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355

因为目前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土地,也就是突厥人居住的地方之外,剩下类似伊拉克、叙利亚、以及后世部分沙特的土地,用一句前世的教材说,叫做半殖民地状态。
奥斯曼帝国现在剩下的领土仍然不小,但除去突厥人的土地,已经被英法渗透的厉害。就连已经划归给谢菲尔德的巴士拉省,也存在着英法等国的领事馆。
所以为什么这片土地会落到奴隶主手里?反正已经处在渐渐失控的边缘,君士坦丁堡一想还不如拉进来一个抵御英法的渗透,同样德国人也是奥斯曼帝国拉进来,冲击英法渗透的一张牌。
奥斯曼帝国首先有二桃杀三士的企图,其次才是谢菲尔德家族长期和奥斯曼帝国较好,帮忙处理不太听话的族群,养肥了一批奥斯曼帝国的官僚。最后得到了科威特这个面积不值一提,没发现石油也都是黄沙的土地。但科威特地理位置很重要,让波斯湾的英国人非常恶心。
意土战争的时候,谢菲尔德又在法理上拿到了巴士拉省,不管英法怎么反对,是他这个合众国首富掏钱集结了雇佣兵军团。阿拉伯地区虽然是半殖民地状态,但名义上还是君士坦丁堡的辖地,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就有权把巴士拉奖赏给威廉帕夏。
“德国人和英国人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僵持了都不知道多少年了,这个问题上我可以帮助德国人一把。”谢菲尔德双手插兜,指着布朗犹豫了一下才道,“现在训练奥斯曼陆军的容克军官团首脑是谁?”
在巴尔干战争之后,德国便派出了国内的军官团,整编奥斯曼帝国陆军。谢菲尔德知道这件事,只是不知道这个首脑是谁。
是时候表明一下资深德粉的态度了,作为科威特领地帕夏,谢菲尔德想要在自己的领地修铁路是非常正常的,就修巴士拉到科威特这一段。剩下的交给德国人。
随后的几天时间当中,谢菲尔德在欧洲国家当中舆论上一片的指责当中度过,很多报纸认为这个美国首富有着白痴一般的天真。竟然认为奥斯曼帝国这种落后国家,比世界文明的中心欧洲国家宽容。
在二十世纪初这个大背景下,这种对欧洲国家的指责是不可接受的。甚至在合众国国内,也有不少舆论对谢菲尔德,为奥斯曼帝国这样的一个国家说话不满。
偏偏奴隶主还火上浇油,用傲慢的口气反驳对自己的指责,“你们说话大声,不代表你们说的就是对的,事实就是巴尔干战争当中,巴尔干地区的和平教徒,被剥夺财产驱逐到了亚洲,这些和平教徒对本地的基督徒非常愤恨,奥斯曼帝国下达迁徙令,将基督徒和和平教徒隔开,也许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比某些自认为文明,但管杀不管埋的国家要强得多。”
这一篇专门反驳的报道,并没有在合众国内部的报纸上出现,奴隶主大力推行白人至上,绝不可能在国内打自己的脸。这篇报道则出现在了君士坦丁堡的报纸上,是给奥斯曼人看的。
但效果是非常良好的,谢菲尔德,不对,威廉帕夏旗帜鲜明的站在奥斯曼帝国的角度上,分析着如何让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民族更加团结。得到了奥斯曼贵族平民,上下的一致好感。尤其是对巴尔干到达亚洲的和平教难民采取同情态度,令这些可怜人感同身受。
国家处在逆境的时候就是这样,只需要一句安慰一句鼓励,就能令人感激涕零。同时谢菲尔德曾经组建雇佣军,帮助奥斯曼帝国抵御欧洲国家对奥斯曼领土的进攻,也被这个国家更多的人知道。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你,你似乎对奥斯曼帝国的人有别样的情感。”娜塔莉亚可不是玛丽毕克馥这么好糊弄,她对自己的男人再了解不过了,根本就不是那种奥斯曼人虚构出来的好人形象,“你在国内都没有这么表达过善良。”
“笑死了,统治者会对统治稳固的地方多费心么?像是我们这些做国际贸易的商人,外国人的印象远远比本国人看我们重要得多。商人这个职业,天生就有对别的国家政府做舔狗的属性。”谢菲尔德哈哈直笑道,“科威特可不同,这可是我本人的领地,这里的居民当然值得比合众国的公民更加费心。”
现在谢菲尔德这个美国首富在欧洲的形象,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首先谢菲尔德是帮助过落后国家抵御自认为文明的国家侵略过的。不论在任何时候,守望和平,制止战争都是一个非常政治正确的问题,哪怕很多欧洲人知道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也不好直接为侵略战争唱赞歌。
但这个年底的欧洲国家主义同样非常的强大,这部分发出的声音会显得更加巨大。他们对这个没屁事的美国首富,就没什么客气的了。
顺便还对大洋彼岸的合众国开地图炮,讽刺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竟然要教绅士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了?但这些屁民怎么看,会影响到奴隶主么?
“只要你们搞定到底巴格达的路线,剩下的巴士拉到波斯湾的铁路线,我自己可以修,到时候和这一条铁路对接,巴格达铁路计划不就打通了么?”在科威尔城的帕夏宫殿当中,谢菲尔德对着奥托·冯·桑德斯少将委托派来的外交官开口道。
第658章
欣喜的德国人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在亲德派手里,包括恩维尔帕夏在内的亲德派,就是主张学习德国那种军权集中的国家体制,引入德国势力抵消英法对自己领土的渗透。
但历史总是喜欢和不少人开玩笑,如果对后来土耳其共和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的话,那就能看出来,土耳其其实和共和国一样,最终是采用了不少苏维埃的办法来发展。至于选举什么的,那都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了。苏联从帝俄体内破茧而出,真的是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命运。
扯远了,还是和德国势力交流的问题,这个名叫布隆伯格和后世那个一美元纽约市长同名的德国外交官,听了谢菲尔德的话,简直就是喜出望外。巴格达铁路的计划,德国已经规划了多年,他在奥斯曼帝国这么多年,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个计划服务的,当然知道这一条铁路的重要意义。
“威廉先生,你不是在骗我吧?上帝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布隆伯格自言自语,似乎在确定谢菲尔德的话。
“我哪有这个闲心骗你,尊敬的外交官。如果你对我本人有一定的了解,就知道我和蒂森联合公司的弗里茨和克虏伯军工联合体的古斯塔夫关系很好,我们是长久以来的合作伙伴。”谢菲尔德淡淡的笑着,拉近自己和德国的渊源,“而且从本质上来说,英国人的蛮横,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德国人,他们太过于贪婪了。至少对我本人来说是这样的。”
要是换一个场合,没准有人会以为这是两个革命者,在谈论反帝反封建的话题。但实际上两人谈论的是,怎么反对大英帝国。
谢菲尔德一个没有立场的奴隶主,帮忙的时候从来都是真的帮忙。准备背刺的时候也真的是在磨刀准备背刺,提出帮助德国人完成巴格达铁路的计划,自然也是来真的。
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纽约的摩根家族已经接到了他的电报,开始进行铁路的铺设生产了。钢铁煤炭、制造甚至车厢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谢菲尔德甚至告诉了布隆伯格,生产已经开始了,他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我马上和柏林方面联系,相信这件事会让皇帝陛下非常高兴的。”布隆伯格几乎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道,“威廉先生,你真是德意志帝国最好的朋友。”
“一直都是!”资深德粉的谢菲尔德挺直腰杆,对对方的夸奖全部接受。奴隶主不但是德意志帝国的朋友,还是伟大的法兰西、伟大的俄罗斯、伟大的奥斯曼等等国家的朋友……
布隆伯格没有离开科威特城,这里有足够的设施让他和国内联系。现在的谢菲尔德越来越有科威特帕夏的意思了。
“亲爱的,你和英国人作对的谈话完事了?”娜塔莉亚扯着自己的领子,有些精神不济的道,“真不知道你为什么对这个地方这么上心,还要和英国人作对。”
“别说是英国人,就算是英法一起来,这片土地也值得我和他们作对。”谢菲尔德伸手让毛妹坐在自己的腿上,轻声道,“再说了,我运过来这么多列车炮,然后这里连一段铁路都没有,这不等于想要煮饭却没有锅么?”
修铁路首先当然是为了自己服务,至于对德国人示好,那是另外的宣称。而且现在修铁路已经来不及了,德国人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将巴格达铁路计划完成。
所以这件事对谢菲尔德来说,仅仅就是挥舞着钞票,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不是奴隶主不想花钱和德国人交朋友,是上帝他老人家不允许。
这一切都是为了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联合公司能够在中东得到多少利益的准备,归根结底是为了谢菲尔德自己。
“你说有一天,我带着这块土地独立,国家叫什么名字好?美利坚联盟国怎么样?”谢菲尔德想了一下道,“是不是不太合适,一个联盟国竟然有世袭的人再统治?”
“你怎么会想到建国的问题?奥斯曼人会同意么?”娜塔莉亚有些惊讶,哪怕是在脑洞大开,她也没想到自己的男人,真想要利用这块贫瘠的土地建国。好吧,还有巴士拉这个名城,可和德克萨斯州相比,还是非常的贫瘠。
“我不觉得奥斯曼人会反对,英国人反对的可能会大一些,谁都知道我最讨厌英国人了,这个世界的好东西,都被他们占完了。”提到英国人,谢菲尔德的脸色又晴转多云。
想要把优质石油资源的土地吃掉,真应该多多谋划。实际上比起这块土地表面上的价值,他本人为科威特投入的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如果联合公司不是家族企业,或者谢菲尔德有几个兄弟争夺继承人的位置,谁都不会同意他不远万里,又是过来修铁路,又建立要塞,甚至还准备为迁徙过来的基督徒建造房子。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说不定到时候有了这个基础,还用的着以色列做中东搅屎棍么?谢菲尔德家族手中的美利坚联盟国亲自上阵,不比以色列好用多了?
中东的消息传到柏林,立刻在德国上层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尤其是以弗里茨和古斯塔夫为代表的鲁尔区,对谢菲尔德的善意更加大加赞同。
奴隶主这个资深德粉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在德国资本的眼中,完全就是一个编外的德国人,固然商人是为了赚钱,但是谢菲尔德一直以来的商业操守,令这些鲁尔区资本有了信任感。
“陛下、皇储、我们在纽约的消息传来,摩根家族确实新订购了一批铁路制造的设备,包括工人铁轨和车厢等等。威廉所说的绝对是真的,从我们和他长期以来做生意的接触来看,他诚实的简直不像是一个美国人。”古斯塔夫得到这个消息,到了柏林面见德皇威廉二世后,想都不想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奥斯曼帝国的投资,以及为了帝国争取利益,巴格达铁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都热切的期盼着这一天。”
“在压制阿拉伯地区的小动作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和谢菲尔德有共同立场,相信在做的各位也都知道最近的事情了。这个威廉帕夏建议君士坦丁堡,迁移基督徒进入自己的领地。我无意阐述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是真像是说的那样,是出于对奥斯曼帝国的同情。但是不可否认,他肯定是不相信附近的阿拉伯人。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同样作为德国企业的杰出代表,弗里茨站在古斯塔夫一边,分析着合作的可能。
德国大力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渗透,无非是希望奥斯曼帝国可以担负英属印度的角色,对德意志帝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英国人从中作梗。同时英德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渗透,选择的代言人是不同的,德国人选择的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突厥人,而英国人从波斯湾深入,选择的是这个国家人口最多的阿拉伯人。
英国人抢先与奥斯曼边缘的阿拉伯部落结盟,并支持和武装他们,确保自己在波斯湾地带的优势。德国对英国的举动大为不满,派遣军事和工业顾问大批的进入奥斯曼。
处在德国的角度,不管谢菲尔德这个美国首富,是不是主动伸出橄榄枝有美国政府的影子,但目前来说收集中东基督徒都是一个起码中立的态度,在英国和德国争夺中东的背景之下,中立态度对德国已经算是有利。
首先从谢菲尔德的言行当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高层的,也就是说支持的群体和德国人支持的群体一样,是奥斯曼帝国的高层突厥人。这一点双方是可以合作的,第二点就是谢菲尔德收拢中东基督徒。
至少在欧洲传扬开来是政治正确,对于这些遗留在中东世界的基督徒,欧洲国家哪怕心里当回事,表面上也必须给这个美国首富赞赏的态度。
欧洲现在对谢菲尔德的举动也不完全是抨击,抨击的主要范围是这个土包子认为奥斯曼帝国比欧洲宽容,不是抨击谢菲尔德指出巴尔干战争让中东基督徒陷入困境。
基督徒大量涌入科威特领地,一定会引起当地阿拉伯人的不满,而英国人支持阿拉伯人,注定双方肯定不会和睦,这对德国还是有利的。
“我的总参谋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威廉二世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朋友,现在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些支持。
“陛下,巴格达铁路对帝国的利益关系重大。我们当然应该对主动提出合作的人,给与合作的回应。”小毛奇没有让威廉二世失望,不出意外的认可了合作,“我们不应该犹豫,现在马上就要投入实施当中。”
“那我们就告诉伦敦,铁路规划的终点是巴士拉,同时我们愿意分享铁路带来的利益。”威廉二世一锤定音,对英国人做出让步,让巴格达铁路马上开始修建,“告诉这个美国商人,德国感谢他对德国的支持。”
第659章
经营领地
“我对德皇陛下,真是一片忠心啊。”捧着电报的谢菲尔德,开启嘲讽连自己也不放过。对德国人来说,主动愿意在巴格达铁路计划上帮忙,毫无疑问是睡觉有人送枕头。
可一旦计划开始,似乎谢菲尔德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风险。毕竟大英帝国对德意志帝国可能没办法,但恶心恶心一个商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对此也不是没有人表示疑虑,二十世纪初的大英帝国舔狗如此之多,连合众国内部都到处都是,见到英国人先怯场非常正常。
但奴隶主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惧怕英国人。原因就是他本人是合众国的公民,英国和德国开战,英国的殖民地可能竭尽全力,这都没说的,血浓于水。但英国要是教育教育合众国么,不说英属殖民地不会支持,但像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地方,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反感,英国调动殖民地的力量会打一个折扣。
要不说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呢,异教徒是单纯的敌人,异端是了解你的敌人。了解你就有恃无恐,觉得可以在适当的界限当中,不把你当回事。
现在谢菲尔德就是这种心理,超出英国人忍耐接线之外的事一件不做,在这个范围之内,比德国人的胆子都大。
穿上中东的阿拉伯长袍,奴隶主就去科威特城闲逛去了,随着强大资金的注入,科威特城日渐繁华,虽说还比不上两河流域的重镇巴士拉,却已经有了后来居上的趋势。街边小贩为数不少,谢菲尔德不说话,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阿拉伯青年。
对自己老板如此的不拘小节,就连周围的保镖也无话可说,只能换上阿拉伯长袍,跟着出来闲逛,放弃了现代装扮。
“别一个个哭丧着脸,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装束肯定是有道理的,本地人生活在这里几千年,知道如何穿着对身体最好。”谢菲尔德开口教育着保镖们,他本人都没说什么,一群打工的还不乐意了。
这个季节在中东世界热级的边上,还想一身黑西装到处走,不如直接睡烤箱里面。
进入到了一片社区,谢菲尔德明显感觉这里的环境出现了变化,眼见一个包着头,带着手镯的男人一愣,马上就退出来打道回府,还不忘记抱怨道,“直接回去,科威特城的锡克教社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怎么没有告诉我一声。”
“老板,召集雇佣军的时候,我们就招募了这些人。之前我们也是看到他们为英国人服务,非常听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布朗有些惊讶,这有什么问题。
“问题就是我们不应该穿着阿拉伯长袍,来到锡克人的社区。”回到宫殿之后,谢菲尔德脱掉长袍,听见他的声音,娜塔莉亚从侧门出来,三下两下帮着自己的男人换上衣服,询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听了谢菲尔德的话,娜塔莉亚不由得莞尔一笑,“一群印度人把你吓到了?你不是一提起来印度就皱眉头嘛。”奴隶主这种大嘴巴天天合不上,导致娜塔莉亚也被动接受了一些种姓制度的知识。
“锡克人可和一般的印度人不一样。他们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没有种姓制度。”谢菲尔德把娜塔莉亚手中的扇子抢了过来自顾自的扇了扇。
锡克人抱着头巾,因为是军队当中的主要兵员,很长时间内代表了印度的形象。
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不是没有印度人反对,最近一次的大规模反对当中,就造成了锡克教的诞生,后来锡克教演变成了一个军事集团,将所有信奉锡克教的人包括在内。所有男性名字全部加上辛格、所有女性都叫考尔,种姓制度名字就有很大的作用,锡克教将所有教徒改成一个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