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436

  封锦对权仲白的欣赏,亦不由得要再增几分,他说,“难怪皇上这样信你,我看,就是权美人有了皇嗣,他也一样信你的。”
  略顿了顿,方才露出真心话来,“牛琦莹此人本色如何,相信不用我多加评述,愚蠢二字,尚且不足以形容。但此事烦就烦在,牛家也不是没有厉害角色,不至于保不住她的位置,却又不足以**住所有的声音。一旦上位,只怕党同伐异的动静小不了,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他要弄倒的几个人里,也有我封子绣的亲眷。”
  权仲白毫不怀疑,一旦牛淑妃上位成了太后,必定会和她头顶的太皇太后联成一体,再结合牛德宝一家,大肆排挤杨家、桂家,当然也不介意多对付一个封锦,反正燕云卫统领这样的职位,不落在自己人手里,他们也决不会安心的。至于宜春票号、东南船队等等,估计也都会欣然笑纳,以显示天下之母的气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封锦又不是傻的,当然要为自己的后半生考虑。
  “就是肺痨,也有个发展的过程。”他说,“皇上的身子,只要细加调养,五六年起码是没有问题的,往多了说,十余年也大有可能。现在的赢家,亦可能不是最后的赢家,皇上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候,也不过是要立她为皇贵妃,而不是皇后。”
  “人总是要防患于未然。”封锦凄然一笑,低声道,“别的事我也不多说了,这几天,若是皇次子入侍医药时,私底下问你几句话,子殷你如实回答他就好了,不用多说,也不要为谁遮掩。”
  这要求,和孙家的请托竟是如出一辙。要不是知道两家之间的恩怨过节,权仲白几乎以为他们早有默契,他一时不禁失笑,口中却道,“皇子们年纪不大,最好是别靠近皇上。肺痨和一般疾病不同,很可能是会过人的。这件事,日后皇次子要是找到机会问我,我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我一生人最不耐说谎,你们也都清楚。”
  轻描淡写,就为将来二皇子和养母离心离德,埋下了一个伏笔,虽说渔翁得利的是他未必有多喜欢的贤嫔,但封锦的神色也宽和了不少。他注视着漫天乌云,不再说话了,权仲白亦是负手而立,想着自己的心事,好半晌,才听得封锦浩然一声长叹,低声道,“轮回火宅,沉溺苦海,长夜执固,终不能改,人生终究不过是一大苦海泥沼,想要开心逍遥,又哪有那样简单,是我太贪心,求得过多了。”
  说完这句话,便像是放下了一点什么,他双肩一振,也不和权仲白道别,便径自转身回去。只是走到院门前时,又转过身来,轻声道,“忽然入园,家人只怕有些担心,子殷你不给佩兰公子传个话?虽说如今精舍上下是一头鸟都飞不出去,但我也总有一点手段,可以为你安排送到。”
  皋涂精舍的种种布置,都是封锦联合连太监层层布下,他要给权仲白送消息,那还哪能有送不到的?权仲白洒然一笑,也不装清高,只道,“好,就烦和阿蕙说一声,说我过几天等皇上痊愈了就回家,让她不必多加担心。”
  封锦唇边的微笑,亦加深少许,他欣然道,“好,这句话,我一定为子殷送到。”
  #
  他也是说到做到,才止第二天上午,便有人给清蕙把这句话带到了。当时桂含春正在冲粹园做客,蕙娘和良国公商量了几句,便将这消息向他露出,桂含春又有什么省不得的?当下心情稍安,便立刻起身回京,蕙娘也信任以他的身份,不会胡乱四处去透露这个消息,至于郑家,郑大少爷就在园中,想必也会设法给家里送信,毕竟这种消息,还是纸包不住火,不可能完全**的。
  皇上的病并无大碍,则权家不必马上站队,别人不说,良国公先就松了一口气,不说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可也的确是真真切切地松弛了下来。蕙娘虽然心里全都是事,但也做出欢容,还要安排良国公在冲粹园内游乐一番,良国公却道,“这也不必了,我在先皇时,多次到静宜园游乐,都是看熟了的景致。”
  他随指一处,让蕙娘坐下了,又摒除闲杂人等,只留云管事,并蕙娘几个心腹丫头陪伴,沉吟了片刻,便道,“同和堂的事,你查得怎么样了?”
  蕙娘心底,突地一跳:没想到良国公如此果断,这边才算是了结了皇上的身体问题,便又毫不犹豫地过问起了同和堂一事的消息。权仲白现在可还在静宜园里呢,她一个女眷,和良国公交流也是多有不便,起码很多话,儿子和老子说,更为理直气壮……
  她前思后想了一会,毕竟还是忍住了现在就把权季青这个大麻烦给解决的冲动,只轻描淡写地道,“确实是寻到了些不妥的地方,我怀疑的,主要也就是董三这个管事。”
  良国公眼神一闪,居然寻根究底,“哦?你倒是说说这是为什么。”
  蕙娘也就只好把自己略施的那点手段给交待了出来,良国公听了,点头不语,倒是云管事笑道,“还以为少夫人疑的是乔十七呢。”
  见蕙娘做疑惑状,他便解释道,“这是京城分号的三掌柜,前一阵子失踪了。”
  “我也听说了这事,还疑惑他为什么不来这里呢,后来听说是喝醉了酒栽进河里,才没太在意。毕竟北方哪管得到南方,他们这些人过来,似乎也并不是为了查案。”蕙娘笑着说,“也就没往心里去了。”
  云管事笑而不语,只是点头,良国公也是微微一笑,便不追问,还反过来叮嘱蕙娘,“不要把皇上的消息到处传递,其中道理,你也明白。”
  便打道回府,回京城去也,至于他自己,会不会把这消息到处传递,则只能存疑了。
  既然已经知道皇上的病没有大碍,蕙娘便心定了几分,良国公过得几日,自然将同和堂众人接走,除了柴房里的乔十七,围墙外的熊友,甲一号内的王家姑奶奶等人,冲粹园又回到了那没甚外人侵扰的悠闲气质里,不管静宜园的气氛多么紧张,似乎还影响不到这块净土。
  不过,在冲粹园之外,事情又不太一样了。皇上这几天接连传出旨意,人事调动相当频繁,值得注意的,第一是将有少帅称号的桂含春,调入京中任职,职位倒比他弟弟当年进京时高了半筹,非是御前侍卫,而是御前统领。第二,便是命许凤佳、桂含沁两人进京述职,原有职守,由广州将军暂代。
  只这两件事,便成功地在朝野中营造了风雨欲来的气氛,如非杨阁老一声不吭,奉行如仪,只怕中朝已大有人想要挑头出来,质问皇帝的生死了——
  牛家的黄金时代啊……
  小锦估计要放开生育政策了|
☆、170训子
  朝局变化得如此迅猛,消息都还传播开来呢,就已经变了好几变了,权仲白除了托封锦送出来的那番话之外,竟并无半点消息,蕙娘还料着良国公怕是又要不安定了,没想到老人家倒还有点城府,得了权仲白的那番话,也自安心,不论再怎么风风雨雨,都不曾来冲粹园问消息。倒是焦老太爷有些不甘寂寞,居然又亲身到冲粹园里来看乖哥。
  “你不是说,孩子满月以后就回城里去的?亏我还信了你,夏天都要完了,你却还不急着回来。我半夜想多看看我乖哥几眼呢,都不知去哪里寻人。”老太爷现在是越发慈祥了,八十多岁的人,闲来无事,和几个多年的老清客下下棋、讲讲古,脑子倒还和从前一样灵醒,但毕竟久不在庙堂,那股算计杀伐之气渐渐淡去,留下来的就只有恬然,他又爱做道士打扮,看起来,真有几分仙风道骨似的。“倒还要我这把老骨头,坐上车到冲粹园里来寻你!”
  “冲粹园地方大,您闲来无事,也可以多走几步,”蕙娘哪把祖父的埋怨放在心上,“既然来了,就小住几日——也该把母亲和两位姨娘接来么!您就只会和我虚客气!”
  老人家呵呵笑,“不明白你在这个家,能做得几分主,贸贸然就把一家人都带来,你姑爷知道了,心里嫌弃你呢。”
  自从老人家致仕以后,蕙娘省亲时便不大把烦难事说出来给他听,她和权仲白的关系,自然也在烦难事里,她也笑了,“我姑爷再不为这个嫌弃我了,这里这么大,您就是在冲粹园养老,我包保家里都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现在的蕙娘,倒也的确有底气这么说,反正她和权季青之间,已成无法共存之势,权季青若留,她就和权仲白分家出去,到时候冲粹园就是小夫妻正儿八经的私产,权季青若去,一个未来的当家主母愿意如何款待自己的娘家亲戚,又岂是外人能够说嘴的?只是老人家当家做主惯了,终不喜寄人篱下,即使冲粹园景色可喜,他也只是笑道,“消闲几日就好了,久住了,惹人的闲话呢。”
  虽然还是这么客气,但蕙娘遣人去接四太太等人时,老太爷也未阻止,只是在一边逗两个孙子玩乐:虽然打的是看乖哥的名号,但乖哥现在才多大?更多的,还是逗弄歪哥。
  歪哥毕竟年纪还小,虽然喜欢小姨,但对这个只见过几面的曾外祖父,很有几分害怕,估计是怕他年老,因此畏畏缩缩、羞羞怯怯的,不知如何,竟又有点怕生起来,见老太爷冲他招手,便慢慢地挪到母亲身边,藏在她腿畔,只露出一点点眼睛来看老太爷。蕙娘欲要重施桂花糕故伎,老太爷却笑道,“无妨,你先去忙你的,过一会回来,我们两个就好了。”
  这个老人家!蕙娘也有几分无奈,索性便起身出门,亲自指挥丫头,为四太太、三姨娘铺陈住处,又烧暖了热水,使室内升温,这么耽搁了一会,再回来时,果然歪哥已经趴在老太爷身边,规规矩矩地和他背,“天地君亲师……”
  老太爷很得意,“我一辈子收服了多少政敌,难道连他一个小娃娃都奈何不了?”
  他又和歪哥玩了一会,倒真是把这孩子的心,给收得服服帖帖的,一会因乖哥醒来吃了奶,老太爷要过去抱,他还和弟弟吃醋生气呢,一溜烟跑到老太爷身边,要去抱老太爷的腿,“曾姥爷不和弟弟玩,曾姥爷和我玩!”
  蕙娘忙道,“以后你不能随便抱老人家的腿,这要是抱倒了,可是闹出大事。”
  歪哥颇任性,哼了一声,竟还要抱,蕙娘便命海蓝,“把他抱开了。”
  她语气不大好,歪哥听了,就抽抽搭搭的,做出要哭的样子——这孩子,精灵起来,真是精灵得可爱,可任性起来,也是惹人的憎恨。蕙娘见他说不听,心头也是火起,便喝令海蓝,“取一块毛皮地毯来,把他放上去。”
  海蓝虽是孔雀的妹妹,但却要比姐姐出色得多,大有成为下一个大丫头的意思,饶是以她的聪慧,听到蕙娘吩咐,仍有些不知所云,倒是老太爷乐不可支,点着蕙娘道,“你可是有意思,和他一个孩子,计较这么多。”
  蕙娘的收藏里,又哪能少得了成块的毛皮?还有西洋来的长毛地毯,都是珍品中的珍品,海蓝不多时,便令几个仆妇,搬来了一卷五色斑斓的厚织锦毯,铺在地上,蕙娘摁了一摁,见的确厚实绵软,便亲自把歪哥抱起来放到毯上,令海蓝,“你捉住他的腿,也让他看看,被人捉住腿了,可还怎么走路。”
  歪哥小孩子毕竟灵巧,一听蕙娘说话,立刻就要往毯子外头跑,海蓝虽然惊诧,可反应也颇不慢,一个鱼跃倒地,已是抱住了歪哥的一条大腿,歪哥顿时失去平衡,一头栽倒在毯子上,只是毯子厚足有几寸,和几层床垫似的,从声音来看,他也并未摔疼。
  老太爷乐得拍手大笑,蕙娘也觉得场面滑稽,只是她要教子,便千辛万苦地忍了下来。歪哥也是倔强,急得一阵胡乱踢腾,想把海蓝甩开,可海蓝已经明白了蕙娘的意思,又哪里会由得他造乱?索性就把他双腿一起抱住,两个人在毯子上缠斗了片刻,歪哥便呜呜假哭起来,众人均都木无反应。即使廖养娘已经赶来,见蕙娘神色,也都不敢胡乱开口说情。
  一屋子人都看着歪哥,这孩子虽小,却也颇为知道羞耻,估计是更觉得丢脸,便不肯再哭,只是屈膝在毯子上,也不用腿劲儿了,奋力要用手和腰的力量,把海蓝一起拖着,爬出毯子去。但海蓝的重量,又不是他能拖动的,他徒劳无功地划动了一会,便再忍耐不住,小声抽噎了起来。蕙娘给海蓝使了个眼色,海蓝一松手,歪哥便连滚带爬,爬出了毯子,冲到廖养娘怀里大哭。
  这里自然有人收拾残局,那边廖养娘虽然满脸心疼,可却也不肯纵容了歪哥,将他推到蕙娘身边。歪哥抽抽噎噎、躲躲闪闪,就是不肯同母亲对视,蕙娘道,“你知道你错在哪儿么?”
  见歪哥不答,便续道,“抱你曾姥爷的腿,本不为错,你并不知道这样忽然抱上人的大腿,容易叫人受伤。你错在我告诉你这一点,你还不肯听从,觉得自己做法,并无不妥之处。你现在知道,抱人家的腿,有多容易令人跌倒了?”
  歪哥虽然双颊涨红、上头还挂了泪珠,但终究还是慢慢地点了点头,以示自己明白母亲的意思,蕙娘语气稍缓,道,“做错了就要受罚,今儿你的桂花糕没有了,也不能和曾姥爷玩,回房去自个儿玩吧。”
  小孩子最怕就是没热闹蹭,如今母亲、弟弟和曾外祖父都在一处,他却要回自己屋里去,这比打歪哥几下都让他不乐意,他一下就又红了眼睛,楚楚可怜地去看老太爷,老太爷笑眯眯地冲他打眼色,偷偷地指蕙娘,歪哥便只好不情不愿地到蕙娘身边央求道,“我知错了……”
  蕙娘哼了一声,指着老太爷道,“曾姥爷让你留下,你便能留下。还不去求曾姥爷?”
  歪哥一下又扑到老人家怀里去撒娇,老太爷被他哄得大悦,便也随口向蕙娘求了个情。便和曾外孙玩了起来,歪哥这下,对曾姥爷是真正亲热喜欢了,这一老一小,玩到晚饭后,歪哥才被廖养娘抱去睡了。
  老太爷自然没那样早安歇,吃过晚饭,便和蕙娘在廊下泡茶谈天——他情绪好,也就把话说得开,“你也别怨我偏心乖哥,这一次过来,也就是借他一个名目,我啊,还是躲过来的。”
  躲的是什么?蕙娘心知肚明:王家和牛家,可没什么仇怨,牛家除非倒行逆施到了极点,否则将来除掉杨阁老后,总是要扶植一个人起来的,王尚书的机会,这不就跟着来了?只是他又到底还是差了一步,没有入阁,对皇上的消息知道得不多,现在杨阁老如此配合,王尚书自然不免有些疑惑,他疑惑了,他底下的人,自然也跟着疑惑,老太爷这个离开中枢没有多久,又还有一个外孙女婿在御前服侍的老首辅,门前重新热闹起来,也是就顺理成章了。
  老太爷不跑到冲粹园里来,恐怕还未必挡得住这一班来问消息的门生,也就是在静宜园附近,燕云卫的眼皮子底下,老人家才能偷得一点清静了。
  权季青的事,毕竟还没有水落石出,蕙娘也不想贸然就惊扰了老太爷,她给老爷子斟茶,“现在皇上生死不知,似乎也没见大臣们,大家心里不安,也很正常。恐怕,皇上也是想摸一摸重臣们的心思了。”
  老爷子指了指蕙娘,淡淡地道,“你是说进他的心底了,这一场病,来得很突然,他也有点措手不及。眼下两个皇子,都不大好……嘿,也是东宫的事,打乱了皇上的阵脚,不然现在,人心也就不会这么浮动了。”
  “按仲白的意思,他还是有把握让皇上扛过这一关的。”蕙娘眉尖微蹙,不自觉就有些为桂家担心,过了片刻,才想起来看老太爷的神色,歉然道,“也不是我胳膊肘向外拐,不帮着王家……”
  “王家没什么好帮的。”老太爷神色淡然,“王光进要是能看破自己的心魔,将来还有进步的余地,要是这一关过不去,贸然和牛家就勾结上了,他这一辈子都斗不过杨海东。杨海东这一阵子恐怕也未能得见天颜,却如此听话,他难道就不会想想个中的因由?”
  蕙娘也明白老太爷的意思,这些朝中争斗,因权家并无人在朝为官,因此始终也是隔了一层,她并不太在意,老太爷也未多说,只道,“现在各省大员,应该都得到消息,不过消息传到他们那里,多少也都有些走样,再往下,就是那些大商户了。若是十多天内,皇上不能露面,宜春在山西老家,只怕都要遇到一点麻烦。”
  宜春和朝廷合作,率先接受入股,无疑是为同行们出了难题,现在此事眼看又要生变,只怕幸灾乐祸的人也就更多了。将来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只怕雪中送炭的人没有多少,雪上加霜的,却大有人在。蕙娘眉尖一蹙,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在盛源一时半会也上不去,宜春好歹也还有牛家的股在呢,再看吧……”
  祖孙两人对视一眼,老太爷微笑道,“我随常也为你们谋划,文娘那里,是别去指望了,她不拖累你都好,要带契你,那是千难万难。皇上要是能闯过这一关,我看,你还是要用点心思,给你们家那位美人铺铺路,哪怕就是一个皇女,一个藩王,对你的帮助都要比别人大得多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蕙娘给老太爷斟茶,却也有几分无奈,“但皇上是看惯了后宫三千佳丽的人,婷娘的长相,是有点太富态了。”
  老太爷眼神一闪,有些讶异,“哦?”
  两祖孙各有各忙,蕙娘并非事无巨细,都会报给老爷子知道,如今老爷子有问,她少不得将婷娘的来历、长相、才干等,一一告诉,老太爷听了以后,沉默了良久,方道,“权世安这个人,很有才干,不会做此无益之事的。这件事你还是要和家里多沟通,不能在冲粹园住着,就和府里慢慢地都疏远了。这不是你闹脾气的时候。”
  在老爷子这里,哪里想到自己孙女连分家的想法都有过,只当她还是欲擒故纵,拿捏家里。同权仲白之间,自然也是慢慢地就占了上风,没有反过来被他拿捏的道理……
  蕙娘心头,不禁就有几分感慨,她嗯了一声,忽然想起一事,便问道,“对了,祖父,当时营造自雨堂时,铺陈下水管道的那位奇人,不知现在正在何方,我倒是有心给府里翻修出这个呢。不然一旦回了京城,生活上就太不方便了,我们大人还好,歪哥第一个就不喜欢木马桶。可细节翻修不用找他,这管线图,却不能不找他了。”
  “这……”老太爷拉长了声音,瞟了孙女几眼,忽然一笑道,“我还真不知道,当时工程做完了,他拿了钱走人,便没怎么再听说过他的消息。倒是你这个冲粹园,不是自己也修了这样的上下水道吗?你倒是可以遣人去问问你公公,仲白不耐俗事,当时这个园子翻修一事,还是宫里人领着良国公府里的人做的。”
  蕙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沉吟了片刻,便放下包袱,和老太爷谈起了风月之事。老太爷因道,“歪哥这孩子虽然还赶不上当年的你,但却也不是省油的灯,我看明年这个时候,可以给他开蒙了。蒙师务要好好挑拣,你要是少人,国公又没有意见,我这里还可以给你找几个人。”
  他言下之意,已经是把歪哥当作将来的继承人看待了,所以事事都要先问过良国公,蕙娘不禁便笑道,“还想着再拖几年,让子乔的蒙师来教他呢——”
  提到焦子乔,老太爷面上蒙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他轻轻地摇了摇头,淡道,“子乔那个先生,教他是够了,教歪哥,你是不会满意的。”
  “怎么。”蕙娘神色一动,“子乔他——”
  老太爷欲语还休,到底还是叹了口气,他慢慢地道,“等明儿子乔来了,你自己看吧。”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