的地步,其实已经是一种疏远,起码,这就证明了两人的感情,并不若表现出来一样的坚牢。权仲白话说出口以后,清蕙要还是不说,他有多不快、多沮丧,也是可以想见的了。这些事,本也无须明说的,清蕙亦能明白,只是她的表现,却到底还是让他失望了。
  “我……是在想歪哥的事。”她低低地说,“今天见到继母,觉得她一夜间就老了很多,这样的人伦惨剧,本来不该发生在任何一个母亲身上的……可将来有一天,也许……”
  话不假,换了别的大家闺秀,可能这点事,也就足够让她不堪重负了。可眼前这个女人,那是能够主宰一间全国商号的女强人焦清蕙,她会为了这八字没一撇的事伤心难受?
  这摆明了,就是清蕙在敷衍他了。
  权仲白的心,不禁往下一沉,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到了权季青在他耳边说的那几句话。
  “现在再辩驳什么,也没有用了。二哥,你我从小一起长大,你对我无话可说,我心里从来都没有不认你这个哥哥的意思。”季青的语调甚至还有些从容,“就是因为我好崇敬你,才不希望你和她那样的人终老一生。你若想要继续在你选定的道路上走下去,便不能和她沾染任何联系……唉,我知道你不会信我,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只请二哥你,对她问一句话,一个字也别改,你便那样当了面问她,你看看,她会如何答你,到那时候,你便知道,她是否真有担当啦……”
  其实从那句话来看,他根本就没想着和众人同归于尽,权仲白甚至疑心,他这一番做作,完全只是为了找到和他说这么一番话的机会。只是,他当时确实并不相信权季青,这个弟弟既然已经走上了歪路,感情还在,可在正事上,他是决不会再相信他了。
  但,事后回想起来,权季青的最后一番话,完全也没有否认他所作所为的意思,他似乎完全是出于真心。而此时此刻,权仲白望着清蕙,忽然间就很想把那句话问出口来。
  算了,他说服自己,这几天事情多,清蕙的情绪承受不住,也是情理中事,她不愿说,那就不说也好。
  “以后的事,你也无须担心得这样早。”他轻描淡写地道,“时间不早了,睡吧,明早,爹肯定又要过问二皇子的事了。”
  清蕙微微松了一口气,她勉强一笑,“嗯,说得是,朝中怕是又要有一番腥风血雨了……”
  虽然彼此都很疲惫,但这一夜,两夫妻都没怎么睡好,权仲白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总是摆脱不掉弟弟在他耳边的低语:二哥,你只问她一句话,一句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的心事都很重啊……
  御妈语:更新暂时到今天为止,接下去的,我建议大家四号晚上上来看看,二号肯定是没有的,三号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没有的,就是四号,也不一定会有,到时会有通知。
  为了赶这十几天的更新,小香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其余时间都在赶稿,还是没有赶够。不过,小香在三月份应该会把欠更的都补上,到时,大家再一起重享双更的欢乐时光吧。
☆、182开张
  天下之大,何处没有阴谋诡计,只怕每一日,都有大大小小的计谋在酝酿、实施、破产。即使如今天子身体不适,朝野间风起云涌,中朝大臣们,在台面下的动作又多了起来,但时间依然也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转眼便是数日过去,权季青依然是鸿飞冥冥、杳无音讯。即使是良国公亦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深藏不露,这一次平地失踪,动用的只怕也并非是鸾台会的力量,要在短时间内找出他的下落,只怕是有些难了。
  蕙娘如今既然得到权家上下内外的认可,真正成为了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当家人也就不再避讳,虽说权家真正的核心密事,她还未够资格参与,甚至连鸾台会的权力构成、内部机构乃至潜藏的人脉力量,她都还是一无所知,只算是个刚入门的初哥。但太夫人、权夫人,也不再把那些内宅当家主母有资格与闻的事瞒住蕙娘,这几日来,茶余饭后闲谈时,都渐渐将一些家里的事透给她听,也多少有几分自明的意思:这一次权季青大变活人,绝非出于鸾台会的安排,这个组织严密的机构,甚至比燕云卫都要严谨机密,尤其是京城分部,大小诸事全掌握在权世赟手里,他就在良国公府坐镇,想要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眼皮上跳舞,鸾台会内,根本没人能有这样的胆子。
  有些话大家不用说得太白,当事人自己心里有数,蕙娘自然明白,云管事看着一团和气,其实只怕之前,还是更支持权季青多些。否则按权家长辈说法,他只要说一声不字,甚至只是微微流露出一点倾向,权季青能指使得动乔十七?如此看来,这对叔侄的关系倒是十分融洽,蕙娘甚至有七八分肯定,当时孔雀所听到的那番对话中,权季青口中那一声老叔,叫的就是云管事。唯独不解的,只是云管事既然这么帮着权季青,那当时为何不私下稍微放一点儿水,把势力多借给权季青几分,索性就里应外合地施展毒计,将她这个威胁,扼杀于萌芽之中。反而还要让权季青如此委婉曲折地隔山打牛,用如此疯狂而不确定的手段,去博那万一的一点希望?
  现在大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开诚布公,有些话,蕙娘不好当着权夫人的面问,但私底下她是可以问太夫人的——随着权家局势的变化,几个女人之间似乎也发展出了一种无言的默契。现在这段日子,歇芳院和立雪院的关系,渐渐便顺理成章地疏远了起来,立雪院的女主人,往拥晴院走动的次数,反而是逐渐增多了。
  “世赟到京城已经有十多年了。”对蕙娘的疑问,太夫人也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是谈起了权世赟的生平。“他今年三十多岁,也就是说,当年才刚刚弱冠,就被族里派到了京中。族中做事,从来都看才具人品,对出身反而看得不重。他就是再有身份,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挑起这份重任。”
  “云妈妈只是他在此地的掩护人,两人间当然没有什么故事。世赟真正的妻小都在老家,这些年来分隔两地,对他也是很大的考验,但他是从不露声色,甚至当府中人以讹传讹、阴错阳差地流传起了他和你公公的故事后,他也都不以为忤,倒觉得这是掩盖身份的大好烟雾……”太夫人意味深长,“此人的为人,也就可见一斑了。就算他自己难免也有些好恶、倾向,但该有的分寸,却决不会逾越一分。我们府里,当然有会里的一些掩藏力量,但多半也是以护卫外围为主,真正能够进入到西院去释放季青的,则无一不是只效忠于你公公的心腹。”
  她在‘只’字上,加深了咬字,又道,“即使是世赟,对这些人的控制也都有限。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季青给放出来,那是谈何容易。”
  蕙娘心里,早把那天揭开真相时,几个人的所有安排、表现,都重复咀嚼了多遍:一族人一个在东北,一个在京城,京城这一支,世世代代经营下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家业了,铁打的爵位、偌大的家产……呕心沥血、把脑袋别在裤腰上造反,他们犯得着吗?要说两家现在还留有什么亲情,那根本就是瞎扯淡,良国公从出生到现在,能回过东北两次就算不错了。权仲白、权季青等人,恐怕更是根本就没和老家族人有过什么接触。鸾台会、权家老家那一族人凭什么来维系二者间的联系?除了这天大的秘密以外,想来也定有许多办法,让良国公府有无数的把柄落在他们手中,让双方彼此越抱越紧,谁也踹不了谁。
  这就有个问题了,良国公府、权家老家、鸾台会,这似乎是三个不一样的单位,鸾台会才是那个能耐通天、手握无数死士的大组织。而在这会内究竟是谁来主导,那可不是看谁来当会长这么简单了。听良国公的意思,她入门以后,将来水到渠成,是要接管鸾台会的。可与此同时,鸾台会在北方的大总管却是老家派来的权世赟,良国公向她交待真相,还要把权世赟安排在场,甚至现在听太夫人的口风,‘即使是世赟,对这些人的控制也都有限’,这些人是谁?是良国公自己的心腹!权世赟对这些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见他的手伸得有多长了!
  国公府和老家的关系就这么融洽,就这么水乳/交融?说得难听点,要是蕙娘现在还没出嫁,她和焦子乔这个只隔了生母的亲弟弟,都还有一番尴尬呢,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否则又何来的尔虞我诈,只怕早就天下大同了。财势跟前,连亲生姐弟只怕都不能免俗,那么在天下跟前,这一百多年的一家人,难道就会是例外吗?
  国公府的处境、的地位,能否有良国公在权世赟跟前述说的那样高贵、那样自如,只怕还是很可以商榷的一件事呢……
  但即使做了这样的想法,蕙娘也决不会胡乱将它流露出来。摆明了权世赟在国公府里当差,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几年时间,已经足够她在权家后院安□自己的人手,云管事是鸾台会的大管事,他就不能在拥晴院里安排几个眼线?太夫人这里虽然幽静,但隔墙有耳,不是密室议事,有些话,恐怕太夫人也不敢大鸣大放!
  “季青这件事,要是会里安排,那也就罢了。”蕙娘眉头一蹙,顺着太夫人的话就往下说。“自己人怎么斗,都翻不了天的。季青对家里有点意见,日后慢慢地也就好了,太没有祖宗的事,他也干不出来。但这要是外头人……”
  要是外头的势力,能随意把手□良国公府内,如此天衣无缝地将人救走,只怕良国公要担心的,就不止是权季青会不会把一家人卖掉的问题了。太夫人舒了一口气,“所以,你公公和云管事这一阵子,就正忙着这件事呢。当天西院看守严密,所有人到现在都发掘不出任何疑点。甚至可以两两互证……越是这样,他们自然就越是疑惑,这件事激起的波澜,看来是要持续一阵子了。甚至会里可能会迎来一波新的梳理,那也是说不定的事。”
  见蕙娘面露疑惑,她便若无其事地道,“做错了事,哪能不付出代价。从乔十七起,曾经暗中帮助过季青的那些干部们,均都纷纷认错。虽死罪可免,但不受些活罪,日后你也不能毫无芥蒂地使用他们。这些干部,还有那些昔日里忠于季青的喽啰们,只怕是免不得受一受漠河的天气了。”
  国公府本来为权季青准备的处罚,没想到反而落到了这些干部身上。只是当时上层承诺给权季青的照顾和恩惠,现在却未必会降临到他们头顶,看太夫人的意思,将来这伙人就算还有回来的一天,那也是很多年以后了。鸾台会御下的严厉,仅从这件事,便可见一斑——当日那些管事到冲粹园内,以考量者的身份,多少有些高高在下地观察蕙娘的时候,只怕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其中有许多人的命运,已经早为上层决定了。
  蕙娘不想承认,可她的确也感到一阵爽快、松弛,至少这份被人掂量的窝囊气,以及数年前那段谋害未成的恩怨,今日权家也算是对她有一点交待了。从此以后,除了云管事之外,曾牵涉到汤药一案的那些当事人,都将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她嫁入权家时所怀抱的最大目标,也终于是宣告完成。只是长路漫漫,完了这件事的代价,是又牵扯进一滩更大的浑水里,这却又不是她所能料得到的了。
  她这厢感慨万千,那厢太夫人看了她一眼,似乎将她的微妙心情如数掌握,她微微一笑,又道,“现在外头人在忙这个,仲白呢,性子倔强,刚接了世子的位置,心情肯定也不会太爽快。这匹野马才刚上了笼头,还不好随意鞭打驱策,这一阵子,你对他也柔和一些,本事大、脾气就大嘛,得多哄着他,也不能就给他安排上差事……他不喜欢和瑞婷接触,我们也就不迫他了,这件事,倒是正好交待你去办。”
  一旦明了了权家的身份和诉求,权瑞婷入宫的目的,陡然间便显得极为可疑,甚至她到底是不是老太太的孙女儿,蕙娘都拿不准了。她心底自然是疑云重重,有无数的疑问只等一个解答,但面上却也已经收拾起了情绪,作出静听下文的样子,微微冲老太太抬起了眉毛。
  “我知道你心里也有些话想要问……”老太太却很理解蕙娘的心情,她今天格外善解人意,也很喜欢说话。“别看我们家现在人丁凋零,只余你们一房人丁,其实么,除了在京的那些堂兄弟之外,老大、老.二在家里,也是干得有声有色。这一点你不必怀有过多疑虑,瑞婷的确是你嫡亲的堂妹不假,那是绝对的自己人,对她,你是可以交心的。”
  蕙娘勉强一笑,也不接老太太的话口,她轻声细语,“那……孙媳妇也就冒昧地一问了——我要为婷妹妹办的,又是哪一件事呢?”
  “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老太太叹了口气,“要是仲白愿意开口,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却不得不另想办法了——皇上身体不好,活到六十岁的可能,已经很低了。有些事,我们不能不加快脚步,婷娘从前无宠,自然在我们算中,但现在,她却要尽快成长起来,起码,要有争宠的资本……”
  她意味深长地瞅了蕙娘一眼,“你就没好奇过,仲白的授业恩师,为什么忽然到了京城吗?”
  这么多零落的棋子,直到老太太亲手牵出了线,才隐约构成了一张疏疏落落的网,有些疑问,似乎得到了解释,可这张网实在还太稀疏,上头的结也还实在太少,要想从网回推出布局人的初衷,蕙娘却还是力有未逮。她也知道这不是能够心急的事,过分寻根究底,只会惹来太夫人的反感,因此也不再细问,只微笑道,“原来如此,祖母的意思,是要我出面引荐周先生入宫了?”
  “周先生是不能见光的。”太夫人摇了摇头,“他们家祖传的一脉针灸手艺,实在是太有名了,一旦露了行迹,和太医院的那些御医打了照面,很可能会给有心人留下把柄。这件事得暗着办,最好你是能把婷娘给带出宫来小住一段日子,就是带到香山来,也比在宫里强些。”
  姓周、有名、针灸……蕙娘心念电转,顿时就想起了前朝声名赫赫的御医世家,她不觉低呼道,“周天神针?”
  前朝朱明皇室御用的一脉太医,便是周姓,他们擅长针灸,曾在永乐大帝的徐皇后身边伺候,缓解她的头风之症,因针术如神,因此在杏林中有‘三十六周天神针’的美誉,因此在杏林中有‘三十六周天神针’的美誉,意思是三十六招针法一出,任何疾病都要瓦解,犹如一张周天大网,任何病魔都难以逃脱。改朝换代中,周家人自然也沉寂了下去,直到大秦立国,有习得皮毛的再传弟子,都能治好开国太祖的顽疾,周天神针的名头,这才又响亮起来,有许多周姓门人再度出外行走,但周家嫡系,倒是再没了消息。
  “虽然外头人均未掌握真正嫡传神针,但总能看出一点门道。”太夫人道,“仲白得穿针艺以后,自己结合欧阳家的医术,另行开创了一门新的流派,倒不怕被人看出端倪。但周先生就没有这个优势了,这件事,你得抓紧办,今日得空入宫时,如有话缝,便相机进言吧。实在不行,也有个霸道点的法子……”
  她从怀里掏出一包药来,送到蕙娘手上,低声道,“只是这法子对婷娘本人损伤很大,若不是万不得已,还是慎用为好。”
  虽然是老人精、老狐狸精了,但太夫人说这话时,依然不禁有担忧关怀之意,溢于言表,蕙娘看在眼里,顿时想到了从前婷娘还在来京路上时,太夫人殷殷垂询的情景。
  看来,虽然忍痛把大儿子、二儿子送回东北,但老人家心里,肯定也是惦记着他们的。爱屋及乌,她对婷娘,倒也有几分真感情。
  蕙娘心中一动,面上却恭谨地答应了下来,“孙媳妇一定打点精神,尽力去办。”
  只听她的语气,便能明白,这个聪慧的少妇,很能领会这桩差事背后的意义:这是她加入鸾台会后经办的第一门差事,她在鸾台会内的声音响亮不响亮,就得看这桩差事,办得好不好了。
☆、183桃花
  宫中妃嫔虽不多,但待遇也分了三六九等,虽然都是未封嫔的新人,但有宠的白贵人和无宠的权美人相比,就要自由得多了。她非但能够随着皇上到各大别宫玩乐,甚至也可以同她的前辈们一样,一年内有那么一两次机会,离开囚牢般的皇宫,以礼佛还愿为名,在名山古刹中小住那么几日。
  但即使是牛淑妃、杨宁妃这样的老资格、老身份,一年也就只能离开三日、五日,便算是有天大的面子了。权瑞婷一个空有些家世,并无宠爱的小美人,想要离宫居住十天半个月,在一般的情况下来说,只是天方夜谭般的奢望。
  但换句话讲,这差事要不难办,鸾台会自然就给天衣无缝地办了,也犯不着要把主意打到权仲白身上。如今既然他们有这个需求,那蕙娘也是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了,没有条件,那就只能相机给创造条件。并且这整件事,还得因势利导,不好露出太多痕迹,那就不美了。
  因这份心事,也因为她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权夫人借口身体不好,开始让她出面和外头的三亲六戚们应酬,还因为皇上身子不爽,六宫人心浮动,都想方设法地和权仲白一家套近乎,这里头总有些人的面子是不好驳的……总而言之,这年秋天,蕙娘进宫的次数显著地增多了。
  她人本来生得美丽,见闻又相对广博,反应敏捷口舌便给,要作出喜欢她、和她投缘的样子,并不是什么苦差事。就是牛淑妃这样的材料,和蕙娘相处得也颇为愉快,她倒有一桩好——并不太嫉妒他人的美貌,有时蕙娘和牛贤嫔都在一侧,两人芝兰玉树、春兰秋菊的,把她比得暗淡无光,牛淑妃也并不大生气,反而叹道,“可惜天生就人,往往都有其缺憾。少夫人就是命数上差了那么一点儿,要是令弟少出生几年,只怕如今中宫位置,便不会空悬了。”
  这话生拉硬扯,说得有点离奇了,以蕙娘年纪来说,即使入宫,也在牛淑妃等人之后。事实上,当年皇上有意采选她填补东宫时,太子是早说定了孙家女为太子妃的。只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牛淑妃心里是不大藏得住事的,蕙娘听她的意思,便明白牛娘娘如今日思夜想,恐怕惦记的都是坤宁宫的那个位置了。
  现在的局势,对她这个准皇贵妃来说,也的确是极为有利。皇次子聪明伶俐,又占了居长的名分,皇后去位,贵妃便算是后宫之首,这身份又尊贵,序齿又占了便宜。兼且皇上在不断提拔牛家众亲戚,令他们在军中声势更盛……牛淑妃踌躇满志,想要再上一层楼,把江山给坐准了,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蕙娘微微一笑,道,“臣妾身世畸零、家人寥落,是个没福的人,哪堪入选东宫呢。倒是娘娘,家里人丁兴旺,尽显大家气象,又何必过分谦虚,倒成了个灯下黑了。”
  要捧牛淑妃这样简单的人,话就不能说得太含蓄,这马屁一出,牛娘娘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你呀,就是一张巧嘴!你男人有多不会说话,你就有多讨巧。琼哥媳妇上回入宫见我,还说你为人冷傲,难以接近。谁知这都是她的一面之词,我入宫这些年来,也算是见过一些女儿家了,能比得上你这样和蔼可亲、易于交接的人,可还不多见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